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保护问题
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保护问题
云冈石窟的概况
2001年12月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 。
今非昔比的云冈石窟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在经历了千年的风吹雨打之后,就如同人一样,她也会衰老、有可能会消失在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下。大同市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基地。位于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云冈段是煤炭外运的主要道路之一,运煤车辆川流不息,造成窟区大气环境指标严重超标。研究表明,煤尘沉积在石雕表面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水作用加速石雕的风化。特别是在旅游业日益繁荣的今天,云冈石窟的保护就迫在眉睫了。
如何保护云冈石窟
我们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生活两个方面来了解云冈石窟所面临的困境。自然风化作用,会使得石窟中的佛雕变的粗糙不平的同时,也让那些细微精致的微型或小型石雕消失。酸雨腐蚀作用;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的腐蚀作用;地表水的冲洗作用。在社会生活层面上,人类扮演着大黑脸。例如,政府对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旅游区为经济的繁荣过度利用石窟景观等等。 对云冈石窟的管理部门,我认为以下的工作是他们义不容辞的。在地表水的问题上。可以考虑在云岗佛像上面挖沟做防渗水处理.在空气污染问题上,可以将原来的云岗前的车辆改道(,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保护云冈石窟文物安全,改造原有109国道云冈段,使之成为一条旅游专线,从而大大地改善了云冈石窟的旅游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居民的烧煤取暖和做饭因为煤里有少量的硫磺,燃烧后,成为亚硫酸,和硫酸,而产生的酸雨。甚至可以在大同附近提倡全民使用绿色清洁燃料,比如沼气、太阳能。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例如在景区内合适的位置摆上盆景。控制参观游客的数量,轮回开放可参观处。减轻了景区的人口压力。石窟环境的综合治理。成立绿化队,在窟区做大量的绿化工作,使窟区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50%。窟区安全保卫工作,成立保卫科,全面负责窟区的文物及游客的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游览秩序。成立云冈石窟文物安全警卫队,负责对窟区昼夜巡逻。
政府部门应在积极完善有关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的同时,提供资金和技术保护石窟艺
术。具体措施如下:政府提供充足的资金(国家、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划拨的专项经费;市级财政预算; 国内外团体和个人募集、赞助的云冈石窟保护和维修资金等) ,以维护保
养,并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长期负责的文物维护队伍。采用高科技手段保养石窟造像。碑刻、壁画。及时探测文物的病灶、内伤。加以修复。采取国际合作,借鉴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文物保养新技术、新方法定期对石窟进行岩石(砂岩和泥质页岩)病害的检测分析,病害监测等。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煤炭、地质矿产、林业、公安、工商、建设、旅游等有关部门以及云冈石窟所在地区、镇政府,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配合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云冈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云冈石窟保护、维修经费和资金的来源。云冈石窟建设控制区内禁止建设工矿企业。新增居民点及其他服务性建筑,必须与云冈石窟的环境气氛相协调。树立奖励和处罚制度。人民政府及其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在云冈石窟保护维修或科研工作中有发明创造,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或奖励;
作为社会的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应该坚持在保护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影响石雕保存的主要因素,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首先,建立健全保护机构,进行了大量的保护试验工程,维修加固了部分洞窟,也培养了保护人才。其次,科学保护人员应用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粘接试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石窟的裂隙灌浆加固中,还对一些残断落石进行了归安粘接。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传统的拉锚支护技术对石窟前立壁进行了锚杆加固和混凝土浇铸支护。再次就是要解决石窟的稳定性的问题。 窟顶窟前做了排水工程;整修了保护性围墙以内的环境。以及对木结构窟檐的防腐工程;并进行了石雕风化的监测和地下震动的测量工作。最后恢复窟区小气候监测和环境状况监测,基本解决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 对于石雕防风化综合治理及相关研究。 降低并硬化窟前地面;修建保护性围墙;修建保护性窟檐及其它改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综合性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窟顶建立了全自动气象站。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特别是粉尘的监测工作。结果表明云冈石窟及洞窟内外降尘与漂尘超标,这些数据为研究制定有效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了治理环境的必要性。对石雕表面盐分及颜料进行分析研究,为清洗盐分及颜料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在水害治理方面,主要采取堵截、引导、铺设防水层、大规模改善周边环境等方法。在污染治理方面,主要采取环境绿化、修建窟檐、消除主要污染源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同时积极开展化学保护材料的研究,以期解决云冈石窟石雕表面防风化的问题。安装云冈石窟文物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就煤尘对石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尘对石窟的影响既有物理方面的,也有化学方面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并存,它们交替作用促进石雕风化。
