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本文关键词:上册,教科,科学,复习计划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本文简介: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本文内容: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科学练习册》,结合配套练习卷,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4、按单元复习,一周复习一单元
三、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填空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轮轴)、(斜面)。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4、杠杆尺平衡条件:左边的钩码数×格数=右边的钩码数×格数。
5、(*)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运用的是杠杆的原理。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8、(*)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9、(*)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10、(*)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能改变用力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滑轮组用多少力,要看动滑轮身上有几段绳子,那提升该物体就用了几分之一的力。
12、(*)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直接垂直向上提升重物相当于坡度90?,用力最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3、(*)(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4、(*)自行车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
慢
)。(转速快,用力大;转速慢,用力小。)
15、(*)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
作
用
滑轮
动滑轮
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
不省力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楼梯
20、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车把手
轮轴
车上的螺丝钉
斜面
刹车
杠杆
车轮和车轴
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
轮轴
后架上的弹簧夹
杠杆
车铃的按钮
杠杆
脚蹬
轮轴
二、探究实验
1、(*)斜面是否有省力作用?
猜测: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材料:可搭建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重物
实验步骤:
1、搭建斜面;
2、把重物挂在测力计下竖直提起,记录测力计的读数;做三次,取平均数;
3、把重物放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把重物沿着斜面向上拉,观察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做三次,取平均数。
4、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2、(*)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一样吗?
猜测:不同的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是不一样的。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实验材料:可改变坡度的斜面实验板、测力计、重物
实验步骤:
1、搭建斜面;
2、把实验板展开,成为一个高度不变,坡度可改变的斜面。用坡度较小的斜面,把测力计
沿斜面把重物向上拉,观察测力计的读数;再加大坡度,把测力计沿斜面把重物向上拉,观察测力计的读数;每个实验做三次,记录每次实验数据。
3、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3、研究轮与轴之间的秘密
实验材料:一个大轮、一个小轮、一根长线、几个钩码
实验方法:将大轮和小轮套在同一根轴上,用一根线同时栓在大轮和小轮上,在线的两头依次挂上钩码使轮平衡
看到的现象:大轮挂的少,小轮挂的多
得到结论:用大轮带动小轮省力,用小轮带动大轮费力
4、研究动滑轮的实验
实验材料:测力计、钩码、滑轮、线
实验方法: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钩码看有多少牛顿,做好记录。将线一端固定后,另一端通过钩着钩码的滑轮用测力计向上拉看有多少牛顿,做好记录,进行比较
看到的现象:通过动滑轮提钩码比直接提起所用的力要少一倍
得到结论: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
三、找一找(找出下图中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并在图中标出)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2、(*)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横梁的横截面都是长方形是(立着)放的,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抵抗弯曲的能力。
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改变形状,实际上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所以钢材多做成“工”“L”“U”“口”“T”形,既节省材料,还提高了抵抗弯曲的能力。人们根据植物的茎如竹子、水稻、芦苇和动物的骨骼都是空心的制造了钢管,使其重量轻,能承载更大力。
4、瓦楞纸板不是单纯的弯折,也不是把纸单纯的平粘增加厚度,而是将平板纸和弯折后的纸粘合在一起,既节省了材料,还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使其抵抗弯曲的能力增强。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的更加紧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保护脑)、拱形的肋骨(保护心肺)、足拱(承载人体的重量)、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8、薄壳结构(如:蛋壳、蚌壳)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能够把力沿整个壳体表面向四周均匀传递,使壳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并不大,所以能够承载较大的重量。
9、塑料瓶的上部是圆顶形,中部瓶身是圆柱形,表面有环状的拱,竖着的拱,底部有向内凹进去的圆顶形,最厚的地方是瓶口,最薄的地方是瓶身,拱和圆顶形可以更好的承载力,使塑料瓶更坚固。
10、(*)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好,省材料等特点,(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在四边形框架中(对角)加上(斜杆)可以坚固四边形,斜杆的作用是起到(推)或(拉)的作用,使四边形坚固不变形。
11、对正方体的框架进行加固,可以在6个面各加一根斜杆,也可以在它的内部斜着加。如果承受向下的压力时,考虑到节省材料可以上、下面不加,只在(四周)各加一根。
12、(*)不容易倾倒的框架塔具有:(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框架结构)等特点。
13、用大小不一的瓶子建高塔时,将大瓶放在下面,小瓶放在上面,用吸管和胶带做一个大些的底座,大瓶内装入水或沙使其上轻下重,上小下大。检验高塔的抗风能力可以用电风扇用相等的距离对着塔用不同的风档吹的方法。记录并比较。
