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2020机械设备管理总结

日期:2021-06-25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20XX机械设备管理总结 本文关键词:设备管理,机械,XX

20XX机械设备管理总结 本文简介:20XX机械设备管理总结在局领导及相关部门和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公司设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机械设备行业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及时反馈各种信息,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在转变思想观念、理顺、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机制,细化全过程管理程序、全面排查清除隐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

20XX机械设备管理总结 本文内容:

20XX机械设备管理总结

在局领导及相关部门和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公司设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机械设备行业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及时反馈各种信息,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在转变思想观念、理顺、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机制,细化全过程管理程序、全面排查清除隐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机械管理是项目生产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效率,创造效益,就首先需要进行管理思维的革新。结合“木桶理论“的三方面进行分析:一只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那块板;还取决于板与板之间的间隔大小;最后它还受桶底大小的制约。在XX年的机械管理工作中,我们把这三点结合到工作实践中,第一点就是让我们重视各项目之间的协调性,各部门之间相对薄弱的部分,各工种之间相对弱的工种,各工种内相对弱的个人。从而找出弱点所在加以强化,提高效率。另外还要重新认识长板的新内涵,长板的作用并不是为了突出自己,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整个团队,使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第二点是让我们加强各项目、各部门、各工种,各工种内相对较弱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将他们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漏水的桶是不能盛满水的,不管它的板有多长。第三点提出了我们的范围,各类机械所能进行的施工作业所创造的价值。想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底基,就要增加新的设备,更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机械之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公司目前主要有两个项目在施工,所用机械设备主要有拌合船、起重船、浮吊、振桩锤、履带吊、汽车吊、挖掘机、装载机、发电机、箱式变压器、砼搅拌站、砼拖泵、砼运输车等。

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针对桥梁施工机械种类多、技术状况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结合“木桶理论”完善管理思路的同时,我公司设备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现就XX年我公司机械管理工作进行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合理组织,提高机械利用率

1、通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工程机械的种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复杂,对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有新的提高。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得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而且还要有工程机械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公司各项目部均多次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学习,对机驾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先后6次举办红旗手标兵竞赛活动,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能力。操作人员良好的技术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工程机械的损坏,缩短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对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合格的操作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服从领导的管理和指派,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工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并出色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一年之中我公司对所属各项目操作人员进行了多达12次的专项素质培训,长达20多个课时,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及时改正,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3、加强工程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质量是工程机械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工程机械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机械内部零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工程机械应有的静平衡和动平衡被破坏,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机械的工作效率都显著下降,甚至会造成某些总成和零部件的永久性伤害。我公司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了对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工程机械近几年来的使用情况和完好状况,制定了工程机械的年度维修计划、季度维修计划和当月维修计划,由专人负责和检查,按时按级做好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情况检测,并认真做好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记录。

篇2:中小学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管理制度,教室,多媒体设备

中小学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 本文简介: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为了有效的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保证全校多媒体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须知如下1、教室多媒体设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不得用于其它活动。2、多媒体设备使用者应掌握设备使用方法,使用前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程度,

中小学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 本文内容:

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的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保证全校多媒体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须知如下

1、教室多媒体设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不得用于其它活动。

2、多媒体设备使用者应掌握设备使用方法,使用前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程度,如有问题,及时通知后勤部门处理。

3、使用时,严格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操作,时刻注意仪器设备运转情况,一旦有故障,应立即停止,并及时通知后勤部门查找出故障的原因。

4、未经学校同意,不得擅自修改系统及相关参数,不准擅自改动系统设备的连接线,不准移动或拆卸系统设备,不准擅自把系统设备拿出室外使用。安装课件、应用程序时,应严格采取预防病毒措施。

5、使用结束,任课老师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开机关机,特别是关闭投影仪后,不能立即切断投影仪电源,必须延迟2分钟待投影仪风扇停止工作后,方可切断电源。并整理好设备,及时锁好讲台橱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班主任老师为各班多媒体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班除班主任外,可另选一名责任心强,品质优秀的学生(副管理员)配合班主任管理。每天放学后,班主任要检查,各设备电源必须处于断开状态,防止引起火灾和设备的损坏。

