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心得体会-学生版 本文关键词:心得体会,九大,学生
十九大心得体会-学生版 本文简介:十九大心得体会XXX学校爱学习今天,在老师的指导和班级的组织下,我们一起在教室里观看了十九大的现场直播,有很多想法,很多正面的情感,更多的是激动和自豪,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为祖国今日的强大而感到无比兴奋,为中国共产党一路以来的付出而鼓掌,并且对他们致以最真挚的敬意。以下是我对此次十九大的观后心
十九大心得体会-学生版 本文内容:
十九大心得体会
XXX学校
爱学习
今天,在老师的指导和班级的组织下,我们一起在教室里观看了十九大的现场直播,有很多想法,很多正面的情感,更多的是激动和自豪,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为祖国今日的强大而感到无比兴奋,为中国共产党一路以来的付出而鼓掌,并且对他们致以最真挚的敬意。以下是我对此次十九大的观后心得。
我们主要观看了习主席的讲话,在本次开幕会上,习主席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全文3万多字,讲话时长3个多小时。在习主席的讲话中,我学到了以下关于此次讲话的九句总结,分别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地位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4.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6.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8.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党政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是精髓,同时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学习的,通过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中也有一些直抵人心的话,比如:中华民族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等等许多令每一个中国人都昂扬向前的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习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走向新时代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将以国家的使命为自己的使命,从自身做起,争做优秀的自己,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注时政,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2:双曲线知识点及题型总结(学生版)
双曲线知识点及题型总结(学生版) 本文关键词:双曲线,知识点,题型,学生
双曲线知识点及题型总结(学生版) 本文简介:双曲线知识点及题型总结1双曲线定义:①到两个定点F1与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F1F2|)的点的轨迹((为常数))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要注意两点:(1)距离之差的绝对值.(2)2a<|F1F2|,这两点与椭圆的定义有本质的不同.当|MF1|-|MF2|=2a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2所
双曲线知识点及题型总结(学生版) 本文内容:
双曲线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1
双曲线定义:
①到两个定点F1与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F1F2|)的点的轨迹((为常数))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
要注意两点:(1)距离之差的绝对值.(2)2a<|F1F2|,这两点与椭圆的定义有本质的不同.
当|MF1|-|MF2|=2a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2所对应的一支;
当|MF1|-|MF2|=-2a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1所对应的一支;
当2a=|F1F2|时,轨迹是一直线上以F1、F2为端点向外的两条射线;
当2a>|F1F2|时,动点轨迹不存在.
②动点到一定点F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1)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这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双曲线的准线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a>0,b>0).这里,其中||=2c.要注意这里的a、b、c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椭圆中的异同.
3.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别方法是:如果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点在x轴上;如果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点在y轴上.对于双曲线,a不一定大于b,因此不能像椭圆那样,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断焦点在哪一条坐标轴上.
4.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应注意两个问题:⑴
正确判断焦点的位置;⑵
设出标准方程后,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5.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a>0,b>0)
⑴范围:|x|≥a,y∈R
⑵对称性:关于x、y轴均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⑶顶点:轴端点A1(-a,0),A2(a,0)
⑷渐近线:
①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②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③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
④特别地当离心率两渐近线互相垂直,分别为y=,此时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可设为;y=x,y=-x
(什么是共轭双曲线?)
⑸准线:l1:x=-,l2:x=,两准线之距为
⑹焦半径:,(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当焦点在y轴上时,标准方程及相应性质(略)
⑺与双曲线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是
⑻与双曲线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是
6曲线的内外部
(1)点在双曲线的内部.
(2)点在双曲线的外部.
