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天柱山实习报告

日期:2020-12-2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天柱山实习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习报告,天柱山

天柱山实习报告 本文简介:天柱山生态学实习报告吴同学指导老师:赵老师1天柱山实习概况实习单位:安庆师范学院1?级环境科学专业实习时间:201?.10.19-201?.10.22实习地点:安徽省天柱山国家风景区2天柱山自然概况2.1天柱山简介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天柱山实习报告 本文内容:

天柱山生态学实习报告

吴同学

指导老师:赵老师

1

天柱山实习概况

实习单位:安庆师范学院1?级环境科学专业

实习时间:201?.10.19-201?.10.22

实习地点:安徽省天柱山国家风景区

2

天柱山自然概况

2.1

天柱山简介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它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其主峰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1982年天柱山被国务院首批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5月5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天柱山5A级旅游景区称号,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全山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其自然景观雄厅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纷呈荟萃,历史悠久。

2011年9月18日02时50分,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挪威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传来消息,中国政府提交的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申报资料及联合国专家组实地考察报告,得到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和与会专家评委认可,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荣膺“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纵观天柱山,奇峰凌云,巍峨峥嵘;断崖绝壁,雄浑厚重;怪石林立,状人状物;奇洞异景,妙趣横生。天柱峰犹如石笋,拔地入云,顶天立地;千丈崖斧劈刀削,险峻无比,神仙难攀;天柱松,鹰松,探海松,五妹松,虬龙松等奇松仪态万千;混元霹雳,八戒念经,皖公神像,神猫逼鼠,双狮戏球,太白观海等石今人惊叹大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巧工天成的神秘谷,更是神秘莫测,客观存在长450多米,由洞穴和山谷构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谷个联,人行其间,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上下迂回,时而步道断踪,时而另开洞天。其中“胖见愁”,“弃明投暗”,“神龙见尾不见首”等景观乃天柱山独有。而呼之欲起的“仰天大佛”,倾宇难得的“天柱晴雪”,一喊三回的“翠华回音”等奇景异象尤为绝妙。还有主峰佛光,西关雪霁,南关雾淞,东关云海,望岳亭晚霞,可谓绚丽非凡,无可名状。“真是画工须搁笔,更无名画可留传”。天柱山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度,是避暑休闲,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

2.2

地质特征

天柱山属大别山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体主要由万山(地质界惯用天柱山别称)岩体组成。万山岩体的组分:中细粒混合花岗岩、中细粒混合二长花岗岩。麓则分布着少量第三纪红色岩、岩覆盖在古岩的侵蚀面上,势受垂直节理控制,悬崖峭壁。物地理气候的综合影响下,土壤呈垂直分布规律,200-400m为黄红壤,

400-800m为山地黄棕壤,800-1100m以上为山地棕壤,1100m以上为草甸土,它是山地草甸植被下发育形成的一种土壤。

2.3

山貌成因

由于花岗岩的水平、垂直、斜交等节理非常发达,其组织和疏密程度又易多变,冷热的频繁交替和雨水的长期侵蚀,使岩体不断延纹理碎裂、崩解,从而形成了山峰的奇形怪状。

2.4

植被特征

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势及相关的气候影响形成了植物群落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带,物资源丰富。天柱山北坡海拔

1100m

以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群落组成种类较多,优势种不明显;天柱山南坡由于人为影响,主要为黄山松和少量杉木林,海拔

1100m以上,局部缓坡地或沟谷中有山地矮林分布,局部岩石裸露的陡坡,现以鱼鳞黄杨为优势的山地常绿灌丛。

2.5

植物资源

安徽天柱山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30科,526属,991种(不含种下分类单位),别占安徽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9.76%、58.57%、39.67%;全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

38.56%、16.44%、3.63%。其中被子植物占总种数的98.18%

,括双子叶植物

109科、415属、813种;单子叶植物

15科、99属、160种;裸子植物仅占总种数的1.82%

,含有安徽裸子植物的所有科类。由此看出天柱山种子植物在安徽省和全国均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1]

2.6

气候资源

天柱山的垂直气候相差很大,海拔40米的山脚到1485米的山顶,高低差达1445米,形成了垂直气候带,年平均气温山下梅城为16.3℃,山顶为8℃,极端最低温度山脚与山顶温差为-10℃。属于典型季风亚热带气候,上山下气候呈明显的差异,差

