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研究报告,教学模式,课堂,伙伴,实践

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本文简介: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是源于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源于更新教师观念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教学观是教师关于教学的本质以及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

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

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是源于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源于更新教师观念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

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教学观是教师关于教学的本质以及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基础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错误,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源于我校四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

自2008年以来,我校在学习课改名校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一帮一策略、学生展示互动、学生自我管理与相互教育等逐渐形成我校的特色,并在一定范围内有了较大的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建立伙伴式的师生、生生关系,才能采取伙伴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伙伴的共同成长。1、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课堂参与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包括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决定了课堂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2、课堂上的多元互动和伙伴合作的质量是决定课堂效果的关键。3、学生不只是教育对象,而且是重要的课堂资源,学生之间的伙伴效应必须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我们决定以实施课题研究来带动教学实践,启动“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让每一位教师深刻的理解“伙伴课堂”的内涵,即“伙伴课堂”是以课堂参与者平等互信的亲密人际关系和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基础;以小组多维合作,伙伴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为特征;把学生作为重要课堂资源,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把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作为目标的高效课堂,并自觉实践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2、构建伙伴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伙伴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通俗易懂、自然亲切地表达宣扬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的根本转变。

3、真正改变师生关系,教师成为负有引领职责的成年伙伴,彰显了学生自我教育与相互影响。建立了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达成小组合作的实际效果,伙伴效应的合理利用,成就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双赢课堂。

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并使教师乐教,有职业幸福感。

5、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乐学,快乐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同时,对于学生提高素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走向社会化,意义重大。

6、进一步丰富了伙伴教育的内涵。我们发现伙伴教育不仅是我校课堂教育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正确处理参与教育的各主体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还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特色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提出者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基础教育的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三是关注学习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伙伴教育理念

①“伙伴关系”是一种理想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它包含五层意思:教师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伙伴;学生和学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和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伙伴;领导和教师是成就事业的伙伴;家长和老师是携手教育孩子的伙伴。以伙伴感召伙伴,以生命呼唤生命,以爱心传递爱心,关注生命,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

②伙伴课堂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伙伴课堂”以课堂参与者之间平等、互信的伙伴式人际关系为基础;以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特征;以小组合作,伙伴互助的学习方式为载体;教学方式上,发挥学生作为课堂重要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伙伴效应;“伙伴课堂”的目标是师生共同发展、合作双赢。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伙伴课堂教育的基本理论、特点和规律。

2、学生乐学,快乐成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较大面积提高。伙伴合作,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

“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转变。我们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强调教学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我们实施伙伴课堂就是在这一层面做大文章,不仅提高目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激发学生生命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3、教师乐教,专业成长,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将教师从繁重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教师工作状态,提高幸福指数,提升生命质量。师生、生生伙伴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以“伙伴教育理念”为支撑,以“伙伴课堂”教育模式为基础,构建“伙伴合作式高效课堂”,经过扎扎实实的研究,最终实现研究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关于课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有关伙伴课堂相关理念、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二是有关伙伴课堂教学操作策略的研究。具体为:

1、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建立师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引领的“相长伙伴”关系;建立学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成长伙伴”关系,以及如何构建和谐融洽民主的伙伴课堂氛围。通过伙伴课堂使学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保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促进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通过对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调控,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伙伴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得到健康全面和谐自主的发展。

2、形成伙伴课堂的基本模式,即“伙伴课堂四部曲”

:伙伴导航→自主探究→伙伴互动→反思互查。“伙伴课堂模式”虽然称之为模式,但不是僵化与刻板的,结合实际情况(如教学内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具体环节流程可以有所不同。为了保证伙伴课堂得以很好的实施,我们在前期课改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伙伴课堂四部曲”供老师们参考:

伙伴导航(目标共确立,方法多指导,环节早知道。)

自主探究(先学是法宝,思考不可少,提问最重要。)

伙伴互动(交流解疑惑,展示多荣耀,引导发挥好。)

反思互查(伙伴心相连,反馈把好关,落实是关键。)

3、研究“伙伴课堂”的学习方法。师生共同构建的伙伴式课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研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①要使优生认识到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困生学会利用同伴互助提高学习水平;使每个同学都认识到思想在交流中能得到升华。

②坚持确定学习目标面向三维,把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每节课任务之一。

③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的活动和培训。特别注意对小组长和小组骨干成员的培养,实现带动作用。形成小组文化,增强小组内驱力。

