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身边的货币银行学(大作业) 本文关键词:银行学,作业,货币,感悟,身边
感悟身边的货币银行学(大作业) 本文简介:感悟身边的货币银行学——浅谈小额贷款(xx学院xx班,xxxxxxxx)1、对货币银行学的认识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流通和金融体系运行一般规律,以及两者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货币银行学研究金融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目的,在于为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服务。货币金融政策反
感悟身边的货币银行学(大作业) 本文内容:
感悟身边的货币银行学
——浅谈小额贷款
(xx学院xx班,xxxxxxxx)
1、
对货币银行学的认识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流通和金融体系运行一般规律,以及两者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货币银行学研究金融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目的,在于为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服务。货币金融政策反映着为实现某种宏观经济目标所要求的货币金融运行状态,它对货币金融运行方向和结构的调整以及银行等金融组织的活动有着很强的制约性。
2、
小额贷款
1、
小额贷款定义:
小额贷款是指通过非正式途径向微型和小型企业、贫困者或贫困者家庭提供融资服务,以扩大这些群体的选择范围,提高其生产性投资,从而增加这些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的金融活动。这种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融资。(源自MBA百科)
小额贷款在中国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合理地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了民间借贷市场,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也有针对上班族提供的的个人小额贷款数额一般在1000-5000元不等,大部分不需要抵押,但信用、信息审核比较严格。
2、
小额贷款优点:
程序简单、放贷过程快、手续简便;还款方式灵活;贷款范围较广;营销模式灵活;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质量高;小额贷款社会风险小等等。
3、我国小额贷款现状:
资金来源匮乏,渠道单一,成本高昂;监管体系混乱,多头监管和监管真空现象普遍;风险预警机制缺乏,信用风险时有发生;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间差距悬殊等等。
4、日常生活中的小额贷款现象:
“蚂蚁花呗”,分期付款,发薪贷,阿里金融,P2P平台,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等等。
3、
案例分析
1、格莱珉银行:
1974年,孟加拉陷入空前的饥馑之中。当时的尤努斯还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在郊区校园周围有一些穷困的村落,尤努斯发现这些村民太过贫穷以至于都得去借高利贷,每天辛苦劳作的钱大部分都用去了还债。
于是他用一周的时间搜罗了一些依赖放贷的人名单,令他再一次吃惊地是:列着42人的清单上写着,借款总额为856塔卡,不到27美元。尤努斯意识到他们每天辛苦劳作却依然贫穷,是因为这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不能帮助他们扩展他们的经济基础,没有任何正式的金融机构来满足穷人的贷款需要。他把27美元按名单给了这里的42个人,并称还款期限是“在他们还得起的时候”。
经过尤努斯不断的游说,贾纳塔银行终于答应给予贷款,尤努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他是所有贷款的担保人,银行不会和村里那些贷款人的任何一个打交道,所有文件签署只找尤努斯。得益于一些银行首脑的私人关系,尤努斯在传统银行中设立了奇特的分行,一些银行干脆就把它叫做“格莱珉试验分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尤努斯遇见了大学读书时认识的朋友,巴基斯坦驻华盛顿大使馆商务参赞穆希思,帮了他的忙,并最终促使这个一直屈居于其他银行的“格莱珉试验分行”在1983年成为一家真正的银行———格莱珉银行,一家专门为穷人服务的独立银行。
分析:尤努斯通过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向孟加拉国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提供小额银行贷款,使这些在通常金融制度下无法得到信贷的人有了发展的起步资本。“五人小组”是格莱珉最为经典的模式,这一制度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保证了商业贷款的安全和持续性。
格莱珉银行把部分组织成本转移到小组,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又设立信用额度加上一道熟人社会的道德保险杠。作为福利式小额贷款机构,可贷可存的特点能帮助穷人真正脱贫。
格莱珉银行模式成功核心在于信任。货币运动及其规律性是同信用活动特别是银行信用活动密不可分的。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货币余缺的调剂使得信用关系的产生成为必然。各种信用关系、信用工具的发展,都对货币机制及其运行起到了推进作用。借贷双方的共同信任才能打造出格莱珉银行这样的成功。
2、
高校学生无力偿还校园贷自杀事件:
“爸,妈,儿子对不起你们,我真的撑不下去了??别给我收尸,太丢人??”在发完这段短信后,21岁的郑兴强(化名)从青岛的一家宾馆楼上跳了下去,陪伴他最后时光的只有那部白色的手机,里面存留着两天前的电话录音,对方是一名陌生的女人,一名催债者,来自于一家网络借贷平台。
郑兴强出生在河南南阳邓州裴营乡,自杀前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14级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大二学生。郑兴强曾以“慕尼黑之手”这个昵称在网上发布迷上赌球的过程。他称自己在2015年1月份在网上接触足彩,刚开始自己能够小赢一些,“觉得赚钱太容易了,慢慢就加大投注??”最多一次,郑兴强曾经赢了7000元,但并没有罢手,反而越陷越深,最后他在“代理”的“引导”下迷上了境外赌球。他写道:“我把赢的钱拿去消费、购物、大吃大喝,什么都用好的。然而不会让我一直赢,有一天我特别黑,输光了之前赢的钱,我慌了,没钱就没法玩了??”“??这时候我想到了贷款,心想这钱都能赢回来的,贷款也无可厚非。套现花呗,然后在网贷平台贷了一万多,说实话,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搞这么多钱,虽然是贷款,心里居然一点恐慌都没有,钱那时候看来就是数字,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字。”
