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总结 本文关键词: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总结 本文简介:1注重全面复习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各部分知识都是联系的,一部分知识没学好,会影响到其它知识的学习,.就像你力学和数学几何学没学好,物理电磁那一部分就学习吃力一样。所以根据你这弱点,你可以寻找根本,就像电磁运动-力学-这样,就可以先从力学学起。同样,比如,电磁力学又影响着发电机原理。所以,每一部
牛顿第二定律总结 本文内容:
1
注重全面复习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各部分知识都是联系的,一部分知识没学好,会影响到其它知识的学习,.就像你力学和数学几何学没学好,物理电磁那一部分就学习吃力一样。
所以根据你这弱点,
你可以寻找根本,就像
电磁运动-力学-
这样,
就可以先从力学学起。
同样,比如,电磁力学又影响着发电机原理。
所以,每一部分都要复习到,因为其中夹杂着好多你根本不知道讲过的问题。
你做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追求原理,只知道记住公式。因此,对物理的概念和定律理解很肤浅,在辨析对错是,可能出现分不清正确与否,讲不清理由╮(╯▽╰)╭
那是没用的,
你不知道公式是这么来的,
你就不知道公式什么时候用。
公式的来源,就是你重点要学的地方,
因为这个公式的来源,就是你以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比如静电场中的道题在经典平衡时,其内部电厂为零。如果对此结论误以为导体内部没有电场,则对这个物理规律没有深刻理解。务必通过仔细体味,明确在导体内部既有电荷产生的电场E1,又有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E2,矢量合为零O(∩_∩)O~
在家复习当然不能追求面面俱到,
要不要老师们就可以回家买挂面了
╮(╯▽╰)╭。。
如果你能克服死记公式这个毛病,你的学习会有一个很大提高的。
好了,废话不说了,
要不你就看得不耐烦了,你这丫头没耐心⊙﹏⊙b汗!!
咱先拿力学和运动学开刀吧
我知道,
每当涉及到力学的时候,是不是有的时候很想不通?
就像前些天我跟你讲的那个弹簧称的问题。
这很正常,其实这题对你来说确实不好理解。
解力学这一部分的题,最重要的还是研究对象的选定,
大概分这么几类吧
1
斜面上的物体受力
2弹簧连接类型
3几个滑块堆叠运动的问题
4典型的摩擦力问题
根据这几个例子,去寻找相应的题型,如果有不会的,可以找我语音.
这些问题一般用整体或隔离法子解决。
你把你的力学那一节的辅导资料拿出来做做。还有就是一类转化思想。
给我几天时间,
我帮你搜集一下题型。
先别着急
其实你的暑假任务并不是太大。主要是形成一个高中学习的思维方式。
不要以为你有好多的没学,
比我们学得东西少很多,
这你就错了。
你只是没有我们具备的能力罢了。
这是第一章节。下一章节是习题,
2
篇2: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本文关键词:基尔,实验,定理,叠加,定律
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本文简介: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定律的理解。(2)验证叠加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3)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二、实验设备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实验电路板HE-12三、实验原理图四、实验记
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本文内容: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定律的理解。
(2)验证叠加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
(3)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
二、实验设备
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实验电路板HE-12
三、实验原理图
四、实验记录
(1)K1拨至左边,K2拨至右边,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参数,填入表1。
表1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数据
被测量
I1
I2
I3
U1
U2
UFA
UAB
UAD
UCD
UDE
计算值
测量值
误差
(2)分别让U1和U2独立作用以及二者共同作用,测量电路参数,填入表2。
表2
叠加定理验证实验数据
被测量
I1
I2
I3
U1
U2
UFA
UAB
UAD
UCD
UDE
U1独立作用
U2独立作用
U1、U2共同作用
2*U2独立作用
五、实验验证
(1)如何利用表1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写出验证过程。
(2)如何利用表2数据验证叠加定理的正确性?写出验证过程。
2
/
2
篇3: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章末总结学案鲁科版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章末总结学案鲁科版 本文关键词:及其应用,高中物理,学案,万有引力定律,鲁科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章末总结学案鲁科版 本文简介: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章末总结一、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处理分析处理天体运动问题,要抓住“一个模型”“两个思路”,区分“三个不同”。1.一个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行星等),还是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站等),只要天体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就可将其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2.两个思路(1)所有做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章末总结学案鲁科版 本文内容:
第5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章末总结
一、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处理
分析处理天体运动问题,要抓住“一个模型”“两个思路”,区分“三个不同”。
1.一个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行星等),还是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站等),只要天体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就可将其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
2.两个思路
(1)所有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所需的向心力都来自万有引力。因此,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据此所列方程是研究天体运动的基本关系式,即
G=m=mω2r=mr=ma。
(2)不考虑地球或其他天体自转影响时,物体在地球或其他天体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约等于物体的重力,即G=mg,变形得GM=gR2。
3.三个不同
(1)不同公式中r的含义不同。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中,r的含义是两质点间的距离;在向心力公式(F=m=mω2r)中,r的含义是质点运动的轨道半径。当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两式中的r相等。
(2)运行速度、发射速度和宇宙速度的含义不同。
(3)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的含义不同。
[例1]
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A和B与土星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A=8.0×104
km和rB=1.2×105
km。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
(2)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
(3)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10
N,推算出它距土星中心3.2×105
km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0.38
N。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
km,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解析
(1)设土星质量为M0,岩石颗粒质量为m,距土星中心距离为r,线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解得v=。
