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定 本文关键词:辽宁,实施方案,玉米,品种,试验
辽宁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定 本文简介: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2015年3月1日目录第1部分试验目的和程序1第2部分比较试验22.1试验申请22.2组别设置及田间设计22.3专用玉米品质检测22.4统计方法及指标3第3部分区域试验43.1组别设置及田间设计43.2辅助性鉴定及检测43.3品种处理6第4部分试验管理74.1试验种子接收及
辽宁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定 本文内容:
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2015年3月1日
目
录
第1部分
试验目的和程序1
第2部分
比较试验2
2.1
试验申请2
2.2
组别设置及田间设计2
2.3
专用玉米品质检测2
2.4
统计方法及指标3
第3部分
区域试验4
3.1
组别设置及田间设计4
3.2
辅助性鉴定及检测4
3.3
品种处理6
第4部分
试验管理7
4.1
试验种子接收及发放7
4.2
对照品种供种7
4.3
苗期检查8
4.4
田间试验考察8
4.5
数据异常处理8
4.6
试验总结会9
4.7
主持单位工作内容9
4.8
承试单位工作内容10
4.9
工作纪律11
第5部分
其他12
附件1
主持单位名录13
附件2
试验组别和种子量14
附件3
抗病鉴定调查项目15
附件4
种子内外标签示例15
附件5
区域试验品种名录16
I
第1部分
试验目的和程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辽宁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为筛选适宜在辽宁省内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制定本方案。
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通过一系列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对玉米品种的产量特性、商品品质、特异性、抗逆性和适应区域等性状做出评价,为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供科学、公正、可靠的试验结果。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工作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具体由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二处组织实施,技术工作由主持单位(见附件1)和承试单位承担。
玉米品种试验依次分为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阶段。比较试验是筛选性试验,主要为区域试验筛选试验品种;试验时间为一个生产周期。区域试验对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并进行DNA指纹鉴定、抗病性鉴定等检测,试验时间为两个生产周期。生产试验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进一步验证,试验时间为一个生产周期。
11
第2部分
比较试验
2.1
试验申请
拟参加试验的单位和个人,请到“辽宁种业信息网”中的“服务指南”栏目下载《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申请表》。填写前应详细阅读《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申报指南》,严格按照其要求填写,在指定日期前将申请材料邮寄到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二处。当年4月1日前将参试用种送(寄)至负责的主持单位,申请试验的单位/个人按“4.1
试验种子接收及发放”的要求提供试验种子。
2.2
组别设置及田间设计
品种比较试验设中熟组、中晚熟组(含专用)、高密组、晚熟组、极晚熟组(见附件2)。
采用间比法,逢1对照,试验品种随机排列,2次重复,4行区,每次重复小区面积10㎡;所有组别试验四周保护行不少于4行。每次重复实收中间2行风干脱粒,按14%水分折算产量;第一次重复边行调查生育期。
各主持单位分别留存试验品种的DNA指纹鉴定检测样品,与品种管理二处现场共同封存并妥善保管。
2.3
专用玉米品质检测
专用玉米自比较试验起每年都进行品质检测,由铁岭农科院和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具体实施,铁岭市农科院于10月20日前将套袋自交的待测样品送到检测单位。检测单位于11月15日前将检测结果送到主持单位。
