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2022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

20XX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 本文关键词:发言稿,考评,座谈会,干部,年度

20XX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 本文简介:20XX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今天市委组织对委里和县以上干部XX年度工作进行年度考评,我谈几点个人看法:一是机关党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完善机构健全组织。新建了2各支部,改选了2各支部,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力量;二是完成了机关党委换届工作。根据市直机关工委要求结合委党建工作实际,创

20XX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 本文内容:

20XX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

今天市委组织对委里和县以上干部XX年度工作进行年度考评,我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是机关党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完善机构健全组织。新建了2各支部,改选了2各支部,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力量;二是完成了机关党委换届工作。根据市直机关工委要求结合委党建工作实际,创新公推直选选举制度完成了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开展了多期专题辅导培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按岗按需配备干部;四是机关文化建设有新亮点。规划建设的机关文化墙工程于近期完工,组织开展了多项有趣的专题文化活动;五是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新举措。两个主体责任落实较好,一岗双责制度坚持到位,选人用人公正透明,公务经费管理规范,全年提拔使用8名干部大家一致赞成。

二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有特色。一是方案制定科学合理;二是特色鲜明,在全市首创制作了展室;三是组织周密,创新开展“三学三问”、“三查三看”、“三转三建”、“四查四整”、“五学五改”、“六个自始自终”,真正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四是真抓实干两不误,学习工作两不误,促进工作干部作风转变两不误。

三是“双包双促”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目前已经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26%;二是深入扎实的开展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为村上争取项目8各,实施项目9个,资金100多万元,改善了村办公条件,配备了脱皮机等产业作业工具,成效明显;三是加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上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成立两个专业合作社,仅核桃合作社今年盈利就达3万余元;四是充分发挥联络团作用,促进丹凤整个市直“双包双促”工作落实见成效。

四是职能作用发挥明显。

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大旱灾等严峻形势,全市发改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中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政策措施,紧扣主题主线,依托大西安、建设大商洛、打造大品牌,着力构建“两大板块”、做强“两大经济”、实施“两大工程”、推进“四区”建设,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创出了新亮点。

(一)抓项目、增投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坚持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抓、观摩推进、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五件大事”和“八大工程”,xxx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xx.1亿元,占年计划的102.9%,有效的支撑了全市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xxx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5.2亿元,增长20%(按绝对值评估在28%,主要是受建筑营业税和中长期贷款影响,省评估上不去),其中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占比达到57.6%。恒大包装产业园、御石尾矿综合利用、文家石材工业园、林强电缆等33个重点产业项目基本建成,香菊药厂迁建、奥科纳米材料等续建项目进展良好。150个市级重大前期项目有35个完成前期工作,基本具备建设条件。西武客专预可研已报中省有关部门,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和电网接入方案上报国家待批,山柞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策划了新能源、现代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自动化系统集成、新能源客车整装生产、xx丹凤飞行小镇等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争取中省项目资金14.1亿元(市本级),协调落实开行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性贷款xx.6亿元,全年新增贷款xx.04亿元(市区各行),筹措项目前期费1.15亿元(全市)。

(二)抓转型、调结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支持光伏发电的意见(补贴1.06元/度),建成了全省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体验中心,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天之润、市材料院及农户屋顶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成运营,陕西中阳等地面光伏电站正在建设,广东易事特1gw地面光伏电站成功签约,全市在建和建成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00mw。xx山风电场列入国家“十二五”项目核准计划。山阳宽坪、镇安马家场等水电站基本建成,新增装机3910千瓦。新兴产业方兴未艾,阿童木桁架式工业机器人、2万辆新能源汽车、xx公司20mw光伏农业大棚、“三网合一”集成器(洛南)、高端饮用水等项目建成并试运营,不断填补我市乃至全省装备制造、光伏农业、电子信息、高端水产业等新兴产业空白。科技研发体系不断健全,市材料科学工程院步入正常运转轨道,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及新能源、新材料等11个中心挂牌,组建了陕西省黄姜皂素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与西安交大、中研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对接,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前景好的合作项目落地建设。

*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