7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1)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2)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3)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
8双曲线的切线方程
(1)双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双曲线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双曲线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
9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
若斜率为k的直线被圆锥曲线所截得的弦为AB,
A、B两点分别为A(x1,y1)、B(x2,y2),则弦长,这里体现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的解题思想;
高考题型解析
题型一:双曲线定义问题
1.“ab0,b0,b>0)的左焦点,点E是该双曲线的右顶点,过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ABE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2)
C.(1,1+)
D.(2,1+)
9.设P为双曲线-y2=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M为线段OP的中点,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10.求与圆A:(x+5)2+y2=49和圆B:(x-5)2+y2=1都外切的圆的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
求k的取值范围.
12.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0).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y=kx+m(k≠0,m≠0)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过点A(0,-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9
篇3:九年级数学圆单元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练习学生版
九年级数学圆单元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练习学生版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习题,九年级,单元,数学
九年级数学圆单元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练习学生版 本文简介:九年级数学《圆》知识点祥解及习题检测一、圆的概念集合形式的概念:1、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形式的概念: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
九年级数学圆单元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练习学生版 本文内容:
九年级数学《圆》知识点祥解及习题检测
一、圆的概念
集合形式的概念:
1、
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轨迹形式的概念:
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补充)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
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在圆内
点在圆内;
2、点在圆上
点在圆上;
3、点在圆外
点在圆外;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离
无交点;
2、直线与圆相切
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圆相交
有两个交点;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图1)
无交点
;
外切(图2)
有一个交点
;
相交(图3)
有两个交点
;
内切(图4)
有一个交点
;
内含(图5)
无交点
;
五、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
①是直径
②
③
④
弧弧
⑤
弧弧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即:在⊙中,∵∥
∴弧弧
六、圆心角定理
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
此定理也称1推3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
只要知道其中的1个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3个结论,
即:①;②;
③;④
弧弧
七、圆周角定理
1、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
即:∵和是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
2、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弧;
即:在⊙中,∵、都是所对的圆周角
∴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的弧是半圆,所对的弦是直径。
即:在⊙中,∵是直径
或∵
∴
∴是直径
推论3: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即:在△中,∵
∴△是直角三角形或
注:此推论实是初二年级几何中矩形的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
八、圆内接四边形
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即:在⊙中,
∵四边形是内接四边形
∴
九、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
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
即:∵且过半径外端
∴是⊙的切线
(2)性质定理: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如上图)
推论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推论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
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
十、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即:∵、是的两条切线
∴
平分
十一、圆幂定理
(1)相交弦定理:圆内两弦相交,交点分得的两条线段的乘积相等。
即:在⊙中,∵弦、相交于点,
∴
(2)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即:在⊙中,∵直径,
∴
(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即:在⊙中,∵是切线,是割线
∴
(4)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上图)。
即:在⊙中,∵、是割线
∴
十二、两圆公共弦定理
圆公共弦定理:两圆圆心的连线垂直并且平分这两个圆的的公共弦。
如图:垂直平分。
即:∵⊙、⊙相交于、两点
∴垂直平分
十三、圆的公切线
两圆公切线长的计算公式:
(1)公切线长:中,;
(2)外公切线长:是半径之差;
内公切线长:是半径之和
。
十四、圆内正多边形的计算
(1)正三角形
在⊙中△是正三角形,有关计算在中进行:;
(2)正四边形
同理,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在中进行,:
(3)正六边形
同理,六边形的有关计算在中进行,.
十五、扇形、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
1、扇形:(1)弧长公式:;
(2)扇形面积公式:
:圆心角
:扇形多对应的圆的半径
:扇形弧长
:扇形面积
2、圆柱:
(1)圆柱侧面展开图
=
(2)圆柱的体积:
(2)圆锥侧面展开图
(1)=
(2)圆锥的体积: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图24—A—1
1.若⊙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10,最小距离为4则此圆的半径为(
)
A.14
B.6
C.14
或6
D.7
或3
2.如图24—A—1,⊙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OM的长为3,则弦AB的长是(
)
A.4
B.6
C.7
D.8
3.已知点O为△ABC的外心,若∠A=80°,则∠BOC的度数为(
)
A.40°
B.80°
C.160°
D.120°
4.如图24—A—2,△ABC内接于⊙O,若∠A=40°,则∠OBC的度数为(
)
A.20°
B.40°
C.50°
D.70°
图24—A—5
图24—A—4
图24—A—3
图24—A—2
5.如图24—A—3,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O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
A.12个单位
B.10个单位
C.1个单位
D.15个单位
6.如图24—A—4,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B=60°,则∠A等于(
)
A.80°
B.50°
C.40°
D.30°
7.如图24—A—5,P为⊙O外一点,PA、PB分别切⊙O于A、B,CD切⊙O于点E,分别交PA、PB于点C、D,若PA=5,则△PCD的周长为(
)
A.5
B.7
C.8
D.10
8.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4m,母线长为3m,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
)
A.