14、石拱桥的优点:就地取材、耐久性好、外形美观、桥下行船容易,但跨度小。
拱在桥面下:桥下空间高,便于船的通行。
拱在桥面上:桥面低,与道路连接容易,桥面拉住拱足能抵消向外的推力(青藏铁路大桥)
15、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二、实验探究:
1、(*)纸的宽度对抗弯曲能力有没有影响
我的猜想:纸的宽度对抗弯曲能力有影响
改变的量:纸的宽度
不改变的量:纸的厚度、搭纸桥的高度、纸桥中间的距离
实验材料: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各一张,两个一样高的木块,垫圈若干
实验方法:依次将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放在距离相等的木块上做纸桥,然后再桥上放垫圈,直到纸桥低部刚碰到课桌,依次记录所放的垫圈数进行比较。
看到的现象:在1倍宽的纸上放的垫圈最少,在4倍宽的纸上放的垫圈最多。
我的结论: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2、(*)纸的厚度对抗弯曲能力有没有影响
我的猜想:纸的厚度对抗弯曲能力有影响
改变的量:纸的厚度
不改变的量:纸的宽度、搭纸桥的高度、纸桥中间的距离
实验材料: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各一张,两个一样高的木块,垫圈若干
实验方法:依次将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放在距离相等的木块上做纸桥,然后再桥上放垫圈,直到纸桥低部刚碰到课桌,依次记录所放的垫圈数进行比较。
看到的现象:在1倍厚的纸上放的垫圈最少,在4倍厚的纸上放的垫圈最多。
我的结论: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填空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在导线上方和下方的指南针偏转的角度相反。导线绕成线圈立着放,磁力最大,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成90°。
2、(*)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并且可以相互转换。
5、逆时针绕法是从里往外绕,顺时针绕法是从外往里绕。
6、(*)(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都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有关:线圈与铁芯距离近磁力大,距离远磁力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磁铁运用的领域:电铃、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磁炮、磁带等
9、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转子上面有(三组)线圈。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10、电动机里电流是由:电池(正极)→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负极)。
10、(*)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1、(*)使转子转动速度加快的方法有(加大电流)、(磁铁靠近转子)、(用两块磁铁)、(用强力磁铁)。
12、改变转子转动方向的方法:A同时改变两块磁铁的两极B改变电池的连接方向
13、(*)能量有(电能)、(热能)、(声能)、(光能)和(化学能)等多种形式,运动的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15、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
16、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够转化。能量的转化是守衡的,是不会消失的。
17、课本第62页的漫画,能量是这样转化的:太阳能——植物果实储存的化学能——人体储存的化学能——自行车的动能——发电机的电能——电炉的热能——水蒸气的热能。
18、所有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灯
电能
光、(热)
电视机
光、声、(热)
电冰箱
热、(光、声)
空调
热、(光、声)
电风扇
机械能、(声)
19、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太阳能
蓄电池
化学能
水力、风力发电站
机械能
火力发电站
化学能
20、(*)(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化学能)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1、(*)(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22、(*)农村用的(沼气)是永远用不完的“天然气”。
23、煤是古代的植物,被泥沙掩盖后,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经过亿万年的变化而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24、(*)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能)、潮汐能、(原子能)等。
25、(*)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因素,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铁芯大小、粗细)(铁芯与线圈之间的距离)等。
26、(*)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的关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因素,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铁芯大小、粗细)(铁芯与线圈之间的距离)等。
二、实验探究:
实验证明: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用指南针检测:在通电情况下,电磁铁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我们可以判断这端是电磁铁的北极;同样,铁钉的另一端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南极相斥,这说明这端是电磁铁的南极。
六上科学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复习提纲
一、填空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到450万种。
2、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3、校园里生活着鼠妇(潮虫)、瓢虫、苍蝇、麻雀、燕子、蚯蚓、蜈蚣、蝗虫、蚂蚁、蜻蜓、蚜虫等动物以及松树、柳树、苔藓、杜鹃、狗尾草、杨树和凤仙花等植物。
4、(*)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5、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6、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7、我国的几种珍稀生物有
藏羚羊
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大熊猫
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区
杨子鳄
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白鳍豚
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
珙桐
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8、(*)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辨别和研究植物。
9、(*)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型。
根据植物有没有花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荷花为水生植物,其他植物为陆生植物。