④健全小组各项机制,坚持小组竞争评价激励机制;小组内必须有明确的、相对固定的“对子竞争伙伴”和“帮扶伙伴”。

⑤坚持小组合作竞赛评价,每节一评,评选“课堂之星”;每周一评,评选“优胜小组”;每学期一评,评出“动力团队”。

⑥小组合作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把握讨论的最佳机会,防止学生出现依赖组长不愿动脑、愿意动口不动手等不良习惯。

⑦教师在伙伴学习中应以伙伴身份积极参与到小组中,发挥引导作用,并开展学情调查

4、研究“伙伴课堂”的教学方法。一是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名师示范课堂,对在校内有影响的名师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科学取舍,学习优点,为我所用。三是立足于自己课堂的学情和教材,灵活运用“伙伴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使学生高效学习。四是开展上课、观课、议课等活动,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适合不同学科的高效教学和有效教学模式,在校内加以推广。如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在“伙伴课堂”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作文序列批改”模式。

5、研究“伙伴课堂”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保障伙伴课堂教育的有力实施。

①教师自我伙伴评价。利用学校“课堂视频直播展示台”的回放功能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微格研究,并书写教学反思。

②教师同行伙伴评价。督导组听课,深入剖析课堂,通过反馈交流,提供教学建议。

③教育对象伙伴评价。一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学生对课堂进行打分,对教师进行满意度调查。

④学校管理伙伴评价。通过视频展课、领导转课、教导处查课堂常规等方式保证伙伴课堂措施落实到位,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

6、研究“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推进的途径与方法。

①建全伙伴课堂制度体系。

在课题立项初期,学校就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文章,提高教师对本课题的认识,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学校规定每周三下午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均围绕课题目标和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讨论、教案设计、课堂展示、课后反思、形成共识。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定期开展研讨课活动。

②规范伙伴课堂模式评价标准。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实施策略研究,注重了学生思维训练、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索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保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自主创新,同时在评价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对合作中的一些差异与矛盾作了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虽然是对课堂流程环节的优化,但非常强调“伙伴校园”文化的影响,强调先进的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对接,从理念到措施到目标用一个主题贯穿,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也易于理解和把握——即建立伙伴人际关系,采取伙伴互动的方式,实现伙伴发展的目的。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讲座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等进行研究。其研究的总体思路为:设计问题---集体研究---分析研讨---学校培训---学校指导---研究实践—校观摩展示---提炼总结。遵循这一研究思路,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出现的共性及热点问题及时加以微格呈现,以小见大,提示规律,明确方法,总结经验,最终由点串线,形成科研成果。如个案研究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从寻找问题出发──根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与验证。

2、从总结经验出发──通过反思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再次用于教学实践,经过加工、提炼、筛选,从而形成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从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通过领会新课程标准,创造性运用“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检验。如我校英语教研组采用的“5P”教学模式,除了在课堂上有大量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外,还注重拓展语言学习运用领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5P”教学模式的图示为:

5P(Progress):

伙伴提供真实材料,创设相似迁移情境——交流反馈(激活)

4P(Production):

学生伙伴通过已学句型,生成新的句型——自说自练(内化)

3P(Practice):利用已学句型,伙伴多角度操练所学生词——伴音识记(记忆)

2P(Presentation):

教师伙伴据目标导新课,生成新知——听音会意(感悟)

1P(Preparation):

伙伴交流预习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温故知新(预习)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6月—2012.9月)调查研究和准备阶段

1、组织开展教科研方法的校本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召集本组成员制定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题研究方案。

2、分析总结我校已有的课改经验和有效教学模式,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梳理有关理论,进行策略和理念内涵的研究;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国内外著名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国内各地区、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为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12.9月---2013.12月)全面研究和实施阶段

1、研究制定各学科、各课型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操作流程和具体办法。同时将各学科、各课型伙伴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印制成册,让每位教师知晓,鼓励教师在共性基础上发扬个性,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2、将重点年级和班级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具体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形成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伙伴课堂教学模式。

3、收集整理较为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研究。

4、组织各学科、各课型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交流、评议。

第三阶段(2013.12月—2014.12月)整理成果和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进行评价反思,开展讨论与总结。

2、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论文及总结报告,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专集。

3、展现课堂模式的实际效果,课题总结、鉴定、验收等。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

1、教学现状的调查

在我校开展“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题研究之初,就对教师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认清现状,寻找根源,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把握课题的重点和基础,选准研究的方向,突出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通过调查得出存在问题的根源是:①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不彻底;②伙伴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缺乏理论指导;③没有指导教学实践的共性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2、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①建立常规学习制度,我校要求各备课组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学习和反思学习,开设“每周讲坛”,并且利用教师例会、教研组会议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伙伴课堂教学相关文章,不断强化教师的思想觉悟,让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师的头脑中扎下根,使之成为支配教师进行伙伴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②理论联系实际,深刻反思,认真总结