B.
C.
D.
图24—A—7
图24—A—6
9.如图24—A—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P,大圆的弦CD经过点P,且CD=13,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
A.16π
B.36π
C.52π
D.81π
10.已知在△ABC中,AB=AC=13,BC=10,那么△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B.
C.2
D.3
11.如图24—A—7,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C、D、E、F、C、G、A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8段路径上不断爬行,直到行走2006πcm后才停下来,则蚂蚁停的那一个点为(
)
A.D点
B.E点
C.F点
D.G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如图24—A—8,在⊙O中,弦AB等于⊙O的半径,OC⊥AB交⊙O于点C,则∠AOC=
。
13.如图24—A—9,AB、AC与⊙O相切于点B、C,∠A=50゜,P为⊙O上异于B、C的一个动点,则∠BPC的度数为
。
图24—A—8
图24—A—10
图24—A—9
14.已知⊙O的半径为2,点P为⊙O外一点,OP长为3,那么以P为圆心且与⊙O相切的圆的半径为
。
15.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4,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16.扇形的弧长为20πcm,面积为240πcm2,则扇形的半径为
cm。
17.如图24—A—10,半径为2的圆形纸片,沿半径OA、OB裁成1:3两部分,用得到的扇形围成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底面半径分别为
。
18.在Rt△ABC中,∠C=90゜,AC=5,BC=12,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与斜边AB相切,则R的值为
。
19.已知等腰△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半径为5的⊙O上,如果底边BC的长为8,那么BC边上的高为
。
20.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cm,面积为16cm2,那么扇形的半径为
。
图24—A—11
21.如图24—A—11,AB为半圆直径,O
为圆心,C为半圆上一点,E是弧AC的中点,OE交弦AC于点D。若AC=8cm,DE=2cm,则OD的长为
cm。
三、作图题(7分)
22.如图24—A—12,扇形OAB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
⑴请用尺规作出扇形的对称轴(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
图24—A—12
⑵若将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不计接缝),求圆锥的底面积.
四.解答题(23小题8分、24小题10分,
25小题12分,共30分)
23.如图24—A—13,AD、BC是⊙O的两条弦,且AD=BC,
求证:AB=CD。
图24—A—13
图24—A—14
⌒
24.如图24—A—14,已知⊙O的半径为8cm,点A为半径OB的延长线上一点,射线AC切⊙O于点C,BC的长为,求线段AB的长。
25.已知:△ABC内接于⊙O,过点A作直线EF。
(1)如图24—A—15,AB为直径,要使EF为⊙O的切线,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出三种情况):
①
;②
;③
。
(2)如图24—A—16,AB是非直径的弦,∠CAE=∠B,求证:EF是⊙O的切线。
图24—A—15
图24—A—16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B)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O的半径为4cm,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7cm时,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A在⊙O内
B.点A在⊙O上
C.点A在⊙O外
D.不能确定
2.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为10
cm,最短弦长为8cm,则OM的长为(
)
图24—B—1
A.9cm
B.6cm
C.3cm
D.
3.在△ABC中,I是内心,∠
BIC=130°,则∠A的度数为(
)
A.40°
B.50°
C.65°
D.80°
4.如图24—B—1,⊙O的直径AB与AC的夹角为30°,切线C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若⊙O的半径为3,则CD的长为(
)
A.6
B.