2.4
统计方法及指标
普通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在平均增产幅度达到5.0%的前提下,且平均生育期满足以下条件,依据下年各组区试可容纳的品种数额依次录取升入同组区试。
平均生育期限制性条件:
①中熟组参试品种生育期天数≤对照种先玉335生育期天数;
②中晚熟组品种生育期天数≤对照种郑单958生育期天数+1;
③高密组品种生育期天数≤对照种迪卡516生育期天数。
平均生育期天数四舍五入取整后比较。
专用玉米比较试验在产量不低于对照前提下,且品质检测结果与申报类型相符,按增产幅度依次录取2个以内品种升入区试。
第3部分
区域试验
主持单位于品种试验总结会议后通知升入区试初试或复试品种的单位/个人。接到通知的单位/个人按照“4.1
种子接收与发放”的要求提供试验种子。
3.1
组别设置及田间设计
区域试验分为中熟组、中晚熟组、高密中晚熟组、高密组、晚熟组、高密晚熟组、引种组、鲜食组(见附件2、附件4)。
普通玉米区域试验初试、复试同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各单位自行设计排列,3次重复,5行区,每次重复小区面积20㎡;所有组别试验四周保护行不少于4行。每次重复实收中间3行风干脱粒,按14%水分折算产量。第一次重复边行调查生育期并收15穗用于室内考种。
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初试、复试同区试验,采用随机设计,各单位自行设计排列,不设重复,6行区,小区面积24㎡;四周保护行不少于4行。中间4行收获计产,为防止花粉直感影响籽粒品质,每小区应套袋自交20穗直至采摘,以备品尝鉴定。
3.2
辅助性鉴定及检测
区域试验品种同时要开展抗病性鉴定、DNA指纹检测等辅助性鉴定及检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高密中晚熟组、高密组、引种组)、铁岭市农科院玉米所(中熟组)、沈阳农大特用玉米研究所(鲜食组)于4月5日前将辅助性鉴定、检测所用种子送到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所,由其统一分装并送到各检测单位,送样过程至少2人在场。
⑴抗病性鉴定
由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具体实施。
人工接种鉴定全省设5个点,不设重复,种植密度3500株/亩,每份材料4行,每行26株,正常田间管理。抗病鉴定对照自交系为MO17、黄早四、掖478、获白、沈137、齐319。承试单位需6月15日前调查定苗株数上报主持单位。接种项目有: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鲜食玉米只接种并调查丝黑穗病。人工接种鉴定点还要调查灰斑病和弯孢叶斑病的自然发病情况。
丝黑穗与茎腐病株数满足以下条件,即认定该品种超标,终止试验。
丝黑穗:(发病株数+定苗株数-调查总株数)/定苗株数≥25%
茎腐病:(发病株数+定苗株数-调查总株数)/定苗株数≥40%
区域试验点要调查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灰斑病和弯孢叶斑病的自然发病情况;鲜食玉米只调查丝黑穗病的自然发病情况。要在年终总结报告中体现详细调查结果(见附件3)。
植保学院要进一步规范菌源、接菌量及接种技术操作,根据生产中病害流行情况提出病害鉴定种类的调整意见,对于接种过程可以选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⑵DNA指纹鉴定
由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具体实施。比较试验、区试初试、区试复试、生产试验品种留存鉴定样本由主持单位和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共同封样,由各主持单位分别妥善保管。
DNA指纹鉴定结果8月1日前报至主持单位。年际间DNA指纹鉴定判定为不同品种的,终止试验。DNA指纹与其他已知品种或参试品种存在异议的品种,视异议解决情况做出继续试验或终止试验的决定。
⑶品尝鉴定
鲜食组玉米品种要进行品尝鉴定,由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具体实施。在沈阳农大试验点取样,每个品种套袋自交授粉20穗,各品种在采收期采收后冷冻保存。由沈阳农大特种玉米研究所组织专家进行品尝鉴定。
3.3
品种处理
区域试验进行2个生产周期。品种处理意见由玉米专业委员会在玉米品种试验总结会议上做出。
第4部分
试验管理
4.1
试验种子接收及发放
参试种子应于4月1日前送(寄)至主持单位。选育者和申请者应足量提供试验种子(种子量见附件2)。外标签和内标签上应依次注明:试验级别(比较试验/区域试验)、试验组别、品种名称、选育者、申请者、联系人/电话、种子重量。单位选育者和申请者要在内标签上盖章,个人选育者和申请者要在内标签上签字并按右手食指印(见附件4)。
