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写法 本文关键词:写法,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写法 本文简介: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写法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方案的涵义和特点课题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研究人员为了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意义1、保证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
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写法 本文内容:
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写法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的涵义和特点
课题研究方案
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是研究人员为了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
。
(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意义
1
、保证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
、保证课题研究步骤有序化。
3
、有利于课题论证、评价与管理。
4
、是填写申请表的重要基础工作。研究方案是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记载,
是申请课题的基础性工作
,
申请表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研究方案
。
作为申报表的补充材料
二、课题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研究方案没有统一的格式,不同的课题研究、不同的撰稿人员对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各不相同的。但长期的课题研究,一些基本的写作规范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说来,研究方案要回答
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怎样保证研究
这样几个基本问题。具体分解为以下一些问题(即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通常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探究,并用一个陈述句把它表示出来。
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
,课题名称限制了我们的研究内容。它一般应包括
课题研究对象、研究的范畴和研究方法
三部分。简称课题名称三要素。
研究对象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教材或管理方式等等;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
有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副标题进行限制,缩小课题研究范围。比如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研究,副标题
“四川个案”
,用副标题限制研究范围,我们就只需要研究四川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课题名称的总体要求:
1
.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不能是疑问、反问句。
2
.名称要准确、规范。
3
、
新颖。
4
、
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要求回答
“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
“的问题。
1
、研究背景。这部分常常以
“问题的提出”
、
“引言”
的形式来表述。
(
1
)时代背景。说明与
本课题紧密相关
的社会问题、人才市场需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等等。
(
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3
)当前学校、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点评。
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以及方法论意义。
课题研究意义的撰写是根据研究状况引发而来的,即我们的新观点、新视角、新措施对于现实教育教学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
(
1
)
教育科学价值:形成新认识。
这种新认识对于教育学领域的补充、更新等作用,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理论体系的完善。
(
2
)教育改革价值:即,
实践意义
即:对改善教育活动有实际意义,能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且对教育教学活动有正面的推进作用。
重在体现课题研究对现实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决策等发挥的作用。
(
3
)方法论意义。没有方法论意义可以不写。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对于当前教育教学研究在方法上的意义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从字面上看,
界定的基本含义是确定范围。
核心概念的界定要求说明课题名称及其
表述课题研究主要概念(也称关键词)
的定义、涵义及特征。
而且这种界定是暂时的,是课题组当前的认识和假设,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思考,核心概念的内涵和范围可以不断调整。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研究依据通常包含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政策依据
就是国家的某种法定的条文证明课题研究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可以是国家现行的教育法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等;也可是国家现行的教育政策
。
理论依据
是提高研究报告理论水平的重要部分,是体现课题“”研究性的重要标志,是工作和研究的区别所在。理论的选择需要有启发性并对课题研究应该具有支撑作用。
要求:
(
1
)
少而精;(
2
)
针对
“问题
“;(
3
)
能指导操作;(
4
)
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以便教师理解和把握。可引经据典,也可自圆其说。防止搞成目录式,似贴标签。
实践依据
就是某种实践活动能证明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就是告诉他人我的课题研究打算怎样做。包括概括介绍自己研究的程序、每一步的预期目标和措施,研究过程中的假设(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所做的猜测,假设在课题研究中具有定向、限定和标准的作用)等等,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通常是指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措施是指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做法。其表述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研究方法应写明在研究过程中此种研究方法用在哪些方面,
这种方法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使用的
。
(六)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
、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目前学校教师在课题设计当中,常常将课题研究目标与教育目标混淆,或以教育目标替代课题的研究目标,不仅反映课题设计思想不明确,而且也影响研究的进行。
课题研究目标的分解
较大的课题的研究目标,要适当分解,以便建立子课题,进行分工操作。
2
、
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应当依据研究目标展开
