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宣传标语 内容页

阴淮中学简介

  江苏省阴淮中学创建于1902年的江北大学堂,1953年发展成为省首先办好的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通过省合格重点中学验收,2000年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2003年转为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培养“志存高远、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善于创新的现代中国人”为目标,坚持“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理念,传承“进德修业弘毅笃行”校训,弘扬“严谨勤勉、凝心聚力、应变创新、追求卓越”精神,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毕业生,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被誉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教育沃土”,获得省模范学校、省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等百余项省级以上荣誉,还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50余所着名高校优质生源基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扩大办学规模,现拥有4个校区10000余名在校学生,促进了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高位均衡发展。

  目前,为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阴淮中学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强担当品牌培育,全面推进“具有国际视野、质量全国一流、追求卓越教育的当代学术高中”建设。

  淮中,跨越百年,在各个发展时期都有很高声誉。如今淮中,承载百年之誉,正如校友们评述的,“传承光荣,弦歌不辍,超越历史!”传承光荣的基础是了解和认识淮中的传统、文化与精神。这些年来,学校首先让师生了解淮中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淮中的前身江北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新政时期遵旨创办的江苏四所高等学堂之一,也是全国十九所最早创办的颇具影响的高等学堂之一;江北高等学堂时期,拓宽校址,发展办学规模,成为“苏北最早建立的、具有全省影响的一所官立的高等学堂”,学堂管理严谨,“以求心术纯正,立学正身”,“中学西学互求融贯”的教育理念和善教勤学的良好校风及连连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学堂风潮,对全省教育起着强烈的推进作用;江北师范学堂时期,江北提督刘永庆聘张相文为教务长并主持学校工作,张相文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开拓者,是驰名中外的地理学家,江北师范学堂由这位着名的地理教育家主持,大大提高了国内地位,学校在张相文的管理下,“良好校风,远近闻名”,“勤恳为苏宁各处学生所不及”,“学校声誉卓着,在省内外影响深远”。

  省立第六师范时期,学校是“设备齐全的江淮数百里最大的学校”,校长徐慕杜、学监李更生,都在省内享有很高声誉。李更生在教学中,提倡“动的教育”、强调“从事上磨练”,对全省教学改革起着导向作用,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六师的反帝爱国斗争已载入江苏革命史册,如,“五四”运动中六师爱国运动领袖带领阴淮学生联合会的学生代表,到上海谒见孙中山先生,请教爱国运动方式,受到孙中山先生的鼓励,这一事迹载入了《江苏革命史词典》;又如,“五卅”惨案发生后,六师师生异常激愤,立即通电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成立了‘上海惨案后援会’,组织演讲团,分成12个小组,到校外演讲和募捐,以援助上海工人。”这一运动载入《江苏省志·教育志(下)》:《江苏高、中等学校的爱国民主运动》。

  大学区立阴淮中学时期(含第四中山大学区立阴淮中学、江苏大学区立阴淮中学、中央大学区立阴淮中学期间),淮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重点学科的教材研究。研究活动在首席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有些教师是全省着名的首席教师,对全省的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肩负重要的指导作用。据1928年《教育行政周刊》第1期报道,大学区的课程研究组,淮中为研究组主席;实习研究组,淮中为主席委员。当时,淮中师资力量的雄厚,全省闻名。

  江苏省立阴淮中学时期,经省教育厅对全省教育的整顿和规划,淮中被确立为江苏十二所省立完全中学之一。这个时期,校内的革命斗争十分激烈:学校进步的革命势力在中共淮中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为反对“上党义课实施党化教育”,进行了一场教学内容改革的斗争;为抵抗xxx势力阻止党的外围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出版革命刊物和抗议xxx政府逮捕、开除大批进步学生,而开展的xxx斗争;为驱逐宣传xxx思想、压制学生运动的xxx校长而召开全校大会、发宣言、发通电,直至总xxx,被称之谓“阴淮中学的派司(pass)运动”。这些斗争轰动全省,事迹分别载入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阴淮史事编年》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革命史词典》。

  江苏省立阴淮师范时期,学校规模很大,办学条件十分优越,而且在省内外延聘名师,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教育教学都很优秀,经常受到省厅视察组的表彰,《江苏教育》和《江苏教育概览》曾多次报道。抗战八年期间,学校被编为省立第二临时师范,学校在省内外流徙转迁,全校师生在地下党支部领导下,一方面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一方面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许多同学唱着校歌“拼掷残书,长啸从军去!”走上抗战道路。“二临师”到处流徙,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事迹,抗战胜利时受到了省教育厅的大力表彰。

  苏北解放后阴淮中学的校名得以恢复。新中国成立之初,随行政区划的变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