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模式,价值,共享,分析
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模式研究 本文简介: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模式研究供应链的出现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给成员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给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共享,就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共同拥有一些知识或行动。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使每个节点企业都能获得高质量的信息传递是学
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模式研究 本文内容:
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与模式研究
供应链的出现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给成员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给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共享,就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共同拥有一些知识或行动。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使每个节点企业都能获得高质量的信息传递是学术界公认的解决信息风险的有效策略。
一、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分析
通过信息共享,供应链成员获得了更为充分和准确的信息,一方面能够减少供应链成员的交易成本。供应链的交易成本是围绕契约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交易前准备活动的费用、谈判签订契约的费用和履行契约的费用。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无法获得完全和准确的信息而产生的。因此,实现信息共享后,成员间获得了充足的信息,首先可以减少企业在签约前为搜索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其次由于信息的透明,成员间可以较快地达成意向,促进签约,节省签约成本;最后由于供应链成员能够获得对方履约情况的信息,可以对对方的履约行为实行监督,使对方能够有效履行契约,减少了交易实施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共享,可以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由于供应链成员不仅接收其相邻下游传来的订单信息,还共享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和最终顾客的需求信息,提高了供应链成员对顾客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供应链运行的效率,因此也增加了经济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供应链信息共享并不是要求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共享企业的所有信息,而是需要根据供应链成员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实行差异化共享。(图1)
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构成
对于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构成,本文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息共享的主体、信息共享的内容、信息共享的技术以及信息共享的模式。
1、信息共享的主体。即为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因为供应链上的企业对供应链的贡献不同,并且彼此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这种差异化自然会产生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对信息的差异化共享。按照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不可替代性强度将他们分为三类:核心成员,主要是指供应链中主要产品服务以及渠道的提供者,在合作关系上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非核心重要成员,主要指提供产品在市场上不可替代性较强;一般成员,合作关系和产品可替代性均较弱的成员。
2、信息共享的内容。从信息的性质上可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原始信息是指未经过处理的第一手信息;加工信息是指经过供应链成员的分析和处理,用来指导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的信息。从信息的类别上可分为产品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销售信息、需求信息、运输物流信息、客户信息和技术信息等。从信息共享的层级可分为战略层信息、管理层信息和作业层信息,战略层信息是需求预测、产品开发等战略信息共享,用以快速反应,提高顾客满意度,如促销计划、市场预测、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成本等;管理层信息是企业运营的共享信息,以减少长鞭效应和提高运营效率为目的,如生产能力、库存状态、订货提前期等;作业层信息是交易与流程的共享信息,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如产品种类、价格、运输和其他有关订单处理的信息。
