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为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代表诗作之一。
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这首诗创作于宋熙宁八年(1075)二月,此时正值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入京之时。本诗通过词类活用、颜色词的使用、意象的使用等手法,将作者的思乡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学习这首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和鉴赏能力。
一、 “绿”字的词类活用
《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作为词类活用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经典例证,被教师反复讲解。那么,为何一个“绿”字能够成为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呢?在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曾有这样一段公案:“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将“绿”字与“如是十许字”进行对比,最大的不同便是词类活用的使用。“到”“过”
“入”等词都是作为一般动词使用的,且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白居易《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作为一般动词,这些词都是较为常见的。相比之下,“绿”这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种用法就比较特别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绿,帛青黄色也。”即“绿”的本义为“被染成井水色即青中带黄的丝帛”,最初作为名词使用,后来引申出形容词的用法。在汉语字典中,“绿”的常见用法也是作为名词、形容词使用。而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以形容词用作使动,可译为“使变绿”,不同于其他动词的一般用法,也不同于“绿”字的常见用法,这一点睛之笔,凸显了这首诗的与众不同。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