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啊~想跟大家分享的古典音乐启蒙的下辑是奥尔夫音乐,是不是有些意外呢?
如果没有看我的古典音乐启蒙的上辑,记得戳下面的链接回顾,把曲子都下载下来放进自己的电脑或硬盘里,今天的文章是围绕上辑的经典曲目来延伸。▼
《我家孩子爱的古典音乐大师曲,我列了清单给你听》
奥尔夫音乐是什么呢?它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分别是: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启蒙希望孩子可以借此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让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 而是与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
这个体系是由德国作曲家、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数十年的实践经验下所创建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元素性的音乐思想。他认为元素性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整体艺术。
在《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一书中介绍道,奥尔夫早期受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蹈的启迪,在1924年与舞蹈家冈特(Dorothee Günther (de))在慕尼黑创办冈特学校,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儿童音乐教育事业,这也使得他和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并称为儿童音乐教育专家。
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 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 节奏性乐器,比如说鼓、响铃、三角铁等各种打击乐器。▼
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他制造出了一套 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在1949年的一场歌剧里,竟然运用了多达59种打击乐器。
使得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闻名全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很早之前就分享过我跟我家两个孩子玩奥尔夫音乐的片段,那会儿第一次被录视频,我都还有点拘谨哈哈哈~▼
在咱们的优陪早教里,大家也看我示范过很多次奥尔夫音乐启蒙在家的正确打开姿势了。▼
但今天想给大家继续打开新的奥尔夫音乐启蒙的新姿势,如何结合古典音乐钢琴曲来做更多的亲子游戏和音乐互动活动。
严格来说它不是纯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多的是结合奥尔夫的音乐特点来做更多的艺术、启蒙熏陶,帮助大家打开更多的音乐启蒙思路。▼
今天文章涉及的资料在文末都可以下载,而今天文章的搭档@Eunice Gu 拥有近10年的音乐教学和合唱指挥专职经验,熟悉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幼儿奥尔夫 音乐启蒙等多种教学法领域,我们结合 古典音乐大师曲的清单为例,跟大家聊聊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都可以做些什么。
发挥美术的灵感
奥夫尔音乐启蒙中很强调节奏感和即兴演奏,而在奥尔夫在1946年组织儿童进行音乐创作时,想象力就是他特别关注的一块。
“音乐跟造型艺术的结合存在多种可能,我们要挖掘它。”
——奥尔夫
这是因为不论在历史上的什么时期,音乐和美术的发展都是相互作用的,透过美术听音乐,有时不失为一种艺术熏陶。 用美术来表达音乐,反而更加立体、更有内在思维的表现。
在1946年奥尔夫收到很多小朋友为诗歌、童谣画的作品经典钢琴曲下载,而在奥尔夫音乐启蒙的拓展里,我们可以通过绘画、填色、描线等等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打开对音乐的想象力。
音乐的绘画创意
用绘画来表现现象力
我们以上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为例:
如果你仔细听这首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你可能可以判断出里面的主要乐器有小号、小提琴、长笛、双簧管。
通过对乐器声音的认识,可以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有声书、网络、现场音乐会认识乐器和它的声音。比如在这个环节,可以拿出给孩子买的 有声书,让他认识什么是长笛、小提琴。▼
△ 以上分别来自《听,什么声音》和《法国幼儿音乐启蒙》有声书
然后邀请孩子一起为所听到的乐曲作一幅画、假装在演奏长笛或者跟她一起跳跳舞。比如Eunice带3岁的女儿泇泇认识长笛后,就先跟她听了一次,然后邀请她一起画一幅画,孩子一边听一边跳舞,所以最后是扭着身子即兴表演边画边跳舞 。
来看看 泇泇的这幅作品, 这里面比较细碎的点点,其实是孩子听到曲子里的细碎短促节奏时的即兴反应,这点也是让人很惊讶的。我们可能以为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但给孩子机会去体验,往往出人意料。▼
音乐的填色创意
用填色来表现音乐的力度
我们以上辑的《小星星变奏曲》为例:
在音乐中,不同的强弱和和弦的色彩,烘托出不同的音乐氛围。在刚刚听到的这首由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小星星变奏曲》中,它的强弱规律是十分明显的,每重复一个乐句,都会使用不同的力度记号。
力度记号通常采用意大利语的音乐术语。作曲家在乐谱上标有详细的力度标记, 从最弱的到最强,通常可分为十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力度都是一个相对值。例如,
piano,是弱的意思,缩写为P,P越多就越弱,最多可有5个P,那就是极弱极弱;
forte,是强的意思,缩写为f,f越多就越强。▼
这图很复杂?看不懂?
