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资治通鉴读后感
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心得
——以一个法律人的角度
刑二庭张中一
一、所读书籍情况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续资治通鉴》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即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以编年体形式记载宋、辽、金、元的历史,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仿《资治通鉴》体例编写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全书共220卷,约360万字。编者以徐亁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并从宋、辽、金、元四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一百多种书中取材,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其中北宋部分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
二、自己的阅读经历
以前1998在读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资治通鉴,便如饥似渴看了一部分,后来因学业紧张,就没读了。直到2009年在常德中级法院
参加工作,才重拾资治通鉴,看完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又读了《续资治通鉴》,看完后感觉确实不错。
三、从里面学到的执法方法。
作为一个法院工作人员,自己从里面的法学故事中学到了很多执法方法。
例如:王猛严格执法的故事,?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大意是说秦王苻坚从河东回来之后,任命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领京兆尹。太后之弟特进、光禄大夫强德酗酒,横行不法,掠夺财物人口,为百姓大害。王猛一上任就拘捕了他,上奏皇帝后还未得到批示,就已经将强德陈尸街市。苻坚派使者乘快马传旨赦免,为时已晚。王猛与邓羌志同道合,斩除邪恶,纪正冤案,无所顾忌,几十天时间,被处死和判刑、免官的权豪、贵戚有二十多人,震动了朝廷上下,奸猾之辈屏声敛气,境内路不拾遗。苻坚感叹地说:?我到如今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执法必须严格,才能真正树立法律的威信。要想让人民群众感叹?天下有法?,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如今,人民群众对法治现实普遍不满,法律还没有树立起威信,一些人甚至存在特权意识,作为执法者,必须严格执法,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存在。
还有李世民自我约束的故事,?高祖之入关也,隋武勇郎将冯翊党仁弘将兵二千馀人,归高祖于蒲坂,从平京城,寻除陕州总管,大军东讨,仁弘转饷不绝,历南宁、戎、广州都督。仁弘有才略,所至著声迹,上甚器之。然性贪,罢广州,为人所讼,赃百馀万,罪当死。上谓侍臣曰:?吾昨见大理五奏诛仁弘,哀其白首就戮,方晡食,遂命撤案;然为之求生理,终不可得。今欲曲法就公等乞之。?十二月,壬午朔,上复召五品已上集太极殿前,谓曰:?法者,人君所受于天,不可以私而失信。今朕私党仁弘而欲赦之,是乱其法,上负于天。欲席藁于南郊,日一进蔬食,以谢罪于天三日。?房玄龄等皆曰:?生杀之柄,人主所得专也,何至自贬责如此!?上不许,群臣顿首固请于庭,自旦至日昃,上乃降手诏,自称:?朕有三罪:知人不明,一也;以私乱法,二也;善善未赏,恶恶未诛,三也。以公等固谏,且依来请。?于是黜仁弘为庶人,徙钦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唐太宗因自己所器重的党仁弘贪污当死,欲加以赦免,但是认为自己以私乱法,应自我惩罚,以谢罪于天,因大臣的劝阻,没有实行,最后下罪己诏。作为最高统治者,唐太宗对法律表现了莫大的尊重,因私赦党仁弘而自我谴责,而现在很多领导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而且很多领导干部不会感到任何不妥。
第三个例子是主张办案要讲证据的李道裕被任命为刑部侍郎的
故事,?陕人常德玄告刑部尚书张亮养假子五百人,与术士公孙常语,云?名应图谶?,又问术士程公颖云:?吾臂有龙鳞起,欲举大事,可乎??上命马周等按其事,亮辞不服。上曰:?亮有假子五百人,养此辈何为?正欲反耳!?命百官议其狱,皆言亮反,当诛。独将作少匠李道裕言:?亮反形未具,罪不当死。?上遣长孙无忌、房玄龄就狱与亮诀曰:?法者天下之平,与公共之。公自不谨,与凶人往还,陷入于法,今将奈何!公好去。?己丑,亮与公颖俱斩西市,籍没其家。岁余,刑部侍郎缺,上命执政妙择其人,拟数人,皆不称旨,既而曰:?朕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议张亮狱云‘反形未具’,此言当矣,朕虽不从,至今悔之。?遂以道裕为刑部侍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刑事案件要讲证据。否则,我们连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还不如。
四、读史对工作的帮助。
《资治通鉴》偏重于政治、军事,《续资治通鉴》则偏重于政治,军事相对少一些。前者描述历史事件往往绘声绘色,后者则平直一些。
通过读史,明白了自周至元,古往今来的一些历史事件,也激发了我读明、清史的兴趣,使我在史学上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进步。
《资治通鉴》的宗旨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通过阅读以上两书,我想对自己的公务员生涯是有益的,一是树立了群众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上像汉、唐这些伟大王朝都是被农民起义摧毁的,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上访的群众,很多人看上去都属弱势群体,实际上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很强的,制度设计上确实
有不合理的地方,制度不仅针对穷苦的老百姓,也针对每一个公务员,其实我也是群众的一员,一定要跟人民大众站在一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二是树立了国家安全的思想,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北宋作为一个文化昌盛、经济富裕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文明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但是因为忽视了国家安全,掌权的上层贵族腐败无能,造成靖康之变,女真人入主中原,北宋被灭,人民涂炭,之后金元迭兴,给中华文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现在的国际形势虽然很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是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决不能麻痹大意,轻视军事,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葬送掉,必须把国家安危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第三是有很多执法的官员值得我们学习,如东汉的强项令董宣,前秦执法不避权贵的王猛,隋文帝时?执法一心,不敢惜死?的赵绰,北宋的包拯,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闪闪发光的优点,值得我们法官学习。
?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确实值得一读。
篇二: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读罢此书,感受颇多。《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使用了一套“古怪”的计时术语作为全书的时间框架体系,如“阏逄摄提格之岁”之类。“阏逄”相当于汉语“甲”,“摄提格”相当于汉语“寅”。为什么不用汉语的天干地支,而偏偏要用一套多音节语言的干支体系呢?
