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宝鸡政府年终总结范本 本文关键词:宝鸡,年终总结,政府,XX,范本
20XX年宝鸡政府年终总结范本 本文简介:20XX年宝鸡政府年终总结范本xx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实现六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聚焦发展不放松,科学施政求突破,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5.91亿元,比上年增
20XX年宝鸡政府年终总结范本 本文内容:
20XX年宝鸡政府年终总结范本
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实现六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聚焦发展不放松,科学施政求突破,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高出全省增速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72.02亿元,增长16.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8509元、8376元,增长10.6%和13.6%。
主导产业快速增长。面对诸多不利因素,迎难而上调结构,抓住机遇促转型,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工业规模不断扩张。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44.67亿元,12户大企业大集团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宝鸡卷烟厂销售收入过百亿,东岭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上升89位,“宝钛”、“凌云”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施了百户配套企业成长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中小企业3567户。高新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蔡家坡经开区晋升国家级经开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11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实现总产值772亿元,增长
30.6%。省电子信息集团重组渭河工模具总厂全面完成,宝鸡叉车五厂等企业实现了转型脱困。新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全省首家地市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成投用,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陕西省钛及钛合金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步伐加快。粮食总产达到145.59万吨,扶风县成为国家级小麦良种繁育标准化示范区。奶牛存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新增苹果、猕猴桃、核桃等经济林27.1万亩,千阳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矮砧集约苹果生产基地,陇县荣获中国核桃之乡称号。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6.81万亩,太白贝母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列。新发展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3个。现代农业发展创出新模式,新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市级35个,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凤县坪木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全国农社对接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陈仓区绿丰源产供销一体化新模式在全国推广。完成231
个行政村电网升级改造,新建基本农田7.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00平方公里,解决了14.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太白山景区改造升级基本完成,通天河森林公园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茵香河文化旅游区被命名为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区,中央电视台投资的《英雄时代炎黄大帝》电视剧在宝鸡完成拍摄,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岐山西周文化景区进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景区,凤县、眉县跻身中国旅游百强县,宝鸡荣获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6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6.4亿元,分别增长32%和34%,位居全省前列。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22户。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总额位居全省第二。成功举办了首届宝鸡金融博览会,新引进光大银行、海通证券等6户金融机构,秦川发展、东岭集团企业债获批发行,陕西高端装备制造创投基金挂牌成立,全年新增贷款125.41亿元,
金融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提升。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数、投资额、开工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等均创历年之最,为宝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0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46.97亿元,完成率
106.18%。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成绩斐然,农夫山泉一期、长青能化甲醇一期、郭家河煤矿等81个项目建成投用,青岛啤酒宝鸡工业园一期、海螺型材等项目加快推进,国铁机车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3条高速、5条国道进入国家公路网规划,西宝客专建成通车,西宝北线改造全面完成,连霍高速市区过境段、绛法高速、西宝中线陈仓段改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宝鸡支线机场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9.78亿元,其中民间投资达到907.66亿元。招商引资工作亮点纷呈,引进了吉利汽车、西部光谷光通信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71个,到位资金
648.33亿元,居全省前列。争取中省资金150.4亿元,创历史新高。
新型城镇化加力提速。城市新区建设步伐加快,蟠龙新区龙盘西路基本建成,南客站片区拆迁改造全面铺开,高新大道三期全线建成通车。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北新路一期、滨河北路等小道路完成改造,体育场周边、川陕路等道路排水工程建成投用,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市域天然气环网西环部分基本完工。新东岭、华东万润城、虢镇东门十字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加速推进。长青路立体停车场、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建成投用,新增公交车101辆。城镇载体服务功能明显提升,3个市域副中心、7个县城扩容提质,新增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完成投资22.28亿元,陇县固关镇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太白县黄柏塬镇荣获