没关系!
如果你孩子学钢琴,就一定会学到这知识点
现在小学音乐启蒙也有加进教材里
大人只需记住音乐有强弱快慢之分就可以了~
在一条重复的旋律中, 作曲家常常会使用不同的速度、强弱来进行对比与深化,用“重复”的手法加强旋律对于听众的记忆之外,还可以营造出不同的音乐氛围,比如力度越强,音乐越紧张、雄壮;力度越弱,音乐越缓和、委婉。
那么,我们在家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画笔颜色色彩代表不同的强弱,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感受音乐的强弱。▼
比如,我们提供的教材中,结合这首《 小星星变奏曲》有一个填色的气球,在气球的下面写着哪一种力度记号使用什么颜色:▼
例如,ff—非常强的这个力度,我们可以使用红色,代表热烈、激动的情绪;p—弱,我们可以使用绿色,代表比较平静、柔和等等的情绪。
比如在小星星的第一乐句,它由两个相同重复的乐句组成,但是前半句用了f,后半句用了p,一个较明亮自信,一个较柔和稚嫩,两者形成对比,让孩子从不同的强弱表达方式中,体会丰富的音乐语言。
点线连接
用点线游戏提高专注力
我们以上辑的《水上音乐》为例:
这部《水上音乐》传说是亨德尔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一次庆典而创作的,因要在广阔的河上与碧空下演奏,所以特别要加强管乐器,以产生宏大的音量与华丽的音色。 ▼
其实除了绘画、填色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字的点线连接,让孩子边听音乐,边感受音乐中表达的内容,也可以锻炼孩子数数和连接的专注力(我觉得大人也很适合玩这个游戏 )
像在听这部 《水上音乐》时,我们可以联想到在水底其实有很多动物在游动,所以教程中 会有一个点线连接的游戏,延伸出音乐所带出的自然信息,比如下面这幅图片,连线后就变成了水中会有的一种动物。▼
提高音乐的文化鉴赏力
听音乐,顾名思义,还是要了解音乐里面的元素,在奥尔夫音乐启蒙中,很看重不同文化的感受和交流。
“人声、乐器、动作可以统一,它们都产生自内心纯粹的表现需要。”
——奥尔夫
即兴聆听和表演
打开音乐的表现力
在上一期分享的 古典音乐列表 里,有许多不同的音乐,但是怎么确定自己和孩子接收到了音乐中想传递的元素呢?结合 奥尔夫音乐的即兴聆听和表演就可以做到这点。
这个旋律选自歌剧《阿莱城姑娘》中的第二组曲:《L'Arlesienne Suite No. 2 - Farandole》,比才在乐曲中使用了两个传统法国音乐片段,一个片段选自法兰多尔舞曲,另一个片段选自法国传统圣诞颂歌《国王的进行曲》。▼
乐曲的开始,以进行曲的方式,给人非常庄重的仪式感,随后进入了截然不同的舞曲风格,欢快的节奏让人不禁想翩翩起舞。进行曲与舞曲,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在这个音乐片段的不断发展,最后合在了一起。▼
Eunice跟 泇泇示范的即兴聆听和表演大家可以看看,带着孩子一起通过肢体、舞蹈的形式体会音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不同音乐类型的律动有着不同的感受。▼
当然,如果是孩子已经小学了,并且接触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像我家Joshua现在大概钢琴4级水平,得学不同曲目的风格,比如识别进行曲、舞曲、古典音乐等不同的风格。
聆听表演以后,我们可以问下面这些问题,帮助孩子记忆、反馈所听到音乐的小知识, 巩固孩子对作品感官上的音乐积累。▼
题目翻译如下:
1. 乐曲以哪种类型的音乐开始呢? A进行曲 B舞曲
2. 乐曲的旋律是? A流行歌 B颂歌
3. 乐曲的力度变化是? A没有变化 B很多变化
答案:A B B
多元音乐节奏
打开音乐的鉴赏力
我们之前跟大家讨论过《 孩子音乐启蒙的乐理、磨耳朵练习 》,音乐节奏的感知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比如以下面这一首作品《野蜂飞舞》为例,▼
每当我们去公园、草地野餐时,总会偶然碰到些不速之客,比如:蜜蜂。在这段音乐中,通过不同的半音阶音型组合来模仿蜜蜂“嗡嗡”的声音以及它的飞行轨迹,让孩子透过形象的音乐和想象力,感受音乐强大的创造力。
那什么是半音阶呢?▼
“半音阶”指的是各音高以半音的距离所排列而成的音列。通过不同半音组的上下循环反复,营造出蜜蜂振翅以及飞来飞去的声音。这首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的原曲谱上记有:
“从海面的远方,飞来一群大黄蜂,围绕到天鹅的四周,盘旋飞舞。”
