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观点调查报告

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观点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热点话题,调查报告,观点,大学生,校园

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观点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观点调查报告——基于上海地区高校目录一、引言3二、研究设计4(一)研究思路4(二)研究方法5三、调研结果与分析6(一)调查对象差异性7(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8(1)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安全、多彩、有意义?9(2)大学生对时事看法偏激?13三、讨论与建议18(一)教育机构职能:完善教学

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观点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观点调查报告

——基于上海地区高校

目录

一、引言3

二、研究设计4

(一)研究思路4

(二)研究方法5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6

(一)调查对象差异性7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8

(1)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安全、多彩、有意义?9

(2)大学生对时事看法偏激?13

三、讨论与建议18

(一)教育机构职能:完善教学机制,完善学校管理,积极引导学生18

(二)社会舆论:重新认识当今大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9

(三)大学生自身:调整心态、确立目标,积极进取20

四、结语21

一、

引言

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充满思辨和碰撞、充满迷茫和困惑、充满理想和憧憬的所在。正因为他们是乐于接受新挑战,乐于接受新思维、乐于接受新思潮的一代,所以需要有一个平台,让他们去交流,去沟通、去思辨、去提升。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热点话题层出不穷。从犀利哥到凤姐,从富士康到房价飙升,从世博到世界杯,这些话题总会迅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大学生也总会成为这些话题讨论的中坚力量。今天的大学生,是充满个性的一代,他们有着独特的视角。他们关注自己的校园,关心自己的同学,更关注校园外面的社会。对同一个话题,同一件事件,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有不同的见识与主张、更有不同的思考和理解。

信息化时代,网络等媒体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大学生们对网络等媒体的熟练使用,他们的舆论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80后、90后这些新生代大学生的讨论,褒贬不一。

那么,当今大学生们对这些热点话题持什么样的观点?这些话题是否值得大学生去讨论?我们将对此做出一项调查研究,希望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接触更多的同学,了解更多的话题,搜集更多他们对热点话题的关注与独到理解,来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思考,融合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热情。同时也对他们提出合理化建议,也让大众更真实地了解当今的年轻一代。

目前,对社会热点话题观点的调查研究较多,较少将目光专注于大学生中谈论的话题。毕竟,大学生们的兴趣点是有其特点的,大学生们的观点也是独特的。我们将基于在大学生中讨论的最新的热点话题,以我们的亲身体验,在第一线对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做出调查。这将充分发挥我们身为大学生的优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专注于校园热点话题的观点调查的空缺。

我们的团队的项目计划以上海的大学生为例,对各层次高校,各学历大学生广泛地进行对校园热点问题的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的数据。然后,在科学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就可以构建出大学生对校园热点问题的不同观点的框架。这些数据及框架将为有关部门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同时,我们也将针对这些资料,结合专家的评价,对大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希望能改善当今大学生精神风貌。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能够让大众全新地了解当今大学生。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校园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从校园生活、新闻时事两方面的热点话题来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关注热点及观点。

课题组将先从沪上各高校的论坛讨论组,以及人人,QQ,MSN,微博,豆瓣等主流社交网站上搜罗大学生关注较多的话题及不同观点,并进行筛选。又利用报刊、网络平台,查阅近期的与大学生有关的社会热点话题。从这两方面为问卷的设计做好准备。

最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整合成问卷形式发放,统计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观点及比率。其中,由于新闻时事存在一定的时效性,而调查研究也有一定时间限制。所以,我们将大学生关注的时事话题分类总结,有效避免实效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和以个案访谈为基础的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现行关于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观点的官方统计资料不足。为此,本研究将从大量的问卷调查中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基于问卷调查方法上的不可避免的缺陷,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等方法弥补问卷上的不足。

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本课题组于2010年9月到2011年5月之间在上海进行的实证调查。此次调查主要以在沪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上海为研究的地点,一方面是因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信息更新快,各种社会热点话题总会最先在这里引发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上海是我国高校较为集中地城市之一,拥有各种层次的高校,方便调研取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本研究采样的质量和数量。

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各种层次的高校,各种学历的大学生;区分男生和女生。由此,保证了本次调查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多阶段多途径发放问卷的方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2份,问卷有效率为88.5%,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变量

指标

有效频数

百分比(%)

