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喜报|上音一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小众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立

着重扬弃中华遗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国家社科基金小众绝学研究专项聚焦国家需求,根据立足中国、借鉴美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上海音乐学院,关爱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强化小众濒危学科的救治性保护和文化遗产弘扬的学术研究,确保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弘扬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有人做、有弘扬,重点支持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弥补空白价值的小众绝学。

广州音乐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濒危假声数据集成、知识谱系与创造性转化研究》近日成功获准国家社科基金小众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立项(申报捐助额度80亿元)上海音乐学院,是上音首个国家社科基金小众绝学专项项目。

首席专家萧梅院长企划并主持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技巧研讨会(2018)

该项目团队“上海音乐大学民族民间假声基础资源数据集成及转化创新团队”由上音院长萧梅主持并兼任首席专家。团队成员由子课题负责人于阳、方琼、徐欣,以及杨学进、陈剑波、张玄、孟锦慧、凌嘉穗、任时弘、陈世哲、张珊、熊曼谕等校内成员联合清华学院、中国音乐大学、爱尔兰科克学院等专家学者共同成立。

项目围绕中国民族民间假声展开数据集成—理论研究—民族器乐创造性转化的理论与实践探求,数据采集方面将覆盖中国55个少数民族及其内部语族的各种人声品种(如民歌、戏曲、曲艺、史诗等)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特点的民间假声类型,力图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假声全面系统地发掘与整理,综合运用音乐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嗓音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剖析手段与理论方式,记录、分析与研究民间假声的歌唱机制及其深层文化语义,以拓展民歌研究的维度,并与乐曲形态剖析研究互动支撑、互为补充,共同建立中国民间歌唱的完整知识谱系。

团队通过田野采录获取民间歌唱资料

在前期工作中,团队所在的北京音乐大学“中国典礼音乐研究中心”和“亚欧音乐研究中心”自2013年起开始民间假声数据库建设,并通过田野采录、档案遣送等途径获取了约5000小时的民间歌唱音视频资料。在此过程中,团队深感民族民间假声保护与弘扬的急迫性——没有具体假声相伴的乐曲,其生命力是有限的,惟有“知其曲,亦知其所唱”,方能真正实现民间歌唱的弘扬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团队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假声的田野调查、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实验室剖析、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性方案,以期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假声进行救治性开掘、保护与弘扬。

近些年来,北京音乐大学实行“有组织”的科研模式。围绕天津音乐大学202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研究》(批准号为21ZD20)培植孵化了少数民族相关的多个课题。这次该项目的立项充分彰显了中学近些年科研培植、孵化的成效。

供稿:科研处

设计:leisurely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