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荷花玉兰、大叶黄杨、雪松、圆柏为木本植物,牛筋草、
苦苣菜等为草本植物。
根据是否落叶的特点分为: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雪松、圆柏为常绿植物,其他为落叶植物
根据人类食用的需要分为:蔬菜、水果、粮食、药材。
10、开花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11、(*)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2、(*)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3、菌类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14、(*)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两大类。
15、(*)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16、、(*)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
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
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
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哺乳动物)。
17、动物的分类:
(*)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
根据生存方式分为:野生的、家养的。
根据身体特征分为:鸟类、鱼类、哺乳类、昆虫类和软体类。
根据食性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18、(*)有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
19、(*)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20、(*)在动物王国中,已经发现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昆虫)达(100多万)种,约(80%)。
21、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
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
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
22、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23、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24、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
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
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
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
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25、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6、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
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
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漂移,传播种子。
27、(*)不同地方生活着不同长相的狐。灰狐生活在美洲中部,红狐生活在美洲南部,北极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这是大自然选择了它们。
30、(*)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31、(*)人类的生存需要(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家族每一个成员的生存也需要生物的多样性。
二、简答题:
1、(*)为何不同环境中的青蛙体色不同?
答:一对青蛙的后代一般有四中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的不易被天敌发现被保留下来,而与周围环境颜色差别大的容易被天敌发现被吃掉了,因此不同环境中的青蛙体色不同。
2、(*)为何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
答:人类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①植物给我们提供食物;②供人类欣赏;③提供给人类做药材和其他材料;④可以净化空气;⑤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⑥给其他动物提供食物。所以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
3、(*)为何人类生活离不开动物?
答:人类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动物给我们提供食物、衣服、药品、也给植物提供肥料,也起到生态平衡。所以人类生活离不开动物。
4、(*)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篇2: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本文关键词:教学计划,上册,人教版,七年级,音乐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本文简介:年级七年级科目音乐教师何娟日期2017、9教学内容本册内容共包含六个单元,分别是:中学时代、祖国颂歌、金色的秋天、神州音韵(一)、环球之旅(一)、管弦和鸣。每一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主题,分唱歌、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版块,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本文内容: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音乐
教师
何娟
日期
2017、9
教
学
内
容
本册内容共包含六个单元,分别是:中学时代、祖国颂歌、金色的秋天、神州音韵(一)、环球之旅(一)、管弦和鸣。每一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主题,分唱歌、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版块,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
教
学
目
标
和
要
求
知识与技能
知道有关管弦乐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歌曲演唱、音乐欣赏、音乐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有机渗透在课堂当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亚洲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咀头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1
教
材
分
析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采用生动、活泼的人文主题,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在教材结构功能上,既作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领域的通道,同时也作为组织材料的基本方式。尊重学生学习规律、遵循音乐学科特点。