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安排当年试验:①未按期提交合格的申请文字材料或试验种子;②种子实际重量低于标示重量或要求重量;③无内外标签或种子标签填写信息不全、不清晰,或者与申请材料不一致,印章、签字、指印不全或无法鉴别;④种子质量达不到试验要求;⑤种子上有可供识别的标记或气味;⑥种子进行包衣或覆膜等处理;⑦有其他影响试验公平性和准确性的情况。
包装物必须耐磨、结实、整洁、干净,并且不要装得过满,防止开袋分种时溢出,导致混杂。无论合格与否,试验种子均不退还给选育者和申请者。
抗病性鉴定、DNA指纹检测所用种子4月5日前集中到丹东农科院玉米所。主持单位应于4月20日前将田间试验用种分发至承试单位。
4.2
对照品种供种
对照品种将由指定单位提供。郑单958、先玉335、迪卡516向选育单位引种;沈玉21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提供;丹玉402由丹东农业科学院提供;垦粘1号、沈甜6号由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提供;抗病鉴定对照种由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提供。各供种单位要切实保证对照品种的质量。相关单位务必于每年的2月1日前将所需对照种切实落实到位。
4.3
苗期检查
每年6月份由品种管理二处组织苗期检查,重点检查承试单位试验质量,包括试验设计、密度、行距、株距、小区面积和出苗率等。主持单位每次考察结束后,都要写出详细考察报告,盖本单位公章后,上报品种管理二处。
4.4
田间试验考察
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由品种管理二处组织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相关专业专家对试验点进行考察,主要开展田间现场鉴评,考察倒伏、倒折、空秆和主要病害等。
4.5
数据异常处理
如果品种比较试验中比对照增产幅度超过30%的品种,则在该点的产量以比对照增产30%计算。如果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幅度超过25%的品种,则在该点的产量以比对照增产25%计算。如果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幅度超过20%的品种,则在该点的产量以比对照增产20%计算。如试验点整体倒伏、倒折较重,经玉米专业委员会同意,该点倒伏率、倒折率可不进入统计。
承试单位的总结报告要加入异常值分析表。对于预试单点增减产超过对照30%的数据、区试单点增减产超过25%的数据等试验数据异常的情况,承试单位要做出详细说明,并提供照片、视频等详细资料。每年的试验数据都要进行数据复核与审查,必要时可约谈试验单位负责人和试验技术人员。以上工作主持单位要在当年品种试验总结会前完成。
4.6
试验总结会
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应当在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召开品种试验总结会议。品种试验总结会议主要有以下内容:
①主持单位提供品种试验数据,汇报试验结果。
②玉米专业委员会根据试验结果、试验考察情况做出以下决定:
确定完成生产试验可以提交审定品种和终止试验品种;
确定完成区域试验复试可以进入生产试验品种和终止试验品种;
确定完成区域试验初试可以进入区域试验复试和终止试验品种;
根据区域试验剩余容量确定完成比较试验可以进入区域试验初试品种。
③试验组织实施单位、玉米专业委员会、主持单位共同确定下一年《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总结会后各主持单位将晋级品种及时通知申请者。
4.7
主持单位工作内容
各主持单位负责相关组别试验的具体实施,参与制定《方案》与试验总结报告,指导相应承试单位的试验工作。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作为试验牵头单位,负责全省玉米品种试验的技术性工作,组织相关会议和试验考察,发布《方案》,汇总试验数据,公布试验结果等任务。
主持单位会同品种管理二处共同制定田间调查表、试验农事操作日程表、试验调查项目日程表等文件。相关文件、总结、通知、结果下发前应由品种管理二处审查后方可公布或执行。
4.8
承试单位工作内容
承试单位主要负责相应组别试验的具体实施。试验要指定专人负责,承试单位必须指定一名正式职工作为试验技术负责人和联系人,试验体系组织的考察、会议与培训必须由该技术负责人参加,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必须由单位出具相关说明。承试单位法人代表是其承担试验结果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在试验结果上签字。要严格执行方案,按时上报试验数据和总结,安排承试单位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业务知识。