同学说,曾经有催款人闯进了学生宿舍,把郑兴强带走后,暴打了一顿。父亲郑怀凯并不知道各种名目繁多的P2P网贷,这个常年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直到现在都似懂非懂。老郑第一次帮着儿子还了7万多,这是他一辈子的积蓄;第二次还了3万多,是从亲戚朋友那借的。在多番劝阻无果后,郑怀凯带儿子去了舅舅家,然而,舅舅也没能阻止郑兴强疯狂赌球。从20万,到30万,到最后的60万,直到把家底全部掏空,窟窿却越来越大。
据同学反映,郑兴强已经先后自杀多次。同班同学张军说,郑兴强是班长,每年开学,都要登记同学父母的身份证、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在获得张军许可后,郑兴强曾用张军的名义,在诺诺镑客、名校贷、优分期、分期乐、雏鹰、趣分期等平台,贷款了近6万元。初步统计,郑兴强留下的近60万欠款,是他用28个同学的名义借的。在郑兴强自杀身亡后,一家网贷平台对郑兴强所欠的债务进行了免除。但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解脱,同学说他们现在不仅为那些莫名的债务所痛苦,同时他们更会担心在别人眼里,郑兴强是他们逼死的。
分析:大学生借贷本是救“急”不救“穷”、救“难”不救“奢”,“校园贷”并非是祸,缺少安全的弦、理财的意识,就容易深陷其中。“校园贷”的初衷是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但有需求就有市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往往都具备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该自主负责地处置财务纠纷。然而,他们经济不独立、财务不自由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校园贷”可谓是对其自制能力与适度意识的考验。
其次,网络借贷平台的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在很大程度上给“校园贷”乱象添了一把“柴火”。正因为贷款门槛低、条件限制少、办理快捷,才具有校园吸引力;相反,也让不少人混淆了刚性需求和膨胀需求的区别。如果借贷平台放纵甚至迎合虚假消费能力,那么无异于把自己推向风险的暴风口。网络借贷平台和主管部门只有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和诚信品质,才能利用好市场优势。可以说,“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应该建立在对用户供需相对匹配的支持上,一味地打法律的擦边球、钻监管制度的空子,定会得不偿失。
四、感悟
随着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紧密结合并高度发展,全社会范围的货币资金融通随之出现,日趋复杂。小额贷款就是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紧密结合的典例。
随着科技发展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货币开始发生形式上的转变,现金与电子货币的相等变换,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金融监管的“真空”阶段。
而我国小额贷款还面临着许多难题。
首先小额信贷缺少最终偿还的保障机制,小额信贷的借款者一般是创业者,且多为资金匮乏者,如果创业成功,他愿意归还贷款,可是如果创业失败,资金损失,贷款者的利益就难以保障。其次小额信贷运作成本过高。小额信贷属于零售贷款,一个信贷员最多营销一二百笔贷款,但是金额却仅仅是几百万,这和批发贷款的规模效应是无法比的,相对的人力物力成本过高。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诚信体制缺失。小额贷款绝大部分依靠的是信用担保,但是很多贷款户将小额贷款看作是“唐僧肉”,赈灾,扶贫款,逃废,骗取等恶意行为时有发生。
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小额贷款的前景依然是非常广阔的。在我国,不管是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还是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根据其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发展战略,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是可以兼容的。两种组织形式不一定要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发展,可以在侧重某方面的同时,适时兼顾另一方面,发挥出组织自身的特色。
只有实现覆盖面和可持续性这两方面的目标,小额信贷机构才会实现其真正的使命,取得其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我国正在探索小额贷款的发展之路,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要防止小额信贷产生变异。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组建形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而应根据我国金融体制环境因地制宜,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
总而言之,小额贷款只是一个信用工具,是利是弊,具体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主要还在于使用这个工具的人。小额贷款发生的语境只能是暂时性的“应急”或“奖励”,而非设想据此途径彻底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实际上任何合理的贷款形式,都不应该是一场不求回报的公益活动,而是以市场性为原则的可持续商业活动,有供有求,双方受益。
参考文献:
【1】庄林,《东方企业文化》-《小额信贷的典型案例分析及经验总结》
【2】《每日经济新闻》校园贷有关内容
【3】湖南《七大金融审判典型案例》
【4】安徽教师考试网-《如何看待校园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