作为有素质的旅游者,坚决不能翻拓云冈石窟雕刻品;在文物、景物上涂写、刻划、张帖和攀登、污损文物、景物;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杂物;倾倒垃圾和污水;在景区燃烧树叶、荒草、垃圾;捕猎野生动物;翻越和损坏围墙;做其他有损景物、有碍景观的行为。应该在指定地点以外吸烟、野炊,
所以只要大家各尽其能,我想石窟艺术一定的流传下去。
篇二:以龙门石窟为例,浅谈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的关系
以龙门石窟为例,浅谈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的关系
—— 丁红
09160127
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名录必定是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条件的。所以说,保护文化遗产对我们申报世界遗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恰当的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名录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充分的发挥价值性,实现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面对当前我国文化遗产出现的种种破坏现象来说,我们的文化遗产已经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失去了本来的面貌,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为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文化遗产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由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严峻形势,带来了大规模建设和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正是文化遗产保护最关键、最急迫、最危险的时期。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走向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但是,一些地方仍然缺乏科学保护意识,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甚至出现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背离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个文化遗产日能够担当的,应该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每一位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保护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公众紧迫的历史使命。
下面我将以龙门石窟为例,分析一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之间的关系。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这些洋溢着信仰情感的文化遗存,其极具异域格调的外在形态和充斥着人文意识的内在涵养,是古代社会广大人民对现实世界充满诉求意愿的物质折射。中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成效卓绝的创造能力,透过这一遗响千载的人文景观可以得到透彻的解说。
与此同时,龙门石窟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保护工作正在如期的进行之中。 龙门石窟l500多年来,尚未遭到人为和自然灾害的重大破坏。时至今日,虽个别窟龛局部有围岩崩塌、窟内壁面剥落、少数石刻艺术品被石灰岩凝浆覆盖、少量文物近代被盗、局部石刻品受风化剥蚀脱落外,大部分窟龛造像及装饰艺术等保存尚好,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的规模和风格面貌,是中国众多佛教石窟群中保存较完好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存在问题:
①龙门石窟的岩体上有较多裂隙,是岩体边坡、洞窟围岩和雕刻品不稳定乃至崩塌的主要原因。这些虽大部分已经加固,但尚有个别部分仍需维修加固。
②每逢降雨季节,不少洞窟漏水,渗水通过裂隙和可溶性碳酸盐相溶后由岩体裂隙口流出,水分蒸发,盐类沉积于雕刻品上,使有些洞窟壁面和雕刻品覆盖一层碳酸钙,致使雕刻品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本世纪70年代以来虽经处治,但仍须加大科研力度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根治。
③龙门石窟历经千百年沧桑,由于风吹、雨淋、日晒、冰冻,致使石窟岩体和雕刻
品风化剥落日趋严重,亟需采取科学保护措施加以防治。
④龙门石窟重点文物保护区,尚需依据规划进一步加强治理和整顿,以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永久保存石窟文物的空间和环境。
关于保护原状问题,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的原状。不良环境(特别是影响石刻、壁画安全的大气污染、湿度变化)是破坏文物的一大因素。埋在地下千年的文物一经出土,往往因为环境变化而变形、锈蚀。
近三十年来,敦煌壁画也变色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树木多了,增加了大气的含水量;二是洞门封闭了,影响了通风效果;三是游人增多,既增加了洞内的温度,又对壁画所处的环境有所污染。因而,保护环境更应注意对大气环境的保护。 龙门石窟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岁月中,历代劳动人民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这中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保护效果不好的例证。然而,由于自然界的风吹、日晒、雨淋、温差而形成的冻融等这些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的侵袭,我国多数石窟都存在着围岩、雕刻品的崩塌,洞窟漏水及多种水害和风化等现象。现代社会工农业生产、交通、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既有环境也产生了破坏作用,成为对石刻文物的一大威胁,对此人们应当予以相当的重视。
我国的石窟保护工作现已进入科技保护时代,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及乐山大佛等处的保护工作者,都已把多学科技术用于石窟保护上。龙门石窟自1971年开始,用科技保护代替了传统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天,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总结前人的工程经验,并予以改进,同时,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探索新方法、新材料及新工艺,以达到保护和再现石窟寺建筑的历史及美学价值的目的,是我们极其重要的任务。
