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小学生家长读书心得

篇一:小学生家长读本读后

《小学生家长读本》-----------读后感

作者:黄塘小学一年级熊若兮家长 彭 辉

家庭教育是贯穿人生的终身教育,在每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我相信大多数家长和我一样有着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要怎样做,才能把孩子教得更好,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读了这本书以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确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我们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他们的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都是我们在担当这个重要的角色。包括他们以后长大成人,我们家长的行为和教育方式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现在和未来。

我有一个女儿,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她是我们夫妻的所有重心,是我们最珍爱的宝贝。同样,望女成凤的想法,我们做父母的也有,因为我们希望她长大以后有出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过得幸福美滿。可是我一直犯愁,我要怎样才能把她教好,怎样才能使她既学习了知识,又有正确积极的心态,又不影响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想我学到了很多,也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学习。

父母对孩子的欣赏、鼓励与期望,是孩子进步成长的动力,也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这点我深有体会,也非常赞同。我的女儿有一个让我非常头痛的毛病,那就是她的慢性子。老师也向我反映了她的这个毛病,我怎样也改变不了她,我什么方法都用过了,不断的催促她,急了就吼她,甚至还打她,可是效果甚微。家长会以后,老师给

我出了主意,我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了,我的女儿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作业或者别的事情就奖赏她、表扬她,显然,她非常接受这种方法,效果也好。慢慢地她的慢性子毛病改了不少,老师也夸奖了她,她非常高兴。

有的家长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对抓好孩子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书中教了我十个字:督促、检查、提醒、支持、联系。这十个字简单有效地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做到这十个字,孩子们肯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的。如果我们家长做得好的话,效果可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因为很多原因,我们的家长总是觉得没有多少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有的甚至是嫌麻烦,不想去管,听之任之,这种现象在我们周围有不少的人存在。试问一下,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孩子,有多少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优秀的人呢?

书中讲述了许多著名的事例,也讲述了不少的教育烦恼。其实,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有些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反思,怎么去解决这些事情?我们不仅是孩子的家长,更应该是朋友,我们应该和他们在同一战线上,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问题,学会与孩子沟通,以至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是啊,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夫;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孩子表现好不好,爱不爱学习,直接原因我认为其实都在我们父母身上。孩子天生是一张白纸,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父母教得好,方法得当,孩子的表现就会好,父母如果听之任之,或者过份严厉和溺爱,那么,就鲜有表现出众的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孩子的未来更是我们的未来,关注孩子更应从自身做起。最后引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两句名言与各位家长一同共勉: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2012-4-27

篇二:小学生家长必读家长读后感

<<小学生家长必读>>家长读后感

4(3) 胡文轩妈妈

拿到这本书很久了,一直空闲的时候反复在阅读每一章节,感觉这是一本简单、通透、很实用的书。对于我们八零后这代家长,在教育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方面有着莫大的帮助和指引。

我读了这本书是受益匪浅的,这本书结合了当下发生的真实案例,让我们家长感同身受,从而更好结合自己情况反思家长的不足之处。比起以前一些专家死板的大道理更通俗易懂。本书共十二讲,每一讲都是由问题——案例——分析——建议——实践五个部分组成。清晰的脉络很方便阅读。

每一讲都很实用并且很有感触,尤其第一篇“更新关念,走出误区”。文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其次才能谈得上教育孩子。”其实班主任李老师每次家长会都会和我们家长探讨沟通这个问题,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生下来的第一任老师。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是能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举止投足等等的方方面面。比如最简单的说普通话、不说脏话,即便在学校老师怎样苦口婆心地纠正,家长在家不配合不营造,孩子还是不会去说,不会坚持去说。虽然我和孩子的爸爸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我们和孩子走的最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都做了沟通,最起码当着孩子面前不能说脏话,尽力不用地方语言和孩子说话,我感觉现在经过班主任李老师精心的指导和教育,家长努力的配合,孩子的普通话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文明了。而且慢慢还爱上阅读,喜欢上了朗诵,让孩子更加有自信了!

就像书里说的一样:“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日后的发展的潜力和趋向......”家长要从态度和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慢慢引导孩子。21天反复做一件就会成为“习惯”,所以我们去责怪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不听话,不如自我反省下作为家长给孩子平时塑造的什么形象,让孩子在我们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些都是读完这本书的深刻体会。

《小学生家长必读》这本书是值得珍藏的“宝典”,应该经常翻阅、品读,以上一点点个人心得,我们家长会积极配合杨老师,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胡文轩妈妈

篇三:小学一年级家长必读读后感

《家长必读》读后感

班级:一年级(五)班学生: 家长:

2014年9月,孩子成为了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始接触了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生活。在孩子的新书中还有一本叫《家长必读》的书,是专门给家长看的。看了这本书后,让我了解、领悟、学到了许多关于如何教育好孩子、培养好孩子的科学方法,做个孩子的好父母。这是一本教我们家长怎样教育好孩子的好书,更让我从中体会良多,认识到以前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是非常不科学的,是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己注意和改正,理解如下:

第一,从自身出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各方面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父母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修身来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好孩子的表率,身体力行的创造自己家庭的良好风气。例如不在孩子面前吵架、说脏话、不表露不良嗜好等。

第二、关于教育主体,我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学校在白天通过老师的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各种学习和生活习惯。家长要成为学校和孩子之间很好的链接。巩固好孩子在学校里学习到的内容,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监督好孩子每天在家里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孩子持久的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例如数学老师教给孩子计算的方法,但是孩子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一般还是喜欢扳手指来数,那就要家长的监督与纠正了,不要让孩子白天学习了,晚上又退步了。

第三、我们要多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知晓孩子的心事,明白孩子的需求。讲究批评的方法:多表扬、多鼓励孩子,少批评孩子,学会和孩子耐心的沟通。对待学习的问题要讲究科学,提供给孩子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待生活方面的情况,在孩子的成长中多一些时间陪伴我们的孩子。让家庭成为培养孩子优良个性的沃土。与孩子成为好朋友,做孩子的知心人。例如孩子的现阶段,我感觉主要的问题是做事有点拖拉,时间观念较为淡薄,表现在回家后喜欢先玩玩,家长不催促不去学习之类。我个人认为解决的办法不是强行的要求他回来就学习,而是通过和孩子沟通来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段作为学习的时间才是最合理的。

第四,针对孩子的成长阶段,摆正自己的位置。目前孩子第一次脱离父母的照顾,加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群体,难免有些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家长要科学、民主的教育孩子。因势利导而不是用高压的手段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心灵习惯,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起来。

最后,为了让孩子能愉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健康的成长。通过《家长必读》的阅读和学习,使我们能在孩子成长中更好的做好一名合格的呵护者、培养者、见证者。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