性别

582

54.8

480

45.2

学历层次

专科

24

2.3

本科

780

73.4

研究生

258

24.3

院校类型

重点院校

744

70

普通院校

318

30

本团队在问卷统计中还运用比例法,对比法,多层次多角度通过大量数据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及其真实性。

比例法:主要通过对于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表述,直观形象地反应出某一问题的真实含义。

对比法:通过文理科对比,男女对比,等可以忽略其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抑或从另一方面探讨教育对于不同人群思想的影响。

三、

调研结果与分析

此次课题,我们将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基于校园生活和新闻时事两个方面分别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在课题进行过程中,我们以上海地区各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电子和纸质版问卷的形式收集整理课题所需数据,尽可能做到准确并使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以便于为此类项目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可参考材料。

(一)调查对象差异性

从调查问卷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以及走访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本科生与研究生,男生与女生对于校园热点话题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从校园生活的角度上看,研究生在此次调研过程中表现出来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性,对于问题的思考也更加全面。他们对于本专业的了解、学校的课程安排、现阶段的学习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相对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比较清晰的规划,也能更全面的看待目前的教育状况——弊端和优势。而就本科生而言,他们的目光则更多的聚集在自己的专业以及日后是考研、工作、出国抑或是其他的发展方向上,或者是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校园内的学习生活,比如学校间的交换生活动、专业选择,以及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对自己个人能力的培养。相对来说,本科生关注的问题更加的简单,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更加直接。

性别差异

而对于校园热点话题关注点的差异,在男女生之间对比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对于新闻时事话题的关注。我们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得知,男女生对于新闻时事热点的关注点有明显不同。男生关注的内容以世界形势、国家政策以及各种世界级比赛的赛事为主,涉及军事、政治以及体育赛事各个方面。关注度较广,同学之间的谈论度也较高,而且带有明显的个人兴趣倾向。而女生则相对来说更多的关注一些贴近生活的话题,由于访谈时间的特殊性与局限性,在进行访谈的时间段内,静安区大火、华联超市毒馒头事件、地铁安全问题等民生方面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则是女生们更为喜欢谈论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且,大部分女生都对此关注度较高。

结论

通过调查对象的不同而对研究结果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就校园生活而言,作为学生,无论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学习依然是所有人生活的重点。各种关注点和生活的重心依然以学习为主。即使由于层次的不同,对于学业方面也有着自己或浅或深的认识,但终归都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发展并服务社会。而新闻时事则更多的反映了一种个人的喜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上一些专业性的特点。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此次“大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调查问卷基于两个方面展开:校园生活篇和新闻时事篇。通过与在校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大学生活以及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研究。

(1)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安全、多彩、有意义?

校园生活篇以学习、生活、校园活动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一系列与大学生生活所密切相关的话题,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规划、校园生活的满意度以及校园活动的参与度。

1.在学习方面,我们从选课、学分、辅修三个方面着手,较为全面的概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几个问题。

从选修课选课方面来说,70%左右的学生对于选课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为主,20%是根据课程的热门程度及课程比较好过的因素。可见,选修课选课方面更多的为兴趣所使。所以,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加广泛的课程安排,更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而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喜好,依照学生兴趣开设大家更加喜爱的课程,也更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全面的发展,提高学校开设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大学生的学分、绩点,很多人的了解处于一种比较清楚或一般的情况,很清楚的同学所占比例仅为10%左右,还有大概10%的学生表示对于学分和绩点的评定及算法不清楚或很不清楚。学分、绩点对于考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学分、绩点并没有过任何的接触。所以,大学的学分和绩点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评定,也不知道怎样计算或者是更好的合理掌握、安排学分进行课程的修读。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学长学姐们的建议,按照一种常规的模式来安排和修读所应修得的学分的。所以,学校理应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即对新生进行这一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学分划分、课程安排等都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也便于学生日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合理的指定适合于自身的学习计划。

