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相交》听课有感
一、课前的复习简洁高效,简单明了。
只是从谈上节课的内容开始就直接引出三种线的名称与图示,接着出示特点,干脆利落,引出下文。
二、创设了源于学生生活的模拟情境,学生熟悉、形象易懂。
铅笔从桌子上掉下来,先落在不同的平面,再继续滚动,落在同一个平面,自然引出“同一平面”,自然顺畅,好极了。
三、抽象图形,把问题引向数学实质,通俗易懂。
用两条直线代替两支铅笔,画出自己的想法。注意把线画得长一些,让别人看清楚。短短几句话,激发了学生的想像,自然抽象出图形。
四、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显示出课堂的朴实和扎实
在第一次研究相交与平行时从学生手中搜集的作品,研究素材来源于学生的创造,亲切、自然。第二次把相交的一类进行分类时,用的是第一次分类的结果,得出互相垂直的意义以及相关知识。这样不仅使素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在板书中还自然构成知识网络,确实让人叹服。
另:除了充分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外,对于同一道习题也是尽最大可能的进行利用。首次分辨相交还是平行,第二次把平行自然隐去,再分辨哪些是互相垂直。
五、自主探索与教师示范的关系处理地自然恰当。
该学生探索的内容放给学生分类、比较,但相交、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这样的概念,于老师都是进行了适时的归纳和总结,像这样的概念根本没让学生去创造,与我们看过的好多老师逮着什么知识都让学生去创造不同,直接揭示结论反而给我们一种非常通透的感觉,舒服。
六、生活应用的长卷展示和课件整理回顾的内容都像是画龙点睛,新颖、简练
历史长卷的方式播放,让学生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感受很深刻,伴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的讲解,给人一种数学美的享受。最后的回顾重点突出,戛然而止,不仅是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还包含着数学思想的渗透,很美妙的感觉。
七、字里行间中透出对学生的尊重。
于老师一节课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说明白了吗?”这还是第一次听,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问“你们听明白了吗?”寥寥几个字,透出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在老师心中的位置,于老师是在要求自己,而我们是在要求学生,这是多大的差距啊,听着,看着,有点惭愧……
一点想法:
课堂上,对相交、平行和垂直,教师解读得清楚,学生感受得深刻,教学的效果看起来也非常地好,但是当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相应现象时,气氛却没有想像中的热烈,当让学生把“发现告诉同学时”,学生的发言也不太踊跃。是不是给老师说“把这次机会让给我,让我先说有关?”如果先让学生来说,是不是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