C.3
D.
5.如图24—B—2,若等边△A1B1C1内接于等边△ABC的内切圆,则的值为(
)
图24—B—2
A.
B.
C.
D.
图24—B—3
6.如图24—B—3,⊙M与x轴相切于原点,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圆于P、Q两点,P点在Q点的下方,若P点的坐标是(2,1),则圆心M的坐标是(
)
A.(0,3)
B.(0,)
C.(0,2)
D.(0,)
7.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15πcm2,母线长是5cm,则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A.
B.3cm
C.4cm
D.6cm
8.如图24—B—4,⊙O1和⊙O2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3和1,过O1作⊙O2的切线,切点为A,则O1A的长是(
)
图24—B—4
A.2
B.4
C.
D.
图24—B—5
9.如图24—B—5,⊙O的直径为AB,周长为P1,在⊙O内的n个圆心在AB上且依次相外切的等圆,且其中左、右两侧的等圆分别与⊙O内切于A、B,若这n个等圆的周长之和为P2,则P1和P2的大小关系是(
)
A.P1
P2
D.不能确定
10.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
A.S1=S2=S3
B.S1>S2>S3
C.S1S3>S1
⌒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24—B—6,AB是⊙O的直径,
BC=BD,∠A=25°,则∠BOD=
。
图24—B—10
图24—B—9
图24—B—8
图24—B—7
12.如图24—B—7,AB是⊙O的直径,OD⊥AC于点D,BC=6cm,则OD=
cm.
图24—B—6
13.⌒
⌒
如图24—B—8,D、E分别是⊙O
的半径OA、OB上的点,CD⊥OA,CE⊥OB,CD=CE,则AC与BC弧长的大小关系是
。
⌒
14.如图24—B—9,OB、OC是⊙O的
半径,A是⊙O上一点,若已知∠B=20o
∠C=30°,则∠BOC=
.
15.(2005·江苏南通)如图24—B—10,正方形ABCD内接于⊙O,点P在AD
上,则∠BPC=
.
图24—B—12
图24—B—14
图24—B—13
图24—B—11
16.(2005·山西)如图24—B—11,已知∠AOB=30°,M为OB边上一点,以M为圆心,2cm长为半径作⊙M,若点M在OB边上运动,则当OM=
cm时,⊙M与OA相切。
17.如图24—B—12,在⊙O中,弦AB=3cm,圆周角∠ACB=60°,则⊙O的直径等于
cm。
18.如图24—B—13,A、B、C是⊙O上三点,当BC平分∠ABO时,能得出结论:
(任写一个)。
19.如图24—B—14,在⊙O中,直径CD与弦AB相交于点E,若BE=3,AE=4,DE=2,则⊙O的半径是
。
图24—B—15
20.(2005·潍坊)如图24—B—1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为AB的中点,以E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分别交AD、BC于M、N两点,与DC切于点P,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三、作图题(8分)
21.如图24—B—16,已知在△⊙ABC中,∠
A=90°,请用圆规和直尺作⊙P,使圆心P在AC上,且与AB、BC两边都相切。(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和证明)
图24—B—16
四、解答题(第22、23小题每题各10分,第23小题12分,共32分)
图24—B—17
22.如图24—B—17,AB是⊙O的弦(非直径),C、D是AB上的两点,并且AC=BD。求证:OC=OD。
23.如图24—B—18,在⊙O中,AB是直径,CD是弦,AB⊥CD。
图24—B—18
(1)P是优弧CAD上一点(不与C、D重合),求证:∠CPD=∠COB;
(2)点P′在劣弧CD上(不与C、D重合)时,∠CP′D与∠COB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五、综合题
24.如图24—A—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与y轴相切,且C点坐标为(1,0),直线过点A(—1,0),与⊙C相切于点D,求直线的解析式。
图24—B—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