3、信息共享技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目前,在供应链管理中得到应用的主要信息系统有:①电子订货系统(EOS)和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分别接受订单处理和采集销售信息;②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和连续补货计划(CRP),可以协调生产和销售,降低库存成本;③快速响应系统(QR)和有效顾客响应(ECR),可以降低需求的不确定性,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4、信息共享模式。信息共享的模式,主要是指共享信息在供应链各企业间的传递方式,一般包括三种方式:信息传递模式、第三方模式和信息平台模式。信息传递模式是指供应链成员之间通过自身建立的信息系统,一方企业把从其他企业传递过来的信息存放在自己的数据库中,是企业间的两两传递。第三方模式是由供应链中合作伙伴企业以外的企业提供公共数据库,通过主动收集、保存和加工信息,为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服务的模式。信息平台模式与第三方模式的区别是用信息平台取代了第三方企业及其信息系统,供应链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数据库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三、基于P2P技术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
一般的信息共享模式主要是在传统的C/S模式或B/S模式下,这样的模式必须在网络内设置中心服务器,信息通过服务器才能传递,因而要求服务器有快速稳定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以及可靠的性能保证,一旦有技术上的问题,服务器便会减慢速度或者停止服务,整个系统出现瘫痪。
P2P网络与传统的C/S或B/S结构的网络相比,降低了对中心资源如服务器的要求,并且省去了租用专线的巨大运营成本,同时消除了单点失效的问题,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1、P2P技术介绍。P2P是peer
to
peer的缩写,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它允许Internet用户直接使用对方的文件。每个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并进行文件的交换,而不需要连接到专业的服务器上再进行浏览与下载。
P2P技术的特性是:①没有中心服务器的概念;②节点可以是provider,也可以是consumer;③任何时候节点都可以加入或者离开;④信息在网络设备间直接移动,高速及时,降低成本。
实际上,P2P模式并不一定是完全无中心的,一般可分为纯分布式P2P和混合式P2P两种。纯分布式P2P是指所有参与的客户端计算机都是对等点,网络中没有服务器,各对等点之间可直接建立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它的优点在于允许用户设定自己的规则和建立自己的网络环境,缺点是会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流量,降低网络的性能。混合式P2P存在集中式机制,网络的构建需要服务器,通过服务器集中认证,建立索引机制。服务器仅用于辅助对等节点之间建立连接,并不存放实际的数据。在这种模式中,信息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与前一种模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需要服务器的连接与约束,易于管理。但是,服务器也成了该模式中的隐患,如果该服务器失效,整个系统就会瘫痪。
2、基于P2P技术的供应链共享模式的特点。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基于P2P技术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引入了Super-peer超级节点的概念,并且将供应链中的重要供应商、重要销售商,以及核心制造商等供应链重要成员作为超级节点。采用Super-peer这种结构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①由于网络中的各个Peers在实用性、带宽、处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让所有的Peers地位平等,在分派任务时同等对待,那么将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会产生瓶颈,危害整个网络的性能;②用那些高性能Peers形成网路的支柱,这样有能力的Peers就能够更好地分担网络的负担,分配任务的时候根据Peer性能的不同来分配适当的任务,这样就使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做到物尽其用。
这个信息共享模式的特点如下:
(1)介于集中式系统和纯粹的P2P系统之间,没有网络服务器,但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集中。在peer之外还有super-peers,这些super-peers起到一定程度的集中作用。信息查询首先通过super-peers之间的传递,然后由super-peers把这些查询传递给与它相连的peers。这样,就可以减少在整个网络中的请求数量,从而可以提高网络的速度,减少拥塞。
(2)Super-peer为一定数量的peers存储信息,每个super-peer的下一层连接几个peers,这几个peers的资源信息等都保存在这个super-peer里,这些peers是通过这个super-peer连入整个网络中的。
(3)网络中super-peers比一般的peer在性能上更强大,承担的任务更多,如信息的中转、查询请求的发送以及深层的搜索之类。由于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会涉及到供应链中位于不同地位的成员,如核心成员之间的信息需求与非核心成员之间的信息需求会存在差异,因而作为供应链的重要成员,在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中要扮演不同于一般成员的角色,作为super-peers为整个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顺利开展承担责任。他们作为super-peers,对某些机密信息拥有相应的查询权限,同时负责存储与其相连的一般成员传递的信息,将他们连接入网。