20

d左右的物候期,年降雨量1900

mm,平均气温为

14、6℃~16、6℃,相对湿度为78%

,云雾多达180

d,无霜期135

d。

3

实习目的

从实践中加深对课堂、书本知识的理解;

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基本操作;

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走出课堂,体验生态多样性并在自然中加深对学习的兴趣。

4

实习内容

4.1天柱山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垂直分布特征

通过群落外貌和结构的观察、调查,认识天柱山植物群落的类型、结构,进一步理解地形、地貌、海拔高度以及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群落结构、外貌和分布的影响。

4.2动植物分类基本技能与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

了解动植物分类的基本术语,有关工具书及检索表的使用;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认识50种以上高等植物。

4.3

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方法

掌握植物群落常见的野外调查方法,包括样方法、样线法的应用、“点-四分法”测定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

4.4

其他的生态学原理

除以上内容外,掌握一些可以见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如:同种植物在不同生境下形态的差异;自疏与自然整枝现象;等等。

5

实验步骤

5.1分二段采集标本和讲解

茶庄~天柱山庄;天柱山庄~山顶(天池峰)。比较两段植物群落组成的种类差异(主要是木本),分析与环境的关系。

10.19日:乘车至茶庄,后由茶庄(海拔500m)出发沿茶庄至马祖段之间的石梯小路进行生态学考察,沿途听老师介绍周围植物的名称特征及部分植物所具有的药用功效,记录植物名称、特征和周围生境,并采集部分植物进行标记后妥善保存用于制作标本。

10.20日:上午由天柱山庄(海拔960米)出发至天池峰顶,沿途记录途中部分植物名称、特征和大约的海拔高度。

5.2

观察和辨识

观察法(目测法)沿途群落外貌和结构的差异(结构差异主要是乔木种类组成、群系、群从组成);辨识茶庄~天柱山庄、天柱山庄~山顶的群落组成,命名群系、群丛组成。

把两天认识的植物作比较,发现海拔升高后植物品种出现变化。如珍贵物种安徽杜鹃,它只生长在在高海拔地区。

5.3压制标本、检索定名

10.20日下午在老师的指导下先通过植物各种特征在植物志上确定植物具体名称,再进行植物标本的压制,步骤如下:

1、从数株同一植物中选择各器官最完整的植株做标本,尽量选择那些具有完整枝叶,如有花果实则选择较为完整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的枝干做标本。在压制标本时应先去残叶,适当疏掉一些过密的枝条和过繁的花、叶、果。如果10朵大花聚集在一起时,一般只留4-5朵为宜,不过应留一小段花、果、叶梗,以表明原来的生态情况。要使一个立体实物变为平面时,则要剪去1/2或2/3才不致堆积。在吸水纸前必须整形,即将标本的枝、叶、果、花展开平放,避免重叠。由于此次制作的是主要是腊叶标本,因此为了方便日后观察,可将部分枝叶翻转,以此制作较为全面完整的植物标本,并尽量使标本既保持自然状态,看上去又很美观。

2、在标本夹上铺上吸水纸数张,将夹着植物标本的对折吸水纸放在上面,压制前,把对折吸水纸打开,检查与矫正花、叶的位置,把少数叶片和花翻过来,以便对他们作全面观察。摆正后,将吸水纸对折对折合起来,上面再铺几层吸水纸,就可再放另一份植物了,这样一层层加上去,放齐。最后,将标本夹用粗绳捆紧,压上几十公斤重的大石块,置通风处。并在以后的时间内多次换干纸,在此基础上再仔细加工整理标本。

5.4

拉样线调查

10.21日上午在天柱山附近茶庄选择合适的地段拉样线进行群落物种频度的调查,用“样方法”测定森林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选定某处山坡测量其坡度、坡向并在其上拉一条30米长的样线,记录样线周围一米以内的植物物种和数量。

5.5将采集和记录的全部物种汇总进行生活型分析。

6

实习收获

6.1

记录并制作了天柱山植物部分名录(见手抄本附件一)

6.2

植被垂直分布特征

过程中的植物调查了解到天柱山植物群落中木本植物的种类相对最多,木本植物中,又以灌木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乔木植物,竹类植物最少主要为山竹主要分布于海拔900米以下。天柱山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主要为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天柱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由于地势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脚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反映了该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的特征且山地的垂直分异特征明显。