后来查过资料我才了解其实,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这是天皇语言,即三皇时代的官方语言。明代著名学者万民英所著《三命通会》云:“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又名“阏逄”——编者注)、旅蒙、柔兆、疆困、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说到主要内容则可分为 1《周纪》,五卷。
2.《秦纪》,三卷:《周纪》与《秦纪》原为《通志》卷。
3.《汉纪》,六十卷。
4.《魏纪》,十卷。
5.《晋纪》,四十卷。
6.《宋纪》,十六卷。
7.《齐纪》,十卷。
8.《梁纪》,二十二卷。
9.《陈纪》,十卷。
10.《隋纪》,八卷。
11.《唐纪》,最多,凡八十一卷。
12.《后梁纪》,六卷。
13.《后唐纪》,八卷。
14.《后晋纪》,六卷。
15.《后汉纪》,四卷。
16.《后周纪》,五卷。
经过查阅资料与询问老师朋友我了解到《资治通鉴》本身的编纂,具有很多特点或优点。首先是它取材广博和编写精审,所记叙的历史是幅员超过万里,人口超过千万,时间长达一千多年,而全书不到三百卷,组织精密,条理清楚,详略得宜,言简事明,有深入浅出之妙,这是一般史书不能与之相比的。其次,司马光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所用史料都经过仔细选择,并将选用的过程和选定的理由,一一记载下来,编成“考异”,成为《通鉴》一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后世流传中,人们才把它分开了,这项治学方法,因此称为“考异法”。这都是在组织形式方面比较突出的优点
至于考异法是什么呢,我还不是很了解。仍要请教老师
实资治通鉴中很多故事是用来体现作者对迷信思想的不懈
其迷信思想,在统治者可谓根深蒂固,司马光常常依据事实揭破其底细。如记武则天之事:“太后好祥瑞。有献白石赤文者,执政诘其异,对曰:?以其赤心?。(李)昭德怒曰:?此石赤心,它石尽反耶!?左右皆笑。”又:“太后习猫,使与鹦鹉共处,出示百官。传观未遍,猫饥,搏鹦鹉食之。太后甚惭。”(并见《唐纪》二一长寿元年)事虽细微,意义则甚为重大。又如镇压黄巢起义的高骈,据有扬州,为霸一方,而听信玩弄神仙之术的吕用之,终至于城破身死。《通鉴》详记其事,不掩饰,亦不夸大,读者自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唐纪》七○至七三)。此类记载不仅表明司马光的见解正确,同时也表明其文学手法高妙。关于几次大战役的描写,如昆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淮西之战等,都极简练而生动,称为古代叙述战争的典型之作
当然由于当时的水平与局限我又读了许多后续内容其中指出了不少错误如《史记》错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年代,因而将齐宣王伐燕记为湣王之事,与《孟子》、《国策》诸书的记载均不合,现在根据《竹书纪年》已经纠正了这个错误。《竹书纪年》是魏国的史书,因与儒家经典记载多不一致,在宋代不受人重视,以致后来逐渐失传,现在看到的是辑录本。司马光虽然看到过原本的《竹书纪年》,而不知利用,于是硬将齐宣王的年代比《史记》拉后十年,避免了与《孟子》等书的矛盾,其实毫无根据,不能作为史实看待。又如著作《后汉书》的范哗,在朝臣争权中被杀,而诬加以叛逆的罪名,编造了很详细的情节,《宋书》全收于《范哗传》中,司马光未作分辨,也照样采用了(《宋纪》六),到清朝,王鸣盛才辨明了当时的史实(参看《十七史商榷》卷六一)。又如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当权,陶侃为一代名臣而出身于寒门,世家出身的当权者对他多加诬蔑,《晋书》不辨真伪都收录下来。《通鉴》已多予删汰,但亦有删汰不尽者,如云侃“以不豫顾命为恨”(《晋纪》一六)。陶侃为地方长官,与晋明帝也无特殊关系,自然无必要参豫顾命,清王懋竑为陶侃作了正确的辨白(参看《白田草堂存稿》卷四)。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小错而否定大的成果
《资治通鉴》是一部分量比较大的书,同时也是值得通读的一部书。如何通读这样一部大书?
