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生发展阶段重要阶段,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决定了以后他一辈子的发展,“教孩子六年,影响孩子今后六十年!”这是小学阶段看似夸张但是避无可避的现实责任。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有效助力和信心来源!
我期待着把孩子们培养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人,但是怎么培养呢?怎么样对孩子的行规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我的培养目标呢?这对我一个新班主任来说是一个难题。为此我请教了不少老师,在黄林英老师和我的副班赵银林老师的帮助支持下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以我们班为例,跟各位同事一起交流一下:
一、行规模式
目前,我们班行规评价模式是两种:个人评价和团体评价。
个人评价主要实行:小组长、值日班长、值周班长三重管理。小组长记录自己组的同学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值日班长登记全部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有哪组同学扣分加分的,及时与小组长沟通做好记录),值周班长对值日班长和本周总体情况进行监督和协助,向老师直接反馈意见。这种模式操作起来有点累,不过因为是每天一次,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在这一天,轮到的同学都会更好的做到以身作则,我们老师也会督促他们。这是我们班的班级日志记录表、小组长的一周评价表(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孩子们都会在这上面认真做好记录,这些记录都是老师的第二双眼睛。
不过这种方式也存在问题,有时候我来不及看这些记录,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只能通过扣分来警告,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
团体评价是我们班行规评价的重点:由于我们班学生个体独立性比较强,所以个人主义氛围比较浓,而且我们班学生不管是年龄、行为处事、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为了让“太过于独立”的学生尽快赶上大部队,为了更好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合理安排合作时间的基础上,团体评分表在组内实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
在开学不久,我们班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活跃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座位安排,四人成一小组,学校里面的各项活动:如信息直通车的资料收集准备和展示、背书、课堂发言、行为规范、生活表现等方面,还有小组活动就更不用提了,都纳入评价范围。
这种方式能够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看来,这种方式对我们班的情况有整体改善。不过这也有问题,有些组员间还是有内部矛盾,特别是对于拖后腿的孩子抱怨居多,目前主要解决方式是通过找组员谈话、降低难度(但不降低标准)等方式来促进团体之间的合作。这种方式重点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班级积分榜,由副班长负责,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班级积分统计,并予以公示。(一周统计一次:副班长负责;请家长——扣10分;家长周五或者周末过来反馈意见的,学生在家里表现不好的,扣10分)
当然最有利的规范行规的方式还离不开这些积分带来的各种奖励,奖惩并行,才能够有效的达到效果。目前除了物质奖励以外,正在学习别的班级的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奖励方式来促进有效评价的进行
二、思考“行规”
不过,虽然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有点模糊,究竟怎么评价才是最合适的?回到问题的最初:评价行规,那么什么是行规呢?
在百度百科中这样说:“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行为规范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好恶、价值判断,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由于行为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全体成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是社会和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
它给了行为规范一个限定范围,在评价学生的行规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是应该的?学生要怎么做?
《优秀是教出来的》的作者隆恩·克拉克老师年仅28岁,是全美最佳教师奖得主,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老师。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生活中永恒的班规?
这里的班规实际就是对学生生活行为规范的一种规定,他设计的行规如:第1条,“遇到大人要主动问候打招呼。大人问话时,一定要回答清楚,不要光是点头摇头,也不要含糊其辞。”第2条,“当别人在讲话时,你的眼睛要一直看着他。”第37条,“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错,也要说声对不起”。这些规定,都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与习惯。后来,克拉克老师班上有12名学生报考纽约市的明星初中。这是一所吸引全纽约各类优秀学生的学校,但是却只提供了30个新生入学名额,结果克拉克老师的12名学生全部被录取了。事后,克拉克老师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口试时,学生们都表现出了自己“彬彬有礼”的态度。这样良好的个人习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