“最向往的美丽中国特色镇”称号。13.45万农民进城落户,全市城镇化率预计达到47.4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生态优势日益彰显。渭河综合治理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堤顶路面硬化65.6公里,建成绿色生态景观长廊70公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经验在全省推广,88个村整治任务高标准完成。拆除燃煤锅炉210台,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316天。绿色宝鸡建设成效明显,完成造林46万亩,市区及城镇新增绿地3.5万亩。太白、麟游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扶风、陇县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国家生态市创建深入开展,凤县国家级生态县通过评估,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镇19个。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民生十大领域完成投资80.2亿元,居民幸福指数位列全省第二。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6万人。大病保险试点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走在西部前列。保障性住房建设位居全省第一,新开工3.72万套,建成2.93万套,累计分配入住6.56万套。教育强县占到全省五分之一,太白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验收,扶风县荣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先进县。新建改建幼儿园35所,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完成245个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市特殊教育学校和一批数字化校园项目建成投用。全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典型市。在全省率先对失独家庭发放补助资金1102万元。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激情广场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举办了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陇县地台社火、陇州花灯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10处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成宫和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通过省政府颁布,
石鼓山考古发掘再一次引起轰动。承办了五项全国大型体育比赛,省十五运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各项指标全面完成,麟游、太白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称号。渭滨区建成全市首个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市新建村级老年活动中心449个。率先在西部开展残疾预防综合试点,投入8800万元为残疾人办了十件实事。建设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村89个、“三无户”安全住房1000户,11.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安创建知晓率、政法队伍满意度均列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国家验收,被列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再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成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得到强化。荣获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麟游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县。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深入推进,金台区荣获全国首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渭滨区荣获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共办理建议、提案947件,办结率100%。全面清理市级行政职权,扎实推进九大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开通了市政府官方微博,开展了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市政府活动,创办的“百姓问政”电视直播节目在全省推广,干部作风明显改进,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监察、审计、国土、统计、工商、质监、人防、物价、气象、档案、地震、地志、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妇女儿童、侨务外事、红十字会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我市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一年,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一年,是各项工作亮点频显、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宝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驻宝部队全体官兵、公安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旅游业缺乏龙头景区,非公经济发展不快,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的思想作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篇2:宝鸡城乡征文-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幸福和谐宝鸡
宝鸡城乡征文-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幸福和谐宝鸡 本文关键词:宝鸡,城乡,征文,加快,和谐
宝鸡城乡征文-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幸福和谐宝鸡 本文简介: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幸福和谐宝鸡【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是一种高级的经济社会结构形态。笔者归纳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效用,剖析了宝鸡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
宝鸡城乡征文-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幸福和谐宝鸡 本文内容:
加快城乡一体发展
建设幸福和谐宝鸡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是一种高级的经济社会结构形态。笔者归纳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效用,剖析了宝鸡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六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效用
进程评析