(4)该模式可以实现供应链成员间的协同合作。该模式能安全、高效地为供应链成员实时共享信息和应用程序,从简单的会议日程安排、公文往来,到报价、询价订货系统、订单跟踪、电子化交易等,供应链成员能够紧密合作,有效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例如,多个处于销售终端的零售商,将他们的销售数据和库存信息,以及自己对市场分析得来的需求信息通过P2P网络发布出去,其上游分销商作为超级节点,将信息建立索引并备份数据。这样,上游的核心制造商可以通过P2P网络得到这些信息,制造商通过这些市场信息与分销商一起进行需求的预测,得到预测订单信息。上游的供应商观察到了预测订单信息,将与制造商共同讨论制造商具体的产品生产计划,供应商根据产品生产计划,提前进行资源的调配,安排生产。通过供应链成员的协同合作,整个供应链在实际订单下达之前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图2)
四、结论
本文主要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进行分析,指出了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构成,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技术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但是信息技术是快速发展的,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会推动供应链信息管理技术的改进。在文中提出的信息共享模式和技术仅仅是目前的信息管理技术,这些内容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展。■
篇2: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模型研究
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模型,共享,链中,研究,供应
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模型研究 本文简介: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模型研究摘要:信息共享对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分析了几种信息共享模型的优缺点,着重讨论了集成式的信息共享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提出了基于共享信息知识库和节点企业“兴趣”知识库的主动信息服务模型,以求达到信息发布和获取的最优化运作。最后,对该模型的构建及其
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模型研究 本文内容:
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模型研究
摘
要:信息共享对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分析了几种信息共享模型的优缺点,着重讨论了集成式的信息共享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提出了基于共享信息知识库和节点企业“兴趣”知识库的主动信息服务模型,以求达到信息发布和获取的最优化运作。最后,对该模型的构建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供应链;信息共享;主动信息服务
1
引言
供应链,也称物流网络,由所有加盟的结点企业组成,通过链中各节点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整个链条中的高效流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从而发挥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不确定性以及信息放大的牛鞭效应。信息流在整个供应链运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供应链的协调运行必须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的高质量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上,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快速的信息交换可以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大幅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库存,提高生产与运作的效率,降低成本。
从传统的直链式的信息传递,到网状的信息共享,再到如今所提出的集成式信息网络,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模式不断改进,共享效率不断提高。然而,目前的集成式信息网络虽然较有效的实现了供应链中信息的实时共享,但目前提供的还主要是被动的信息服务,由各节点企业依据一定的授权机制自行从网络中攫取所需信息,这一方面加重了节点企业信息检索的负担,另一方面,随着共享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本文简要的比较了几种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型,重点研究了集成式的信息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信息服务的全新的集成式信息共享方式。即对各节点企业发布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信息源标识,建立整个供应链的共享信息知识库;同时根据节点企业的“兴趣”,建立相应的节点企业个人兴趣库,由信息中心动态的向节点企业发送与其兴趣相匹配的信息,从而变被动的信息服务为主动的信息服务,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降低节点企业信息获取的复杂度,以求达到信息发布和获取的最优化运作。
2
直链式信息传递模型
在这种信息传递模型中,信息主要在相邻的节点间传递,在顾客、零售商、经销商、生产商和供应商这条链中逐级进行传递。
