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需要培育创新土壤十八大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强国,土壤,培育,创新
文化强国需要培育创新土壤十八大读后感 本文简介:文化强国需要培育创新土壤十八大读后感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论述,将文化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清晰展示了文化强国的未来图景。文化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实乃大势所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同时,中国人在文化领域
文化强国需要培育创新土壤十八大读后感 本文内容:
文化强国需要培育创新土壤
十八大读后感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论述,将文化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清晰展示了文化强国的未来图景。
文化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实乃大势所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同时,中国人在文化领域的追求越来越呈现出高层次、多元化趋势。要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把文化强国战略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事实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高潮。2009年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次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体制改革“攻坚战”开始打响。特别是在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再次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前进的号角。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仍不算发达。比如,在上周末的十八大记者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讲述了这样一组数字:今年1月至10月底,我国电影票房收入已达13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但国产影片的份额只有41.4%,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分析文化产业相对落后的原因,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创造活力不足导致的综合水准不高,观众用脚投了票。这里面原因有很多,但与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不无关系。这是置身现代信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另一方面以文化创意引导科技创新。而这其中,创造性人才最为关键。一位电影科技界的专家曾说,中国电影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后期制作软件都不落后于世界。“关键是缺乏真正能够玩得转这些硬件和软件设备的人才。”
从广义上讲,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与科学强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文化科技一体化”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所以说,文化建设的大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大发展,离不开国民科学素养的大提高。
文化建设需要快速推进,也需要耐心培育。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同,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大项目拉动,而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人才的培养、创造氛围的培育、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况,文化讲究底蕴,没有耐心的文化只会是快餐文化。
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让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真正走向shijie.
篇2: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读后感
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历史人物,读后感,反思,中品官德
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读后感 本文简介:面对道德滑坡、诚信失守等社会问题,对群众具有示范意义的官德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官德问题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因此,加强官德建设刻不容缓。领导干部应当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做官德嘉行的标杆和模范。近读梁衡的新著《官德》一书,犹如春风扑
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读后感 本文内容:
面对道德滑坡、诚信失守等社会问题,对群众具有示范意义的官德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官德问题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因此,加强官德建设刻不容缓。领导干部应当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做官德嘉行的标杆和模范。
近读梁衡的新著《官德》一书,犹如春风扑面、正气充盈,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警示。
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眼下,研究探讨官德的著述很多,虽然其中不乏佳作,但若与《官德》一书比较,便可感到后者无论是立论的高远、阐述的精当,还是事例的选择、语言的表达,都有独到之处。该书运用真实、典型的案例,围绕领导干部的权力、工作及个人修养,从为公、为民、诚实、敬业、廉洁、独立、坚定、谦虚、坦荡、淡泊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加强官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并兼顾总结古代为官的伦理道德,可谓是一本从政为官者的应读之书。