对策建议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效用分析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推进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改革开放35年来,由于政策偏向和历史条件制约,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导致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最终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只有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才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如果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得不到加强,就不可能提高城市化水平,也不可能最终实现城市化的目标。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城市发展很快,而农村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较大。农村生产能力不强,消费水平低下,与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使城市和农村站到同一起跑线上,使城市和农村具有平等的地位和发展权利,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合理布局、优化分工,才能促进城乡共同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农村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目前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导致诱发上访等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促进城乡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均等化,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能够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形成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十六大以后,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农业大工业、小城市大农村”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木桶”中,“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短板”。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使城乡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产业发展合理布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既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业效益;又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打牢坚实基础。
二、宝鸡市城乡一体化进程评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以创建统筹城乡示范市为目标,坚持全域谋划、城乡联动,突出改革融合,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的成效
1.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我市在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和凤县开展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并探索出“以城统乡”、“产业集聚”与“板块推进”等发展模式;在蔡家坡镇、汤峪镇、周原现代农业园与千阳海升现代农业园,整合涉农资金项目,打造了四个统筹城乡综合示范区。在全市确定25个试点镇,鼓励在农村产权、金融服务、社会保障、户籍改革等制度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城乡发展进入互动融合的新境界。推进缩差共富“六大扶贫工程”,加快以北部乔山、南部秦岭和西部关山三大区域为重点的连片扶贫开发。2013年共实现11.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较上年增长64.5%。
2.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城镇化作为宝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制定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示范镇建设的意见》,着力构建“一主、三副、县城和省级示范镇、市级重点镇”为支撑的四级城镇体系,形成了大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一体发展,大中小结合,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思路。截至2013年底,市域已形成中心城区、3个市域副中心城市、7个县城和4个重点示范镇、86个建制镇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全市城镇常住人口177.5万人,城镇化率为47.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3.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凤县进入全国西部百强县,凤县、凤翔、陈仓、渭滨先后进入全省“十强县”或“五强区”。2012年,宝鸡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在全省2012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核中,凤县再次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陇县、太白县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县”,麟游县、千阳县荣获“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十名”。2012年,全市县域实现生产总值671亿元,较上年增长16.2%,高于全省县域增速2.7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6%,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
4.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2008年推行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以来,累计建成五星村195个、四星村505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0.5%。涌现出一批变化大、实力强的明星村,各类村在晋星创建中得到发展提升,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千阳新农村建设、凤县统筹城乡、眉县农村环境整治经验在全省推广。通过分类施策,举措到户,实行产业、创业、就业“三业并举”,农民增收实现了“十连快”,基本完成由务农为主向多渠道增收的转变。201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7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7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725元,增长13.3%。
5.城乡制度障碍逐步消除。自2008年10月1日起,全市取消农业户籍和非农户籍的区别与限制,实行户籍在居住地登记,自由迁徙的户籍登记制度。整合农民进城落户、城中村改造、失地农民安置、移民搬迁等政策,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向市区、县城、重点镇与中心村转移集中。2013年全市共有13.45万农民进城落户。建立了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和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融合并轨,建立了市级大病统筹制度,做到制度标准统一,大病保险试点启动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总体来说,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三农”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带动“三农”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的约束,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严重影响着“三农”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1.现代农业发展明显滞后。全市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滞后,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规模普遍偏小,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传统农业仍居主导地位,农业内部结构不优、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综合效益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高成本、高风险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村庄空心化的现象突出;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普遍采用粗放经营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削弱了农村持续发展的能力。