在这种逐级的链式信息传递模式下,除了与顾客相邻的零售商节点外,其他节点要获得需求信息都必须经过至少一个中间节点的传递,这种信息获得的滞后导致各节点反应的延迟和异步,严重阻碍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映速度。而且每个节点对需求信息的传递是有误差的,这就导致了信息传递中“牛鞭效应”的出现,使得整个供应链的信息误差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了供应链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而且在这种模式下,非相邻节点的信息无法直接交换,信息沟通有限,整体协调性较差。
3
网状的信息共享模型
直链式的信息传递模型大大降低了供应链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供应链对市场变化具有灵活而快速的反应,逐级的信息传递已无法满足要求,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都希望能和其他各成员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换,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而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节点间能够建立起快速的信息通道,于是,传统的链式信息传递方式便演化成了一种网络状的信息传递方式(见图1)。
这种信息传递模式克服了直链式的缺陷,解决了直链式模型下的信息滞后和信息扭曲的问题,但其信息交流还主要是以节点为单位,局限在两两节点之间,整体协调性较差;而且每个节点要处理如此多的信息,无形中增加了信息处理的成本,也使得每个节点的工作任务大为增加。
4
集成式信息共享模型
4.1
传统的集成式信息共享方式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节点的网状信息共享方式逐渐演变成了集成式的信息共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一个独立于供应链外的节点(信息集成中心)来完成,该中心负责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与发送。供应链中各节点把需共享的需求、库存、及定单处理等各种信息,发送到信息集成中心,形成信息共享源,由信息中心负责对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各节点企业可随时从这些共享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及时的做出决策(见图2)。
集成式信息共享方式把节点企业的大部分信息处理功能独立出来,由信息中心负责,减轻了节点企业的工作负荷,使得各节点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核心业务上;更为重要的是,当外部需求信息发生变化时,信息的实时共享保证这种信息可瞬间传送到整个供应链,提高了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该方式为各物理上分散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使供应链由原来的分散决策系统转变为一个集中决策的集中系统,大大提高了其整体协调能力。
4.2
基于主动信息服务的集成式信息共享方式
信息共享主要有两种基本的服务方式,即信息的被动服务(Passive
Services)和信息的主动服务(Active
Services)。由源端(服务器端)发起的信息递送服务属于主动服务,由终端(客户端)发起的信息请求行为属于信息的被动服务(相对于服务器端来说)。可见,传统的集成式信息共享方式为各节点企业提供的还主要是一种被动的信息服务,各节点根据一定的授权机制,从信息中心的信息库中搜索,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随着供应链的不断发展,其加盟的节点企业日益增加,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庞大而复杂,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一个突出问题将是信息量过于庞大,由于难于针对特定节点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发送,节点企业较难从日益膨胀的信息海洋中准确、方便、迅速的找到并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容易出现所谓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向”等问题,使得信息发布和共享的效率很难进一步提高。为此,基于信息资源标识和用户个人肖像的主动信息服务方式便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4.2.1
供应链中共享信息知识库的建立
供应链中的信息不仅具有鲜明的共享性,能够被各节点企业所获得和理解,不会因其传播而从信息母体中失去他;而且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各节点企业由于其角色和分工的不同,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也不同。为此,首先要对各节点企业所发布的各种信息按统一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索引和标识,以便于对信息的识别、定位、检索与选择。
供应链中的共享信息种类大致包括:销售信息、库存信息、定单处理信息、生产制造信息、产品信息、运输信息等等。信息发布主体主要包括:顾客、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商、供应商等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某信息发布主体在特定的时间所发布的特定种类和主题的信息,就构成了一条信息源,具有特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中心可给予其一个信息标识码,存入不断增加的信息库,以方便进行信息的处理、过滤与存储,根据不同的节点需求,提供推送式的主动信息服务。信息中心通过信息标识方法,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分类、加工、提炼,形成不断发展的信息知识库。
4.2.2
节点企业个人兴趣知识库的建立