着眼历史脉络,讲清传统官德与共产党人的官德的联系与区别,是该书的鲜明特点。官德是领导干部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德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为政以德”和以身作则:前者讲为官者应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拥护;后者强调官员应以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和感化百姓。唐太宗李世民曾结合汉代刘向的“六正六邪”,按德行将好官分为“高瞻远瞩的圣臣、扶善除恶的良臣、进贤不懈的忠臣、明察成败的智臣、廉洁奉公的贞臣、刚正不阿的直臣”,并以“圣明、贤良、忠诚、睿智、贞洁、正直”作为官德的主要内容。如今,我们共产党人的官德,除继承古代官德中的精华外,又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加以创新和发展,更强调官德的为公和为民,强调官德的自律和他律,强调官德的实践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涌现出许多道德楷模,从周恩来、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各级干部,他们都赋予官德新的时代内涵。
着眼现实需要,讲清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该书的另一个特点。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倡扬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官德,旨在通过官员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教化民众,引领社会风尚。如今,我们重视加强官德建设,是由官德的相对特殊性与重要性决定的,也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呼唤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对此,该书从两个方面作了深刻剖析。一是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突出。面对道德滑坡、诚信失守等社会问题,对群众具有示范意义的官德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影响不可低估。二是官德建设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官德出现滑坡,出现令人担忧的腐败现象。比如,每当权威部门公布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官德就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官德问题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为社会所关注。因此,加强官德建设刻不容缓。
着眼官德的本质与内涵,讲清官德的要义与实践途径,是该书的又一个特点。该书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官德的内涵。一是围绕权力和工作,讲清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忠诚老实、勤政敬业、不贪不贿。二是围绕领导干部道德修养,讲清必须坚持人格独立、坚持真理,必须保持谦虚谨慎、宽厚坦荡的胸怀和品格,必须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在这些论点中,首要的是为公、为民。从政为公是由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决定的。要做到一心为公,就必须过好“两关”:亲情关、亲信关;必须处理好“三个问题”:不徇私、不结党、敢牺牲。用这些尺子对领导干部进行考察,就可以度量出一个领导干部的优劣。一心为公是官德的第一要义。对我们党来说,为公与为民是高度统一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官德》一书对官德的要义做了深刻阐述,对官德的实践途径做了有益的探索。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当标杆、做模范。强调要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手抓教育、一手抓规范,尤其要加强监督。对权力的监督,可以让领导干部变成一匹奋蹄腾飞的千里马;对权力的放纵,可能使其变成一个为所欲为的魔鬼。强调要开展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不良作风、不良品德滋生蔓延的条件。此外,还要大力树立典型、宣扬先进,引导领导干部“见贤思齐”,使良好品德蔚然成风。该书还列举多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事例,证明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九十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保持生机与活力,就在于有千千万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我们党要继续带领人民前进,必须依靠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给社会一个榜样,使人们“以吏为师”。
官德嘉行,铢积寸累。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具有放大和示范效应,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和带动他人。自己身正行端,才能有威有严。该书以活生生的正反事例告诉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官德失范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有威信,也不可能在群众中产生凝聚力。领导干部应有严格的自律意识,努力做到常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诵古训以警心、悟道理以明心、解民忧以安心,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为群众作表率。如此,才能心怀天下、无私奉献、为民谋利,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赢得事业、赢得未来。
文《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运用计谋击败其弟共叔段谋反的故事,其文所叙虽只是封建时代宫庭政变的血雨腥风、王室争权的尔虞我诈,但此文所刻画的三个人物——老谋深算的郑庄公、骄横无恃的共叔段、偏执狭隘的姜太后,形象鲜明,喻义深刻。古人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我认为,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学习这篇文章,应从反思文中历史人物的性格优劣入手,重人格、重官德、重修养,不断提高从政素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凝神聚力,加快发展。
反思郑庄公:领导干部应摒成见,存宽容
郑庄公作为公叔段的兄长,对姜太后偏爱公叔段耿耿于怀,因此,当看到弟弟骄横无恃的行为不是好言劝诫、防微杜渐,而是视若罔闻、任其泛滥,最终使共叔段犯下不可弥补之罪,其气量之小、城府之深可见一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具备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善于在“不同”中谋求统一,在和谐中凝聚力量,发挥下属的长处,宽容下属的过错,绝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挟嫌报复。
