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福利院的倡议书的相关参考范文,篇一:为儿童福利院捐物倡议书为儿童福利院捐物倡议书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跳高冠军起跳的踏板;父母是长途跋涉者心中的加油站;父母是孩子心中的高山,有父母爱着我们是多么的......
为儿童福利院捐物倡议书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跳高冠军起跳的踏板;父母是长途跋涉者心中的加油站;父母是孩子心中的高山,有父母爱着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回家有父母细心的呵护,有可口的饭菜,在外有父母的丝丝牵挂。然而我们能否想象那些没有父母庇护的孩子们生活得有多么可怜。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生活的保障,没人给自己买新衣服,被人欺负了没地诉说。想到他们我们就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幸福了。
人的命运分有幸与不幸,我们不能说我们是幸运的,但那些孤儿们一定是不幸的。他们有的痛失双亲,有的单亲却家庭极其困难,有的自小被父母遗弃。不幸的他们聚集在儿童福利院这个大家庭中,无论国家给他们多少扶持金,给多少细心的照顾,都抵不上自己的父母在身边给他们完整的爱。他们的成长过程是艰辛的,他们心理承受的要比我们多得多,在他们心里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少了些什么,也许少的就是被爱。就让我们这些作为哥哥姐姐的给他们一份关爱吧。也许把你不穿的衣服、棉鞋和读过的书、不用的文具,给那些弟弟妹妹们,或许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就不在受冻,就会有温暖;或许你捐的图书和文具能让他们通往成功之路在他们手中会发挥更大的价值意义。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物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就当是做哥哥姐姐的对弟弟妹妹的一份小小的关爱吧。我们不需要你几十几百的献大爱心,仅仅只要你献一份小小的爱心就够了.你现在的一份爱给了他们,等他们长大了,我想他们会将自己更大的爱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锦绣小学大队室
2014年12月19日
篇二:孤儿院倡议书
篇一:为孤儿院募捐倡议书2011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仁爱之心 大家好:
请暂时放下您手中繁忙的工作与学习,倾听他们在这个夏天里的求援吧!
海拉尔有这样一个孤儿院,那里有一群天真可爱,却天生残疾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他们大多不到10岁,老天在他们出世时,就剥夺了他们属于健康人的权利,他们缺少了同龄人该有的生活,当我们听到其他孩子在抱怨自己的衣服不够漂亮,零食不够好吃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孤儿院里的孩子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内心深处是多么迫切地渴望得到关爱。 哪怕只是一颗糖果,也是他们所希望的甜蜜。哪怕只是一支铅笔,也是他们所想书写的人生??
爱,由心田而发,心,因爱而美丽!让我们再一次用爱给那些孤儿的幼小的心灵渲染出美丽的色彩!就像分享快乐一样分享爱,让那些孤独的心,拥有爱,感受爱吧!用心点燃希望,爱散播人间,你的一点点爱心将会温暖他人的整个心田。 参加人: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全院学生自愿参加(可以才艺表演)
募捐方式:课外书籍 现金捐赠 文具用品 儿童食品 募捐地点:图书馆门前
时间:2011.5.28--2011.5.29 9:30--20:00篇二:儿童福利院活动倡议书
“关爱孤儿,阳光温暖孤儿院”活动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可曾想过,当你和父母享受家庭欢乐时,他们却被狠心的父母搁置在黑暗的角落;你可曾想过,当你拥有健康的体魄时,他们却要面对无情的先天残缺;你可曾想过,当你为没有更多的财富而苦恼时,他们却只能等着好心人的救济;他们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就是合肥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他们像朵朵寂寞的百合花一样开在无人欣赏的岩石旁。
在这个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里的孩子,最小的只有两三个月,最大的已15岁。他们分别患脑瘫、裂唇、侏儒症、多动症和肢体残疾等病症。这些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不曾感受过什么是母爱,什么是父爱?但他们也是孩子,也应该拥有快乐的童年,他们无法用语言去表达,但他们能够感知到一种信念,一种声音,那就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和动作——爱。
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心中有爱,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和痛苦。我们尽情地释放自己,把彼此心灵的天空氤氲成春天的颜色;我们感动着每一句问候,快乐着每一次相聚。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因为有你,我们的路会走得更加坚实和从容;今生有你,我们从此不再寂寞和孤独。于是让我们一起携手,以向福利院孤儿献爱心的形式去创造快乐、收获感动;一起以一种简单和纯粹的方式,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笔爱的厚重。
在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合肥三中团委联合民盟合肥三中支部再次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奉献一份爱心,决定在“六一”儿童节给他们送去一丝关怀。前往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和他们搭建爱的桥梁。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快乐,其实也是在收获欢乐。亲爱的同学们,望大家积极响应,热情参与!