用户肖像是对信息个性化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化描述手段,不同用户依据其不同的偏好,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用户肖像模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实现方法,如可以采用兴趣矢量定义个性化的用户肖像模型。在兴趣矢量中每一维数量代表一个用户兴趣点,进而可以进行兴趣匹配计算,确定该用户对此信息的关联度,方便信息高度智能化的采集与获取。在供应链中,我们也可说每个节点企业即对应一个用户,都是依据其“兴趣”获取所需的信息。掌握不同节点的兴趣爱好,建立相应的兴趣知识库,有选择的向各节点推荐、发送信息,可以提高信息的访问效率,从而实现信息共享的最优化运作。
初始兴趣知识库时,首先要确定各节点所需要的主要信息。例如,对于生产商来说,其感兴趣的共享信息可能包括:供应商的库存信息、生产制造信息、价格信息、所定原材料的运输信息及定单处理信息、分销商及零售商的产品库存信息、销售信息、顾客的需求信息等等。然后,我们根据不同信息对其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值。重要程度越高,权值越大,从而建立起各节点的兴趣库。信息发布主体把信息发送到信息集成中心后,信息中心对其进行分类、编码、过滤,然后与节点兴趣库中的信息需求进行比较,如果相匹配,则发送给相应的节点存储器,权值大的优先处理,从而各节点可以实时的得到供应链中的最新信息,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及时性。
我们还应看到,供应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处在不同的调整与优化中,因此各节点需要的共享信息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兴趣知识库当然也应该随着节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当各节点获取信息时,信息中心的处理器(我们可称之为用户智能代理Agent)应自动的把其要求的信息类别与其兴趣库中的进行比较,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则在兴趣知识库中加入一条新的记录,赋予一定的初始权值;如果存在相匹配的,则加大其权值。权值越大,表明该节点对该类信息越感兴趣,从而不仅可以依据兴趣知识库给各节点推荐信息,而且可以跟踪节点用户的检索过程,并反馈到兴趣库中,使之更为准确的反映节点的需求,提高信息共享与处理的有效性。
4.2.3
基于主动信息服务的集成式信息共享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这种信息共享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共享信息知识库和节点企业个人兴趣知识库的基础之上的。改变了在以往的共享方式下,节点企业需要什么,就自己去寻找什么的方式,实现了节点企业需要什么,系统就实时的提供什么的信息服务。其大致的模型构建如图3所示。
①各节点企业通过信息发布界面把相关信息发送到信息中心。
②信息中心的信息存储处理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后存入信息知识库。
③信息中心的信息发送处理器不断的从信息知识库和个人兴趣库中读取信息,并对他们进行关联性比较。
④信息发送处理器把匹配后的信息,也就是各节点企业所需要的特定信息,实时的发送给各节点企业。
⑤除了得到存储在兴趣库中的特定信息需求外,节点企业也可根据需要,发送信息需求给信息中心的信息获取处理器,自行从信息库中检索到所需信息。
⑥信息获取处理器从信息库中获取信息。
⑦信息获取处理器把检索到的信息返回给节点企业。
⑧同时,信息获取处理器还把节点企业所需的信息类别发送给信息中心的智能代理。
⑨智能代理从节点企业兴趣知识库中获取存储在其内的该节点原来的信息需求。
⑩智能代理在进行比较后,对节点企业兴趣知识库进行修改,使其反映最新的用户需求。
该信息共享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主动性。不需要各节点企业的及时请求而主动的随时把各种相关信息传送给节点企业。
个性化。通过建立个人兴趣库,可随时针对节点企业的特定信息需求进行信息的检索、加工和传送。
灵活性。不仅可以进行信息的主动发送,而且可以及时处理节点企业的其他信息获取请求。
标准化。信息的分类、标识有一套严密、统一的标准,便于信息的存储、检索。
智能、高效性。信息的存储和发送通过信息中心的信息存储处理器、发送处理器、获取处理器和智能代理高效、有序的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共享的效率和效能。
5
结语
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实践表明,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增加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用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决策系统代替分散的决策体系,提高信息共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消除信息扭曲的“牛鞭效应”的影响,提高供应链成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总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谢斌,卢震,黄小原.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J].
东北大学学报,2003,8(3):260-262.
[3]范林根,刘仲英.
供应链信息流结构研究[J].
商业经济文荟,2003,(5):54-56.
[4]马卫东.
基于主动信息服务的信息共享传播技术[J].
信息与电子工程,2003,1(2):66-70.
[5]殷信义,刘锦高,吴添华.
智能网站Agents的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5(1):42-43.
[6]MasonJones
R,
Towill
D.
Information
enrichment:
designing
the
Supply
Chain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997,2
(4):137-148.