7、教育学生爱惜设备,不在电子讲台附近嬉戏打闹;禁止学生私自动用多媒体设备,学生损坏设备应照价赔偿。

8、教室多媒体系统使用班级变动时,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校有关人员办好交接手续。

9、经常性的对仪器进行卫生维护,严禁在白板上刻画涂抹,讲桌内外经常性清洁,保持无灰尘,无废纸状态。

10、因违反以上规定造成仪器损坏者,学校将视损坏程度,确定赔偿金额。

1

篇3:设备管理制度(3)

设备管理制度(3) 本文关键词:管理制度,设备

设备管理制度(3) 本文简介: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前期管理规定了设备申请、选型、购置、开箱验收、安装调试及信息反馈等内容。1.1申请1.1.1申请的提出各单位购置设备必须填写《设备购置申请书》中购置原因,报技术设备科,技术设备科依据现有设备技术状况分析、审核。1.1.2对重大关键进口设备由主管厂长和总工程师直接组织设备、生产、工

设备管理制度(3) 本文内容:

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前期管理

规定了设备申请、选型、购置、开箱验收、安装调试及信息反馈等内容。

1.1

申请

1.1.1

申请的提出

各单位购置设备必须填写《设备购置申请书》中购置原因,报技术设备科,技术设备科依据现有设备技术状况分析、审核。

1.1.2

对重大关键进口设备由主管厂长和总工程师直接组织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基建、财务等部门进行论证,论证结果要附在《设备购置申请书》上。

1.1.3

批准

根据论证结果,技术设备科审核意见及厂家考察情况,由主管厂长批准申请。

1.1.4

购置申请的更改

设备购置申请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若要更改需履行原审批手续,重大设备的更改要重新论证。

1.2

选型

1.2.1

选型总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

1.2.2

设备选型要充分考虑设备九个性能:

①生产性:即设备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设备的生产效益提高,保证企业产品产量完成;

②可靠性:设备在使用中,表现出精度、准确度好,经久耐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③技术性:设备技术性能要先进,自动化水平要高;

④维修性:设备结构简单,零部件组装合理,易于检查,拆卸,维修,实现了通用化和标准化,互换性强,选择设备时还要考虑设备制造厂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备品配件的可能性及持久性;

⑤节能性:设备符合国家能源政策要求,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

⑥环保性:对排放“三废”的设备,要求配备相应的治理“三废”的附属设备和配套工程,并把噪声控制在环境保**规规定范围之内;

⑦防腐性:设备必须具备防腐能力,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⑧灵活性:设备保证同类型产品,同操作单元过程的产品都能够使用,保证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换代的需要;

⑨成套性:设备的系列化、标准化水平要高,成套能力强,使设备本身和更换零部件方便,有利于设备本身的更新改造;

1.2.3

设备选型及确定生产厂家时,技术设备科还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

①压力容器需到有证单位购置;

②尽可能选用厂内已使用的规格型号,以逐渐形成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③尽可能在已提供我厂设备的生产厂家产品中选用或采购;

④选择提供设备的生产厂家时,应对其提供设备的质量、价格、备件提供是否及时、交通是否方便等综合考虑,尽可能节约资金。

1.3

购置

1.3.1

购置的组织

现有装置检修、改造及日常更新、改型所需设备由技术设备科负责组织并协助供应科购置。

1.3.2

设备采购

①设备采购严格按申请执行,技术设备科协助供应科进行;

②采购设备要做到货比三家,比质量好,比价格低,比服务优,比交货时间能满足生产需要,然后择优订货;

③签订设备订货合同,由供应科负责,内容必须清楚完整,明确规定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价格、供货时间、结算方式、银行账号、包装、运输、到站等,另附有加工,带料,安装,调试,预付部分货款等条款,且需详细注明,双方承认,签章有效;

