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优质课评比,讲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第二节《自上而下的改革》,就教学的环节设置,知识点的把握以及重难点的突破,我觉得自己做的都比较到位。不过我觉得本节课存在一个重大不足就是课堂气氛不太活跃,自己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做的不够好,经过认真反思,自己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做以下总结。
一、课堂气氛不活跃的表现。
1、虽说在有些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和气氛还是比较好的,但在开头以及学生讨论的时候,情绪不太高涨。
2、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人数有限,主要局限于zzz zz zz zz zz等人。
3、有些同学上课忙于记笔记,发言较少,抬头看老师和黑板次数少,效率低。
二、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原因分析
1、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今天学生上课的气氛和平常在班里上课的气氛差不多,这样的结果主要是我长期的教学模式和习惯造成的。也就是说自己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贯彻“一四五”教学模式不到位,侧重于知识的讲解和课堂纪律的维持,在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上做得不够好。
2、教学内容陌生,缺乏趣味性。本节课属于世界近代史范围,学生接触的比较少;另外本节课问题设置比较多,知识难度比较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则重引导与总结,在知识的趣味性和课外知识的补充上比较少。其实在教学过程中,用了一个贷款买房的例子来对比农奴赎地的过程,课堂反应和效果还是不错的,像这样的例子以后应该多用。
3、由于自己担任3班的班主任,平常对学生比较严厉,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放不开,不太活跃。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及对策
1、在今后日常教学中,深入贯彻和落实“一四五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与理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课堂气氛的营造,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带来变化和成效。
2、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适当补充历史典故和史学常识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学生不知道的知识,比如历史人物的另一面、中国历史皇帝称呼的分类和由来、历史年代特点与记忆规律等;把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新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触动学生的心灵,感染学生的思想。
3、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对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有重大作用。视频、讨论、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调查与反馈等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会有明显的效果。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现代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在心理上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爱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我应该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要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会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一四五高效课堂”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想上历史课、愿意上历史课、渴望上历史课,让他们在历史课堂上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