然而在我看来司马光的思想中也存在聚贤他的思想,是一套严密的等级制度,一套金字塔型的,在他希望这等级制度是不要变动的。这从臣光曰中可以看出。但事与愿违,犯上作乱的事情层出不穷。这从根本上冲击了儒家的体系,我不知怎么办,但儒者有办法。于是一个弥天大谎被创造出来,而一些正直的儒者也信以为真,一起为这个弥天大谎添枝加叶。 这个弥天大谎就是天命。
如果问我得到了什么?我会说是当时的一种君主制度与格局的思考大秦一统天下,在西周封建的基础上立国,当时面临着一组不可解的矛盾:以顺的方法沿袭古制,则不符合新时期社会解构的需求,革新,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去突破阻碍,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六国旧民,无论是贵族血统,还是无知愚忠,亦或地缘差异,人们不可能自然而然地立即适应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构,只能强迫,强迫,就失人心。秦通过足令其丧尽民心的方式完成了由封建制到郡县制的革新,完成了社会进化的需求,实质是为后来的大汉朝做了嫁衣裳。魏收在评论宇文泰的建国时说:“陈涉首事不终,刘季因而创业;贺拔元功夙陨,太祖籍以开基。”这是就个人成就而言,这个道理放大到国家层面,则是汉兴由秦,秦把黑脸都唱了,汉的白脸才好唱。秦法,真有后代传言那么严酷吗?只不过是作为时代矛盾的牺牲品的一个借口,大概不是为大汉的真正大一统背了黑锅?
惠政,有个极其需要避免的要点,也是历来君主们疑神疑鬼得最多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下面的人像司马懿那样,把人心都从曹家收买到司马家了。如何避免?老实说,高高在上的位置,自然需要能力足备的人去担当,庸主奸臣,想要不颠覆,真心难。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两个重要的道理,第一是黑脸不好唱,应该优先选择白脸,没得选除外;第二个道理是不怪敌人太狡猾,只怪自己不明智,遗憾的是大概没有几个蠢皇帝会认为自己蠢吧,不独皇帝,可能包括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其中可能有我,也可能有你。
道义是个抽象的概念,不如量化成担当。当时若不是赵无恤主动担当,三晋的命运还真不好说,很可能会被智伯各个击破,因为后来的晋阳反击战获胜,偶然的因素不小。段规为韩康子建议的策略是等,等到有人受不了,到时候再看,任章则抛出“将欲取之,必姑与之”的观点,听上去有理,似乎后来的事实也可以反证他做得对,而实际上不然,因为三晋之所以能够反败为胜,一在于赵无恤担当了责任,而智伯自己又粗心大意。智伯若不大意,一味怂的韩、魏,最终一定逃不过如后来六国亡于秦的结局,而六国采取的就是他“将欲取之,必姑与之”的策略,不断用土地贿赂秦国,希望将战火引向他人,自己坐收渔利。只可惜再没有一个赵无恤出来担起责任,而秦又不肯失误。由此可知,道义其实是个必要的概念,没有赵无恤肯担道义,那两家主仆,再聪明,再狡猾,也只是小聪明,被灭的命。
综上所讲资治通鉴有利有弊。以我愚见,我们可以了解上面的一些故事典籍。扩充自我,但不能一味陷于其中。
篇三: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是古典史书中的一部巨著,司马光在成书后不到两年,就积劳成疾而逝,他用他毕生的心血凝聚而成的这样一部浩大而精致的作品。王国的兴替、人生的盛衰、风起云涌的政治、惊心动魄的战争、奋勇争先的勇士、运筹帷幄的智者、精彩的史实都被司马光描述的淋漓尽致呈现在《资治通鉴》之中。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以史为鉴,不要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中国两大史书《史记》和《资治通鉴》对比,司马迁著《史记》是抱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胸怀;而司马光则完全没有“成一家之言”的“私心”,他是带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和“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诫”的孤孽之心去著的《资治通鉴》。
正是因为读《资治通鉴》,我知道了“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苟能识人,何患无才”、“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智者避危于无形”、“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等等通俗易懂却真的很有启发作用的句子,在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细节处处可用,也提醒我们注意明察。
例如,(刘秀接见马援)谓援曰:“卿遨游二帝间;今见卿,使人大惭。”援顿首辞谢,因曰:“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矣。”如同当今我们的社会企业竞争激烈,堪称“天天都是乱世”。所以企业会不惜花重金挖墙脚,人才也要看这家企业是否值得投入青春岁月,而不是盲目的随意进入人家企业工作,选对老板才是最重要的。
又如,(杨震)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为无知者!”密愧而出。再怎么机密的事情,至少当事人自己知道。更何况“隔墙有耳,槽中有人”,所以说“若要人莫知,除非己莫为。”然而,如果只是害怕出事而不贪污,终数消极被动,不如立身正己的清廉原则。
《资治通鉴》在古代史给皇帝看的,劝谏皇帝能鉴古知今,而当今的民主时代,百姓是社会的主角,人们依旧可以读《资治通鉴》明察公仆的的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