2.城镇化率总体程度不高。城镇化发展理念落后,重城轻乡、重物轻人的倾向依然存在。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土地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不到位。从发展结构来看,宝鸡中心城市城镇人口占市域城镇人口的57%,缺乏中小城市,小城镇数量偏少,综合实力不强,部分小城镇还达不到建制标准。从发展程度来看,2013年宝鸡市城镇化率为47.41%,分别低于全国、全省6.32和4.12个百分点。城镇规模总体偏小,产业聚集度不高,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3.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偏远山区和部分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90%以上的村庄排污没有管网与设施,30万农村人口饮水尚未达标;农村学校布点不均衡,师资、生源大量流失,幼儿教师严重短缺:大多数镇村卫生院、医务室人员工资待遇低,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年轻父母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怀,空巢老人生活无人照料,养老问题令人堪忧。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低是我市城乡发展诸多难题的关节点。纵向比较,就收入增速而言,近三年我市农民收入分别高于城镇居民8.1、0.9和3.0个百分点,增长势头较好;但就绝对值而言,近三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52:1、3.5:1和3.4:1,收入差距分别为15997元、18404元和20133元。收入比虽呈逐年缩小之势,但绝对差距却呈逐年拉大之势。横向比较,2013年我市农村居民收入达到8376元,排全省第6位,比最高的西安是少455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0元。
三、加快宝鸡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富民,关键在发展。宝鸡立足建设关天副中心城市的市情定位,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坚持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龙头和基础。一是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从城乡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对城乡发展方向、目标、主要步骤和重大措施进行通盘设想,在宏观上加以科学规划,作出城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引导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繁荣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二是注重配套,城乡衔接。在规划编制指导思想上由二元化向一元化转变,注重加强城乡规划的统筹和农村内部规划的协调,做到纵向覆盖和横向衔接有机统一,形成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统筹安排城乡建设、产业园区、生活居住、生态涵养等功能分区,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三是面向农村,形成体系。坚持以规划引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努力把县乡交通规划、水利建设规划、农村社会事业规划、农村环境整治规划等纳入全市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体系。进一步编制和完善中心镇、村区域布局规划,致力于形成城、镇、村三位一体、整体规划、同步共建的发展载体。
(二)坚持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城乡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一要优化生产力布局。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发展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产业空间布局。二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乡镇、专业村建设,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大型龙头企业提升工程,推进涉农工业集团化、农业产业集团化,鼓励龙头企业横向联合、纵向开发、配套协作。三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理顺县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形成封闭管理、独立运行的管理服务机制,把工业园区建成项目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注重应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产品升级换代,拉长加工产业链条,形成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培植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四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体制创新和加大投入,推动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现代服务等行业的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三)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尽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首先,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安排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确保城乡要素流动渠道畅通。加快公路改造,提高道路等级,实现城区至各乡镇干线公路交通圈,切实抓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其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利、道路、通讯、中低产田改造、农村电网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全面开展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和村庄绿化“三清一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水平。再次,要探索实行一体化的建设标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的服务和价格标准,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让更多农村居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得到实惠。
