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教学心得体会:培养边读边思的自主阅读习惯

  教学心得体会:培养边读边思的自主阅读习惯

  在以前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感觉自己讲得太多,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他们过分被动地接受教师的阅读理解及阅读方式。老师讲起来夸夸其谈,有声有色,学生对老师的讲好像不怎么感兴趣,听的是一头雾水。

  静下心来想一想,原来是自己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力,课上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较少。一篇文章读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少或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思考,甚至一些简单的看法也没有,我想:如果长此以往,必将带来学生阅读能力的退化。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本学期,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边读边思考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只有通过一遍遍地朗读,才能了解文章大意及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读中自悟,培养思考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

  如在学习《白鹅》一课时,在课上让学生和大家说一说,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认真读了课文的学生,就可以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接着再让学生略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过渡句?请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三、读中质疑,培养思考习惯

  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能否会质疑,关键看教师如何启发。初读课文时,教学生从题目入手,从整体入手质疑。如:“看到这个题目,能知道什么?”“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便可以在接触新课文时,自己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理解课文时,教学生抓重点段、重点词句质疑。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质疑,在学习《母鸡》一课时(1)开头第一句作者就说:我一向讨厌母鸡。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2)让学生在文中找原因,引导学生由果追因,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3)文章结尾一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老师的点拔,学生很容易发现母鸡在做了妈妈之后,具有了慈爱、勇敢、负责等可贵的品质。从而使作者改变了对母鸡的看法。

  四、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的习惯

  (一)教给学生做批注的基本方法

  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批注的方法,告诉学生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只要在平日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要使这种学习方法得以持久,学习技巧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的批注式阅读习惯的时候,采用从易到难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学生逐步地爱上阅读,爱上批注式阅读。

  第一步:使用批注符号。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

  “~~~”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第二步:文字批注。学习文字批注可分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文字的批注,在课前预习时实施。批注的内容:疏通文字,初见梗概,发现疑问,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启发性批注,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实施。批注的内容:老师讲述的要点、言简意赅的评语

  第三阶段:释疑批注,在阅读过程或练习中实施。批注的内容:解答疑问,学习心得,理解要点。

  第三步:拓宽阅读运用面。不仅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训练,还让学生在课外拣自己喜爱的读物,随读随注,并且提醒学生的批注采用符号和文字两种批注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同学间相互讨论,共同交流,在班级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批注阅读成果的空间,让他们介绍各自的批注内容、方法,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积极性,为批注式阅读习惯的长久保持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与活动空间。

  (二)“批注阅读”在课内外阅读中的操作

  其一是注意“批注”的层次性。课内阅读一般分两次批注。第一次是在教师对文本不作任何讲解的条件下批注,防止学生产生思维依赖或思维定势,人云亦云。经过师生对文本及批注的探讨,学生基本上能把握文本的主旨、结构、形式后,再一次作批注。两次批注由浅入深,去伪存真。而课外阅读量较大,一般只要求批注一次。

TAG标签: 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