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面: 谜语 (打成语)劝君怜取眼前人
谜底:
怜香惜玉
男欢女爱
海誓山盟
沾花惹草
喜新厌旧
成语:怜香惜玉
【解释】惜、怜:爱怜;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相逢没话说,不见却思量,全不肯惜玉怜香,则他那古敝性尚然强。”
【示例】想着他酒席儿上~。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
【近义词】男欢女爱、海誓山盟、沾花惹草
【反义词】喜新厌旧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男子对女子的照顾体贴
从该成语的内容来看,老公时时、事事、处处关心和呵护老婆就算得上时怜香惜玉了。
劝君怜惜眼前人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告绝诗 崔莺莺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只有这个,你的那句好像不对啊,我都查不到……
不过意思倒是相同的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出自
答:出自元稹的《莺莺传》。
1、原文:
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崔知之,潜赋一章词曰:自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竟不之见。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
2、译文:
以后一年多,崔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娶了亲。一次张生恰好经过崔莺莺住的地方,就通过崔的丈夫转告崔莺莺,要求以表兄的身份相见。丈夫告诉了崔莺莺。可是崔莺莺始终也没出来。张生悲伤思念的诚意,在脸色上表现得很明显。崔莺莺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最后也未见张生。后来又过了几天,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篇断绝关系的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以后彻底断绝了音信。当时的人大多赞许张生是善于弥补过失的人。我常在朋友聚会时,谈到这个意思,是为了让那些明智的人不作这样的事;做这样事的人不被迷惑。
3、《莺莺传》介绍
《莺莺传》为著名的汉族传奇小说,唐代元稹撰。原题《传奇》。《太平广记》收录时改作现名并沿用至今。因传中有赋《会真诗》的内容,亦称《会真记》。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此传因为客观艺术效果和作者主观议论评价的巨大矛盾引起了后世戏曲的再创作动力,对后世汉族戏曲发展影响很大,著名的《西厢记》就是改写于此。
4、作者元稹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元稹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