(四)坚持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筹发展城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体制,研究制定城乡师资优化配置和相互整合的办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共享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公平教育。二是全面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整体推进城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健全城乡卫生监督网络;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三是推进文体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行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开展文化先进乡镇、文化特色村、科技文化中心户等创建活动,重视城乡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及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五)坚持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统筹城乡政策体系,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制度、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服务制度、就业政策制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二是完善土地政策。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建立全市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和鼓励农民以租赁、参股等办法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三是完善金融政策。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四是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农业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收益用于农业农村部分足额落实到位。
(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
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一是发展生态工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引导企业和园区建设走循环经济之路,着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走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之路。二是做优生态农业。大力完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倡导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推行动植物共育、混养和种养殖、沼气池配套组合,发展有机肥和无公害农产品,建设生态农业园区,逐步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副产品无害化,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三是构建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以原生态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项目,把旅游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防止超越环境承载力的过度开发,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四是建设美丽村庄。以生态家园建设为突破口,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
9
篇3:宝鸡临时施工用电方案(20XX-2-3)
宝鸡临时施工用电方案(2010-2-3) 本文关键词:宝鸡,用电,临时,施工,方案
宝鸡临时施工用电方案(2010-2-3) 本文简介:宝鸡代家湾地区旧城改造A区1#楼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陕西建工集团第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三年一月目录一、工程概述二、技术依据三、工地临时用电规划四、临时用电施工管理五、组织机构六、电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七、电气设备负荷值计算八、安全用电有关注意事项九、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十、承诺一、工
宝鸡临时施工用电方案(2010-2-3) 本文内容:
宝鸡代家湾地区旧城改造A区1#楼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陕西建工集团第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一月
目
录
一、
工程概述
二、
技术依据
三、
工地临时用电规划
四、
临时用电施工管理
五、
组织机构
六、
电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七、
电气设备负荷值计算
八、
安全用电有关注意事项
九、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十、
承诺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陕西省宝鸡市代家湾地区旧城改造A区1#楼,位于宝鸡市代家湾虢十路北侧,该项目为高层住宅项目(地上二十四层,地下一层),为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
二、技术依据
1、《建筑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02;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11;
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9、
甲方提供的现场电源资料;
10、现场平面布置;
11、现场临时用电设备负荷和配置资料
三、工地临时用电规划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为了保证项目施工用电便利,满足工期要求,方便管理的原则,特作如下规划:
1、
由专人负责工地临时用电主干网的施工及日常管理
2、
塔吊配采用专用铜芯铠装电缆VV22-3*35+2*16从总配电室接出。
3、
在施工现场设置总配电室,从配电室接出三根
VV-3*50+2*25铜芯电缆分别接至施工现场二级配电箱和一根VV-3*50+2*25铜芯电缆至现场办公区及生活区。
四、临时用电施工管理
1、施工电源线将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埋地敷设,以保持现场的整洁有序,从甲方提供的电源接驳点接入。
2、临时用电线路安装、施工照明及手操电动工具的使用应遵守《施工现场照明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3、施工照明配电与施工动力用电分箱布置。所有用电线路实行三级保护,对现场所有配电箱统一编号,标注责任人。
4、楼层施工用电,统一由楼层总配电箱内用分电箱接出。机电设备必须设有一机一闸一保护接地装置,并在箱内标有回路标示图。
5、施工现场采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应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三相五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采用保护零线连接。按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有关规定,动力和照明分开,配电线路、配电箱、用电设备一律按TN-S三相五线制进行布线,示意图如下:
6、临时用电线路及分电箱:施工用电由工地配电室引出直埋至每幢楼的施工一级分配电箱及专用机械设备配电一级分配电箱。
7、现场设工地施工用电管理负责人,对进入工地的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用电操作交底,并检查监督工地用电安全。
8、由于施工机械处空余面积较小,因此在机械布置上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执行。塔吊、施工电梯及各种地面机具应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足的要用隔离设施防护。塔吊司机、吊装指挥应严密注意吊机的工作情况,停机时应根据风向情况停置,并将臂杆伸至安全角度。
9、施工机械操作地点与服务作业面要界线清楚,并要定机、定人、定指挥。机电作业地点要有安全环境,夜间有足够照明,停机时间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10、施工中上楼的电线,必须专门设计布线,采用护套电缆线,要按规定分层配电,各级配电装置的容量应与实际负载匹配。其布置、固定、结构形式、盘面布置、系统接线等按规范进行,不得乱拖电线。
11、拖线箱是一个楼层上从配电箱分出的移动式的配电装置,电缆线要可靠地保护,拖线箱本身要有可靠的接地保护和防雨措施。