④为保证合同的执行,必须加强对合同的管理,要整理装订成册,及时签入台帐,供应科要经常分析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对到期未交的合同,应用信函,电报或派人催交,保证合同兑现;

⑤供应部门对超期不交货的合同要及时清理,根据企业生产需要情况,办理结转延期交货或撤销合同的手续。

1.4

设备到货验收

首先要核对设备订货合同与托收承付单所附供货票,名称、规格、数量是否相符。

1.4.2

开箱检查设备使用说明书,质量合格证,装箱清单等随机资料是否齐全。

1.4.3

凡是设备验收时发现下列情况者,要及时通知供应科拒付货款,并交涉补发、退还等:

①到货设备的名称、生产单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与订货合同不符;

②到货设备有严重质量问题,包装丢失损坏及配件不全等;

③到货设备有严重的受潮、锈蚀或系旧品伪冒等。

1.4.4

随机资料不全时,报主管厂长同意后,可先入库,由供应科交涉补发。

1.4.5

验货完毕,由技术设备科组织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

1.5

安装调试

1.5.1

新购设备安装前,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设备的有关资料,了解设备性能,安装要求,设备施工中注意事项。

1.5.2

安装过程中,有关基础的制作、装配、施工、电气线路自动控制等项应按照施工图纸或规范执行。

1.5.3

安装中如有恒温、防震、防尘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1.5.4

调试的组织

安装调试工作由安装单位负责,技术设备科、基建科、安监科、生产科等有关部门参加。

1.5.5

调试类型

①无负荷运转调试;

②带负荷运转调试。

1.5.6

调试验收的内容

①按出厂验收的精度、性能等技术参数进行检验;

②润滑系统是否畅通、油量、油温均应在规定范围内;

③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

④设备进行空运转、负荷试运转,操作系统是否准确灵活,运转状态是否正确。

⑤设备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合格。

1.5.7

验收单

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由技术设备科组织安装单位填写《设备安装维修、竣工移交验收单》。由接受单位等有关单位签字后,并与交工资料一起由技术设备科入设备档案备查。

1.5.8

大型技改项目的设备安装、验收由工程科负责。

1.6

信息反馈

1.6.1

大型设备及进口设备正式投产初期3-6个月内生产使用部门,应定期进行设备使用效果的性能评价与信息反馈工作,报技术设备科。

1.6.2

技术设备科根据上报材料,对设备使用效果负责测定和记录,按问题的不同性质,分别向有关单位反馈信息。

1.7

锅炉、压力容器的安装验收,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执行。

1.7.1

安全阀的年检由技术设备科根据使用情况制定。

1.7.2

使用单位在领用新安全阀前提前一周通知技术设备科校验。

2

设备使用管理

为管好用好设备,发挥设备的最佳性能,做到运行经济合理,特制定本制度。

2.1

在设备投运前应达到设备安装验收规定中的诸项要求。

2.2

新设备(第一次使用的新技术、新系列)由技术设备科制订出操作规程、维修规程,技术资料由技术设备科归档。

2.3

使用及维修部门做好操作、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2.4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巡检的保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把设备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交接清楚。

2.5

车间每天将设备运行情况记入设备运行记录,月底将主要设备运行记录报技术设备科。

3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为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坚持“预防为主”与“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保证设备的效率,使之安全、稳定地运行,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3.1

操作人员在设备维护保养中的职责

3.1.1

大力做好“完好设备”及“无泄漏”等活动,实行专人负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有人负责。

3.1.2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1.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人,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3.1.4

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即为由操作者进行的保养,做到班前进行检查、润滑、备用设备盘车,下班前15分钟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清洗擦拭,将设备状况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上。

3.1.5

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记录。

3.1.6

保持设备外表的整洁及周围环境的卫生,达到无油污、无积灰、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防腐、保温层完整,及时消除跑、冒、滴、漏,无法堵塞要挂牌汇报,待机整改,做好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文明生产。

