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美德继承和发扬它。联合国还专门把每年的10月31日,也就是本周的星期四设立为“勤俭日”,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和要求人们在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的时刻仍然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粒粮食;不浪费一度电;不浪费一张纸;不浪费一滴水。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伟大领袖毛泽东一生粗茶谈饭,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舍不得添置一件新的,却把自己的稿费一万多元捐献给了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的百姓;邓颖超奶奶七十多了还亲自为周总理补衣服,身边的针线包跟随着它不知道多少年了,不知是从延安的窑洞,还是重庆的红岩,或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带到北京的。一件睡衣,一个针线包见证了中国第一代领导者“勤俭节约”的风范。周总理一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无产者,没有留下一个儿女,却抚养着牺牲的战友的子女;他逝世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青山绿水中,周总理光辉的一生却在我们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丰碑。2位伟人,一生清贫却把毕生的精力和热血奉献给了革命,给了祖国。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前不久,陈老师听了吴老师的一节《文具盒的设计》,四年3班的关宇建同学给班级同学带来了2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具盒。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今天老师请他带了,请掌声欢迎关宇建同学上台,让他介绍这2个文具盒。
【学生介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请看我手中的两个铅笔盒,这个铅笔盒28年前,我外公的朋友从上海出差带回来给妈妈的,这么珍贵漂亮的文具盒,妈妈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现在。这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文具盒是爸爸使用过,保留下来的。
听爸爸妈妈说,80年代用的文具样式很简单、功能也很单一。
铅笔,只有像中华牌铅笔一样图案很简单;铅笔要用到短到不能写了才换,有的同学还把铅笔头套在笔套上继续使用。
削笔刀就是小刀,不像现在有各式各样的自动削笔刀。
铅笔盒也只有一个,用坏了才能换;那时的铅笔盒,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铁皮盒。
妈妈还告诉我,以前大部分家庭都是哥哥姐姐用过的文具、穿过的衣服,弟弟妹妹接着用。虽然穿着旧衣服、用着旧文具,孩子们一样过得非常快乐和满足,一样觉得很幸福!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陈老师今天也带了一把梳子,这是我1982年8月参加工作,用第一次领到的50.5元的工资,用3毛钱买的这把梳子,31年过去了,同学们看看,这把梳子一点没有坏,好好的,我再也没有买过梳子了,因为它是我工作的见证者,因为我非常珍惜它,每天晚上必须清洗它,31年从不间断。其实节约很简单,就在我的身边。
同学们,这里有一组关于一次性筷子的数据:中国市场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长年大树,而每年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以制造新纸850公斤,这样就可以节省纤维原料500公斤,书目3立方,水120吨。这一组数据是多么惊人的,说明节约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地球不是一次性的,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一时方便而乱砍伐森林,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在校园里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到专用教室或室外上课,教室里的电风扇还在不停地转着、电灯还亮着;铅笔丢了,却没有主人认领,讲台上的盒子里都是同学们丢弃的东西;校服不见了,也不着急,也不寻找。德育处的实物招领处每周都有很多无人认领的校服,至今已经推集满满的三大袋。这是多么不应该有的行为呀!
同学们,勤俭节约不只是嘴上的时髦,而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每一度电,因为地球的资源有限;珍惜每一滴水,因为z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因为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节约各种能源,让我们共同参与构建节约型社会,创建节约型校园,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