须容人之短。“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有其长,必有其短;有其智,必有其愚。领导干部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而应对每一位同志多引导、少呵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在不伤害自尊心的前提下,设法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去伸长补短,而不能学郑庄公的听之任之,秋后算账。须容人之长。作为领导干部,要有甘当伯乐的精神,有甘为人梯的胸怀,能容得下人,容得下事,容得下不同意见,尤其要善于同有个性、有才华的同事和属下合作共事。要充分相信下属的能力,挖掘下属的潜力,让下属在舒心和谐的氛围中干事创业。须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对下属出现的错误要宽容对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容人之过,治病救人,帮助其改过,这才是领导干部德行高尚的表现。
反思共叔段:领导干部应戒骄横,求淡泊
共叔段的失败是其贪得无厌、多行不义的结果,在姜太后的溺爱下,共叔段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也为失信于民、丧命于鄢种下了恶果。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认清自己的公仆本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淡泊宁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清心寡欲、谦虚谨慎,“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正确对待自己,力戒贪婪之心。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权力面前,必须多一分清醒,少一点侥幸,多一分原则,少一点乖巧。对不该办的事情,宁可伤感情,也不能开口子;对不该突破的禁区,宁可伤和气,也不能“闯红灯”。不能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更不能借自己的地位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坚持自重、自省、自警,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一生无悔。要正确对待荣誉,力戒虚荣之心。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看轻得失,平常毁誉,做到公心为本,公正为准,公开为重,公论为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人生短短数十寒暑,一碗饭、一间屋、一身衣足已”,像钟一样,不受外界影响,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律前进;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无愧于心。要正确对待得失,力戒“补偿”之心。观察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大多都有一个四步曲: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这是一种“权期”心态。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去营生,那么做官有可能变成“坐牢”,官场有可能变成刑场。要戒除补偿之心,视荣誉为生命,不因一时糊涂而毁掉自己的一切。
反思姜太后:领导干部应亲贤人,远小人
姜太后作为郑庄公和共叔段的生母,待人而异,厚此薄彼,郑庄公即位后,姜太后挑拔离间,助纣为虐,导致兄弟反目成仇,最后兵戎相见,姜太后扮演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角色。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必须做到“亲贤人、远小人”,唯才是举,知人善用,凝聚智慧,激发能量,营造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明眼察人。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用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眼光识人,树立“不排外、不偏内”的思想,克服封闭、狭隘的人才观念,广开门路,招贤纳才。要在考察干部才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干部道德修养的考察,把德置于考察之先,对有才有德者要重用,对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者要慎用,对无才无德者要禁用,让“小人”远离自己,让更多德才兼备者向往归附、趋之若骛。公正用人。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首先要从领导尤其是单位一把手做起,绝不能“以我划线”,“关系至上”,“任人唯亲”,把地区、部门搞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地”。领导干部要树扎扎实实、
埋头苦干之风,戒吹吹拍拍、阿谀奉承之弊,树广纳群才、任人唯贤之风,戒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之弊,树不拘一格、积极进取之风,戒论资排辈、跑官要官之弊。制度管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面推行以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任前公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强化干部“督学、导学、述学、考学、评学”,完善干部素质人机对话测试系统,形成民主选人、公正用人、多向交流、激励约束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提高人才工作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公开、公正地选用人才,使被重用者理直气壮,被降免者心服口服,心术不正者无隙可钻,无耻小人没有市场
近年來,領導崗位上的干部越來越年輕,他們中的多數人能夠投身社會發展的偉大事業,為國家進步做出了貢獻。但也有少數年輕干部,背離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成為反面典型。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年輕干部能否常修為官之德,能否擺正做官和做人的位置,能否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著名作家梁衡,結合他多年為官之感悟,在廣泛研究大量案例的基礎上,寫出了《官德》一書,並於近期公開出版發行。在這本書中,梁衡將目光投向了社會深處,投向了官德這個飽受垢病卻又少有觸及的題材。