对于A、B两颗粒分别有vA=和vB=,得=。
(2)设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得=。
(3)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0,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可视为等于万有引力,探测器上物体质量为m0,在地球表面重力为G0,跟土星中心相距r0′=3.2×105
km处的引力为G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
G
0=,G0′=,解得=95。
答案
(1)
(2)
(3)95倍
[针对训练1]
“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将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获得的速度的
C.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解析
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ma=m=mω2r=mr,得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v=,又第一宇宙速度v1=,所以==,故选项A错误,C正确;a=,g=,所以==,故选项D错误;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则v=ωr,v自=ωR,所以==n,故选项B错误。
答案
C
二、人造卫星的发射、变轨与对接
1.发射问题
要发射人造卫星,动力装置在地面处要给卫星以很大的发射初速度,且发射速度v>v1=7.9
km/s,人造卫星做离开地球的运动;当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区域后,再调整速度,使F引=F向,即G=m,从而使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2.变轨问题
发射过程:如图1所示,一般先把卫星发射到较低轨道1上,然后在P点点火,使卫星加速,让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轨道2,到达Q点后,再使卫星加速,进入预定轨道3。
图1
回收过程:与发射过程相反,当卫星到达Q点时,使卫星减速,卫星由轨道3进入轨道2,当到达P点时,再让卫星减速进入轨道1,再减速到达地面。
3.对接问题
如图2所示,飞船首先在比空间站低的轨道运行,当运行到适当位置时,再加速运行到一个椭圆轨道。通过控制使飞船跟空间站恰好同时运行到两轨道的相切点,便可实现对接。
图2
[例2]
(多选)2016年中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天宫二号”预计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无人运载火箭或“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B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的中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天宫二号”飞行几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3所示。已知“天宫二号”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天宫二号”从B点沿椭圆轨道向A点运行的过程中,引力为动力
B.“天宫二号”在椭圆轨道的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预定圆轨道上B点的向心加速度
C.“天宫二号”在椭圆轨道的B点的速度大于在预定圆轨道上的B点的速度
D.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
解析
“天宫二号”从B点沿椭圆轨道向A点运行的过程中,速度在变大,故受到的地球引力为动力,所以A正确;在B点“天宫二号”的加速度都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因为同在B点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故不管在哪个轨道上运动,在B点时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B错误;“天宫二号”在椭圆轨道的B点加速后做离心运动才能进入预定圆轨道,故“天宫二号”在椭圆轨道的B点的速度小于在预定圆轨道的B点的速度,故C错误;“天宫二号”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故周期为T=,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得地球的质量M==,故D正确。
答案
AD
卫星变轨问题的分析技巧
1.根据引力与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分析,当由于某原因速度v突然改变时,若速度v减小,则引力F>m,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轨迹为椭圆;若速度v增大,则引力F<m,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轨迹为椭圆,此时可用开普勒三定律分析其运动。
2.卫星到达椭圆轨道与圆轨道的切点时,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
[针对训练2]
(多选)如图4所示,发射同步卫星的一般程序是: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P点变轨,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远地点为同步圆轨道上的Q),到达远地点Q时再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1,在椭圆形转移轨道的近地点P的速率为v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3,在同步轨道上的速率为v4,三个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T2、T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在P点变轨时需要加速,Q点变轨时要减速
B.在P点变轨时需要减速,Q点变轨时要加速
C.T1<T2<T3
D.v2>v1>v4>v3
解析
卫星在椭圆形转移轨道的近地点P时做离心运动,所受的万有引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即G<m,而在圆轨道时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m,所以v2>v1;同理,由于卫星在转移轨道上Q点加速,则v3<v4。又由人造卫星的线速度v=可知v1>v4,由以上所述可知选项D正确,A、B错误,由于轨道半长轴R1<R2<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着=k(k为常量)得T1<T2<T3,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D
三、双星模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1.双星:两个离得比较近的天体,在彼此间的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一点做圆周运动,这样的两颗星组成的系统称为双星。
图5
2.双星问题的特点
(1)两星的运动轨道为同心圆,圆心在它们之间的连线上。
(2)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3)两星的运动周期、角速度相同。
(4)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之间的距离,即r1+r2=L。
3.双星问题的处理方法: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m1ω2r1=m2ω2r2。
由此得出:
(1)轨道半径之比与双星质量之比相反:=。
(2)线速度之比与质量之比相反:=。
(3)由于ω=,r1+r2=L,所以两恒星的质量之和m1+m2=。
[例3]
(多选)冥王星与其附近的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之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卡戎绕O点运动的(
)
图6
A.角速度大小约为冥王星的7倍
B.向心力大小约为冥王星的
C.轨道半径约为冥王星的7倍
D.周期大小与冥王星周期相同
解析
由题图可知,冥王星与卡戎绕O点转动时每转一圈所用的时间相同,故D正确,A错误;冥王星与卡戎绕O点转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M冥ω2r冥=m卡ω2r卡,故==,B错误,C正确。
答案
CD
[针对训练3]
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T
B.T
C.T
D.T
解析
设两颗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1r1,G=m2r2,联立解得:m1+m2=,即T2=,因此,当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时,两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T,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