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礼中学始建于1940年,1950年3月26日,西昌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冉冉升起。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一、学校现状
近年来,学校按上级安排先,后并入了州礼初中、琅环初中,学校教职工队伍也从原来的不足百人增至现在的22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8;在校学生从原来的不足千人发展到了现在的 3500人;学校占地面积从原来50亩扩展到现在的132亩。
特别是2006年西昌市“一创三办”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投资406万元建成了新教学楼——砺志楼,2010年,学校新征土地36亩,修建了学生食堂操作间和一栋学生公寓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七个一工程”要求,由市财政、市教育局、学校共同出资500多万元资金,改建原有运动场和新建球场,该工程已经工式开工,预计三个月左右完工;投资500万元的教师经济适用房现也已即将完工,同时学校为了配合全市文明城市和优美乡镇的创建,以及迎接建校70周年校庆活动正在进行校园的文化打造和风貌改造。
二、办学特色
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学生成才铺路”为办学理念,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强化、三个合作竞争、四个育人”,即: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职员工素质教育、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师团队合作竞争、学生学习合作竞争、后勤服务合作竞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以“文明、诚信、拼搏、创新”为校训,全体教师以“民主、求精、从严、善诱”的教风,采取“分组合作、自学探究、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们形成了“勤学、善思、明辨、求真”的良好学风;以“合格+特长+创新”的办学特色,全力培养会学、乐学的思考者,全力培养敬业、乐业的劳动者。
在管理育人上,学校与时俱进。认真实施校长负责制,实行教师竞争上岗,强化教师考核,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且以此为契机,健全人格教育,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生的革命传统等教育贯穿于工作的始终。通过主题班会、观看录像、评先树优等手段,真正把育人理念落实到实处。
在教书育人上,全面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强化人人有课题工作,加大研究力度。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和利用信息资源,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的力度。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中分别开设版画、摄影等十三个特长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成立的业余篮球队、排球队、文学社等,现已成为学校特长办学的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同时,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借鉴其他学校高校课堂的教学经验,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积极探索实行我校“自主合作,科学分层,整体推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
在环境育人上,学校不仅注重改变育人环境,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融美化、绿化、净化于一体,融知识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教学楼内做到了四季有花,让师生在浓郁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学习;楼道墙壁上,师生的版画、学生的格言等作品,潜移默化地创设了育人竞争氛围;以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原则,在各班级中进行特色创意,精品手抄报等每月一期的专栏,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宿舍内,在学生会干部和舍长带动下,充分发挥宿舍小群体的智慧优势,自己动手,创设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1、抓管理,求发展。
学校围绕“让农家子女受到最好教育”的办学宗旨,我们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在教育教学量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州礼中学质量方案,将这一量化模式纳入职评、考核、晋级之中,依据量化表实施奖惩,同时学校注意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使教师代表能在参与学校管理,提高了学校在重大事件上的科学决策能力。学校各部门各行其职,学校工作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抓“三风”(教风、学风、校风),促德育。
(1)、树立“教书育人、关怀理解、团结和谐、拼搏奉献”的教风,学校向教师提出“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要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科研学习活动。要求教师注重通过各种校园活动来展现自己的精神风貌。学校加强监督,开展行政听课周,并及时和师生交流,提出改进措施;教导处每期评出优秀教案并加以奖励。
(2)、营造“自重、自律、刻苦、向上”的学风和“安全、勤俭、和谐、爱国”的校风。
针对我校学生中农村子女较多的现状,学校明确要求学生要做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学校定期开展“五四”“12.9”等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和活动,强化学生“创优秀班级,树良好学风,做文明礼中人”的意识;开展“每日格言,催我奋进”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以情感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带动学习。
3、抓科研,重实效。
学校强调以科研兴校,鼓励教师高一级学历的进修,更是鼓励教师多看书、多学习,要求教师要有终身教育的理念。同时开展教师中开展老带新和互帮互助活动,定期开展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