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要求教师将学习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现状联系对照起来,谈体会,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拟定改进的措施。

③专家引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我校多次聘请专家到我校进行伙伴教学的专题讲座,如2013年12月我校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王红梅为我校教师做全脑教学专题讲座,2013年8月、2014年8月分别邀请襄阳名师郭丽华、王霞等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大大的提高了我校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

3、开展伙伴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教师伙伴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我校平均每周安排1至2节常规伙伴课堂教学研讨课,课前认真研究教法,组织教师深入课堂听课,互相学习;课后组织教师认真评课,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要求教师认真听取同伴意见,并及时反思总结。同时,各教研组每学期安排三次伙伴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老师们通过这个平台共同探讨伙伴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从而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伙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验证、反馈课题研究成果。

4、在理论指导下,开展伙伴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实践经验,探究有效的伙伴课堂教学模式。自我校“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题开题至今,教师们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大胆创新,与同事为伴,以课堂为研究基地,在交流与互助中探究伙伴课堂教学规律,在全体试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伙伴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5、广泛推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伙伴课堂教学模式。

在形成基本的、有效的伙伴课堂教学模式之后,我校课题组推出一些典型的、有特色、效果好的课堂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示范,展示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成果,然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课题组研究成员不定时巡视课堂,不断发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典型问题再进行微型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通过反复的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来不断丰富和完善我校的伙伴课堂教学模式。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理论价值:

1、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对本校教育改革的影响

①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定位于负有引领作用的成年伙伴,有利于简明扼要地理解和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教与学关系,即使是刚刚走上岗位的新教师,也容易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至于顾此失彼。

②伙伴课堂模式强调伙伴效应的应用,凸显了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2、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①伙伴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多元互动,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有利于激发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

②伙伴课堂提倡伙伴合作学习,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面参与,积极思考和亲自实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挖掘学生的潜力。

③伙伴课堂以课堂导航为指引的自主学习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离开了学校仍能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既有即时效益,又有长远的发展效益。

实践价值:

各学科不断改进与完善,针对不同课型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伙伴课堂模式。

1、对学生学的影响

①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向逐渐增多,自身价值得到增强。

②学生学习动机由外部转向内部,学习持久性和效果更高。

③学生的视野扩展,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愉悦感。

④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独立、自主性。

⑤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2、对教师教的影响

①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②教师的作用倾向于分析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建议、机会和条件。

③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④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有了实现的可能。

3、转变了教学过程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知识的传授者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学生: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媒体: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4、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校本培训的影响

①使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②使教学管理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形成了课堂考评机制。

③在学校各种人际关系中,如领导与教师、教师同行之间、教师与家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校园伙伴文化氛围。

④使素质教育得到一定的贯彻。

⑤改善了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进一步和谐。

5、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和教科研水平

自课题实验开展以来,实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教学素养大大提高。参加实验和研究的老师现在绝大多数已成为市、校教学研究的骨干。我们当中3人被评为校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实验教师撰写国家级论文4篇,省、市级论文13篇,市级优质课4节;有3人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在2010至2014年间,多次为全体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在实验过程中不少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并且部分科研论文已经发表。

6、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提高

在进行课题研究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成绩连上两个台阶,特别是及格率取得了更大地提升,A等成绩上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我们进行的这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讨研究,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实验实施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成绩显著,但由于经验不足,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该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我们相对缺少专家引领,研究和思考缺乏一种深度。

2、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情景的设置过于注重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认识策略的帮助还体现得不够。有时又由于偏重了教学流程和环节优化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学科本身的研究。

3、对于伙伴课堂的研究向课外延伸方面,如对目前学生的家庭教育与监护管理调查做了一些工作但远远不够。

4、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在部分学科中对伙伴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不够到位。

5、由于学校归属管理的条块分割,对同地域的类似课题如樊城区的“三究四学”的学习与借鉴不到位,没有充分利用一些现成的资源。

6、课题研究的部分资料不够系统与全面,不利于我们反思、归纳、总结,尤其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分类不够细致。

总之,虽然课题研究申请结题,但《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仍是我们不断探讨的课题,随着本课题后续的研究,以上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我们将继续把课题研究的成果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做出新的贡献。

9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