。
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七)
实验研究活动设计
设计研究活动时,应当把每次重大活动作为一个研究步骤,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的主持者和参加者。这类重大活动包括: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专题理论学习活动,外出参观访问,进行教育调查,开展教育实验,组织现场观摩,说课听课评课,展览实物图片,播放录音录相,专题研究讨论,交流典型经验。
这一步是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
。
(八)预期研究成果和效果
研究成果应当是研究目标的回应。
1
、成果和效果的区别
。
成果是指“研究的结果是什么”,效果是“研究结果怎么样”。
2
、成果和效果应该是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产生的结果
。
不要将学校一段时间的成就全部归结到课题上。
3
、注重对研究对象客观状态和鲜活个案的描述。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可说明:
1
.课题研究的类别。说明是独立课题,还是集体课题。如果集体课题,则要说明如何分工协作。
2
.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说明是集体研究式、总分协作式还是纵何分层式研究形式。
3
.相关人员的分工及职责。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指导组、实验教师等。
(十)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可说明:
1
.人员保证
2
.策略保证
3
.经费和物质保证
4
.机制保证等
从总体上讲,课题设计方案撰写的质量,主要不在于文词的华美,研究目标的宏大,而是看课题研究的意义是否表述得充分、清晰,研究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研究的内容是否充实,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的做法步骤是否切实可行
。
篇2:人教版(物理)课题研究-桥梁的研究 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物理)课题研究-桥梁的研究 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人教版,设计方案,课题研究,桥梁,物理
人教版(物理)课题研究-桥梁的研究 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研究性学习教案设计:桥梁的研究九江实验中学雷年金【教材版本】:人教版物理高一年级必修1研究性学习课题:桥梁的研究研究性学习主题:“你身边的物理—桥梁的研究”的自主探究活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各种桥梁(梁式桥、桁架桥、拱形桥、斜拉桥、悬索桥等)的设计原理。2、让学生对各种桥梁进行观察,
人教版(物理)课题研究-桥梁的研究 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研究性学习教案设计:
桥梁的研究
九江实验中学
雷年金
【教材版本】:人教版物理高一年级必修1
研究性学习课题:桥梁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主题:“你身边的物理—桥梁的研究”的自主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各种桥梁(梁式桥、桁架桥、拱形桥、斜拉桥、悬索桥等)的设计原理。
2、让学生对各种桥梁进行观察,描述其构造(必要时可以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说明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桥梁设计中力学原理。
3、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加深对桥梁设计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辨别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加强团队精神。
5.通过成果展示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辨别分析能力,体会桥梁在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通过自己动手组装和调试,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形成尊重事实、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生活中各种桥梁的原理和设计实验的探究方案,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桥梁模型。
【教学难点】:
桥梁设计模型的实验探究方案的确立和实验组装以及调试过程。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以“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观察思考
自主实验
讨论交流
总结经验”为教学结构,采用“交流—互动”的探究模式教学。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激发新的矛盾冲突,驱动新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育,能培养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能引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
、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不同厚度白纸几张;一次性筷子10根,小刀一把,装订机一台(几个人相互共用),透明胶一卷,胶水一瓶,绳子和铁丝等。
【课时安排】:课时:1课时+机动课时(课外活动+指导+点评)
【课题研究主体】:高一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多媒体展示桥梁图片)教师提问:仔细观察图片,针对这些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猜想?从而引入研究的课题:桥梁的研究
。
通过观察,学生积极讨论,会提出:古代的桥和现代的桥为何不同?
世界上有多少种桥梁?桥梁为什么有不同形状?等等。
将问题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学生实验
制作一个桥梁模型
师生互动
展开新课
(1)桥梁的种类和不同的设计
教师实验(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
学生实验
改进桥梁模型
(2)桥梁中的力学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备的材料制作一个纸质桥梁模型(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有选择地拿6-8个桥梁模型放在讲台上),教师巡视但不指导。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实际的桥梁或图片,我们会发现,桥梁的种类多种多样,你认为桥梁有那些种类?
教师归纳:桥梁的种类基本上有梁式桥、桁架桥、拱形桥、斜拉桥、悬索桥等。
教师拿出学生自制的纸质桥梁模型提问: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设计?
教师演示:一辆玩具车通过简单的梁式桥和斜拉桥时,桥面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说明:人和车辆等通过桥梁时,桥面会弯曲,如果桥面弯曲太厉害就会发生危险。
教师再次拿出学生自制的纸质桥梁模型,在桥面上放小砝码,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提问:采取什么措施防止桥面过分地弯曲?
教师提问:你们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备的材料重新制作一个纸质桥梁模型,教师巡视,必要时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学生改进后的纸质桥梁模型,重新在桥面上放小砝码,看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提问:瓦塌和没有
瓦塌的桥梁结构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提问:采取什么方法减小桥面受到的压力从而防止桥面过分地弯曲?
(多媒体展示斜拉桥图片)教师讲解:斜拉桥是一种用来防止梁式桥弯曲的方法,这种方法使斜拉的绳索或钢索承受部分桥面的重量,来减小桥面受到的压力从而减小桥面的弯曲。要求学生画出力的示意图
教师提问:为什么有拱形桥而没有凹形桥?