【活动目的】 温暖童心,关爱孤儿、残疾儿童。
【活动地点】合肥市儿童福利院
【活动内容】捐物
【捐物范围】玩具、儿童书籍。(自家的旧玩具,但是必须要干净。)
【活动组织】学生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老师以办公室为单位。于5月30日(周四)前将捐赠的书籍、玩具交到团委,校团委统计后,将亲自送到儿童福利院。
合肥三中团委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篇三:孤儿院义卖倡议书
关注孤残儿童义卖活动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里,有一个名叫“黎明之家”的孤儿院。孤儿院里的孤儿们,都是被父母抛弃的残疾儿童,这些孤儿大部分都有严重残疾,如脑瘫、自闭、软骨、聋哑、眼盲等等。有的是身体残疾,有的是智力残疾。这些孩子们虽然身心残疾,但都拥有善良坚强的内心,在那里即便他们双手残疾,就用嘴串珠子,做工艺品,自食其力!即使双目失明,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学会谈钢琴,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们,我系将在本周四中午举行孤残儿童义卖活动,届时孤儿院的孩子们将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到校园义卖,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收入,使他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在这里我们也诚挚地邀请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您的一份爱心,必将改变他们的命运;您的一次善举,更将换回心灵的快慰。请大家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奉献您无限的爱意,送去您有力的支持,以实际行动帮助孤儿院的孩子们走出困境,共享幸福。
时间:2013年11月14日上午10:00—16:00
地点:北院灯光篮球场
人文社科系2013年11月
篇三:孤儿院倡议书
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仁爱之心 大家好: 请暂时放下您手中繁忙的工作与学习,倾听他们在这个夏天里的求援吧!海拉尔有这样一个孤儿院,那里有一群天真可爱,却天生残疾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们,这
些孩子,他们大多不到10岁,老天在他们出世时,就剥夺了他们属于健康人的权利,他们缺
少了同龄人该有的生活,当我们听到其他孩子在抱怨自己的衣服不够漂亮,零食不够好吃的
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孤儿院里的孩子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内心深处是多么迫切地渴望得到
关爱。
哪怕只是一颗糖果,也是他们所希望的甜蜜。哪怕只是一支铅笔,也是他们所
想书写的人生??
爱,由心田而发,心,因爱而美丽!让我们再一次用爱给那些孤儿的幼小的心灵渲染出美
丽的色彩!就像分享快乐一样分享爱,让那些孤独的心,拥有爱,感受爱吧!用心点燃希望,
爱散播人间,你的一点点爱心将会温暖他人的整个心田。 参加人: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
协会
全院学生自愿参加(可以才艺表演) 募捐方式:课外书籍 现金捐赠 文具用品 儿童食品 募捐地点:图书馆门前 时间:2011.5.28--2011.5.29 9:30--20:00篇二:孤儿院义卖倡议书 关注孤残儿童义卖活动倡议书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里,有一个名叫“黎明之家”的孤儿院。孤儿
院里的孤儿们,都是被父母抛弃的残疾儿童,这些孤儿大部分都有严重残疾,如脑瘫、自闭、
软骨、聋哑、眼盲等等。有的是身体残疾,有的是智力残疾。这些孩子们虽然身心残疾,但
都拥有善良坚强的内心,在那里即便他们双手残疾,就用嘴串珠子,做工艺品,自食其力!