12、楼层内暗间处采用行灯变压器二次为36v的安全电压工作行灯。工作上大量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必须有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开关的保护,一切电气设备外壳都要有接地装置。拖箱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mA。
13、施工中一切伸向高空的金属架子、机械和建筑,都要设置防雷装置和接地装置,脚手架设置防雷及接地装置,按建筑周边长度30M内不少于一个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14、施工中必须建立本工地的机械电气安全管理规定和各项检查制度,施工期间日夜都应设有机电工值班,处理机电事故,非专职人员不得触动机电设备。
五、组织结构
岗位
人员
联系方式
资质证号
现场管理责任人
董震宇
安全管理责任人
牟新志
技术管理责任人
陈超
维护电工
张长安
维护电工
注:相关岗位人持有相关岗位证书
六、电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现场临时用电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上岗时穿戴好绝缘用品,禁止带电操作。
1.
施工现场电工每天上班前检查一遍线路和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每半月对所有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次,并将检查和维修情况作好记录。检查内容按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有关内容进行检查。
3.
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4.
发生电气故障时,电工必须随时检查故障原因和排队故障,恢复正常生产,电工发现有违章用电或电气设备带病运行时,必须及时制止违章现象,并检修电气设备,恢复电气设备的良好状态。
七、电气设备负荷值计算:
主要施工机械用量表
机械名称
型
号
功
率
数
量
总功率KW
振动棒
ZP50
1.5KW
2
6
平板振动器
HZ2—5
1.5KW
2
2.2
砂浆机
JZC300
3KW
4
12
钢筋调直机
TQ6-12
9KW
2
18
钢筋切断机
GQ40
55KW
2
110
钢筋弯曲机
GW40
3KW
2
6
钢筋套丝机
KDZ-50
3KW
2
6
钢筋对焊机
VN-70
100KVA
1
100
砂轮切割机
Ф40
2.2KW
2
4.4
电弧焊机
BX1-500
26KVA
4
104
木工圆锯
M
J-104
3KW
2
6
木工电刨
MB503A
3KW
2
6
塔
吊
QTZ80F
42
KW
1台
42KW
施工电梯
SC200/200
66KW
1台
66KW
合计
电动机
284.8KW
电焊机
204KVA
1、总用电量计算:
①电动机总功率
ΣP1
=
6+2.2+12+18+110+6+6+4.4+6+6+42+66=284.6KW
②电焊机容量
ΣP2
=100+104.4=204KVA
③施工照明用电P3计算
现场共设临舍32间,其中办公室16间,生活区职工宿舍16间,会议室1间,厨房1间,洗澡间1间,厕所2间,材料库房1间,门卫1间。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内设挂式空调插座1个、普通五孔插座3个、照明灯具2盏,每间合计用电量Pe=1.88KW。会议室内设柜式空调插座1个、普通五孔插座4个、照明灯具6盏,合计用电量Pe=3.8KW。厨房内设普通五孔插座5个、照明灯具6盏,考虑到电饭锅、电烤箱灯用电设备合计用电量Pe=6.4KW。洗衣房及淋浴室合计用量为7.2KW.此外生活区内还需设热水器1台Pe=12KW。
故:施工现场生活区总用电量
ΣP3=1.88*32+3.8+6.4+7.2+12=89.56KW
④施工现场总用电量
P
=1.05
×【0.5×284.6/0.75+0.6×204】
=327.74KW
考虑到照明用电,则施工用电总容量为
327.74+89.56=417.3KW
2、组织结构
总配电柜
1#二级配电箱
2#二级配电箱
3#二级配电箱
塔吊配电箱
办公生活配电箱
办公配电箱
生活区配电箱
3、宝鸡市代家湾地区旧城区改造项目根据现场情况,对各区用电量进行以下布置。
①
由总配电柜分五路到二级配电箱:
A:办公生活区二级配电箱;
B:1#二级配电箱
C:
2#二级配电箱
D:
3#二级配电箱
E:
塔吊配电箱
②由办公生活区配电箱分二路至各生活区办公区配电箱:
A:宿舍、办公室配电箱;
B:厨房、职工宿舍配电箱;
③电缆直埋敷设;
A:1#二级配电箱回路采用VV-3*50+2*25电力电缆直埋敷设;
B:2#二级配电箱回路采用VV-3*35+2*16电力电缆直埋敷设;
C:3#二级配电箱回路采用VV-3*50+2*25电力电缆直埋敷设;
D:生活区二级配电箱回路采用VV-3*50+2*25电力电缆直埋敷设。
E:塔吊配电箱回路采用VV22-3*35+2*16电力电缆直埋敷设;
④由生活区总配电箱分五路到各照明配电箱:
A:餐厅及操作间配电箱回路采用BV-3*10
mm2绝缘导线敷设(含生活区其它用电设备,如电热水器等);
B:宿舍及办公室配电箱回路采用BV-3*6
mm2绝缘导线敷设;
C:宿舍及办公室配电箱回路采用BV-3*6
mm2绝缘导线敷设;
D:宿舍及办公室配电箱回路采用BV-3*6
mm2绝缘导线敷设;
E:宿舍及会议室配电箱回路采用BV-3*6mm2绝缘导线敷设;
⑤生活区用电情况:
A:宿舍、办公室内设置40W单管荧光灯2盏,采用BV-2.5mm2绝缘导线线槽内敷设;五孔插座3套,采用BV-2.5mm2绝缘导线线槽内敷设;空调插座1套(挂式机),采用BV-4mm2绝缘导线线槽内敷设。
B:会议室内设40W单管荧光灯6盏,采用BV-2.5mm2绝缘导线线槽内敷设;五孔插座5套,采用BV-2.5mm2绝缘导线线槽内敷设;空调插座1套(柜式机),采用BV-4mm2绝缘导线线槽内敷设。
C:操作间设40W单管荧光灯2盏,采用BV-2.5mm2绝缘导线线槽内敷设;五孔插座5套,采用BV-2.5mm2绝缘导线线槽内敷设;
D:生活区热水器由餐厅及操作间的照明配电箱采用BV-4mm2绝缘导线引至热水器旁插座处。
4、导线的选择:
总配电柜:
I
==
(0.7*417.3)/(1.732*0.38*0.75)
=591.77A
选一根VV-4×120+1×70电力电缆,故满足施工现场用电要求。
①1#二级配电箱:
I
==
(0.6*109.25)/(1.732*0.38*0.75)
=
132.79A
选一根VV-3×50+2×25电力电缆。因二级箱电源为200A隔离开关,故1#二级配电箱内总开关选用隔离开关,保证现场用电需求。
②2#二级配电箱:
I
==
(0.6*109.25)/(1.732*0.38*0.75)
=
132.79A
选一根VV-3×50+2×25电力电缆。因二级箱电源为200A隔离开关,故2#二级配电箱内总开关选用隔离开关,保证现场用电需求。
③3#二级配电箱:
I
==
(0.6*109.25)/(1.732*0.38*0.75)
=
132.79A
选一根VV-3×50+2×25电力电缆。因二级箱电源为200A隔离开关,故3#二级配电箱内总开关选用隔离开关,保证现场用电需求。
④塔吊配电箱:
I
==
(0.6*42)/(1.732*0.38*0.75)
=
52.05A
选一根VV22-3×35+2×16电力电缆,故满足现场用电需求。
⑤总包办公区总配电箱:
I
==
(0.6*89.56)/(1.732*0.38*0.75)
=
108.86
选一根VV-3×50+2×25电力电缆。
八、安全用电有关注意事项
1、
配电室
(1)、总配电室内应保护无灰尘、无蒸汽、无腐蚀介质、无振动。
(2)、配电室应能自然通风,门向外开,并配锁,下部装百页。门窗外部订铁丝网,防止小动物出入。
(3)、配电室天棚距内地面应大于3.2M。
(4)、配电室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为3级,室内配置干砂箱和绝缘灭火器。
2、
保护接零
(1)、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三相五线制)。
(2)、TN—S系统的保护接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引至配电室的零线排和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进行重复接地。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得装设任何开关与熔断器。并在施工现场的分配箱最远分支线的固定开关箱等处进行重复接地。
(3)、配电箱处的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引出的PE线应不小于BV-25mm2铜芯绿黄双色线。
(4)、重复接地材料采用∠50×50×5镀锌角钢作接地体和40×4镀锌扁钢作接地线,不得用铝材或螺纹钢作接地材料。
(5)、TN—S系统中的所有用电设备、照明灯具、配电箱等金属外壳及金属构架均实行接零保护,不允许有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6)、与电气设备连接的保护接零线均采用不同截面的绿黄双色BVR导线,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线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2BVR.任何情况下不准用此线作负荷线使用。
(7)、施工现场的塔吊、人货梯等大型机械设备及脚手架,均应装设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及大型机械设备构架均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10Ω.