篇3:吴诚老师-供应链成本分析与计划调度管理
吴诚老师-供应链成本分析与计划调度管理 本文关键词:调度,供应链,成本,老师,计划
吴诚老师-供应链成本分析与计划调度管理 本文简介:供应链成本分析与计划调度管理说明:1、本《大纲》的制定,在充分考虑了该客户的需求外,尚兼顾了知识体系与结构的完整性,并可以依据客户进一步的要求,作一定的调整与修正;2、本《大纲》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2天左右的培训课时。具体讲解的侧重点,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或以现场的学习效果,来作一定的调整;【课程背
吴诚老师-供应链成本分析与计划调度管理 本文内容:
供应链成本分析与计划调度管理
说明:
1、
本《大纲》的制定,在充分考虑了该客户的需求外,尚兼顾了知识体系与结构的完整性,并可以依据客户进一步的要求,作一定的调整与修正;
2、
本《大纲》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2天左右的培训课时。具体讲解的侧重点,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或以现场的学习效果,来作一定的调整;
【课程背景】
随着我国电子制造企业大国地位的确立,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供应链管理水平与能力将成为衡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合适的供应链规划,生产流程,采购流程,及库存策略来取得竞争优势。为此,基于对供应链理论知识的研究,并结合曾经在多家知名企业的亲身工作及辅导经历,特推出该《供应链成本分析与计划调度管理》课程。
【培训对象】
企业总经理、营运总监、供应链总监、财务总监、制造总监、采购总监、物流总监、制造经理、采购经理、计划经理、物流经理、供应链管理相关人员,及其参与跨职能团队相关主管人员。
【课程特点及受益】
本次课程详细介绍供应商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核心框架及流程,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融合教学、研究、实践、实务为一体,能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关注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的经营战略,并得以从中受益。
1、了解供应链成本的构成及分析方法
2、了解采购价格、成本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3、了解并掌握采购成本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4、了解并掌握计划与调度组织体系的运作;
5、了解并掌握计划与调度的管理要点与技巧。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应用
1.
供应链的定义及发展
2.
供应链的特征与形式
3.供应链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4.
供应链运作中的风险与危害
5.
导致供应链风险的根源与要素分析
6.
如何降低供应链管理的风险
7.
供应链面临的哪些挑战
★案例:某大型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介绍;
第二部分:供应链综合成本核定方法
1.
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的发展
◇
供应链成本核算——概念框架
◇
前瞻式供应链成本管理
◇
建立成本仿真模型并且使用动态成本仿真技术
◇
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的七大战略
2.
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
◇
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服装行业的案例研究
◇
利用生命周期成本法和生命周期评估管理供应链成本和环境影响
◇
供应链中的转移定价
◇
财务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角色
◇
非层级化生产网络——订单履行与成本核算
◇
有效客户反应——通过合作提高效率
◇
通过水平合作来提高供应链生产效率
◇
供应链的成本效率
★案例:某电子制造企业供应链业务中的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第三部分:采购成本分析与控制
1.
采购成本的管理基础
◇
全面采购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效率成本/资金占用成本
◇
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
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
影响采购过程成本的因素
因采购不良而造成的管理不善成本
◇
与采购成本相关的各项费用
与原材料成本相关的费用
与采购过程成本相关的费用
与采购管理不善成本相关的费用
2.
如何进行价格分析
◇
PEST分析法
◇
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其它分析方法
3.
供应商定价分析
◇
成本加成定位法
◇
目标利润定价法
◇
采购商理解价值定价法
◇
竞争定价法
◇
投标定价法
4.
供应商的价格与成本结构
◇
如何计算供应商产品成本/生产成本/材料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
如何利用盈亏平衡的方法来分析成本
◇
从财务管理角度的分析
◇
从运营管理角度的分析
◇
战略采购成本分析
5.
不同付款方式下供应商的报价不同
◇
付款折扣
数量折扣
地理折扣
季节折扣
推广折扣
★
案例:某行业标杆企业采购折扣案例经验分享
6.
降低采购成本的常用方法
◇
VA/VE
◇
采购谈判
◇
目标成本法
◇
ESI法
◇
杠杆采购
◇
DFP法
◇
价格与成本分析法
◇
标准化与归一化
◇其它方法介绍
建立长期的供应伙伴关系
联合采购法
折扣法
品质分级法
善用合约
开发新供应商
开发新材料
简化内部流程/缩短L/T
改善供应商绩效
弹性的地域供应(利用政策)
自制或外包
利用学习曲线LEANING
CURVE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
总成本法TCO
供应商先期参与(Early
Supplierlnvolvement
ESL)
作业成本导向法……
★案例: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案例分析(某著名电器制造企业)
第四部分
生产计划管理
1.如何做好需求管理(预测、计划、订单等)
2.
制定预测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如何管理及发放预测信息
★案例:某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结果及其处理(采购预测)
4.
常用计划方法(物料计划方法、订货点法、MRP
计划方法)
5.
