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桐中学校长致辞的相关参考范文,城桐中学校长致辞城桐中学网站开通了,海内外的桐中人以及所有关心、热爱桐中的社会各界朋友从此又有了一个共同的网上家园。在此,我谨代表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向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
城桐中学网站开通了,海内外的桐中人以及所有关心、热爱桐中的社会各界朋友从此又有了一个共同的网上家园。在此,我谨代表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向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对我校的关爱和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桐中走过了105个春秋。一百多年前,正是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转折的历史时期,一大批救亡图存的有识之士奔走在革故鼎新的探索道路上。城桐派后期大师、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审时度势,东渡日本考察新学,在家乡亲手创办了安徽省第一所新式学堂——城桐中学堂。城桐中学堂的创建,充分反映崇文重教的城桐派追求新文化、新知识,为国育才、励教兴邦的强烈愿望和远大抱负。
一个世纪以来,无论历史风云如何激荡,社会潮流怎样奔涌,城桐中学始终把“勉成国器”奉为办学的宗旨,为创业者提供发展的舞台,为有志者垒就登上理想之巅的基石。底蕴深厚、光华四射的桐中校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而且弥漫着浓烈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才资源和人文气息凝结成“志在争先,勇当大任”的桐中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城桐中学荟萃了一批又一批德艺双馨的知名老师,他们深怀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笃实从教,诲人不倦,精心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有革命家、外交家、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学者名流,他们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尽展风采,服务国家社会,泽被江淮大地,为家乡为母校增光添彩。
迈入新世纪,展望新前程。我们将秉承“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的办学方针,瞄准新的制高点,奋力崛起,再塑形象,不断加强管理,推进教育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以新思路、大气魄、高手笔谱写新的篇章。我们借助桐中网站,期盼各位校友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母校的发展,再注深情,再添关爱,恳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桐中的建设,建言献策,献智献力。
亲爱的校友、同学、朋友,桐中网站的开通,开凿了一条加强交流的渠道,编织了一条增进友谊的纽带。愿我们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 end --
篇2:天大校长致辞
天大校长致辞
海河之畔,渤海之滨,诞生了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z大学。这是一所有使命的大学。诞生于甲午战败、国运衰微的晚清时期,她高擎的“兴学强国”大旗,是中国大学精神的元始。“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学校以兴学强国为办学宗旨,穷究学理,作育人才,传承文明,振兴中华,塑造未来,始终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高等教育需求,是当今中国大学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z大学始终将一流人才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从探索工程教育改革到引领“新工科”建设,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
这是一所有作为的大学。从为培养国家急需人才而进行的学门设置,到20世纪早期作为“科学建国的堡垒”开展科学研究,再到历次爱国革命运动中师生的奋勇向前,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发挥“孵化器”作用,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孜孜探索,乃至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竭忠尽智、建言献策,提出引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先进思想……在各个历史阶段,z大学总能站在时代前沿,用行动诠释爱国的承诺。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提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扎根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汇聚校内外各种创新要素,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支撑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这是一所有理想的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锚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改革创新,树立自信、保持特色,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并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交流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任重道远,面向未来,我们要培育卓越人才,用精神、文化和优秀传统去引领学生,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形成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我们要聚天下英才,让他们在自由、包容、信任的文化氛围中各展所长。我们要鼓励前沿探索,让师生参与解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让所有的规则都在对人的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认识中产生,让所有的制度都服务于人的成长和发展。
这是一所有精神的大学。120余年的淡定笃行,凝聚塑造了天大品格,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精神、矢志创新的追求已经深深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成为感召师生校友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这种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引领社会文化繁荣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创新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
砥砺奋进正当时,现在z大学校长的接力棒传到了我的手中,我愿意和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齐心协力,让学校能发展得更好,让师生们都能学习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让校友们为z大学倍感自豪。让我们携起手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自强不息、锐意改革、脚踏实地,再创新的辉煌!