(8)、施工现场塔吊或人货梯的避雷引下线采用不小于35mm2的BVR绿黄双色线,避雷针应高出塔尖2M以上。
3、
漏电保护器的设置
(1)、配电系统中的配电屏、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内分别设置与容量相适应的漏电保护器,使之具有三级保护功能。漏电保护器应优先选用建设部推荐产品和电磁式漏电保护器。
(2)、配电屏分路负荷侧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或以上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3)、施工现场所有二级分配电箱的电源隔离开关负荷侧装设与容量相适应的,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一般控制在50mA及以下,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
(4)、三级开关箱内装设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及以下,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
(5)、一般场所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或露天、潮湿场所有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应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及以下,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
(6)、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容器内施工,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0mA及以下,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
(7)、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采用防溅产品。
(8)、漏电保护器安装后,应操作试验按钮,检验漏电保护器的工作特性,确认能正常动作后才允许投入使用。
(9)、漏电保护器安装后的检验:
①用试验按钮试验3次,应正确动作。
②带负荷分合开关3次,均不得有误动作。
(10)、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建立运行记录,每周需在通电状态下,按动试验按钮,检查漏电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
4、
安全电压
(1)、在潮湿场所施工或现场照明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必须使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的照明变压器和照明灯具。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4)、照明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型,一、二次侧均应装熔断器,其金属外壳做好保护接零。
(5)、严禁将照明变压器带进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和特殊潮湿的地下室使用。
(6)、安全电压照明灯具,采用有良好绝缘且耐热、防潮手柄的行灯,凡离地高底低于2.4M的均应采用36V及以下的安全照明电压。
5、
配电箱、开关箱的设置
(1)、配电系统设配电屏、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实行三级控制,分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
(3)、每台用电设备有一台自已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4)、分配电箱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5)、配电箱、开关箱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用足够两人同时作业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6)、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应牢固、平稳,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垂直距地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配电箱的垂直距地为0.6-1.5M,凡固定设备必须装设固定式开关箱。
6、
电气设备的安装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元件应按照负载电器的电压等级、容量,选用相应的开关、电器、熔丝等。先安装在优质的绝缘电胶板上,应装设平整、牢固,排列整齐,布置合理,然后整体紧固在箱体内,并用电器之间,电器与箱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标准。
(2)、配电箱内各元件的连拉导线截面应符合各用电设备容量的需要,其最小截面应大于2.5MM2的绝缘铜芯线,连接线按规定分色,排列整齐、成束,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3)、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中护套成束,不得与箱体进出直接接触。
(4)、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
(5)、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橡皮绝缘电缆。
(6)、配电箱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设接线端子板,各自的导线连接通过各自的接线端子板连接。
(7)、各种箱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门、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好保护接零。
(8)、导线的剥削不应过长,不得损伤线芯,导线的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用压线端子压接,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搪锡后再压接(6MM2以上导线必须用端子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线。
7、
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
(1)、电缆干线采用穿管、埋地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并做标牌警示。
(2)、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时采用钢带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0.6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铺设不小于50MM厚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3)、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要道、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加设防护套管,采用钢管或PVC管保护。
(4)、埋地电缆敷设尽量避免中间接头,如必须接头的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箱内,接线箱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5)、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绝缘包扎后接头不能降低原来的绝缘程度,并不得承受张力。
(6)、高层建筑的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或穿保护管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可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小于一处。
(7)、施工现场的配电干线及使用220V/380V电压的配电支线,必须采用五线电缆。
8、
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现场照明装置
(1)、室内布线采用绝缘铜线。采用塑料线夹等固定敷设,不得直接绕在木头或钢管上。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2)、施工现场移动式灯具严禁使用花线和塑料护套线。