本册教材在具体呈现方式上,采取乐谱、插图、音乐知识、作品介绍、教学目标、活动安排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加以编排。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有机渗透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回避僵化、生硬的学科知识体系;将评价机制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直接、有效、愉快地参与评价活动。教科书在版面设计力图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作为对教材内容解释、补充、提示、引申的插图紧扣主题,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认知基本相符。栏目图标统一、易解,有助于具体教材内容的合理规划。
教材重难点
中学时代:复习巩固小学阶段的音乐知识,树立初中阶段的音乐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祖国颂歌:了解颂歌等同类型音乐题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神州音韵:了解西北地区的音乐特点,会唱代表性作品。
环球之旅:了解和认识亚洲音乐文化,知道代表人物及音乐特点。
2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扶优转差目标与对象
1、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2、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终端质量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舞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2、能够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3、能够背唱3—5首歌曲。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亚洲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3
咀头初级中学学科教学计划
学
年
度
2016—2017第一学期
任教学科
音
乐
任教年级
七
年
级
姓
名
何
娟
教研专题
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实施
教改专题目题
怎样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完成任务的方法与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4、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教研组审阅意见
组长
月
日
教务处审阅意见
月
日
4
课
程
进
度
表
周次
内容
课时
备课
1
歌曲《中学时代》
1
2
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
1
3
歌曲演唱《校园的早晨》
1
4
歌曲演唱《歌唱祖国》
1
5
听乐赏画《红旗颂》
1
6
欣赏《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
1
7
选听《在灿烂的阳光下》
1
8
歌曲演唱《西风的话》
1
9
欣赏《秋》
1
10
欣赏《丰收锣鼓》
1
11
歌曲演唱《黄河船夫曲》
1
12
欣赏《月牙儿五更》
1
13
欣赏《乌苏里船歌》
1
14
欣赏《包楞调》、《走绛州》
1
15
欣赏《孟姜女哭长城》
1
16
歌曲演唱《樱花》
1
17
欣赏《甘美兰》、《短颈乌德》
1
18
欣赏《曼德》、《阿里郎》
1
19
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1
20
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
1
21
复习、期末测试
说明
5
篇3: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本文关键词:上册,大象,报告单,实验,科学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本文简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六年级时间9月10日实验类型小组成员实验名称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实验器材水、植株、土质、遮光纸盒、水壶、剪刀猜测花草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实验步骤1、准备好4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剪掉上部后,留下10厘米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2、在每个花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本文内容: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时
间
9月10日
实验类型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
实验器材
水、植株、土质、遮光纸盒、水壶、剪刀
猜
测
花草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步骤
1、准备好4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剪掉上部后,留下10厘米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
2、在每个花盆中央栽入1株准备好的植株,用手指压紧覆盖根部的土;
3、分别用遮光纸罩住每一盆植株,并编上序号,在1号的左侧、2号的右侧、3号的前边、4号的顶部剪一个透光孔;
4、每天定时给4盆植株均匀地浇同样多的水。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现象:
两个星期后:
1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左测的透光孔;
2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右测的透光孔;
3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前测的透光孔;
4号盆的植株直立向上生长。
实验结果:
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结论
植物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胡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时
间
9月10日
实验类型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
实验器材
水、植株、土质、水壶
猜
测
花草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有关
实验步骤
1、准备好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
2、在每个花盆中央栽入1株准备好的植株,用手指压紧覆盖根部的土;
3、给每盆植株编上序号,命名为1号、2号、3号和4号,把四盆植株摆放到自然光下;
4、每天定时在1号盆的左侧、2号盆的右侧、3号盆距离10厘米左右、4号盆距离20厘米左右浇水。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现象:
两个星期后:四个盆内的植株无偏头情况
清除土质后发现:
1号盆的植株的根系大部分向左侧发展;
2号盆的植株的根系大部分向右侧发展;
3号盆的植株的根系较1号和2号盆的偏少和偏短;
4号盆的植株的根系较1至3号盆的最少,且最短;
实验结果:
花草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无关。
实验结论
植物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无关,但根系生长的方向与水分供应的方向、长短和多少与水分供应的距离有关,植物的根部生长具有向水性。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胡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时