上海地区现分西南片区高校和东北片区高校两块实行辅修第二专业的制度,这大大方便了大学生跨校学习交流。然而,这一制度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调查的结果大部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希望通过二专的学习学点有用的东西来丰富自我,这也是日后走上社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持这种态度的同学数量约占参与调查人数的50%左右。第二种观点则是,想通过二专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由于大学入学时调剂专业情况的部分存在,通过二专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学习也成为很多同学修读二专的一个主要目的。持有此种态度的同学约占参与调查人数的30%左右。二专学习的选择相对来说更为自主,也更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来修读。学习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辅修第二专业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也需要同学有耐心和毅力来完成。现在,半途而废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2.关于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与学生相关的,即为学生的日常饮食和校园的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恰逢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也成为了全社会所普遍关注且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学校物价上涨的情况,35%参与调查的同学表示学校物价涨幅不大,可以接受。35%的同学也提出学校应该采取措施,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当然,约为90%的同学都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市场所主导的,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依然有10%的参与者认为学校的物价为大面积涨价,不是很合理。由此可见,物价上涨这种关系到同学切身利益的事情,大家的关注度较高,也更希望学校能有一个更为合理的方式解决。虽然物价上涨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大家还是更希望学校能通过自己的整体控制来尽可能的减少校内物价过多的涨幅。

而对于学生饮食的问题,我们则以学校食堂为参考。毕竟,食堂还是学生日常就餐的最主要场所。对于食堂的饭菜,我们分为三点进行调查:价格、卫生状况和美味程度。

1>价格

学校食堂饭菜的价格相对于校外而言,一半情况下都要便宜。所以在价格方面,70%的同学都持比较满意或一般的态度。

2>卫生状况

学校食堂的饭菜一般情况下由学校后勤集中管理,出于对学生健康的负责考虑,学校食堂的饭菜一般都很干净,大家的普遍反映也较为乐观。超过80%的同学都认为学校食堂饭菜的卫生质量属于一般、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3>美味程度

此项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食堂饭菜口味并不那么令学生满意。各高校调查结果汇总后表明,50%的同学认为学校食堂饭菜的口味处于一般水平,其他满意及不满意人数约各占一半。

通过对学校食堂饭菜的调查结果表明,就价格和卫生状况而言,学校食堂都能够做的令学生较为满意。毕竟,学校是一个非盈利性机构,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为学生的健康考虑,为学生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是学校所理应考虑并切实做到的。所以,在这些方面所做的调查结果令人乐观。但是,学校食堂饭菜的口味调查结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必然的客观原因。所以,可以说这是一个各高校都存在且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希望能够改善,但落实起来也确实有一定难度。

在校园安全方面,由于学校是一个自由出入的场所,特别是地处市区的学校,校内人员复杂,管理起来也有很大难度。针对校园内物品丢失情况,4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学生自身自我防范意识不够所引起,30%的学生则认为由于校内人员过于复杂所致。可见,在校园安全这一方面,学校安保的力度还是更多的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支持。但是,高校校园这一特殊场所,是否应该更加有序而不是像一个可以随意进出的公共场所,也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个人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在校学生所重视的问题之一。学生组织、科创研究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类讲座的参与,也是对大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

很多人说,进入大学约等于半只脚迈进了社会,参与大学中各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加入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并为其工作,被视为大学生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渠道。很多人会认为,在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分配上大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而且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开展学生工作中去,影响了学业。但是调查结果表明,50%的同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使其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而30%的同学则在这两方面更注重学习。由此看出,在校大学生虽然对于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视,但大多数人依然会以学业为重,以学习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对于科创研究以及学术讲座等等关系到学生自身发展又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东西,则更多的受到了同学们的关注。而从调查结果反映出来的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对于学生的科创研究项目,以及各种类型的讲座都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并给予了同学们一个良好的平台,收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研究数据表明,在科创方面,约为80%的同学均表示学校有措施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只有20%的同学对此类活动表示并不了解。而对于学校的讲座,更是有90%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会经常或是偶尔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通过对于校园生活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课余生活其实更多的依然围绕着学习展开。不管是对于个人能力的培养,还是通过科研项目等加深对于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抑或是通过讲座的形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情商等等,都是一种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学习交流、锻炼沟通的一个过程。大学校园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校园生活的多样化,也使大学生乐在其中,更利于发挥自身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大学生对时事看法偏激?