如何保证计划的严肃性与灵活性
★案例:某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体系介绍;
6.
如何管理与评估计划变更
7.
如何应对计划变更带来的风险与成本损失
8.
均衡生产与柔性控制
9.库存控制与生产控制之间的关系
10.如何制定各种计划管理报表及报告
★案例:某通讯设备制造企业S&OP机制简介(包括:销售和运作计划(S&OP)操作实务);
第五部分
生产调度管理
1.
生产调度在生产运作中的地位与角色
2.
生产调度业务的原则与要求
3.
生产调度的方法与技巧
4.
如何保证生产调度的权威性与变通能力
5.
如何营造生产调度平台,保证信息的顺畅
6.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
7.
如何做好事前计划与决策、事中跟踪与控制
8.
企业常见的生产异常的原因分析与解决要领
9.
生产进度落后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10.
生产进度的控制方法
★案例:某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生产调度体系分析;
第六部分
生产计划与齐套管理
1.
物料齐套管理办法及工具
2.
如何运用合理的库存管理模式(VMI、JIT)
★案例:某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采购体系研究;
3.如何建立安全库存
4.
计划管理IT工具的应用介绍(ERP、APS及其它辅助工具)
★案例:某大型通讯设备制造企业IT系统应用状况介绍;
5.
相关需求/独立需求的管理
6.
长周期物料、高价值物料的计划方法分析
7.
生产欠料的原因分析
8.如何有效解决欠料(机制、措施、方法与工具)
★案例:某大型通讯设备制造企业预、缺料处理办法介绍;
★案例:某OEM制造企业欠料(RYG)处理办法介绍;
9.
呆滞物料产生原因的分析与规避
10.
如何处理例外信息
★案例:某大型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例外信息业务处理办法探讨;
第七部分:供应链绩效评估
1.
供应链绩效测评体系设计
2.供应链流程KPI体系设计
3.绩效评价特点及原则
4.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5.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6.
供应链绩效改进策略
7.供应链绩效改进方法
8.供应链绩效改进工具
9.
如何保证供应链绩效指标系统的和谐
10.如何适时调整与协调供应链绩效与业务发展的匹配
★案例:某大型电子制造集团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探讨
【讲师简介:吴老师Woden_wu】
工商管理硕士(MBA),企业管理博士
企业咨询高级顾问,供应链管理高级顾问,培训讲师
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项目认证讲师,国际贸易中心ITC项目认证讲师
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项目证讲师,中国注册采购师认证讲师
东莞产业支援联盟
特聘专家
十余年电子制造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先后担任生产、计划、采购、供应链总监、采购总监、制造副总经理等管理职务。曾先后供职于华为技术、富士康科技、康佳集团达十余年。
吴老师拥有多年的通讯、电子、电器制造企业的中、高层管理经验,具备深厚的理论专业背景,更有多年知名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现主要从事企业咨询与培训工作。曾先后在多家行业协会、培训机构主讲《供应链管理与优化》、《供应商评估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与供应商管理》、《采购运作实务》、《采购策略与谈判技巧》、《生产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PMC)》、《如何有效管理供应商》、《生产运作与调度管理》、《生产现场管理与改善》、《采购成本分析与控制》等十几门课程,及CIPS/CPS、ITC/CFLP、ILT/CPLM等认证课程。其授课方式生动活泼,见解独到、透彻,善于通过案例来启发思考,调动学员主动参与的热情,受到广大客户及学员的一致赞誉与信任。
曾经工作或服务过的企业与协会(包括但不限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美的电器,康佳集团,上海大陆泰密克,广东电信、TCL,华凌空调,台达,伟创力,珠海精品,东莞泰科,东莞光宝,深圳华荣,深圳盛凌,东莞美尔墩电子制品厂,东莞成源文具厂,深圳新昌服饰,东莞产业支援联盟,某知名企业咨询顾问公司、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深圳科协、智尊咨询等。
助理:建新
13764040682
QQ:2320604423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