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廉洁自律
2. 洁身自好
3. 大公无私
4. 勤学进取
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个人意见:现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很大的社会经济导向。学习,专业,考研,工作,考公务员,出国几乎没有哪一项不是在盯着社会经济的标准和要求的。全面发展,个人兴趣,公共利益,等等在现实面前都摔得粉碎。
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
一、课堂气氛活跃,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远 有人认为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气氛一定要活跃,这一观点 使得教师千方百计地调节课堂气氛,如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活 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 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 在组织各方面的活动时,一定要围绕主题来进行,而且要及时 调控,使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从而使知识、能力、情 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也就是说,课堂气氛的好坏不能仅 局限于课堂表面的活跃,还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对学生思维过 程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下真正有所得才行。
二、开发课程资源能力增强,但德育渗透力有所削弱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自觉是德育的本质。提高德 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永恒主题。按照新课程标 准编写的新教材,在德育呈现方式上一改德育学科化、知识化 的倾向,强调德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这就为提高德育实效性和 针对性提供可能。教师可以在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开发方面 有所作为,从而使教学与课程回归真实的学生生活。但开发课 程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本末倒的情况,即对于课程资源 的开发和运用,教师可能更倾向于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至 于能不能说明问题,能不能为课堂教学服务、凸现教学主旨, 并不加以分析。这种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上表现出来的随意 性,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渗透力,而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德 育水平。
三、课堂教学呈多样化趋势,但缺失有效教学技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方法和 技巧呈多样化趋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广阔天地,也为学 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搭建良好平台。追求创新的教学方 法和技巧已经成为教师的追求目标。但不管任何教学手段和方 法,都应当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如果过分追求教学技巧和 方法的多样化,就容易导致教学目标淡化,成为无效教学或效 益低下的教学。现实课堂上,许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 于推崇新教法、淡化教学目标的做法,使得课堂教学放得太开 而收不回,流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化而达不到教学目标。
四、重视课堂上的“形动”,而忽视了“神动” 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新课程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 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沟通,是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新课程倡 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在听课中,我发现,有的 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了,课堂 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有的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 互动可谓“完美”,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究其原 因,有的是问题过于简单,有的是内容空泛,有的形式单调 等。课堂变成为了互动而互动。 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我们不能过分追求形式上的互 动,更要追求“神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应该是新课改中 教师的共同价值取向。有思才有得,没有激发学生思考的互 动,是无效的活动。所以,组织活动应该考虑学生能获得什 么、能获得多少对他们有用的知识及其方法。
五、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淡视教师的“主导”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 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 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 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 主人翁地位。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自 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了教 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 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 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治能力较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 不强。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 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等,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 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 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能 够殊途同归才行
六、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但轻视“双基”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 的,最为核心的目标。但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 并非轻视“双基”。在处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落实 “双基”目标的关系上,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个极端。在听课中,我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情境, 开展了许多活动,提出了不少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情境活 动谈自己的看法,谈体会,提建议等,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活 动氛围中确实受到了情感的体验,深刻的启迪和生活的教育, 然而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缺乏挖掘和总结。往往是一节课 上完了,学生虽然有所感悟,但没有清晰的思想认识和提高, 而教师也仿佛不知所云。
七、注重合作讨论形式,可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 合作讨论的方式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备受欢迎,尤其是在 听课或比赛时更是备受宠爱,似乎缺了它就不能突显学生的主 体地位,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确实,合作能力非常重 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最好渠道,它 既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获得较好的教学 效果,又能够使学生体验怎样与人合作,怎样利用信息,怎样 提高自己,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