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我自驾120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我回到了学习和工作了10多年的上海,立即投入到上海抗击疫情的报道中。从扫街拿到《光复日记:8户11人》,进行日记式采访,再到撒脸关注疫情下的上海。抗疫故事。
↑从浦西金陵东路拍摄浦东陆家嘴(3月29日摄)。
1. 浦东封城第二天就回上海了
3月28日23:00之前,我开了近12个小时的车,从京沪高速江桥收费站进入上海市区。收费站只有2-3辆汽车进入市区。工作人员都戴着防护口罩、手套,全副武装。见我从北京来,他们奇怪了:“我这个时候还进来?” 我告诉她我要回北京了。到上海。
1996年,我从宁波坐船来上海读书,从十六铺码头下船。清晨的路灯还没有熄灭。虽是盛夏,早晨还是有些凉意。我和家人乘坐55路公交车到达五角场……那天早上的情景一直印在我的心里。之后我在上海学习了四年,毕业后又工作了七年,直到2007年1月离开上海到北京工作。
按照工作安排,我原定于3月21日抵达上海,然后在新华社上海分社工作一年。但当时疫情情况不明,支部希望我晚几天来,不想在这忙的时候给支部添乱。我每天关注着上海的疫情进展,一直和分会领导保持联系航拍浦西封控首日,直到3月27日上海宣布浦东封城。我判断上海正面临超出预期的挑战,必须尽快赶到上海。当晚,在和摄影部、分部领导商量后,决定第二天一早赶往上海。
是的,我回到了上海,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时刻。
↑3月29日,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一家咖啡店门口,一名小女孩正在和猫咪玩耍。
我住在浦西分馆。封城前的浦西,紧张而悠闲。街边的咖啡馆里,人们还在晒着太阳,喝着咖啡。路过一些水果店或者超市,可以看到穿着睡衣的人在收银台排队结账,不过购物箱里的商品比较多,可以满足平时的需要。
疫情下的上海,给我一种陌生的熟悉感。
2.扫街偶遇《光复日记》,19个短期访谈
气氛渐渐紧张起来,我们的工作节奏也在加快。
3月31日,浦西封城前夕,我们去了市中心最大的社区中远两湾城,然后临近午夜去了外滩;4月1日,我们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旗山小区采访了全体员工。查…… 参加抗疫一线报道的支部同事开始了闭环管理,吃在食堂,睡在办公室。
↑4月1日,在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旗山小区,工作人员为居民采集核酸样本。
↑4月10日,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一空社区居民排队进行核酸采样(无人机拍摄)。
↑4月16日,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一位居家隔离的老人从阳台上俯视。
4月2日,我和分行同事航拍了封城后的浦西标志性空间。拍完福佑路丽水路的豫园,我们就沿着福佑路往西走,准备去下一个外景。“楼阁间”一栋老式居民楼内,几名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楼上的居民喊话。我们赶紧让司机停车,上去拍照。我们一发现,是附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给被封起来的老人送药。
他们是黄浦区光复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楼上就是我们后来持续关注的8户11人。
↑4月3日,光复居委会工作人员王红、陈艳、余景芳(从左至右)给居民金来根一家送水果。
留下光复居委会主任张华的联系方式后,我们便前往下一个采访点。然而,这些封药、宣药、送药的画面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抗疫故事。在微信里跟张华主任说,第二天我会继续跟进采访。
那天吃饭的时候,遇到了分部的同事李海伟,在纪录片方面经验丰富,聊了聊最近选题的事情。我跟他提了光复居委会的情况,问他要不要一起做这个题目。在讨论中,我们逐渐明确“8户11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值得做一个图文视频一体的媒体产品,最后做一个小纪录片。向支部领导汇报后,我们决定以《光复日记·8户11人》为题,由我带队每天以综合汇报的形式进行汇报。
↑4月4日,上海市黄浦区愚园街,工作人员为居民采集核酸检测样本。
↑4月5日,光复居委会工作人员袁永军在确诊为阳性的赵女士家门口安装了门磁。
↑4月8日,8户11人中唯一的小学生龚越在家上体育课,按照老师的要求,模仿动物开展活动。
↑4月11日,广府居委会工作人员为路过的流浪者进行抗原检测。
↑4月14日,豫园街道工作人员李建国(右)与一名被关在家中的居民交流广府某小区垃圾处理情况。
↑4月17日,豫园街道宝埭小区党支部书记张平(右)看望光复小区党支部书记杨树平,两人紧紧相拥。杨舒平安慰张平:“我们会努力,共同努力,把这场疫情控制住。”
↑4月19日,工作人员对光复居民区人员进行消毒。
从4月3日第一集《战“疫”在展馆》,到第二集《侦破》、第三集《转移》、第四集《坚守》、第五集《晚宴》,第六集“网课”,第7章“避难所”,第8章“外滩”,第9章“秘书”,第10章“一个人生活”,第11章“样本”,第12章“守夜人”,第13章《回顾》、第14章《回家》、第15章《团购》、第16章《消毒》、第17章《黎明》、第18章《小“哥”》……每一个话题都凝聚着我们日常对疫情的观察和思考。上海疫情发展。通过对8户11人的持续关注,以及所在光复居委会、豫园街道等相关部门的努力,以他们为栏目,形成了上海抗疫故事的有机文本。
3.“等疫情过去,这些都将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记忆!”
除了每天支持采访,我尽量抽出时间多走路、多看、多拍。采访拍摄过江送药、逆行的“Z世代”夫妇、救助站的受助人、方舱医院的建设和探访……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4月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3号馆方舱医院,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服务机器人。
↑4月8日,工作人员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进行消毒。
↑4月6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一批新转染患者即将入院治疗。
↑4月9日,在上海快财中心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向首批完成出院手续的4名康复患者挥手告别。
↑4月5日,送货员叶一飞手拎药包走出上海医药云健康医药大药房,前往浦东为下单的顾客送药。
↑4月15日,逆行的“Z世代”夫妻曹然(右)在上海市长宁区盒马星空广场店帮徐清秋戴上防护口罩。曹然和徐清秋是成都盒马鲜生的员工。两人都是“Z世代”的年轻人。4月13日原本是两人约定拍摄婚纱照的日子。小两口商量后,临时决定取消婚纱照拍摄。他们与团队一起奔赴上海,助力上海门店提速复工。他们说:“夫妻一起上阵,没有后顾之忧航拍浦西封控首日,没有负担,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 他们期待上海的疫情早日结束,可以在上海度蜜月。
↑4月15日凌晨,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人员周欣怡(右)、毛志义接到任务,于4月14日23:00进行核酸复筛。 21个家庭。他们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完成了对来自16个家庭的24个人的重新筛查。
↑4月20日午夜,上海武宁路桥下的一间平房里,因疫情管控无法回到小区的快递小哥正在休息。
摄影部刘杰主任要求我们一线的摄影师多拍一些,多拍一些细节:“等疫情过去了再回头看这些记录,将是这座特大城市非常珍贵的历史记忆。”
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上海风雨飘摇,满大街都是历史!” 我说。
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期待优雅回归上海!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金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