承试人员在认真、科学的调查性状的基础上,还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估各参试品种在当地是否有应用价值,并在年终总结报告的“品种综合评价”栏中加以说明:(1)成熟期与对照相比是否合适;(2)在病虫害、倒伏等抗逆性方面是否有问题。承试单位对试验过程中出现极值情况(如丝黑穗病>10%、茎腐病>30%,大斑病、灰斑病、弯孢叶斑病达到高感(9级),倒折倒伏之和>10%等)、人为或牲畜破坏的,应7天内通知本区主持单位、抗性鉴定单位(抗性超标的情况),以便核实、确认,并采集相关的图文资料上报给以上单位。对照产量偏低,低于正常水平,而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试点,说明该试点不再适合进行本组试验,为增加试验区划合理性,将酌情予以调换或取消。产量增减幅度大于20%以上时,各试点应在总结报告中说明原因。出现极值情况没有按时提交正式报告的,试验结果报废甚至取消该单位的承试资格。
年终试验总结报告一式三份,省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二处、主持单位和承试单位各一份。承试单位要按统一表格填写试验结果,在11月1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二处与主持单位,在11月15日前形成书面材料并加盖承试单位公章并由单位法人代表签字予以确认(必须与试验方案所写名称一致)后上报到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二处和主持单位,不能按期上报的不予发放试验补贴。
4.9
工作纪律
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农作物品种试验人员工作守则》。品种试验、审定单位及工作人员,对在试验、审定过程中获知的申请者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对外提供申请品种审定的种子或者谋取非法利益。播种后剩余试验种子要充分混匀后灭活,不得向主持单位、管理单位以外的单位提供。品种试验承担单位弄虚作假的,取消承担品种试验资格。
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点、抗病鉴定点全部封闭运行,除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安排的检查、指导外,禁止其他单位和个人参观,一经发现,取消承试资格,参试单位、个人停试3年。
我们鼓励举报参试单位、承试单位、鉴定单位、主持单位和管理单位及工作人员在试验工作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包括故意毁坏试验试材和破坏试验结果公平性的行为。我们将对举报人身份保密,举报一经证实,将予以严肃处理,举报电话:024-86131090。
第5部分
其他
2015年起申请各级、各类试验需提供《转基因检测报告》;自区域试验初试开始,从试验种子中提取杂交种标准样品4公斤,种子量达不到要求不予安排试验;鲜食组要进行生产试验;所有品种生产试验在区域试验复试完成后进行。比较试验、区域试验、抗病鉴定等试验全部实名。中晚熟组、高密中晚熟组、引种组密度调整为4500株/亩,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同步调整。
2016年起,申请参加区试鲜食组的品种,要完成2年以上且不少于10个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申请参加省比较试验的品种要完成1年以上且不少于10个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专用玉米品种还要提供相应项目的品质检测报告。品种比较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品种、试验设计、承担单位、抗性鉴定、品质分析、产量结果及各试验点数据、汇总结果等。
2017年起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减至2组。
16
附件1
主持单位名录
主持单位
联系人
电话
通信地址
承担试验
电子邮箱
丹东农业科学院
杨海龙
0415-8291759
13842508053
凤城市草河经济管理区
/118109
普通玉米中晚熟组、晚熟组、高密晚熟组、极晚熟组、专用玉米
杨海龙:[email protected]
常
程:[email protected]
周
慧:[email protected]
李凤海:[email protected]
高增贵:[email protected]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常
程
024-31029918
13604909452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110161
普通玉米高密中晚熟组、普通玉米高密组、引种中晚熟组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周
慧
024-72601836