篇3:一流大学校长致辞
在过去的一年里,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喜人成绩,在全国人民关注的目光中,**大学向着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根据国家的有关部署,我们总结了“211工程”和“985计划”一期建设的经验,积极稳步地推进“十五”计划和“211工程”二期建设,国家正式批准了我校“985计划”二期建设规划,包括建设7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7个重点科技创新平台、8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大力发展航天航空科技,我校正式成立了航天航空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我校组建**大学美术学院五年来成绩有目共睹,在教育部不久前公布的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在艺术学科名列第一。在全国80个一级学科的评估中,我校整体水平名列第一的学科数共13个,居全国高校首位。
——在教学方面,我校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本科教育的定位,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推动新生研讨课和名师上讲台,举办了使3200名学生直接受益的外语强化训练暨外语文化月,不断提升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中,继续抓好博士生培养质量基本保证体系和创新体系建设,缩短硕士生培养年限,提高研究生培养效率。2004年中,我校又有17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13门课程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课表彰公示名单,9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至今总共举办的六届评选中我校共有48篇获奖,入选论文总篇数居全国高校之首。以“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我校召开了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全校师生正在积极参与讨论、制定措施,努力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在科研方面,我校以国家制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为指南,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取得重要成果,“纳星一号”发射成功。2004年年初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我校共有1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加速器辐射源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系列的研制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今年的评选中,我校已有10项成果通过了国家级科技奖的公示,2005年初将正式颁奖。在新年前夕科技部举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973计划“表彰活动中,我校3个集体和13名教师获奖。在不久前公布的xxxx年全国科技论文排行榜上,我校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论文数分别为2212、2584和1303篇,均保持全国高校第一位;SCI论文引用数1691篇,首次列全国高校第一。特别可喜的是,截至11月,我校2004年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收录论文数也上升到全国高校的第二位。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人为本,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学校发展、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2004年,新聘讲席教授团组3个,使讲席教授团组总数达18个;批准引进人才200余人,其中列入“百人计划”12人;在最近教育部正在审批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7人将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7人为讲座教授;世界著名学者姚期智、方闻等来校工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我们逐步推进了按主要职责聘任教师职务的改革,完成了首批教学-科研系列教授的聘任工作。我们设立并颁发了首届“**大学突出贡献奖”,首次评选了教育职员系列的“爱岗敬业奖”,大力表彰奖励了在本职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工。
——在国际交流方面,我校进入了全方位、高层次、重实效的新阶段。全年接待海外来宾5700多人次,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和欧盟秘书长、意大利总统、巴基斯坦总理等在内的9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首脑、46位政府部长或驻华大使、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59位大学校长、45位大公司总裁来校访问。2004年,我校又与24所世界著名大学新签或续签校际合作协议,迄今与我校签有合作协议的海外高校达到152个。在广泛交流基础上,我们重点推动了与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英国的牛津、剑桥,德国亚琛理工等一流大学及若干跨国公司,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全年签订涉外科研合同246个,合同额逾亿元。主办国际和地区性学术会议82次。公派出境的教职工超过3700人次,出境开展学术、科技、文化、体育交流的学生近1000人。
——在后勤和基建方面,我校全年完成基本建设竣工面积近26万平方米。学生紫荆公寓的37万平方米的总体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入住学生达15000余人。校园总体规划的修编取得进展,并聘请了国际著名的大学校园规划师进行咨询和顾问。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老年学研究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绿色校园工程进展顺利,2004年校内新增绿地2.3万平方米,种植大树2200棵,为师生营造了更加优美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校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学校党委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全过程地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届国防班全体毕业生进入军队和国防单位,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学校大力抓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同学到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国防的重点单位建功立业,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回顾过去,成绩可喜;展望未来,重任在肩。在2005年,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依法治校、科学治校的水平,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建立并完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
金鸡报春晓,瑞雪兆丰年。新年前的一场大雪使得**园更显幽雅、宁静和美丽,也预示着我们在新的一年将有更多、更快、更好的发展。让我们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谱写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的诗篇,争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