3.1.7

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缺陷需记入交接班记录,并向下班交待清楚。

3.1.8

严格按照润滑管理制度,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3.2

设备维修人员的职责

3.2.1

进行按期巡回检查,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3.2.2

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2.3

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做好记录并对所修设备及场地进行卫生清扫。

3.3

未经技术设备科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拆件使用,不得将设备拆迁。

4

设备备品、配件管理

为了加强备品、配件的集中统一管理,做好设备备品、配件的储备、供应工作,抓好用、管、修、供四个环节,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检修计划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4.1

供应科负责备品配件的采购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保持适当的储备量。

4.2

备品、配件到厂后由供应科仓库管理人员按照购货单位和装箱单验货,重点备品配件由技术设备科按《设备前期管理》验货。

4.3

技术设备科由专人负责配件、易损件图纸的测绘、整理、归档及修改工作,做到图纸完整。

4.4

认真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提倡各车间开展好修旧利废工作,保证修复质量。

4.5

严格履行有关备品、配件的入库手续,各类单据要齐全、完整,备品、配件的发放与使用必须与计划相吻合,否则供应科拒发放。

4.6

所有备品、配件入库后应采取防锈、防腐措施。

4.7

一般备品配件计划,由车间报生产科,生产科核实签字后报供应科购买;主要备品配件计划由车间报技术设备科,技术设备科核实,报主管厂长批准后报供应科购买。

5

设备润滑管理

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为减少磨损,提高设备效率,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全和正常生产,特制定本标准:

5.1

技术设备科必须加强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配备专人负责日常业务工作,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润滑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润滑管理水平。

5.2

各车间设备主任对全车间的设备润滑负领导责任。操作人员具体执行设备润滑标准,认真做到:

5.2.1

按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三级过滤”,具体内容:

定点:按日常润滑部位注油,不得漏注。

定人:设备的加油工作同专人负责,未经允许他人不得代加。

定质:按设备要求选定润滑油(脂)品种,质量要合格。

定时:对设备加油部位,按规定间隔时间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新油。

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油位和数量,加注所选定的润滑油(脂)。

三级过滤:领油大桶到固定储油箱,储油箱到油壶,油壶到润滑部位。

5.2.2

滤网应符合下述规定:压缩机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为80目,三级过滤为100目。气缸油、齿轮油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0目,三级过滤为80目。特殊油品按规定执行。

5.2.3

自动注油装置,要经常检查油位、油压、注油量,发现不正常,应及时处理。

5.2.4

经常检查润滑部位,温度情况,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

5.3

供应科新购入油品,必须随时附有质量保证书,库存三个月以上者,应逐桶检验分析后方可使用,不同类润滑油分类存放,做上标记。

5.4

车间应有专人负责润滑油品,润滑器具的管理。

5.5

关键设备在使用润滑油时,使用单位按油质情况取样分析,在质量不符合使用使用要求时,应及时更换。

5.6

根据设备要求和工艺条件,正确选用润滑油,改变油品必须经技术设备科批准。

5.7

设备的润滑系统部件应齐全好用,管道畅通,不漏、不渗。

6

设备密封管理

为加强密封管理,消除跑、冒、滴、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6.1

管理要求

6.1.1

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主管部门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密封台帐包括:静、动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兑表)。

6.1.2

各车间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6.1.3

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6.1.4

开展创建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登记挂牌。

6.2

静密封泄漏检验标准:(达到以下要求,即为合格)

6.2.1

设备及管线的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泄漏、无渗迹、无污垢。

6.2.2

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

6.2.3

电器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6.2.4

乙炔气、液化气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6.2.5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mm宽、100mm长薄纸条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6.2.6

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6.2.7

酸、碱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渗漏、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6.2.8

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6.3

动密封检查标准:

6.3.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拭。

6.3.2

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试运行期间不允许有微漏,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填料函不允许漏油,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6.3.3

