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艰苦奋斗的精神曾经影响了好几代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是初一教材第6课的主要内容,初三第8课第1节中也有所涉及。同时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文人、政治家对此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墨子有言:“节约则昌,淫佚则亡。”意思是说,崇尚节约俭朴,国家就兴旺发达,追求荒淫享受,国家就会灭亡。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史》中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句。清代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二十一世纪的你们,生逢盛世,战火纷飞的年代、饥寒交迫的生活,只在文学作品或荧屏中才能一见,国民经济日益增长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一部分同学勤俭节约的意识却越来越淡漠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忘记了“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这不仅反映了这一部分同学不懂得珍惜人民群众的劳动果实,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为此,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要把节约、爱惜粮食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抓下去,并努力抓出成效。xxx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xxx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两个务必”就是务必谦虚谨慎和务必艰苦奋斗。
中央已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的周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同学们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可是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镜头:一个好端端的面包,咬了两口,就扔在垃圾箱里;一瓶饮料,还剩一大半,就弃之不顾;饭堂内,剩饭剩菜堆积如山;宿舍里,自来水成了长流水;教室里,日光灯成了长明灯;尚未到学期末,课桌椅子已缺胳膊少腿;一本作业本写几页就当作废品扔了。根据总务处的统计,我校师生一天要用掉700多吨水,一吨水将近一元钱,一个月就是2100元,一个学期就是一万多元,电更厉害,一个月要用掉将近十万元的电,这些资金如果能节约一部分用在学校的建设上,那不是更利于为我们师生创造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吗?
希望同学们养成文明的习惯、节约的习惯,并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去,节约水电、不浪费粮食,自觉把用过的餐具放到指定地点、不到教学楼顶的天台逗留,以免踩坏隔热层,导致楼板裂缝、不践踏花草,不糟蹋公共财物,为学校节约每一分钱、每一度电。学校还将制定必要的措施,作好宣传,使节约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我们都懂得节约的重要性,自觉地维护学校的利益。这也不仅仅是为学校节约,而且是为社会,为环保做一份贡献。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社会越文明就越节约。让我们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从现在做起,互相监督,共同创造一个文明校园,做文明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