即使双目失明,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学会谈钢琴,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们,我系将在本周四中午举行孤残儿童义卖活动,届时孤儿院的孩子
们将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到校园义卖,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收入,使他们能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在这里我们也诚挚地邀请广大师生积极参
与本次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您的一份爱心,必将改变他们的命运;您的一次善举,更将
换回心灵的快慰。请大家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奉献您无限的爱意,送去您有力的支持,以实
际行动帮助孤儿院的孩子们走出困境,共享幸福。时间:2013年11月14日上午10:00—16:00地点:北院灯光篮球场人文社科系2013年11月篇三:儿童
福利院活动倡议书
“关爱孤儿,阳光温暖孤儿院”活动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可曾想过,当你和父母享受家庭欢乐时,他们却被狠心的父母搁置在黑暗的角落;你
可曾想过,当你拥有健康的体魄时,他们却要面对无情的先天残缺;你可曾想过,当你为没
有更多的财富而苦恼时,他们却只能等着好心人的救济;他们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就
是合肥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他们像朵朵寂寞的百合花一样开在无人欣赏的岩石旁。在这个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里的孩子,最小的只有两三个月,最大的已15岁。他们分别患
脑瘫、裂唇、侏儒症、多动症和肢体残疾等病症。这些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不曾感受
过什么是母爱,什么是父爱?但他们也是孩子,也应该拥有快乐的童年,他们无法用语言去
表达,但他们能够感知到一种信念,一种声音,那就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和动作——爱。
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心中有爱,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和痛苦。我们尽
情地释放自己,把彼此心灵的天空氤氲成春天的颜色;我们感动着每一句问候,快乐着每一
次相聚。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因为有你,我们的路会走得更加坚实和从容;今生有你,我们
从此不再寂寞和孤独。于是让我们一起携手,以向福利院孤儿献爱心的形式去创造快乐、收
获感动;一起以一种简单和纯粹的方式,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笔爱的厚重。 在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合肥三中团委联合 民盟合肥三中支部再次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奉献一份爱心,决定在“六一”儿童节给他们
送去一丝关怀。前往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和他们搭建爱的桥梁。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快乐,其实也是在收获欢乐。亲爱的同学们,望大家积极
响应,热情参与!
【活动目的】 温暖童心,关爱孤儿、残疾儿童。
【活动地点】合肥市儿童福利院
【活动内容】捐物
【捐物范围】玩具、儿童书籍。(自家的旧玩具,但是必须要干净。)
【活动组织】学生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老师以办公室为单位。于5月30日(周四)前
将捐赠的书籍、玩具交到团委,校团委统计后,将亲自送到儿童福利院。 合肥三中团委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篇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向天等孤儿院爱心捐赠倡议书爱心募捐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
在离我们很近的天等县康纳布朗关爱中心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或遭抛弃,或因
为贫穷,又或因为疾病。但他们不应被社会冷落,不应被遗忘,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寒冬
席卷整个崇左,您是否感受到那些孤儿们颤抖的模样或苦闷的表情??想起那一双双纯净清澈的眼睛,心底的柔软是否会被触动?他们没有多少文具、没有多
少连环画、小人书和漫画等儿童读物,想起他们那份对学习的渴望,您们是否想过要伸出您
爱的双手?
希望您们能把一些对自己或自己小孩用处不大的新旧文具捐赠给天等县康纳布朗关爱中
心的那些孩子。哪怕是一些就快用完墨水的笔、一块用了许久的橡皮擦、一把陈旧的尺子、
一个布满折痕的练习本、一本小小的图书、一件小小的礼物或一些干净的衣物等学习用品和
生活用品??都已经能给那些孩子带来无尽的帮助与关怀! 我们会将您们所捐赠的每一份饱含着无价的爱心的“爱心物品”带到那些孩子手上,您
们的爱心将化成一缕缕阳光,汇成一股股甘泉,温暖和滋润着孩子们心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老师们积极都能积极参与!也欢迎有兴趣的老师加入志愿者
