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习惯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成就的大小,身体的好坏,生命的长短。了解了一个人的习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是何等重要。但因小学生具有辩别是非能力差,自制力弱,易学易忘等特点,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决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严字当头
人们良好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知 情 意 行”四个方面,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必须让学生知道要养成哪些习惯,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因为习惯所包含的方面太多,例如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卫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习惯等等,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要养成哪些习惯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由学校、班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良好习惯养成公约》等规定。通过制定规定,学习规定,让学生懂得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规定的制度一定要严、要细。当然,严要严而得法,而不是一味“蛮”严。
二、齐抓共管
学生的自制力弱,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而形成习惯,必须靠监督来保证。我们可以建立两套监督管理体系,来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横向监督管理体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上学前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孩子上学成为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不过7~8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社会风气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应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决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会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印发家长报等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的理论水平,引起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组织家长交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经验,让家长了解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所做的努力,争取家长支持,形成合力。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讲座,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2、建立“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纵向监督管理体系。
在纵向监督管理体系中,要特别重视小学少先队大中队干部的监督管理作用,以及学生的舆论监督作用。学校可以把各种规定,分解成若干块,在学校范围内展开评比,由学校学生干部每日检查评分。学校每期可组织评比习惯好的学生,并给予奖励,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总之,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他靠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去引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