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如何处理

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如何处理 本文关键词:自信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宿舍,大学生

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如何处理 本文简介:摘要:通过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探究大学生自信心对其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对大学生自信心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但在影响自信心因素上更亲向社交能力;性别、年级在宿舍人际关系处理上没有显著影响(p>0.05),且大一新生相比大四表现出更多的共享行为,

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如何处理 本文内容:

摘要:通过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探究大学生自信心对其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对大学生自信心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但在影响自信心因素上更亲向社交能力;性别、年级在宿舍人际关系处理上没有显著影响(p>0.05),且大一新生相比大四表现出更多的共享行为,大四相比其它年级在将来投入上明显缺失;大学生宿舍人际与大学生是否合群状况呈正比;大学生自信心水平较高者在宿舍人际处理上占优势,能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自信心;宿舍人际关系;对策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时代要求我们大学生不仅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良好的素养、高尚的德行,还要具备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一方面,社会个体在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拥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情绪、生活、工作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甚至气氛、沟通、运作、效率的组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1]另一方面,自信心在个体内部动力中起着积极进取的作用,个体在活动中的成败与它的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2]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眼高手低、个人能力不足者,时常发生失败。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是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做事畏首畏尾,习惯性依赖他人,活动效率低。在宿舍人际关系中,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高低是否对其存在影响。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四个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调查研究,通过SPSS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的关系,为大学生营造和谐宿舍人际提供有关的理论支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国内大学生随机300名为调查对象,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和不记名随机访问的方式,了解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处理情况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3份,有效问卷率为94.33%。调查研究选取的被试基本情况,男生133人、女生150人,对应比例为46.99%和53.01%;大一59人、大二56人、大三61人、大四107人,对应比例为20.85%、19.79%、21.55%和37.81%。

(二)研究方法

该次调查研究采取了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的调查与收集,该问卷主要参考了加藤厚编制、张日升修订的《大学生自我认同量表》以及蒋丹编制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卷》[3]。同时参考了李晓红、魏荟荟、贺豪振《大学生自我认同对其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它们的判定标准和研究方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制和调查。该问卷共计20个项目,以多选、单选的方式进行,其中包括基础信息(性别、年级)2项、宿舍人际关系10项、大学生自信心8项。问卷的信度、效度均已达到要求。利用SPSS20.0中文软件进行基本上的数据分析,进行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通过表1比较发现,性别、年级与宿舍人际关系没有显著影响(P>0.05)。如群体认知、言语沟通、扰他行为等均大于0.05,然而在言语沟通上男性比女性表现更加明显。大一的新生相比大四,女生与男生在共享行为的发生上表现较为突出,大四相比其它年级在将来投入上明显缺失。

(二)大学生自信心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通过表2大学生自信心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人口学变量对于大学生自信心上没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在对于自信心影响上,无论男女生还是大一至大四更倾向于社交能力这一因素的影响,且大一新生在来到陌生环境中,更依赖于经济水平给他们带来的自信,大四学生反而对经济水平的在意度下降。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分析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13.78%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满意,40.64%、20.49%、14.84%和10.25%的受访者,分别选择满意、无所谓、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只有大学生宿舍合群情况的调查,71.3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合群,还有28.6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不合群。

(四)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因素

调研结果表明,在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各因素中,个体性格与生活习惯是影响个体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主要因素,地域文化、家庭收入和学习成绩是次要因素,而外貌和其他在宿舍人际关系处理中影响性不大,具体情况详见表3统计数据。

(五)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相关及回归分析

通过将大学生自信心与宿舍人际关系比较可知,学习能力与解决途径,经济水平与言语沟通,经济水平与个人心境,爱情关系与共享行为,社交能力与群体认知、言语沟通、扰他行为、共享行为、解决矛盾途径、将来投入、个人心境状态均有所相关,详情参见表4统计数据。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经过高三苦读后直接过渡为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接触的第一个群体便是宿舍这个小群体,宿舍这个群体是大学生除生活外学习、交流的主要活动场所。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这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一定的心理适应和生活适应的过程。而在宿舍关系处理上,不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会影响到其心理上健康发展程度及对大学生活学习的适应。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例如杀害室友、宿舍自杀事件等)。[4]本次的研究主要通过考察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以及大学生自信心对其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是一种能够科学的评价自身能力的认知,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形的能力评估。[5]简明而要的说就是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并能够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信任自己的态度与能力。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自信心水平较高者在宿舍人际处理上占优势,能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故而得出大学生自信心对宿舍关系处理上是有着相关影响的,那么当代大学生在适应大学校园宿舍生活中,便更应该注意到大学生自信的培养。