行列随同我们一同前往!
祝您们:
工作顺利!前程似锦!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志愿者服务队二
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捐赠相关说明:
1.捐 赠物可以是新旧文具、儿童或少年图书、玩具等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所捐赠的资
金及各种物资信息我们都会公布于食堂前及办公楼,欢迎大家监督;2.捐 赠时间:11月8-19
号,联系方式:13557515939,地点:办公楼113,也可联系我们上门收取捐 赠物品;3.捐 赠
品在11月20号由本志愿者服务队带到天等县康纳布朗关爱中心。篇五:关于向市社会福利
院孤儿捐献爱心的倡议书 关于向**市社会福利院孤儿捐献爱心的
倡 议 书 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职工同志们: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共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自然给了我们同样的感怀,然而生活
给了我们不同的境遇。当您正在与父母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是否想到还有一群孩子由
于各种原因没有父母的关爱。也许您与他们还素不相识,但是作为同一片蓝天下的一员,我
们可以伸出我们的手,用我们的爱心来帮助这些孩子。 公司工会、团支部将于七月底共同发起一次为**市社会福利院孤儿院献爱心的活动,我
们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甚至可以鼓励您的孩子献
出一支雪糕的零花钱,捐献物品不计多少、大小,可以是一本书、一支笔,也可以是一件衣
服。凡中心职工子女捐献爱心的,无论捐献物品多少,工会、团支部为鼓励孩子的爱心参与,
都将向孩子颁发《爱心证书》。
篇2:儿童福利院保育员发言稿:用爱心诠释责任
儿童福利院保育员发言稿:用爱心诠释责任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z市儿童福利院创建于1988年,是z市区唯一一所收养弃婴和孤儿的社会福利机构。1992年,我到儿童福利院工作,主要从事聋儿语训和康复训练。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我从生疏到熟练、从抵触到热爱,经历了一次次成长的蜕变,深刻体会到:伟大的母爱,是温暖孤残儿童的阳光,是滋养孤残儿童的雨露。
刚开始,我担任聋儿语训老师,虽然整天喊破喉咙,但工作相对单纯,并不觉得十分辛苦。2004年的一天,院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兼任护育一处的保育员。我知道,那里都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而且90%都有重度残疾,是全院最苦最累的地方,心里真不愿意,就说:“我没当过妈妈,怎么能照顾好这么多婴儿?”领导看出了我的态度,劝我说:“我们院就这么几个人,大家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得会,你就先去试试吧!”没想到,这一试就是12年,慢慢地喜欢上这些孩子,热爱上这份工作。
照顾婴儿最简单的是给他们洗澡。这看似容易,其实也有诀窍。婴儿的头和身体都很软,洗澡时又爱动,只能一手托着孩子,一手搓洗,手重了怕伤到孩子,手轻了怕把孩子掉水里。因为不熟练,又紧张,洗完一个孩子要二十几分钟,全身衣服都湿透了。那时候婴幼儿二三天才洗一次澡,孩子们经常会烂脖子、红屁股。我于心不忍,天天给孩子洗澡,很多人不理解,说:“何苦呢,自找麻烦?”我反问道:“你家的宝宝难道不是天天洗吗?”我觉得,洗澡不仅有益健康,还可增进情感交流,只要有助于孩子成长,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为了让更多人认同我的观点,我尝试采取“流水化”作业的洗澡方式:专人穿脱衣服、专人过水清洗、专人擦干上粉。50几个孩子2个多小时就洗完了,孩子们再没有出现皮肤不适的状况。
当保育员,最揪心的是孤残婴幼儿的康复护理。我照顾的第一个宝宝叫朱希,是个“兔唇“早产弃婴,体重只有1.5公斤,不能做修复手术。喂奶的时候她总是吃了就吐,奶液呛到气管里,难受的哇哇大哭。为了让她多喝奶,我慢慢把奶液一点点滴到舌头上喂养,每2小时喂一次,坚持了几个月。一天,给孩子称体重,看到指针指向8公斤,我兴奋得叫起来,急忙打电话给医院联系手术。同事看我又高兴又着急的样子,开玩笑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孩子的亲妈呢!”手术那天,我坐立不安,守候了四个多小时,看着她从手术室推出来,我冲上去,大喊:“希希”、“希希”,看着她慢慢睁开眼睛,我终于松了口气。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同事经常说的一句话:“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孤残儿童孤苦零丁,在这里,我就是他们的“妈妈”,这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母爱本能。
