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提高备考实效性为抓手,强化常规和基础,强化规范和细节,强化科学的管理,凝聚“攻关”力量,一心一意谋质量,一心一意谋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我校高考再创辉煌奋力拼搏。
二、工作总思路
以“提高班带动平行班,平行班推动提高班”作为工作的总思路,贯穿高三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在“带动”和“推动”上做好文章,力争亮点纷呈,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三、奋斗目标
夺取梅州市文理科状元,力保有若干人考取清大、北大,力争梅州市总分前50名占60%以上,单科前50名占50%以上,单科第一名占多数,一本上线人数力争突破七百人,文理科本科(含B线)上线率80%以上。
四、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困难的思考
实现以上奋斗目标有现实可能性,但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从2013年梅州市的高考情况看,高分尖子生较为分散,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竞争日趋激烈,这对我们来讲无疑是新的压力。自实行高考原始分计分以来从我校的情况看,一本上线率长期徘徊在600多人。就全市近三年的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看,2011年是1710人,2012年是1447人,2013年是1813人。要实现突破700人,我们深知难度较大,但我们只能知难而进,没有退路!
五、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德育工作及管理方面
1.激励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实现奋斗目标,在德育工作方面,应坚持激励型的德育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把“抓规范促教学,抓学风促备考”作为德育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深掘山东精神的内涵,用与时俱进的领悟去激励师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应充分认识到,2014届高考是东中母校第二个百年的开端,是承上启下的一届,高考成绩要让历史记得住,让山东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二是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最为成功的激励方法之一。为了实现奋斗目标,我们把任务细化到班、到人。例如,一本上线人数,两个提高班要求达到100%,平行班中的文科和理科班有二条线,文科班一条线是7人,另一条线是8人;理科班一条线是20人,另一条线是22人,力争达到或超过下达的任务。
三是政治上激励。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发挥榜样的作用,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是榜样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教师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校区130多位教师中有64位党员,约占50%,再加上行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带头作用,能正面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强有力地推动高考备考工作扎实开展。
2.积极营造浓郁的备考氛围。让师生形成一个共识,只有教风好、学风好、宿风好,高考的运气才好。要求教师以良好的教风去影响学风,要求学生用良好的学风去“感染”教风,使教风学风相得益彰。为了彰显校区文化,我们校区的励志标语是:立大志向、注正能量、炼硬作风、铸新辉煌!为了凝聚攻关的力量,我们要强调团队意识,校区将以教师节和百年校庆庆典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尊师爱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理解,消除一些误解,化解一些矛盾,融洽彼此关系,以期达到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3.着力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班主任责任制。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头戏。校区将加强对班主任工作常规的检查、督促,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交流,把班主任队伍打造成为业务精、师德高、作风硬的团队,为班主任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
4.增强时间的紧迫感,管理到位不缺位。主要做法:一是各班统一要求实行“高考倒计时”,强化守时守纪观念。认真抓好早读、午听、晚修纪律,把“双休日”变为“双修日”,把周六周日变成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提高复习效率的最佳时间。高效的备考必须有强有力的纪律和制度保证,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就是效率,管理中的考勤(包括学生和教师的考勤)是提高管控力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作为班主任务必全天候动态地掌握学情,行政务必常态化地检查,以确保学生安全和复习紧张有序地进行。
5.加强家校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管理上的积极配合,在学生上网、手机使用、心理疏导、锻炼身体、激发斗志等方面的积极配合,家校互动,家校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工作及管理方面
1.高度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和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要在集思广益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计划是行动纲领,有好计划且把计划落到实处,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校区将加强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调整、保障等方面的管理,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2.坚持常规打基础、教研促提高的做法。在复习中,要重视教材,以本为本。教材是任何一本教辅书代替不了的,它是学科学习的蓝本,是高考命题的落脚点,是高考命题的根基。复习要贴近高考,突破重点难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复习切忌重资料轻教材的不明智的做法。在学习中要求各科要坚持基础性、规范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重在夯实基础和加强能力渗透。要求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