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们:
前面多名学生被处分甚至转学均因打架斗殴引致,我们感到遗憾,也很痛心,但这个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特别是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打架斗殴的人数、手段、对象都发生了变化,从个人间斗殴发展到群殴,从徒手斗殴发展到持械斗殴,从本校学生之间斗殴到与外校学生或社会青年之间斗殴。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这是相当危险的。请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案例,三年前,本市某学校学生仅仅因为不经意的将饭盒内一些水溅到另一位同学身上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发纠纷,导致十几名同学打群架,造成一名学生当场死亡。公安部称,近年学生间伤害致死人数占接报死亡学生总数一半以上。
以上血淋淋的事实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实际上,大多数校园暴力事件的起因都只是一点点的小事,有的甚至并没有什么直接原因,通常是买饭插队、抢占座位、无意碰撞、出言不逊、别人一个无意的眼神等等微不足道的小事,应该说,在几千人的学校,发生一些小摩擦是难免的,自然的。如果自身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和自控能力,就不致于小题大作,大动干戈。然而,斗殴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唯我独尊,盛气凌人,凡事不能吃亏,气量较小,一来二往,“战事”很快升级,甚至酿成校园血案。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是文明的殿堂,发生在这些花季少年身上的暴力倾向,害人害己,令人担忧,它严重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危害校园人身安全,给受害者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影响学校办学声誉,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隐患。
校园暴力行为是指发生在校园这个特定的范围内,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心理、财物、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校园暴力行为的表现为以下几种:1.以口头的方式对受害者进行攻击、侮辱。2.以财物占有为目的的敲诈、勒索行为 3.以人身伤害为目的的打架、斗殴行为。
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构成了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内在因素。
⑴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中学生有独立的需求,有自觉的意识,凡事都想有自己的主张和行为方式,但由于社会阅历的浅薄和知识能力的欠缺,在许多问题上又拿不定主意,分不清是非,导致部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离,自我设计错误,自我评价不现实。形成自私自利的偏激人格,和教育导向背道而驰,和社会公德尖锐对立。
⑵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遇到能激起本能欲望的刺激,都有可能引起中学生的暴力欲望,而且暴力行为实施者大都为校园内学业的失败者,他们不被校园的主体文化所接纳,而内心又充满出人头地的冲动,此时若出现强化这种冲动的刺激,其自控力就无法抑制住冲动和兴奋,个体需要、欲望产生,行为便不顾一切,即使后果严重,也在所不惜。
⑶ 盲从行为和侥幸心理。由于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聚集区,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导致学生彼此盲目的攀比和模仿。受害者绝大多数选择沉默,一次次的得手更助长了施暴者的侥幸心理,盲从者的跟随又助长了施暴者的胆量,以致于行为的破坏程度逐步增加,频率也逐步变大,后果也就更加严重。加上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失,攻击性人格就在家庭中逐渐养成,一旦个人欲望膨胀,便顺理成章地对他人施暴以求自我心理的平衡。
同学们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为了让“暴力”远离校园,我向同学们提出两点要求。
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暴力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另一方面,在发现校园暴力事件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警察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严厉打击校园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早已是各学校的共识,今天我校严肃处理以校园暴力为重点的违纪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z一中学校是一所学风好,校风正的粤西名校,学校良好的声誉是一中人用文明高尚的行为创造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让校园暴力成为校园永远的痛,为了净化校园环境,弘扬校园正气,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还校园一份安宁,给家长一份放心,更为了把一切害群之马赶出菁菁校园。在此我代表学校郑重宣布:
(1)同学间的矛盾不是通过正常渠道来解决,而是学生本人或学生本人叫家长煽动社会青年、外校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制造事端的。
(2)同学间打架斗殴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凶器或有预谋、有组织以团伙形式(一方两人或两人以上)在校园内外打架斗殴寻衅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