当保育员,光有仁爱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护理专业技能。一个叫胡闽涛的小男孩,2岁时被铲车“铲”掉大半个屁股,肛门都没了,没办法自主排泄,被父母遗弃在省立医院。送来的时候,伤口流着脓水,混杂着粪便,散发出阵阵恶臭,谁都不敢靠近,大家束手无策。我看了实在心疼,主动说:“孩子既然来了,我们就得接收,要不就交给我吧!”其实,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就专门到省立医院请教当时的医生,他们详细讲解了护理要点,特别提醒要做扩肛训练,保持伤口清洁。我每天早晚用工具帮助孩子训练再造肛门,直到恢复功能。2个多月后,在我的细心护理下,胡闽涛的伤口也基本愈合,通过第二次手术,可以像正常小孩一样生活了。护理这孩子让我明白,学无止境,掌握过硬本领,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现代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社会上胎教、早教、幼教流行起来。这种现象,让我经常思考:残障儿童已经非常不幸,又失去家庭和父母的关爱,不能让他们的教育输在起跑线上。“早教进病房”的设想渐渐成型,于是,我们开设了早教班。有个侏儒女孩叫贝贝,动作迟缓,对外部刺激没反应。上课的时候,我经常采用回应式教育方法,用一些小饼干、小玩具去跟她互动,开始时无动于衷,后来,我叫一声:“贝贝!”她就会摇摇晃晃地朝我走过来,慢慢的,变得爱漂亮了,给她穿花裙子,扎蝴蝶结,她就会很开心。2014年,贝贝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了。这些年,像贝贝这样,经过早教班康复训练,大多小孩心智和体能得到开发改善,被国外爱心家庭收养的孩子有30多名。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互相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他们达到14周岁就得离开,有时真的舍不得。所以,他们走到哪里,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十分关注。有的孩子上学难,我四处奔波,跑教育局、跑学校争取名额;有的小孩无家可归,我忙前忙后帮忙联系申请廉租房;有的小孩生活困难,我帮助他们联系工作、购买生活用品。有个聋哑女孩秋菊要去相亲,我也跟着去“把关”。没想到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我不放心,带上了照相机悄悄到男方家考察,看到男孩家里宽敞明亮,父母亲也是温和明理的人,这才放下心来。准备结婚时,为了操办婚礼,我三天三夜没回家,按照老z嫁闺女的习惯,置办了全套的嫁妆,空调、洗衣机、电视一样不少,棉被、水瓶、脸盆一样不缺,还悄悄塞了“压箱钱”。结婚后,秋菊留在了儿童福利院工作,因为家住马尾,每天早上5点多她就要出门,倒2趟公交车才能到院里,但她每天坚持按时上班,极富爱心,大家都喜欢她。
在儿童福利院工作,虽然辛苦,却非常充实。特别是看着这些孩子走出福利院,融入社会,用双手自食其力,我感到很欣慰。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所有的孤残儿童都将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谢谢大家!
篇3:儿童福利院保育员先进事迹:孤残儿童的"好妈妈"
儿童福利院保育员先进事迹:孤残儿童的"好妈妈"
z在z市z县福利院工作第7个年头了,37岁的她,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这份工作。在世俗人眼里看来,在儿童福利院工作,这是个挺没出息的活儿,整天跟孤残儿童打交道,辛苦不说,待遇也不高,可是z却愿意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干好。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孩子身世可怜,更因为他们让z感受到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给予,孤残孩子们都亲切的称为“好妈妈”。因为z的突出表现,2013年底她被评为“z县最美孤残儿童保育员”,受到县里的通报表彰。
捧出爱心精心护理每一个进院孩子
福利院里的孩子们,大多都是遗弃的残障儿童,他们感情特别脆弱,不肯轻易相信别人,也不愿意与人沟通。“有些孩子带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你对他好也得不到回应,心里特别不好受”,刚来的时候,z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觉得,与这些孩子相处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他们虽然敏感,却很善良,只要待以真心,就能打开他们的心房。“他们渴望被关注、被珍惜,却不愿意接受那些充满怜悯的目光,他们希望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明白了这上点,z慢慢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也更用心地去了解他们。比如,有的孩子心情不好,哭闹甚至摔东西,z绝不会严厉的批评,而是先问他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或受了什么委屈,等孩子心情平复了再进行正面引导。日子久了,z惊喜地发现,情况有了转机:“开始有孩子肯坐下来和我谈心了,讲那些内心深处从来不曾对外人讲的小秘密”。如今,深受孩子喜爱的z,照顾着10多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肩负着护理、康复、教育等任务,扮演着多重身份,既是保姆、老师,更是妈妈,用无微不至的关爱润泽着孩子们的心。
多年来,她不但要照顾这些孩子,还要照顾家庭,料理家务。z的丈夫是一名单位的驾驶员,经常加班,所有的家务全部是z一人的。家中有上学的女儿和公公、婆婆。两位老人体弱多病,公公在大医院手术就做了两次,一家老少所有的生活起居全由其一个人负担。但她把更多的爱倾注给了福利院的孩子们,而对自己的家人、孩子却亏欠了许多,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的称呼她为“张妈妈”。