(3)、装在食堂、厕所的灯具必须带有防护罩。且用防水、防爆灯具。
9、
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施式和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
(2)、各类用电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
(3)、使用设备前,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器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转。
(4)、所使用的设备停止工作、以及操作人离开岗位时,必须把开关箱里的隔离开关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5)、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漏电保护器、开关箱等,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报告解决。
(6)、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10、
电气设备使用与维护
(1)、施工现场的配电室一年按季度分四次停电清扫、检查,所有配电箱每月进行三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穿戴好防护用品和使用绝缘工具。
(2)、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3)、配电箱均应配锁,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应将动力开并相拉闸上锁。
(4)、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编号,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
(5)、各种电器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保护清洁,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6)、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应使用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严禁用其化金属丝代替。
九、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
安全用电制度
(1)、建立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贯彻强调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总体意图及安全用电的重点。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建立好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和调试记录,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表和定期检(复)查表等。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施工现场的所有电气设备,定人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检(复)查出的问题,迅速及时整改、维修、并详尽地做好电工维修记录。
(5)、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专人负责,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6)、建立安全检查和验收制度。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工程,按照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中表3.0.8内容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7)、建立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或施工中,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由电气技术人员编制拆除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才能进行,并必须有人监护。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上岗前必须对各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用电操作知识进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
2、
预防电气火灾制度
(1)、根据电气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杜绝线路过负荷使用,同时认真选择保护装置,当线路出现过负荷情况时,能在规定时间内动作保护线路。
(2)、导线敷设的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当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时,熔体额定电流一定要小于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1.5倍。经常教育用电人员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作业不当造成火灾。
(3)、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应压牢、压实。各种开关触头要压接牢固。铜铝连接时要有过渡端子,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或搪锡后再与设备、器具连接,以防接触不良或加大电阻而引起火灾。
(4)、配电室的耐火等级应大于三级,室内配置干砂箱和绝缘灭火器等。严格执行变压器的运行检修制度,按季度每年进行四次停电清扫和检查。
(5)、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50M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灯泡,严禁使用床头灯。
(6)、使用电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用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放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灭火器具。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7)、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和可能产生静电的电气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以免雷电和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8)、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电器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9)、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杂物及易燃体,并派专人负责定期清扫、维护。
(10)、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时,扑灭电气火灾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切断电线时,相线与零线应错开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下造成短路使人触电。
②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断电时,一方面迅速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组织灭火,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充分距离,且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③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等。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或器具进行扑救。
十、承诺
电缆埋地敷设,与后续相关室外工程冲突部位,我项目部将无条件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埋地电缆的保护工作。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