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不是最弱小的》听课体会
我在实验小学听了《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借鉴的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识字的教学。
二、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如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描写雨前的蔷薇花的句子时,老师先让学生齐读,再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她读出了花的美吗?从哪个词知道花美?”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老师再随机进行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蔷薇花的美,体会到萨沙喜爱蔷薇花的感情。这一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情,把读书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同时在学习萨沙是怎么做的句子时,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掀”“遮”,提问:“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个开放性的自学要求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经历“感悟——提炼”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恰倒好处的引读、指导读,更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整节课首先是初读感知,接着,品读感悟,深入情境,同时又在研读中懂得了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每个人都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清亮的童声始终响彻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成了课堂最美的语言。
三、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教是为了不教。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通过看图理解“簇拥”的意思。通过积累词语理解“倾盆大雨”的意思。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蔷薇花的美。通过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人物的动作走进人物的心灵。
第二节课是李玲老师的《晏子使楚》本堂课的教学,老师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朗读表演”等形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语言的妙处时,读起来一定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
在此基础上,通过表演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把他们的优秀经验借鉴到我的课堂中,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让自己不断成长,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