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为大家作国旗下讲话,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记得在上周的国旗下讲话中,沈兴伟老师谈到了理性爱国的内容,让我深有感触。而上周又恰逢“九一八”事变爆发81周年,国人不仅要回忆那段屈辱的历史,更在思考现实的忧患。而我也在思考,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爱国方式:鸦片战争时期,如林则徐之禁烟英雄为爱国之大者;民国时期,如国父孙中山之革命者为爱国之大者;抗战时期,如杨靖宇之保家卫国为爱国之大者……那么,在今日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又该怎样爱国?今天,何为爱国之大者?
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难回答。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思考,并走在路上。
首先,我不相信不懂爱的人会爱国。所以爱国的第一要义是自爱——“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胡适先生在一个动荡年月曾经的忠告穿过漫长的时空隧道,至今仍在提醒着所有人: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爱国的,你爱国的前提是将你这块材料雕琢成器。所以为了对得起养育自己的祖国,首先就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每天浪费农民伯伯辛勤劳作获得的粮食。所以对于有些口头爱国者来说,当务之急是使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多于索取。
其次,爱国这个题目听上去似乎很大,但是我认为做起来却是很小的事情。我们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鲜有机会像科学家那样为国创新,像运动健儿那样为国争光,或是像改革家那样青史留名。他们当然是把爱国做到极致之人,他们也只是爱国之一种。当我们这些平凡人仰望他们的星光时,我们也同样可以成为发光体,因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爱国方式——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而在“八荣八耻”中,已经非常鲜明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是怎么样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其中的每一条,都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做一个文明之人的基本原则。既是基本原则,就是底线,而非最高纲领。也即如此,合格公民做起来并不难,爱国也便如做人,——只要有原则,就并非难事。
第三,我认为爱国也是一种态度,一种意识。它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口号,也不一定要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一定是对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浓浓的眷恋。我们应该多读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读《诗经》,读《论语》,读四大名著。让祖国的文化将我们濡染、浸润,在我们身上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我们身在何方,走向何处,这一份对祖国的爱与眷恋都将在我们心底扎根,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与此同时,爱国也是一种责任,它在我们每个人的肩上,沉重而又真实。为了更好地承担起这份责任,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在《大学》里就为我们青少年指明了方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步也正是我们所应该做的,提高自身修养,向世人展现中国人的品质,中国人的文明。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也应有所行动。总会有一天,在我们的努力下,与别国相比,我们的街道会比他们的更加洁净,我们的桥梁会比他们的更加结实,我们的官员会比他们的更加清廉。还有我们这群年轻人,比他们的更有未来,更有希望。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就该从现在起,学着扛起这份责任。
所以,概括来说爱国即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慧,信者效其忠。这也是詹天佑所说的,各出所学,各尽所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我们才有资格重温孔子在2600多年前的期许: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才能无愧于心地说:“我爱你,我的祖国!”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