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搞好下一阶段迎评工作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目的是总结前一段迎评工作,动员、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切实提高全院上下对迎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齐心协力,积极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去。下面,我代表学院讲几点意见。
一、第一阶段迎评工作的简要回顾
今年4月, 学院召开了首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和启动了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学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专家组的指导下,我院迎评促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这个阶段,各部门按评估指标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各系部高度重视迎评工作,都成立了迎检领导小组并召开基层教学单位迎评促建动员会,签署责任状,动员面广,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强化了评估意识和质量意识,制定了自查、自评时间表。评估办按评估指标的任务性质对其进行了分解,下达到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各部门对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各项指标逐项研究,进行了细化,任务进一步落实到了教研室。为使各项任务开展到位、落到实处,有的系部积极与兄弟院校联系,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开拓了视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工作目标明确,实施方法各显特色。各系部之间能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借鉴,评估工作日臻规范、系统、全面。从第一阶段的工作看,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进一步提高了对迎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摸清了全校教学工作运行状况,通过前一阶段迎评动员和准备工作,全院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对迎评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评估是对学院生死攸关的考验,是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在行动上把迎评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特别是通过前一阶段工作,较准确地统计出我院各项评估指标的基础性数据,对照评估指标A级标准要求,明确了各项硬件指标的差距和软件指标存在的问题。清楚地看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了奋斗目标,这也是前一阶段迎评工作的重要收获之一。
2.材料准备取得了初步成绩。按照学院整体部署,学院评估办公室开始接收各部门的评估材料,7月16日前共收到22个部门送交的材料,占应交部门的91.6%,开学第一周送交的有两个部门,至今全院应交24个部门的材料均已收到。从报送材料看,很多材料是新补充的,量很大,有些新的规章制度和办法的出台很有创新。按评估各项指标的要求,形成了基础材料,材料准备初具规模。
3.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为了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经过学院的积极争取,牡丹江铁路中心医院已移交给我院,最近我们又与双鸭山矿总院、鸡西市矿总院、鸡西市第一人民医院(三个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签定了非直属关系的附属医院协议,这将有效地缓解我院附属医院数量不足和床位数不足的矛盾,现有临床床位总数近4000张,为开展临床教学创造较好的条件。与牡丹江一中签定了征用一中北校区土地及房舍的协议,增加了3.5万平方米的校园面积和1.7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新图书馆,1.3万平方米的实验楼已竣工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即将启动的1.2万平方米的文体馆,1.2万平方米的学生二食堂,7000平方米的市一院临床教学综合楼三项工程,也将很好的解决体育教学用房,学生食堂面积不足和临床教学基地不足的问题。上述几项工程竣工后,学院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将基本达到评估要求。
4. 完成了第一轮评估汇总材料和整改方案。暑假期间,评估办和部分教学督导员都没有休息,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要求,对上报材料进行对照检查整理。完成了第一轮评估情况汇总材料和评估整改方案,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工作各部门启动的程度不一。绝大多数部门在第一次动员大会后立即行动起来,注重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层层落实责任,工作做的比较实。但还有些部门领导不够重视,精神不够振奋,对迎检工作目的还不够明确,投入不足,人浮于事。工作停滞在表层,还有低水平准备材料的现象,没有完全从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角度去实实在在地开展工作,管理水平低,工作缺乏创新,没有主动去思考如何通过评估来促进本部门的工作,个别部门有被动应付的成分。
2.普遍存在对评估指标内涵的理解深度不够和材料上报不全现象。有些单位上报的材料在文字方面的表述上不切题,支撑材料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反映不出特色。各部门上报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部门的材料上报的不齐全、不完整,有些项目指标缺少工作落实到实处的背景材料的支撑。此轮评估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9项,其中核心指标11项,一般指标8项,学院将19项指标分解为285条任务。目前有43%的项目相关单位全部上交了材料,其余57%的项目相关单位材料上交不全,其中材料上交相对较全,质量较好的是临床系、体教部、团委、督导组。
3.存在各部门上报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一是上下级部门所报数据不一致,原因在于各个部门对指标内涵的理解不同;二是同一指标各部门所报数值不一致;如: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主管部门按在编统计,各系部按实际在岗统计,出现人员数据上下不吻合,兼职人员出现两处甚至多处重复,总数出现偏差。
4.专业建设规划问题较大。无论是新专业还是老专业,绝大多数都没有比较完善的发展建设规划,在发展定位和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有些新设专业的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实验项目、教学仪器设备购进、实习基地落实等问题需亟待解决。
5.师资队伍建设还有较大问题。一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按2006年在校生8000人计算生师比,教师总数应达500人,目前学院专任教师数量还没有达到500人,需要补充。二是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与A级标准还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