(一)学校方面

1.注重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自信心缺乏的大学生而言,若要形成科学理性的世界观、价值观便要提高其在看待人生基本问题上的共识程度,要使大学生能够拥有自我意识去认识、了解、承认自己,去改变自我已有的思维方式[6]。学会运用想象力,要以自我信任的态度去为人处世。2.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借助专业心理指导消解学生心理困境高校应注意在编制课程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承受力、心理素质。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教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学课程计划中去,对学生所面临的普遍性心理问题进行整理总结,开展全校心理座谈活动提供知识性的帮助与忠告。帮助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学会怎样去进行正确分析,使其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清除内心矛盾、障碍,构建并完善一套系统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顺利地度过生理发展上、心理上的不平衡时期。[7]3.加强校园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发展校园宿舍文化是高校理应具有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生通过以宿舍为单位参加校园组织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曾强群体认知,去学会如何与舍友言语沟通、如何共享、怎样面对宿舍矛盾等,促进学生宿舍人际交际。

(二)学生方面

1.正确分析评价自己个体在自我评价上,要一分为二的去评价看待自己,不可以自我评价过高也不可以自我评价过高也不能过低,认识自己要实事求是要客观辩证。学会正视自己的缺点,积极地改进可改进的个人原因产生的缺点,尝试着以补偿替代的方法,让自己其他方面更加优秀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去善待自己,坦然接纳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才能昂起自信的头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积极接纳认可自己香港有位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教授说过,“当一个人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信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他也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真正自信的人会从自卑体验中获得成长。”个体要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体应当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愉悦地接纳自己,将自己大胆的展示给舍友,让舍友有机会去了解你;要勇敢地向舍友宣传自己,让舍友去熟悉并接纳你。3.积极提升个体实践、参与宿舍集体能力自信产生于个人的能力,能力产生于行动,来源于实践。如果个体在人与人交往的公开场合里,表现出腼腆和羞怯心理便会产生一种将自己排斥于群体之外之感。个体需积极克服腼腆、羞怯心理去将自己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从内心中将自己当作宿舍这个群体一份子,通过实践去认识了解舍友坚定自己与舍友交际勇气和自信心。积极参加各种宿舍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得到了解舍友,证明自己锻炼自己。4.积极交往融入宿舍集体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己良好心态是个体积极与人交往的有效手段。那么在宿舍交往中个体同样要有宿舍群体认知,积极去改善自己交际能力,多宿舍中那些开朗热情、豁达大度的人学习,学习其积极向上心态,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不要仅仅局限与个人的小圈子里心理活动,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提升自己交际能力。5.站在宿舍他人角度,为他人考虑宿舍生活是群体生活的一种,大学宿舍成员来自于全国各地,宿舍成员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作为宿舍群体的一员,要学会尊重他人生活风俗习惯,改变个人心境状态,积极热情面对舍友,减少、避免宿舍矛盾冲突。站在舍友的角度为舍友考虑,控制自己的扰他行为,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提升自己的共享能力,学会去共享,向舍友分享自己喜悦、忧愁、自己所有,力所能及照顾帮助其他舍友。面对宿舍矛盾时,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及时化解矛盾,与舍友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张日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心理科学2000(04):430-434

[2]黄桂仙,李辉,浦昆华.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3):422-424

[3]蒋丹.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纪凌开,刘华山.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网瘾:宿舍人际关系体验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01):112-114.

[7]车丽萍.青年大学生自信的理论建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6(03):563-569.

作者:张榕 马敏茹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