间
9月11日
实验类型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探寻植物是否通过根来“喝水”
实验器材
烧瓶、植物油、水、菊花
猜
测
植物通过根来“喝水”
实验步骤
1、在烧瓶内盛入水;
2、将一株菊花连根放入装水的烧瓶里;
3、在液面上加一层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4、观察一段时间后,看液面是否下降。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现象:
第一天:液面无明显的下降现象;
第二天:液面有下降了一点;
……
一个星期后,液面下降到只几乎只剩下植物油。
实验结果:
植物是通过根来“喝水”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靠根部吸收水分,植物的根部生长具有吸水性。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胡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时
间
9月11日
实验类型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植物的向水性
实验器材
盘子、脱脂棉、水、黄豆粒
猜
测
再次求证植物的根部是否具有向水性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的脱脂棉吸足水分,放在盘子中间;
2、把盘子放到阴暗的角落,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3、取饱满的黄豆浸泡一段时间,围放在盘子周围的边上;
4、观察黄豆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现象:
第一天:黄豆开始鼓胀;
第二天:黄豆钻出黄色的的嫩芽;
第三天:黄豆长出少量的须根;
第四天:黄豆长出了大量的须根,并把须根都延伸向脱脂棉。
实验结果:
植物根部的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实验结论
植物根部的生长具有向水性。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胡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时
间
9月18日
实验类型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探寻光的路线
实验器材
平面镜、手电筒、白纸屏、颜色不同的材料板、粗糙度不同的材料板
目
的
探索改变光线照射的方向,寻找采光适用的材质
实验步骤
1、利用平面镜对着教室内的灯光,观察光线的线路情况;
2、分别利用白纸屏、颜色不同的材料板和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板,观察各种材质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明暗度;
3、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的照射,用镜面对电筒光进行反射,分别调整镜面和电筒光射入的角度,观察光线反射情况;
4、在墙上做一个记号,模拟太阳光的变化,改变电筒光的射入角度,调整镜面,使反射光圈落到记号上。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现象:
1、平面镜对着室内的灯光,光线会反射出去,映到墙上,出现白色的光圈,利用白纸屏去反射灯光时,墙面上有微暗的光圈,颜色较深材质较粗的物体反射光时,墙上几乎看不到光圈;
2、用手电筒照射镜面时,墙面上也会出现光圈,当手电筒的照射角度和镜面的角度调整后,光圈的位置会发生改变;
实验结果:
利用物体对着光线,可以改变光线的线路,反射光线的明暗度与材质的颜色、粗细程度有关。
实验结论
光照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胡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时
间
9月24日
实验类型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把光请进来
实验器材
模拟建筑物的纸盒、充电手电筒、平面镜、剪刀
目
的
解决采光问题
实验步骤
1、用两个长方体纸盒平行放在一起模拟建筑物,两个纸盒间留出一定距离的空隙,模拟建筑间的通道;
2、一位同学持手电筒,并慢慢旋转电筒光,模拟太阳光东升西落,另一位同学利用平对着电筒光,调整镜面的角度,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黑暗面的纸盒上;
3、把其中一个长方体纸盒的两端剪开模拟通道,并在纸盒朝上的一面剪一个孔作为观测孔;
4、用第2步的方法进行模拟采光,另一位同学从观测孔观察光线的照射情况,并要求持镜者作相应的调整。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现象:
1、当电筒光照射时,利用平面镜可以把光线反射到黑暗的通道内,使黑暗的通道获得光明。
2、当电筒光的照射角度发生改变时,反射到墙面上的光线也会发生改变,要调整平面镜的角度,才能让通道能更好地照射。
实验结果:
阴暗的通道可以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线路而获得光明。手电筒的光线或镜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后,反射光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要使光线照射到同一个地方,镜面必须随光线的旋转而旋转。
实验结论
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用平面镜进行阴暗通道的采光技术。光源或镜面的角度发生变化后,反射光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胡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时
间
10月9日
实验类型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我的阳光小屋
实验器材
三棱镜、手电筒、不同颜色的纸屏
目
的
制造人工彩虹
实验步骤
1、利用三棱镜做未来小屋的窗子,纸屏作为小屋的墙壁,一位同学手持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的东升西落,用三棱镜对着电筒光,调整三棱镜的位置,使制造出的“人工彩虹”效果更明显。
2、把彩虹投影到不同颜色的纸屏上,观察投影到不同颜色的“墙壁”上的效果。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现象:
1、当电筒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时,白色的光线被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
2、七色彩虹投影到黑色或白色“墙壁”上,效果明显,而投影到其他颜色的“墙壁”上效果不太明显。
实验结果:
三棱镜可以使白色光线投影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
实验结论
通过三棱镜可以使白色光线分解出七种色光的彩虹,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效果形成的。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胡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时
间
10月22日
实验类型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制作乐器
实验器材
木板、铁钉、琴弦、锤子
目
的
制作发出优美声音的乐器
实验步骤
1、在一块长木板的一端用铁钉钉上一块与木板宽度相同的小木条,在另一端用钉上一根铁钉;
2、将琴弦系于两根铁钉头上;
3、拨动琴弦;
4、调整琴弦的张紧度,再次拨动琴弦。
5、换不同粗细的琴弦后再次拨动琴弦。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1、当琴弦的张紧度过松时,弹奏出的声音较小,当琴弦的张紧度过紧时,弹奏出的声音较大。
2、当琴弦较粗时,弹奏出的声音较低,当琴弦较细时,弹奏出的声音较高
实验结论
声音的大小与琴弦的张紧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琴弦的粗细有关。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