一次送来一个发着高烧满身长满脓疱的大龄残疾儿童,z小心翼翼地为她洗澡、换衣、挤脓疱擦药,当用消毒毛巾和牙膏为她清洗牙秀和口里的残渣时,孩子嘴里不仅散发出扑鼻的恶臭,而且口里的痰、粘液喷得她满身满脸都是,她强忍住一阵阵的恶心,坚持把孩子洗得干干净净,并积极配合院医务科对孩子进行精心治疗,一个星期后,终于使这个孩子转危为安。平时因为每天手要用84药水消毒好几次,药水渗透到z指甲深处,但再疼她从没有怨言。这样的工作强度经常累得她腰酸背疼,连走路的劲也没有,回到家里连饭都不想吃,洗了就睡。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z的思想也曾发生过斗争,但孤残儿童那期盼的眼神难以忘怀,她总在想:“院里很多同志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好多年,为什么别人能做,自己不能做呢?这点脏、累、苦的困难都克服不了!”z的想法得到了家中老人和丈夫的支持。家庭的支持,丈夫的理解,坚定了z的信念,使她全身心地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中去。多年来,z精心护理了多名病重孩子,使他们转危为安。
孤残儿童的“贴心妈妈”
把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做孩子们贴心妈妈,让她们重享母爱的温暖,这是z最大的心愿。2008年10月,院里来了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女孩,看似跟正常孩子没有什么不同,观察一段时间觉得她的眼睛有点不对劲,以为是白内障之类的眼睛病,因为安徽省福利院机构定点医院是在蚌埠,z就带着女孩到蚌埠康复医院治疗,经诊断是眼癌,唯一的办法就是切除眼睛,这样癌细胞才不会扩散,才能保住生命。没有办法,只好把女孩的眼睛切除。z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呆住了有好几分钟没有回过神来,“一个刚出生几月大的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好好的看看这个光明世界,就这样永远的活在黑暗里,真是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痛苦的了”,z的心在流泪,只有祈祷着这个孩子的未来。
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大都有着不同遭遇和辛酸的往事,她们有的父母双亡来到了这里,有的是身患重病或残疾被狠心的父母遗弃,有的是被拐骗后辗转到这里。为了使那些迷失儿童早日回到父母身边,对刚进护理班的每一个孩子,z都要反复、仔细的询问,并细心留下她们身上携带的物品,为这些孩子日后回到父母身边提供重要的线索。
为孤残儿童营造温馨家园
作为一名母亲,z爱孩子,但她把更多的爱倾注到了残疾孩子的身上。z常对班里的其他同志讲:“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它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要全心全意为残疾孩子服务,残疾孩子的身世不幸,我们应该更加关心爱护她们,给她们更多的爱”。为了让更多的残疾孩子重享家庭的温馨,z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天把孩子带回家中或公园去游玩,让她们得到爱的温暖。7岁残疾男孩李尔,因两腿足内翻残疾在医院做了手术,在他住院期间,z多次去看望,不仅对他悉心照料,还给他做了排骨汤、红烧肉等可口的饭菜。院里有2中唇腭裂患儿,虽然手术后修复效果良好,但发音仍有些困难。因为怕被别人嘲笑,甚至不愿开口讲话。为了能让孩子正常发音,z查阅了很多资料,制定了一系列近乎严苛的训练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并不配合,看见z就紧张得大叫。有一次,为了逃避训练,孩子在房间里乱跑,一不留神撞到了墙上,放声大哭。z赶紧扑过去,伸出手想把孩子抱起来。没想到,孩子却拉过z的手狠狠地咬了一口,疼得她眼泪直打转。z执拗地把那个拼命挣扎的小身体搂在自己怀里,轻轻拍着、哄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孩子终于抬起头来望着z,脸上露出了笑容。随着孩子的发音越来越准确,z又开始陪着孩子朗诵课文、诗歌。那些日子,活动室里经常能看见她们一大一小朗朗读书的身影。
z不仅平时给予孩子们特殊的照顾,而且经常利用节假日带他们到公园玩,经常把他们接回家中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有人问z:“你上班在院里和这些孩子天天在一起,下班了还把这些有孤残孩子带回家,难道就不烦吗?”z总是说“我没有考虑这些,但只要我一想起这些孩子可怜的身世,看着他们那期盼的眼神,想到我们护理员身上的责任,就什么顾虑全消了,孤残儿童更需要的是母爱啊!更需要家的温暖呀”。
z的班上有孩子患感冒、发烧、拉肚子等急性病,哪怕是不该她当班,她也会带上水果、点心赶到院里看望孩子,哪怕看上一眼,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丝爱抚,z的内心也感到踏实和宽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z带大的孩子有的已在县示范幼儿园上大班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但这些孩子总离不开z这位“妈妈”,她们经常来到z的身边帮她柔柔手、捶捶背。每逢教师节、母亲节,z都要收到这些大孩子们自己精心制作的礼物,有纸叠的千纸鹤,有精美的节目贺卡,还有孩子懂事的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钱给您买更大的礼物”。望着这一张张充满童稚的笑脸,z的心里充满了慰籍,她已深深地感到:“孤残儿童不能没有我,我也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孩子,但同时做好这份工作,自己要付出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