教师说明:拱桥是受力最合理的桥梁,合理的拱桥拱圈结构只受压力不受拉力,压力通过拱桥拱圈结构传到桥墩。拱形桥在多方面比其他桥梁更普遍,更实用。赵州桥是我国古代杰出拱形桥。
展示图片:赵州桥
教师提问:不同种类的桥梁从力的角度分析受力情况是否相同?
教师归纳:拱形桥受力特点是其构件主要是受压;梁式桥、桁架桥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拉力;斜拉桥受力特点为钢索拉力;悬索桥(吊桥)主要是受拉。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设计不同种类的桥梁?
展示图片:我国的主要桥梁
学生动手制作纸质桥梁模型(各种桥梁模型形状都有)。
学生讨论:会说出不同种类的桥梁(学生得出桥梁的名字可能是五花八门)。
学生仔细观察会得出结论:桥面会弯曲但弯曲程度不一样。梁式桥弯曲程度大,斜拉桥弯曲程度小。
通过观察,发现纸质桥梁模型都瓦塌了。
学生相互讨论,提出各种设计方案。
学生思考回答:为了防止桥面过分地弯曲,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是为了帮助桥面承担重量。
学生动手制作:改进纸质桥梁模型。
有点学生将纸片改成纸筒,有点用了筷子绳子和铁丝等
学生发现:有的纸质桥梁模型都瓦塌了。有的纸质桥梁模型可以承担重量并没有瓦塌。
学生观察:瓦塌中
的梁式桥居多。
学生猜测:可能是桥面受到的压力过大造成的。
学生会提出各种减小桥面受到的压力方法
学生在斜拉桥的绳索或钢索上画出力的示意图
学生会用力学知识分析:拱形桥是半圆拱形,顶部合力F合=G-F压,对桥的压力比平地时要小,拱桥最大的特点是其构件主要是受压。而凹形桥
桥的压力比平地时要大,容易瓦塌。
学生会对不同类型的桥梁通过画图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
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分析得出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种类的桥梁
开动学生大脑,调动学生的兴趣,
留下悬念
培养观察能力
驱动新的探究任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反思
让学生大胆猜测
了解桥梁设计原理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激发新的矛盾冲突
拓宽学生知识面
学以致用(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巩固学过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建造桥梁模型
桥梁模型的评价
学生课外桥梁制作比赛
上面我们主要从桥梁的种类和桥梁不同设计两个方面对桥梁进行了研究,实际上有关桥梁的知识远不是这些。建造桥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材料、成本、防腐性、是否坚固、是否美观等等。请同学们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打上网址)
教师提出要求:
1.
制作一个桥面长30cm的桥梁模型,桥的质量不能超过200g
2.材料:可以使用自带的任何材料
3.每五人一组
教师巡视,必要时进行指导。
1.
每个小组由一名成员说明桥梁设计的思路和制作过程。(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2.判断桥梁的坚固性
3.桥梁的造型是否美观
教师:根据各组制作的桥梁模型,经过评比,
发现你们制作水平提高了很多,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你们能不能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
教师要求:进一步改进
自己的桥梁模型
教师再次拿出学生开始自制的纸质桥梁模型和现在建造的桥梁模型作一个比较,你的心情如何。
目的:建造一个接近实际的桥梁
要求:8人为一组,限时进行建桥对抗赛,桥长5m,宽度不限,桥至少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材料:不限
评价标准:桥的坚固程度、性价比、美观、是否创意等方面综合评比。(由老师评判)
学生记下网站
学生开始自己建造桥梁模型
学生参加班内答辩
学生将玩具小车放在桥面上来检查桥梁的坚固性
由学生评定
学生分析后会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学生动手加固和美化自己的桥梁模型
检验改进后桥梁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学生通过比较自然可以分出优劣来
全体学生参与
进一步铺垫
知识不极限来自课本
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进一步实践检验
前后呼应
享受成功的快乐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
将理论升华到实践
【板书设计】:
1.桥梁的种类:梁式桥、桁架桥、拱形桥、斜拉桥、悬索桥等。
2.桥梁设计的力学原理:桥梁的不同设计都是为了减小桥面受到的压力从而减小桥面的弯曲。
3.制作桥梁主要考虑桥梁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课外延伸】:
1、课外查阅:
1)桥梁的发展史和未来前景。
2)桥梁的种类和不同设计。
3)现代桥梁建造的特点。
4)中国桥梁的历史和中国桥梁建筑的成就。
2、每个同学根据自己桥梁制作过程写一篇有关桥梁的方面的科技小论文。
【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其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教学目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科学探究既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又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就要求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来引导下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在其它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发现的重要心理素质。
1、通过桥梁的制作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学习,促进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学生的眼光,探究过程不要只局限知识的某一方面。
3、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过程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因此,通过探究过程可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获得知识,在分析问题中享受快乐。
4、能培养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而是在于形成尊重事实、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5、探究活动的总体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原则,逐步加大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要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有益于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6、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内容。以小型课题为主,提倡用自制教具和开发低成本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7、注重学生个体性差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及时给予不同学生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8、给每个学生留下个性的发展的自由空间。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大胆地向教师提出质疑,一个学生如果只听老师的,没有自己鲜明的观点,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人教版物理高一年级必修1:课题研究·桥梁的研究
2.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主题研究
14
篇3: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表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表 本文关键词:课题研究,计划表,数学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表 本文简介:课题名称: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纪课题研究的对象: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一、课题提出的起因、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希望实现的目标课堂是教学的平台,组织好课堂才能有效教学,事半功倍。低年级学生上课自控能力差,注意的持久性差,极易走神,以致课堂秩序难以调控,教学效率不高。根据小学一年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表 本文内容:
课题名称: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纪
课题研究的对象: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
一、课题提出的起因、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希望实现的目标
课堂是教学的平台,组织好课堂才能有效教学,事半功倍。低年级学生上课自控能力差,注意的持久性差,极易走神,以致课堂秩序难以调控,教学效率不高。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式开始系统学习数学,往往感到新鲜、好奇,同时他们又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行为习惯较差。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距离较远,故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会直接影响学习情绪,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的等特点。通过开展“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2、了解数学基础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和方法。
3、通过“数学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参与“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学会就地取材,做实验、调查访问、实地考察,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通过一定时期的教学调查、准备、实践、检验的循环过程的研究,找出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课堂组织教学,巧妙应用教学用具的准备、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多媒体参与下的教学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已有的研究情况、可供借鉴的成果、仍未解决的问题)与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式开始系统学习数学,往往感到新鲜、好奇,同时他们又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行为习惯较差。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距离较远,故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会直接影响学习情绪,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的等特点。通过开展“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甚至是开启学生逐步探索动手实验创作的步伐等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价值。
1、探索小学一年数学组织教学的主线:“生活——抽象——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
2、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力求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归纳总结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阶段划分与各阶段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
准备阶段:(2016年8月——2016年9月)课题立项、启动阶段。
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的研究设置问卷调查表Ⅰ,由1班学生填写,通过调查问卷法摸清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使用的数学教具,采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提问与教学例题的设计、教学涉及的课外知识、拓展训练。问卷调查表Ⅰ采用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分别从教学用具的准备、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多媒体参与下的教学等多方面设置题目,让学生如实填写,以便展开有效的引导研究。
(二)
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
以课堂实录的记录形式每星期听常态课1-2节,获得第一手原始材料,研究目前我校低年级数学教师面对本班学生和教学内容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三)课题总结、验收、结题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
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定期交流。收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归纳、总结、撰写有关论文。回顾课题所取得的全全过程,写出结题报告。
五、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方法或措施
策略(一)、选取具有现实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有“要我学”变“我要学”。
策略(二)课堂常规常抓不懈。
在课堂上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坐姿,还要训练学生写字、举手回答问题、立正、向老师问好等各种姿势。各种训练应该是伴随每一节课堂,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时还不能放松。
策略(三)、尊重学生,表扬为主
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教师眼中是最好的,如在上课刚开始时,由于课间孩子们玩耍,刚上课时,他们的心还沉醉在课间游戏活动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此时,可以进行简短的组织教学,我用激励性的语言。
策略(四)注意评价、激发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由于受理解力的限制,
经常会出现错误回答,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耐心、热情地给学生以鼓励。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责备,不仅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不会走神,影响组织教学。
策略(五)注意评价、激发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由于受理解力的限制,经常会出现错误回答,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耐心、热情地给学生以鼓励。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责备,不仅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不会走神,影响组织教学。
6、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根据问卷调查表Ⅰ的结果和通过与学生实地访谈,分析学生所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一系列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真正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的目的。
3、比较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实验,从而比较不同课堂教学形式下对一年级(1)、(2)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影响和改变。
从中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并不断地指导于实践,
4、经验总结法,探索在低年级数学课中,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紧紧扎住课程标准,课堂组织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题预期成果及其呈现形式
1、预期成果:此课题基本找到了针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思路及方式、方法,但面对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课堂教学形式也会不断发生改变,此项研究仍需持久探索。
2、成果形式: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课题研究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