天柱山海拔400米以下:由于长期砍伐,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已不多见,只有散生的甜槠、苦槠、青冈栎、石栎、香樟、紫楠、大叶冬青、厚皮香、崖花海桐以及棕榈等常绿阔叶树。[3]

天柱山海拔400---8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并以落叶阔叶树为主。由于人类活动大部分地区已被马尾松和灌木丛代替,零星散落常绿和落叶树种苦槠、石栎、枫香、黄檀、黄连木、檫木、茅栗等。以及草本植被博落回、海金沙、狗脊蕨等。灌木植物菝葜、野珠兰等。

天柱山海拔800---1100米:自天柱山庄向上植被类型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南坡目前主要为黄山松和杉木林等,有少数阔叶林树种散生。落叶灌木有茅栗、短柄枹、箬竹、满山红、山胡椒、山橿、映山红、白檀等。常绿灌木有冬青、格药柃等;北坡有金缕梅、雷公鹅耳枥等落叶阔叶林。灌木有伞形绣球、野鸦椿、格药柃等;草本植物有野古草和蕨类贯众等。

天柱山海拔1100米以上:此处属于山地矮林带。种类有水马桑、紫珠、水榆花楸、蜡瓣花、具柄冬青、山矾、川榛、灯笼树等。

6.3

根据样方法调查记录(调查表见附件二)

6.4

实习体验

实习在三天后就结束了,有不舍也有领悟。

记得刚上山时对一切都很新鲜,对实习也异常期待,随着一路的讲解前进,兴奋逐渐被专注所替代。植物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属于植物的不同世界,有一叶五针的日本五针松,有歪歪扭扭的狗尾松,有笔直壮丽的黄山松,仅是松树便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享受。我很喜欢散发着幽香的香附,它还是一种中药,可以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还有那趴在山体上的双蝴蝶,很漂亮,可以治蛇毒,却也预示着附近有蛇出没,看来相生相克的现象无处不在啊。还有商陆,可以治理土壤锰污染,与我们专业也息息相关,真是一个不错的植物。有一种植物很可爱,叫糯米团,老师用它的叶片在同学背上作画,竟然不会掉。还有六月雪,听名字就很有故事,它是不是像窦娥一样含有冤情,却原来,它的花在六月盛开,像雪一般,故得此名。路途很精彩,却也非常累,到天柱山庄时,那已经精疲力尽了。

时间缓缓流过,第二天了。原以为不会登上山顶的遗憾在逐步登顶的劳累中烟消云散。这次登山所遇的植物和昨天已大不相同了。随处可见的短柄枹和茅栗让我有些分不清。还有那金缕梅和蜡瓣花,有毛没毛实在难休难止。观其叶片,纸质革质,左右对称,对生附生,取其果实,碾其叶片,闻其味道,求知之路,可谓无涯。这一路我们的见识在增长,情谊也在增长,满载欢声笑语的旅程是我此生难忘的风景。在有人累了时会有同学拉一把手,有谁没听到老师的讲解会有同学细心告知,脉脉温情在无声流溢。下午我们围在一起,听老师将标本的制作,很有意思。这一天,很充实。

日落日升,又是一天。我们在上午重温了近两天认识的植物,又找了一处斜坡拉样方。匆匆忙忙,下午就要考试了,到处是扎堆的小伙伴在做着测试前的复习,加油同志们。

回校了,下山路弯弯绕绕,很是颠簸,心也不甚平静。三天来,每日走得汗流浃背,我却觉得酣畅淋漓。组里的老师很幽默,一路走来,收获好多知识和外号。在奇石陡阶中,我们留下一张张照片。山中不觉岁月流逝,这几天真是很美好。

7

实习建议

实习结束了,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在为这次实践称赞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一些不足。因为师生比例关系和道路的狭窄,使得一些同学距离老师较远而听不到老师的讲解。我认为老师可以就常见物种做一个植物介绍发给同学们,这样就可以人人掌握第一手资料。老师如果担心有资料会消退学生积极性可以在每日晚间发至群里,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就采下植株自行辨析。这样不仅可以复习,还可减轻老师负担。

参考文献

[1]沈显生,张小平.安徽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J].植物研究,1997,17(4):413420.

[2]杨持,第二版,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天柱山志编辑委员会编,天柱山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2.

201?-10-30

6

    以上《天柱山实习报告》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天柱山实习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天柱山实习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