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也许,我们眼中的“特殊生”,以后会成为大有作为的人。对待那些“特殊生”,我们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要用爱去点亮他们心中的灯。
案例一:新学期开始,班上转来一名新同学。刚开始学习不干,小错不断,但没什么大碍。突然有一天,邻班的班主任向我反映了他的擂肥事件。我气极了,一顿批评之后,我让他回到了教室。本以为,那顿批评会让他收敛很多,谁知,一周后,擂肥事件又发生了。看来,老一套对他起不了多大作用,我得另辟途径,做点细致工作。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一次心灵对话。经了解,该生家境贫寒,母亲是文盲,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看到别的同学买这买那,非常羡慕,所以就把手伸向了同学。孩子说出了真心话,我便抓住时机耐心教育他:“犯错不要紧,关键是要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孩子。你今后有困难可以向老师求助,有想法,可以向老师倾诉,我不仅是你的老师,更是你的朋友。”我经常找他谈心,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嘘寒问暖。渐渐地,他变了。他变得懂事了,他变得守纪了,他变得爱学习了。
反思:这名同学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得到自己所想要的,做出了不该做的事。长此以往,可能会走上歧途,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扶上正轨。作为一名老师,只有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从孩子的角度和处境思考问题,才能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宽容和体谅孩子,往往能赢得孩子更多的信任。
案例二:我班有一个叫明明的学生,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刚入学时活泼、天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而这本不该是一个小男孩的神情啊!并且,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了。他的这些变化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家访中才发现,他的父母工作忙,在家里根本没人辅导他学习,加之自觉性差,导致他每次的考试成绩在班上都是倒数。我作为他的班主任,对他以往常缺交作业的行为,总是责备他。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关爱真的是太少了。他在班里根本就没有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以及被表扬的快乐。他的信心,他的学习兴趣也许早已被我一次次的批评给抹杀了。于是,我决定,重新为他找回信心。有一次,我们班举行了讲故事比赛。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明明小心翼翼地把手拿到了脑袋边,又连忙缩了回去,头也不敢抬。我猜想他一定很想展示自己,但又缺乏勇气。我便抓住这个契机,欢迎他为大家讲个故事。他一站在讲台上,脸就变得通红,然后他用余光看了我一眼。我想:他肯定是希望从我这儿得到支持。于是,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并朝他竖起了大拇指。终于,他抬起头,挺直胸膛,把故事讲完了。虽然他讲得不是很流利,但是故事的内容很精彩。于是我带头为他鼓起掌来,顿时,班上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明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自豪地走下了讲台。从那以后,我经常在班上组织讲故事比赛活动,给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找回自信。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只要发现明明有一丁点儿进步就会表扬他。后来,他的学习成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学年结束评选星级学生时,他居然以58票占据了绝对优势被评为了“四星级学生”。
反思:当一个老师真正爱学生时,他的注意力不会只盯着他的不足,而是真诚地去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亲身感受了学生明明的变化,心里感到无限的慰藉和自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成就一个好学生更快乐呢?是的,我们要用爱去点亮孩子心中那盏灯,照亮他前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