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就是要将未知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和消除掉,通过加强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使其主动自防自救;加强管理,使之警钟长鸣;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将可能发生事故的因素消除掉。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等规定现制定班级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如下:
一、安全管理方面
1、每学年学生报到时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
1)学生常住地以户口本为准以及居住地址,农村(县、乡、村、队),城镇(市、县、街道、小区、楼栋、楼层)
2)父母姓名、联系方式、工作性质、居住地,特别要注意父母是否离婚或单亲家庭。
3)学生身体特质(有无既往病史,有无遗传性疾病…),最好弄清楚学生血型,特别是有遗传性疾病、心脏病、癫痫、哮喘等病的要记录在案并与家长沟通、交流,提醒家长注意事项,同时也要告知学生注意事项。
4)掌握学生心理、生理方面信息,对有异常的同学,如性格内向、抑郁、急躁、冲动的同学要记录在案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与关爱。
5)掌握学生居住地(住校、居家),特别要弄清楚与父母居住还是其他人居住,未与父母居住的要与父母沟通联系,提醒父母的监护管理责任。
2、每学年与学生、学生监护人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离异家庭的学生要与法定监护人签订。签订后责任书要保管好。
3、建立健全班级安全管理队伍并指导与培养:班委会、团支部一般应设置安全副班长、安全信息委员,住校生管理要设置分管的男、女副班长。
4、及时掌握学生每天在校的安全信息:对非正常缺课、生病、住校生未就寝的学生要及时弄清原因,及时告知家长并采取正确处理措施,这些信息应安排安全信息员每天及时报告。
5、坚持每天四检(早自习、下午第一节课、晚自习、晚就寝),检查项目:缺席、生病,指定学习委员、班级安全委员分项目负责,如有情况要及时报告年级分管领导并采取正确处理措施。
6、建立班级管制刀具等危险品的清缴制度(教室、寝室),原则上每学月开展一次并记录,如有发现视其情况报政教处、安全处处理。
7、建立教室、寝室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水、电线、电扇、火源、门窗、桌椅、床铺等均为检查范围,原则上每周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维修。
8、学生在校出现身体不适或其他危险情况时要立即采取正确措施,组织抢救(报110)并及时告知家长、学校分管领导。
9、建立学生考勤、请假制度,指定人员(一般学习委员)考勤,请假须向班主任请假,请假条要到政教处审核、签章。
10、组织重大活动要请示学校同意并制定安全预案,原则上不允许组织郊游和校外其他活动。
11、批评教育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受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要单独通知家长到校,家长到校后与学生一起到政教处接受处理,不能私自处理。
12、要及时通知家长有信息:作息时间、放假时间、学校的重大活动,学生非正常缺席,学生身体或心理异常状况。
13、开展风险管理:组织学生购买保险,原则上学生自愿,但要在班级宣传动员并让每一位学生知晓,并要做好记录。
14、其他的管理职责与任务。
二、安全教育方面
1、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交通安全、活动安全(含体育活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流行病预防、实验操作安全、自然灾害防范、居家安全、住校安全、人身伤害防范、贵重物品保管,反恐防暴……
2、安全教育的方式:主题班会、讲座、黑板报、演练、总结、知识竞赛等方式
1)每学期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材料要以电子文档方式上报安全处。
2)每学期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3)每学期各班办一次安全、法制教育黑板报。安全处将组织检查评比。
4)每学期组织一次安全知识竞赛。
5)每学月要开展一次法制安全、纪律教育讲座。
6)每周星期天晚自习前要组织安全教育,对上一周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周注意事项提出要求。
7)每次期末考试前的动员工作要有安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绩,消除考试焦虑。
8)每次家长会要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进行指导。
9)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至少每期要进行一次心理教育,要随时关注其情况。
10)每学期要和科任教师交流沟通至少一次,对学习有差异、心理异常同学共同关注。
11)其他教育事项。
三、考核与奖励:
1、学校对班集体安全管理、教育进行量化考核。
1)班集体开展的主要安全教育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应急演练、知识竞赛等)上报材料加班级量化分1-2分,未上报材料减班级量化分1-2分。
2)班集体安全管理采取责任倒查制。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依据造成影响视其情况或扣班级量化分,或纪律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