官德是一個沉重而嚴肅的話題。數千年來,如何清廉為官,如何常修官德,前人有過許多論述。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修煉為官之德,進行系統論述的著作還很少見。德是維系一個國家和民族健康發展的無形力量。官德的高下直接影響到民德的高下、世風的高下。身處社會急遽轉型期,貧富差距加大,利益分配不均,各種矛盾逐漸顯現,並引起了一系列道德滑坡。轉型期出現的社會道德的失衡,如暴力強拆、遺棄受害女、炫富拜金等也引發了一場嚴峻的全民道德拷問。在這些問題中,官德尤其令人關注。治國先治吏,為吏德為上。因為官員手中握有權力,任何道德的偏差失衡,都會產生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可以說,官德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改革發展與社會進步。這樣一個事關執政大黨,事關國家民族發展建設的問題,對於身為記者、官員、作家、學者的梁衡來說,自然是無法回避、亟需探索和研究的。
《官德》是一本加強官員基本道德修養的普及讀本,延續著梁衡一貫的風格:冷靜理性而不失生動深刻。梁衡以簡練通俗的語言、輕鬆客觀的筆調和嚴謹開闊的歷史視野,打開了官德的神秘之門--“德是人的行為規范,頭上三尺有神明。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一種無形的道德約束,而官員又更多一層,這就是怎麼用權。因為他比普通百姓擁有更多的權力。”
作為多重身份的作者,總結為官之道、為官之德,他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多年來在政治、新聞、文學間自由穿行,多重身份,寬博視野,豐厚修養,讓梁衡的思考與探索常常逾越常規。與一般官德著作所不同的是,梁衡的《官德》一書從歷史的緯度、社會的經度、思想的深度、政治的高度,去遠觀近看官德的發展脈絡,探討現實中如何做一個稱職合格的好官。他說,“官的政績決定於他的能與德,但主要是德。有德無能至少不會辦壞事,無德有能卻可大大地辦壞事。”言辭懇切,一語中的,發人深省。
身為官員,如何修身立德,用好權,做好事,在《官德》成書過程中,一直是梁衡苦苦思索的問題。本著這樣的思路,書中前半部分主要是圍繞權力和工作,是以德施政,以德輔政﹔后半部分主要是圍繞個人修養,以德自立,處世待人,給社會樹立一個榜樣。
《官德》一書,談歷史,不避諱﹔說現實,不遮掩。不圖一時之快,不求獵奇之心,不招搖,不賣弄,一五一十,結合作者宦海浮沉多年的觀察與體悟,講述如何做一個德行兼備的好官。他說,“現在官場道德之壞主要表現是:私、貪、假、惰、媚。如何認識其害並重整新風,筆者在官場已觀察有年,對症下藥開了十味藥方,這就是:為公、為民、
篇3:精神病学读后感
精神病学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病学,精神
精神病学读后感 本文简介:科目:题目:院系:班级姓:姓名:学号:《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这是一本关于精神病人的书,但内容并不是对精神病患者的嘲讽或者同情,相反,更多的是一种对精神病人的尊重,对他们异于常人的世界观的尊重。作者通过四年的时间,和精神病人接触,通过与病人的不断被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世界观,看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
精神病学读后感 本文内容:
科目:
题目:
院系:
班级姓:
姓名:
学号: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精神病人的书,但内容并不是对精神病患者的嘲讽或者同情,相反,更多的是一种对精神病人的尊重,对他们异于常人的世界观的尊重。作者通过四年的时间,和精神病人接触,通过与病人的不断被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世界观,看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并将其访谈结果凝结为此书。
作者通过与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对话来让人们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同寻常的世界观。作者在相对客观的前提下,给我们揭示的精神病人的世界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邪教教主的吹鼓性质和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你的世界观。因为他们中的部分人有着严密的逻辑和科学依据,并且有非常正确甚至充满诱惑的言论。谁也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
在以往,我只知道精神病是一种病,精神病人他们生病,该吃药,他们精神错乱,具有伤害性,所以要被关起来。生活中对精神病人的联想或许最直观的便是疯疯癫癫,对人身具有危险性,况且精神病人犯罪是不需要负法律上的责任的,所以还是远而避之为好。至于他们病在哪儿我不知道。但是在阅读此书过后,我发现许多精神病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聪明的多,我也会怀疑他们真的是精神病人吗?在作者和精神病人交流时他们的思维逻辑都非常好,而且有的精神病人就像是天才,懂得专家才懂得的知识,甚至是专家还未想透的问题;有的精神病人他们想过的问题,我都会觉得是属于未来理论或者某领域的技术。之所以将他们定义为精神病人,只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和我们正常人的世界观不同罢了。可是用辩证法的观点去看,或许在精神病人的眼里,我们才是那个不正常的人。
在书中的那么多的患者,他们的精神境界很明显不是和我们是在一个层次,思维的空间、超级进化论、关于生化的问题以及时间的尽头、黑洞的消失等等这些,在我看来这可不是我们正常有的精神世界,我甚至是怀疑只要有专业人士或者专家对他们的这些言论进行研究会不会是真的?他们就像是一个科学怪咖的感觉,因为他们说的比现有科学的研究解释更为合理更为深入。
每阅读完一个精神病人的故事,我都会不自觉的发出一声感叹,合上书后回味良久。经常会为他们开阔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也许是一致生活在既定的模式中,随意一切过于跟着习惯走,思维也变得僵化。在看书过程中发现精神病人不仅有着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的还有着深厚的知识储备,他们虽是患者,但思维却独特得令人惊呆。他们对世界本质的探讨远超在我之上,有时甚至会人我感觉不可思议,不敢去想象。他们看似胡说八道的理论,却是逻辑缜密,有时候看到新奇的观点,在佩服他们的想法的同时,也会点头同意。
书中的一位精神病患者提出了这种观点:“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当然,她也提出了一个很辩证的结论:“有一天你认为我疯了,其实是你疯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完整本书后,这几个字就就停留在我脑海之中,久久不能散去。所以我最后想了想我觉得以后我再说道精神病人时,我不能再只把他们看成是精神病人,只能说他们是在精神上开发了另一种精神境界,这个境界我们没有想过或者无法理解的一个精神层面,我懂得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我的不同,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错,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没有错,只要我们打开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心灵之门,我们就能与他们进行沟通,沟通是一切的基础,它能让我们更加的了解他们这类特殊人群,就像本书的作者。当然前提是你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去接触他们,更重要的是最好能像作者那样博学,懂得更领域的知识确保有话题可以和他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