各种注油器允许油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拭。

6.3.4

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范围为每分钟不超过一滴。

6.3.5

各种转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漏,并应随时擦净。

6.3.6

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得多于20滴,末期不得多于40滴。

6.3.7

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得多于15滴。

6.3.8

凡是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每分钟不超过5滴。

7

设备检查管理

为了加强设备现场管理,督促设备管理工作的进行,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7.1

各岗位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检,车间每天进行一次巡检,技术设备科每月集中对各车间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各车间每月应进行一次设备完好,泄漏情况检查,将检查记录报技术设备科。

7.2

设备检查记录包括设备完好率,泄漏率,设备运转记录。

7.3

对检查出的设备缺陷及漏点,不停车可消除的应及时组织消除,需停车消除的,挂上显示牌,由车间列入计划,待机整改。

7.4

所有在用设备均应参加检查,正在检修的设备按检修前的状况定级,停用一年以上的设备可不参加检查。

8

设备检修管理

为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保证检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8.1

设备检修分年度系统大修和日常维修,大修理费用由大修理基金支付,日常维修费用由生产费用支付。

8.2设备检修应认真执行检修技术规程。

8.3

根据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系统大修计划,年初与生产计划同时制定,同时下达,同时检查考核。

8.4

大修计划由车间提出,技术设备科组织平衡,制定出全厂大修计划,报主管厂长批准后下达。大修计划制定的同时,提出备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计划。

8.5

严格认真执行大修计划,若确实需要调整,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8.6

设备大修单位需要制定方案,复杂工程需要绘制网络图。

8.7

设备大修时,施工单位在大修前按规定由安监科办理动火证等手续。生产车间负责对停车的设备进行处理,确保达到施工条件,并做好相关的协助工作。

8.8

日常维修由施工单位与使用单位做好交接,设备大修必须由技术设备科组织验收。

8.9

各车间认真填写检修记录,技术设备科做好大修台帐及验收记录。

9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为使企业对生产中所发生的设备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再次发生,以达到消灭事故和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9.1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时间、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下列规定数额的为设备事故:

9.1.1

特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造成全厂性停产时间72小时以上;三类压力容器爆炸或修复费用达到50万元的均为特大设备事故。

9.1.2

重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多系统装置产品(成品或半成品)产量日作业计划损失50%,大型单系列装置日作业计划产品产量损失100%或修复费用达到10万元的均为重大设备事故。

9.1.3

一般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产品产量日作业计划损失10%以上或修复费用达到一万元的均为一般设备事故。

9.1.4

微小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产品产量日作业计划产量和修复费用低于一般设备事故的均为微小事故。

9.2

设备事故的损失计算:

9.2.1

修复费用即损失部分的修理费,包括:人工、材料、配件及附加费等。

9.2.2

减产损失按减产数量乘以工厂年度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其中未使用的原材料等一律不扣除,以便计算。

9.2.3

损失成品(半成品)的价值以该成品(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单位成本计算。

9.3

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

9.3.1

发生重大事故时,车间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由厂领导、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科参加组织调查,本着“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找出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研究修复方案,事故单位及时写出事故报告,厂部根据情况给予处理。

9.3.2

一般事故或微小事故,以技术设备科为主,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提出处理意见,写出书面报告并进行必要的事故处理。

9.4

特大设备事故:在事故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如事态仍在继续,则每隔24小时报告一次,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厂部,厂部七天内报上级主管部门,不得隐瞒或逾期不报。

9.5

任何重大事故均应及时填写事故报表且同季报一并上报。

9.6

设备事故原因可分为:

9.6.1

设计不合理;

9.6.2

安装调试有缺陷;

9.6.3

制造质量差;

9.6.4

违章操作、违章指挥;

9.6.5

维护保养不周;

9.6.6

检修技术方案失误;

9.6.7

野蛮检修作业;

9.6.8

检修质量差(包括材质不合理);

9.6.9

超期检修、检验;