15941036566
铁岭市银州区柴河街南段238号
/112616
普通玉米中熟组
沈阳农业大学
特种玉米研究所
李凤海
024-88421178
13897954827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10161
鲜食组
沈阳农业大学
高增贵
024-88487149
13066674640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10161
抗病鉴定
※特别提示:邮寄至丹东农科院的试验种子,只能通过邮政EMS、邮政快包、顺丰、申通才能寄达。
附件2
试验组别和种子量
组
别
对照
品种
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
密
度
(株/亩)
容
量
种子量
(公斤)
密
度
(株/亩)
容
量
种子量
(公斤)
中熟组
先玉335
4000
2组,100个
3.0
4000
1组,14个
16.0
中晚熟组
(含专用玉米)
郑单958
4500
4组,200个
3.0
4500
3组,42个
(专用2个)
16.0
高密组
迪卡516
5500
2组,100个
4.0
5500
1组,14个
17.0
高密中晚熟组
郑单958
4500
1组,10个
16.0
引种中晚熟组
郑单958
4500
1组,8个
12.0
晚熟组
沈玉21
3500
3组,150个
3.0
3500
2组,28个
16.0
高密晚熟组
沈玉21
4000
1组,14个
16.0
极晚熟组
丹玉402
2500
1组,50个
3.0
鲜食组
垦粘1号
沈甜6号
3500
1组,14个
6.0
附件3
抗病鉴定调查项目
试验地点
大斑病
丝黑穗病
茎腐病
灰斑病
弯孢叶斑病
丹
东
○
○
○
△
△
铁
岭
○
○
○
△
△
沈
阳
○
○
○
△
△
大
连
○
○
△
△
锦
州
○
○
△
△
区域试验点
△
△
△
△
△
注1:○=人工接种和调查;△=自然发病调查;=鲜食玉米抗病鉴定。
附件4
种子内外标签示例
品种比较试验
中熟组
品种名称:××1501
选育者:辽宁××种子有限公司(内标签加盖公章)
申请者:辽宁××种子有限公司(内标签加盖公章)
联系人:张三/13123456789
种子重量:4公斤
附件5
区域试验品种名录
中熟组
中晚熟
1*
LDBX701
1*
恒茂218
15
万育1302
29
成林134
2*
LB311
2*
铁378
16
法试77
30
X22
3*
SH-52
3*
N33
17
DG1301
31
F008
4*
DK193
4*
丰海7号
18
LDD96
32
SNLM4509
5
LH3017
5*
GXY1204
19
CM178
33
RF188
6
MH6037
6*
株丰1318
20
锦517
34
LB404
7
YCL57
7*
CY3588
21
STR703
35
DM303
8
WF663
8*
连禾333
22
M423
36
承293
9
阜研99
9*
海295
23
DS476
37
CM378
10
DX1405
10*
JXQ126
24
海2107
38
G7533
11
铁1213
11*
GY3201
25
F88
39
H1433
12
北玉4102
12*
丹8319
26
Z218
40
海2106
13
XH127
13
东13701
27
沈试522
41
QS10
14
RD1401
14
DG1302
28
营试168
42
DHSY8054
高密组
高密中晚熟组
晚熟组
1*
佳昌819
1*
ZHYU999
1*
株丰1317
15
DX1431
2*
铁388
2*
海296
2*
DC31
16
sh66
3*
锦密277
3*
增玉1572
3*
海299
17
丹6742
4
东科1402
4*
辽1258
4*
CM89
18
先玉1321
5
海2108
5*
辽352
5*
燕洲131
19
东裕4609
6
华试136
6*
铁263
6
东科1326
20
丹8404
7
联达F085
7*
辽732
7
锦208
21
华试139
8
海2109
8
株丰13157
8
DS473
22
丹1537
9
ZHYU9891
9
DL1309
9
东萌158
23
CM271
10
君实658
10
SZ1418
24
兴农4265
11
WYZH661
11
渤育8号
25
金育323
12
TY12
12
东科1403
26
丹8401
13
阜研F083
13
CM151
27
新丹3009
14
JMY158
14
佳昌910
28
雷奥1406
高密晚熟组
引种组
鲜食组
1*
东13703
8
锦609
1*
登海679
1*
锦糯1号
2*
东科1316
9
CM268
2*
葫新338
2*
锦糯121
3*
金岛1302
10
强试143
3*
翔玉998
3*
TN1
4*
海294
11
LB410
4*
金岛88
5*
KD1173
12
海2104
5*
宁玉721
6*
LZ1301
13
嘉禾708
6*
平安169
7
SZ1421
14
辽1305
7*
强盛369
8*
郑单538
注:标记*为复试,未标记为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