全曲由半音阶的下行乐句开始,经过旋律轻快而有力的中段后经典钢琴曲下载,又回到了第一主题。最后半音阶上升乐句,则描写大黄蜂的离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以外。
其实,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用音乐来模仿许多常见的事物。比如用“mi do mi do”表现救护车、用慢旋律和笨重的低音大提琴来模仿大象、用急促轻快的旋律和清脆的高音长笛模仿小鸟的飞行等等,在探索的期间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之余,还可以锻炼孩子日常观察大自然、聆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物的声音。
说到日常生活,除了用乐器、旋律来模仿以外, 还可以通过节奏来感受生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这个片段选自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第二乐章,在这个乐章中,木管乐器一直演奏出固定的音型,贯穿着整个旋律,它被认为是模仿当时刚刚得到改进的节拍器的声音,并且在乐章最后还有一个玩笑般的"节拍器出故障"的乐段。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找一找这里面像节拍器一样的声音。
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今天的资源材料中有一则讨论是这样子的: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音乐,音乐常常在一个稳定的节奏中流动,可以是快速的,也可以是慢速的,这个节奏可以变化,但是它一定会在那里,不然我们就会在音乐中失去了方向。那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一样拥有着稳定的节奏在运作呢?” ▼
你们猜答案是什么?我当时跟孩子们讨论的时候,Joshua指出是心脏的跳动声。▼
又或者是声波的可视化曲线。 ▼
但是Eric拿过我的手机,然后按出录音键,告诉我们,说,是我们说话的每一个被记录下来的曲线。 ▼
有时候讨论并不是为了要得出一个答案,而是经由讨论,让音乐离我们的生活更近、更立体。
此外,每一首作品,都以某一个规律一直在演奏着,有时是乐器的更替,有时是乐段的重复、交错,在启蒙的阶段, 我们也可以通过图像、故事更加具象地带着孩子畅游音乐的世界。▼
这是一首比较靠近现代的作品《蓝色狂想曲》,由作曲家格什温所创作。
单单这样聆听,有时候孩子可能会问“这音乐什么时候才结束呀?”又或者跑神了,玩别的东西去了,但是如果这样呢?
我们来看看今天配套的教材里的一则故事小书:▼
我们完全跟着这张聆听地图,可以给孩子讲故事,翻译如下:
有好几部提琴组成的弦乐组在演奏音乐,它梦想着与其他乐器一起合作。一个小小的提琴看见一部钢琴,它告诉了它的同伴。
于是,弦乐组的乐器们拉着钢琴一起来演奏。但是,钢琴却只想成为舞台的主角,不想和弦乐组们一起。这时,管乐组的乐器们也想来演奏,它们想挑战钢琴,于是所有的乐器都在一起演奏,前拉后挤的......
钢琴最后挣脱了出来,说道:我们都可以一起演奏,但是要轮着来。
后来,当大家一起合作的时候,音乐将充满着快乐!
你觉得跟着这份地图,是不是令我们所听到的音乐从抽象变得具体,让孩子能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呢?
今天文章的资料我也来分享给大家,其实音乐启蒙的亲子游戏其实可以很丰富,关键是我们的思路有没有打开。
“音乐游戏”就可以获得这些资源。▼
你拿到这份资源可能第一次看觉得有点难,但记得要用好两个工具:
一是我在上一辑文章里跟大家介绍过的所有大师古典乐的背景资料,以及今天文章提供的亲子游戏思路,都可以打印出来结合着一起看;
二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英语能力不够,就可以,一键式翻译里面的英文资料。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但对于理解大意并操作,还是提供了一个便捷方法。
世界上好的资源有很多,我希望大家是能够克服自己的畏难心,因为能够辅助你的工具一定不会少——只要你愿意去接受,也花点时间给自己去成长。
很喜欢贝多芬的一句话: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通过感受音乐,我们能收获快乐,也能收获多元的知识。通过不同知识的积累,增加孩子感受音乐的多维能力,让古典音乐不再陌生,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