由于此篇实时性的限制,我们仅针对设计问卷阶段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大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时事热点话题进行了具体举例,为避免时效性问题,我们将这些常常受大学生讨论的话题分为四大类,分别进行研究和分析。

1.关于“二代”问题的看法

随着80、90一代的逐渐成长,“官二代”“富二代”等一系列具有明显时代特点的词语也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二代”现象的出现,由当时中国发展的国情所决定,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一特殊时期所决定。但“二代”们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确实也表现出了中国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近些年来,关于“官二代”“富二代”的讨论已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界媒体的关注,同时也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我爸是李刚”一事的出现,更是令“二代”们遭到了更多社会各界的质疑甚至于斥责。对于舆论所给予的各种评论,不乏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人们出于一种嫉妒心理所强加于“二代”们头上的一定“高帽子”。但是由他们在社会上的种种表现反映,他们的某些行为,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令人发指”。

当然,作为80后、90后的大学生,则更多的会以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0%的被调查者认为,“二代”存在的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反映出的则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还有20%的同学认为,“二代”的优越感由家庭环境决定,生活在一个有权有势、抑或是富裕优渥的家庭中的孩子存在此种优越感,也无可厚非。当然,从该研究结果不难反映出80、90后孩子对于这种关于他们同龄人问题的一种包容的心态。但同时,站在当事人,或者说是同龄人的立场看,这些问题的根源也确实不在于孩子自身。因此,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则又在此所表现出来。

2.关于国际关系问题的讨论

一直以来,中日关系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日本官方的种种做法,使中日矛盾时常出现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自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等一系列灾难发生之后,中国民众对于日本的态度也在此成为了我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近代史上一系列的冲突,使中日关系虽然在新时期有所缓和,但始终都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状态。这一历史所决定的因素无疑也对当前在校大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身为80、90后青年,思想与言行中依然深刻反映出了中国历史及政治教育下的特点。而日本扣押中国船员事件引发的钓鱼岛问题,与日本大地震严重受灾两件事情的相继发生,在考验这日本国政府与民众的同时,也在考量着中国民众的思想认识。

日本扣押中国船员事件致使中日关系一度紧张,甚至在西安、上海、郑州、成都等地先后出现了大学生游行活动。对此行为,40%的被调查者表示,这是爱国之情的一种表现方式。30%的被调查者则认为,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愤青”行为。而在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对日本民众表示同情,其中超过50%的被调查者愿意尽自己所能对日本伸出援手。当然,不排除少部分的被调查者对于此事冷眼旁观,甚至于感觉是对日本当年侵华暴行的惩罚。针对两件事情所反映的结果可以看出,爱国之情依然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但是表现得更加理智,也更为客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其他国家的交流逐渐增多,尤其是同日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甚是频繁。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而中国也理应顺应这种潮流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借助各种平台,与外国朋友的交流增多,接触的文化更加多元化,思想也更加开放。当然,并不排除其中思想极端的个体存在,但整体看来,当代大学生依然有着正确而友好的态度来处理中国的对外关系问题。

3.从奥运、世博看中国的发展

随着奥运会和世博会分别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北京和上海的相继召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已从中明显体现。随后而来的广州亚运会和西安世园会,也同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几次世界性盛会的召开,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增长见识、丰富生活之外,志愿者工作也成为了与其息息相关的事情。自北京奥运会召开后志愿者受到广泛好评,各种志愿者工作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问卷中的的调查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对于中国举办类似盛会持支持态度,认为是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提高的一种体现,是展现中国魅力、促进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但是,也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此类活动耗资巨大,不符合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对于志愿者,真正置身其中的大学生们或者也有着更多的发言权。对于盛会中的志愿者工作,60%的被调查者持赞赏态度,认为这是一个展现大学生风采的机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一扇门。但同时,也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把过多的目光投向了志愿者而忽略了其他,事实上,在志愿者的背后,还有一群为他们的工作所付出的人们。在举行盛会的期间,学校也确实存在着为志愿者服务、为志愿者服务的现象。暂且不说这种现象是否正确,但其中却也依然能够反映出志愿者工作的不足之处。

但整体看来,世界性盛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是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肯定。

4.网络蹿红人物

自芙蓉姐姐以一种堪称“雷人”的姿态蹿红网络之后,凤姐、犀利哥等一系列人物也以相似或雷同的方式引得了社会各界铺天盖地的关注和媒体的大肆炒作。然而对于此种现象,参与调查大学生的反应相较于前几项社会热点表现出了更少的关注度。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一种炒作行为,一种精神空虚的表现。并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

小结:

通过以上对社会新闻时事热点的调查可以清楚的看到,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更多的还是与自身利益相关,或与国家利益相关的一些事情,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大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外,同时去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对于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就显得自然而然,而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一个群体,相反,他们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于是对这些事件,也都有着他们独特的见解。

三、

讨论与建议

(一)教育机构职能:完善教学机制,完善学校管理,积极引导学生

(1)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但目前我们的很多高校都忽略了这一块,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有很少部分的学校老师会通过社会当下发生的热点时事与学生教育结合起来,这就会导致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或者传言的鼓舞,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

我们的大学生最缺乏的不是先进的知识,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有的大学生看似有了自己独到的想法,但却不够成熟,又或与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所背离,而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来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的作用。大学不能干预学生的思想,但必须培养他们的基本判别能力,不仅要让大学生勇敢说“不”,更要让他们真正会辨别黑与白。

(2)重视相关制度的宣传效果和运行效率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选课、学分、辅修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在这方面,学校也有一定责任。目前学校各职能部门并没有做到信息公开化,导致大学生对于学校中的一些事务都模糊不清。这些职能部门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能够对于大学中的各类事务由较完善的了解,这样,才能让今后大学四年的学习有规划,有效率,有成果。

此外,大学的各种科研机会,讲座信息也不能有效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大学生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依然是“同学传播”。学校机构应该完善网络等媒体的信息宣传体系。

(3)学校硬件设施还需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食堂,学校治安管理方面也存在可提升的空间。食堂在价格,卫生状况,美味程度上都需进一步改善。学校保卫科更需加大管理力度,适当控制进入校园的社会人士,还校园一个纯洁安静的学术环境。

(二)社会舆论:重新认识当今大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环境,往往淡化了其角色。因此,必须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力量,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应当加强同社会、家庭的联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对学生共同施加良好的影响,才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

其次,大众传媒要发出“积极的声音”。由于种种原因,“80后”、“90后”一直引起媒体的“关注”和“热议”,报刊杂志中这些字眼一度有着负面的意义。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这种舆论宣传是非理性的。大多数大学生十分关注与国家利益、自身利益相关的一些新闻时事,而且大多数也都是以理智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有的还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议。舆论的负面宣传对大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现行的大众传媒要重新认识待业大学生群体,发出“新的声音”让更多人真实了解当今大学生。

通过这次超千份的调查问卷,数据表明,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真正关注的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并且偏激性的行为并不普遍存在,网络上的传言也无真实性。我们应该把重点关注到更多大学生真实内心想法上,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社会舆论应该更加认可当代大学生,而不是将他们推向风口浪尖,给与过多的舆论压力。社会舆论更多的应该给与鼓励肯定,从社会的角度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追逐梦想。

(三)大学生自身:调整心态、确立目标,积极进取

当今大学生是有个性的一代,他们看待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也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通过数据我们发现确实存在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过于偏激。有的对学习抱着很不认真的态度,有的对校园以外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还有很大一部分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规划。

我们的建议是大学生在大学这样的开放环境中,多与人交流,开阔视野;多涉猎书籍,提升修养;多关注时事,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确立明确的目标,有梦想有追求。

四、

结语

所谓高等教育,就是要为国家输送最高质量的人才,我们的大学生在不远的将来,就将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骄傲。那么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国家的未来需要怎样的一批人去掌舵呢?

通过这次的精心调查,我们还是非常欣喜的发现,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与见解这一个小的方面所折射出的是我们的80后,90后大学生并不是自私的一群年轻人,更不是教条主义的应试教育下走出的书本的奴隶,而是留心身边,留心社会,留心国家的一群责任的青年。

他们勇于抨击社会的不平等,为弱势群体的权益而呐喊;他们可以擦亮自己的双眼,去看清世界的阴暗与灿烂,去发现真善美,去揭露丑恶的真相;他们愿意将自己的青春激情,殚精竭虑,喜怒哀愁付诸于自己的祖国母亲,去关切,评判,衡量她的一举一动,乐天下之所乐,忧人民之所忧。

虽然他们稚嫩,他们有着易被利用的阳刚,他们还不能以运筹帷幄的周密四维去看待每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应该高兴的是,他们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着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国家所应当庆幸无比的。

别去过多在意来自年轻人的莽撞,来自年轻人的异议,批判,甚至是谩骂,试问一个没有人愿意去责备的孩子,还会有所谓的前途吗?

22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