9.6.10

安全附件、仪器仪表失灵;

9.6.11

其它。

9.7

技术设备科要与安监科配合搞好设备的安全运行,做好事故预防和安全教育工作,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10

设备更新改造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更新改造的原则,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10.1

设备更新改造的原则

设备更新:以比较先进、完善和经济的设备来代替物质上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上不能继续使用的设备,使企业能够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中,获得先进的技术装备,使生产建立在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上,设备的改造是把科学技术新成果应用到企业的现有设备,有步骤有重点地改变现有设备的技术落后面貌,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10.2

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的制定

10.2.1

主管厂长负责对全厂现有工艺设备,特别是耗能大、污染严重,技术落后,陈旧老化的设备,做到更新改造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定规划,有步骤地付诸实施。

10.2.2

技术设备科负责一般设备的管理工作。根据各车间的申请,结合专用资金情况,编制设备更新计划,经主管厂长批准后,具体执行。

10.2.3

在决定设备更新时,既要考虑到设备的自然寿命,也要适当考虑到设备的经济寿命,凡属下列情况的设备,应有计划地申请更换。

①经过预测,继续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②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

③大修理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好更新经济的;

④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强行改造又不经济的。

⑤其它应当淘汰的。

10.3更新设备的选择

10.3.1

设备选择型号,首先要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规格适当参数准确,配套消耗量少的设备。

10.3.2

设备选型还要考虑设备的节能性,使用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量少的设备。

10.3.3

选择设备要注意经济、耐用、可靠,在性能、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选用寿命长和价格低廉的设备。

10.3.4

尽量选用通用性强和标准系列化设备,其零部件有互换性、便于维护和修理,配件也可保证供应。

10.3.5

选择设备要重视环保和安全性,对某些有噪音的设备,要求附设消音、隔音装置,对危及人身安全的设备一定要附有安全防护装置。

10.4

设备订货

10.4.1

订购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严格按设备更新计划执行。

10.4.2

设备订货按《设备前期管理》规定执行。

11

生产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人民的财富,是生产的物质基础。为加强固定资产的保护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1.1

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设备资产为固定资产,设备固定资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1

转动设备

在机械设备上装设的电动机,不论规格大小,同主机一起作为固定资产,备用电动机功率在7.5KW以上的单独列为固定资产。

11.1.2

所有的静止设备

属于整体的一部分,不能独立进行生产活动的,但整体总值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该整体应列为固定资产。

11.1.3

特种车辆

11.2

凡设备固定资产购入、新建和自制,由财务部组织技术设备科参与固定资产查定、建帐等管理工作,无审批与验收手续者,使用部门有权拒绝使用,财务部不予转帐。

11.3

所使用的设备固定资产因生产需要转移时,报技术设备科,经主管领导批准,通知财务部后,方能转移,调出部门销帐,调入部门登帐,财务部转帐。

11.4

更新、挖潜、改造后拆除的闲置设备,其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写出申请,由技术设备科签字后,通知财务部与仓库及时转帐、退库、妥善保管。需出租或卖出时,由技术设备科申报,经主管厂长审批后,财务部方能办理固定资产出租或卖出手续。

11.5

设备固定资产的报废由使用单位填写详细名称,技术设备科、财务部共同组织有关人员鉴定,经主管厂长批准,方可报废。然后进行帐务处理。

11.6

经改造和更新后,固定资产新增的部分,应当办理固定资产增值手续。

11.7

财务部、技术设备科、各车间共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定期由技术设备科牵头进行一次清查,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认真处理。

11.8

企业出租、转让报废设备所得的收益,由技术设备科控制用于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11.9

固定资产自租入之日起的维护、保养、检修、检测等各项工作由租入单位负责。

12

设备状态标识管理

车间及各岗位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

对检修、备用、停用的设备进行挂牌标识;

对正在运行中的设备可不作标识;

    以上《2020机械设备管理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2020机械设备管理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2020机械设备管理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