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未必清-辩论材料 本文关键词:旁观者,辩论,未必,材料
旁观者未必清-辩论材料 本文简介:旁观者未必清——辩论材料悠闲的鸟儿旁观长江奔流入海,却不清楚江水为什么愿意用生命灌注无际海洋;蹁跹的蝴蝶旁观飞蛾冲向刺眼的火焰,却不清楚它为什么明知是死却还要扑火;愚昧的人们旁观古□亭口一个革命者的被杀头,却不清楚他是为了什么牺牲生命。旁观者未必清,因为他们不了解当局者心中有着怎样的壮志或信念。“荃
旁观者未必清-辩论材料 本文内容:
旁观者未必清
——辩论材料
悠闲的鸟儿旁观长江奔流入海,却不清楚江水为什么愿意用生命灌注无际海洋;蹁跹的蝴蝶旁观飞蛾冲向刺眼的火焰,却不清楚它为什么明知是死却还要扑火;愚昧的人们旁观古□亭口一个革命者的被杀头,却不清楚他是为了什么牺牲生命。
旁观者未必清,因为他们不了解当局者心中有着怎样的壮志或信念。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屈原怀着满腔悲愤,来到咆哮的汩罗江边。他遇见了渔父,那个最具代表性的旁观者。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渔父之问深深刺痛了“当局者”的爱国之心。渔父怎么会懂得一位爱国诗人体内流动着的那滚烫的血液?旁观者没有那样的抱负,他只知道渔舟唱晚的美,却不清楚忠而被谤的恨。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最后孤独的呐喊以江面上扑通的落水声而告终。当局者清,而旁观者迷。
封建王朝垂死挣扎之时,人民像奴隶一样生活着,无知,愚昧,麻木。有那么一群有志之士,为了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民运站了出来,却被残暴的统治者屠杀了。不知是秋瑾还是夏瑜的血洒在古□亭口冰凉的泥地上。旁观者眼里闪烁的不是愤怒和同情,而是看到杀人盛况后的兴奋,还有人是期待——为了得到那鲜红的人血给孩子治病。
没有一个旁观者清楚就义者的心情。那种民族大义与麻木的灵魂本来就找不到交集。旁观者不清,他们不清楚当局者牺牲者的努力,不清楚自己的命运,甚至连自己糊里糊涂成为“当局者”时为什么会被杀头也不清楚。再杀几个阿Q,旁观者也依旧是迷糊的旁观者。
反观当今社会,旁观者也未必清。有多少贪图享受的人从不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对辛辛苦苦的奋斗者嗤之以鼻?有多少自私自利的人从不关心民生疾苦,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冷嘲热讽?有多少唯利
是图的人毫不关心他人的安危,对见义勇为的热心者冷若冰霜?
旁观者没有当局者的鸿鹄志,没有当局者的奋斗史,没有当局者的热心肠,所以,旁观者未必清。
试想,四个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按理说,人人都应当是“当局者”,是主人翁。碰到困难,自己应尽一份力量。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他是不主张做旁观者的,何况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呢?如果你竞当了旁观者,就表明你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起码责任,这正是最大的“不清”。
一个人一旦置身于旁观者的地位,就会渐渐地与时代隔绝,与人民疏远,既尝不到创业的艰辛,也领受不到胜利的欢乐。甘与苦,爱与憎,冷与热,跟时代全不相通。这样就会变得庸俗猥琐,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而不顾四化之千秋大业。正是所谓孟子所说的“不见舆薪”(一车子柴草都瞧不见),又何“清”之有?
可见今天的旁观者,因为不清——对四化前途不清,对社会规律不清,对时代潮流不清——才旁观的。而愈是旁观,但愈是“不清”了。
现时,那句流行已久的俗话似乎应当倒过来:“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这样一改,也许更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俗话又说:“袖手旁观。”“袖手”,正是旁观者的特点。凡事若不动手干,只是袖手观看,就不会有变革现实的实践。只凭看,怎么能看得清呢?
一切真知本来只属于亲身实践的人们。今天,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的,也只能是那些以主人翁的姿态变革社会、献身“四化”的人们。
再说“旁观者未必清”。事物总是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的,传统说法有的在当时是合理的,事过境迁却不合理了,有的如果失去一定的条件,本身就存在谬误。如果对传统说法进行反思,文章的思想就显得独特而新颖了。
曾有心理学家做这么一个实验:给一些参加实验的人呈现一张图片的一部分,让被测试者描述这张图片的内容。这部分图片上有一名穿着运动服的男子在路上跑步,于是,被试们说这是一个人在锻炼身体;这时,心理学家呈现了图片的另一部分,只见那名男子前面还有一名女子一脸惊恐地跑,被测试者们立刻断定这是一个流氓在追一个姑娘;最后,心理学家给被试看了图片的全部,被试才发现图片上这两人身后还有一只老虎在追,这才是这两人要跑的原因。
当人们作为旁观者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一个片断便从主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下推论。这当然对我们认识某一事物有所帮助,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根据这一个片断,便自以为得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推论是正确的,那就失之武断了。这就如同《十五贯》里面的那个糊涂县令断案:“看她艳若桃李,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怎会冷若干冰霜?她与奸夫情投意合,自然要生比翼。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我们太相信这句话了,做自己的事,太喜欢看别人的脸色了!别人脸色的阴晴圆缺是自己旅行的指南。不是想吸引别人用众星捧月的目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就是想迎合别人的胃口而用同病相怜的眼神去触摸世界。太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使我们做事寸步都在游离、思想都在犹豫,在患得患失中错过了良机。人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旁观者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也许只是一些好事者的指指点点,并不会伤我们的大雅,但我们却记住了别人鄙夷的眼光、含冰的冷嘲、郁闷的热讽。还有被认为不上墙的烂泥、扶不起来的阿斗。
我们是害怕舆论的力量,也知道三人成虎的厉害,但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待旁观者,它并不是清的一览无余。前一段看一低俗的笑话,说某市有一批好事的旁观者,整天躲在公厕旁边,来调查人们的是否有讲究卫生的习惯,这一天,来了两个外地人,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吃喝太过猛烈,一边手捂着肚子,一边手搭凉棚四处观望,见到公厕,就一前一后进去了。旁观者也是在一旁指指点点,想做统计,也就一袋烟的功夫,第一个外地人经过酣畅淋漓战斗从厕所里出来了,他并没有四处张望,连近在咫尺的水管都视而不见,就离开了。调查者得出结论,此人不讲卫生,属于蛮夷之人,立刻此人脸上写满了龌龊。又过了一袋烟功夫,第二个外地人嘴里嘟嘟囔囔地出来了,他四处张望,看见有水管可洗手,露出了一丝惊喜,到水管前,手洗了足足有5分钟,调查员的结论又一次出来了,此人甚是讲卫生之人,欣喜之余,所有好的形容词都扣在他头上也不为过。这样旁观者就把两人生活习惯的好坏给分开了。其实旁观者并没有听到第二个外地人怎么嘟囔的,翻译一下就是:“什么破公厕,连手纸都不放,害的我只有用手擦。”也许这只是一则笑话,但一笑之后,我们应该从中学习点什么,旁观者会用自己统计的数据来下结论,但结论不是定论,也不知道是否准确,我们没有必要盲目的相信。也不应被一连串的不利措辞吓到,应该如小马过河一样,那些尖酸的言语及忠厚的劝告都是参考,最重要还是自己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