在对龙门石窟进行了全面修复和保护工作后,我们正式踏上了申报世界名录的道路。龙门石窟的申报成功与否,也是对我国文化遗产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我国文化遗产事先长足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龙门石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了“龙门文化管理所”,以后逐渐发展为龙门石窟研究院,龙门石窟保护区管理局,在龙门石窟的文物抢救、保护、规划、修缮、开放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均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各政府度龙门石窟提供了长期的经济和技术支持。2000年1月24日,龙门石窟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察评估。11月3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界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
龙门石窟顺利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
如今,龙门石窟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有关部门和各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龙门石窟长期保护和实施规划正在逐步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缓助的200万美元的石窟保护项目,正在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实施。名冠洛阳八景之首的“龙门山色”更加秀色迷人,卢舍那大佛正以永恒的微笑迎接四海宾朋。
能否申报并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事实上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明素质、文物保护意识和政府管理水平。洛阳市一位领导很实在地说:“如果不是这次申报,我们也不懂怎样保护文物。”而洛阳市民从深夜频频传来的沉闷的爆破声中,也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文物保护的现代意识。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虽然,不少地方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只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当成招商引资的一种身份证;也有一些已经申报成功的城市,出现了违章建筑回潮现象。但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各地受到重视,毕竟给国人特别是政府管理部门,带来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文物保护意识,使人们从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视野看待我们的民族文化资源。 龙门石窟那尊著名的卢舍那佛,以她那曼妙含蓄的微笑,昭示世人:历史是一个国家向未来前进的支点,而一个保护和珍惜自己历史的国家,是伟大的、前途光明的。
从龙门石窟的申报过程中,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以才可以保证这次申报的顺利成功。由此可以得出,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与文化遗产的申报时相辅相成的,只有保护到位了,才可以取得最终申报的成功。龙门石窟的案例更是深刻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广泛普及,全民参与,使中国文化遗产的申报取得长足的飞跃,实现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
篇三:浅谈敦煌莫高窟的保护
浅谈敦煌莫高窟的保护
吴相石
(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相关信息,论述了敦煌莫高窟的现状,总结了敦煌研究院成立60多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提出了敦煌莫高窟文物的保护方法,探讨了敦煌石窟利用和保护的新思路,并对未来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艺术复原
1莫高窟的简介
敦煌,位于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地当南北要冲。由敦煌出发,向东经河西走廊,可至汉唐古都长安、洛阳;向西经过西域(现我国新疆地区),可入中亚、西亚及南亚诸国,还可远达欧洲的罗马;向北翻过马鬃山,便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向南越过阿尔金山,可接唐蕃古道。敦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欧亚文明互动、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4-14世纪,古敦煌郡地区受到佛教和佛教艺术传播的影响,古代艺术家们在此建造了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一批石窟,我们统称为敦煌石窟,其中尤以莫高窟最为典型。
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莫高窟的保存现状
敦煌石窟已经过了千百年漫长岁月,由于受到了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使石窟崖体及壁画和彩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明朝后期封闭嘉峪关后,敦煌便成为边荒之地,千年佛教圣地敦煌石窟为人遗忘,长达500年之久无人问津。任凭自然坍塌、风沙侵蚀、河水入渗、偷盗破坏和烟熏火燎。截止本世纪40 年代初,敦煌石窟已是一派荒凉破败、病害累累,遭到严重破坏。仅
就石窟病害而言,可分为以下几类:
(1)崩塌
石窟所在崖体结构不稳定,产生的横向崖边裂隙和纵向垂直裂隙,造成石窟崖体错落失稳,裂隙还为水分入渗与盐份运移提供通道,危及文物。
(2)风蚀
莫高窟位于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由于西北、东北、西南多风向的作用,鸣沙山大量的沙物质进入窟区,造成每年达近3000立方米积沙,污染环境,影响景观;风沙掏蚀崖壁,造成崖壁危石,威胁洞窟安全;污染磨蚀壁画和彩塑,使表面颜料脱落,失去光彩,影响视觉效果。
(3)渗水
雨水冲刷崖壁,形成冲沟;大气降水从石窟上层薄顶洞窟裂隙入渗;在本世纪40 年代以前,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莫高窟大部分下层洞窟埋在沙中,上面的雨水和对面河水灌入有积沙的洞内,使下层洞窟长期处于饱水沙的浸泡之中;水的渗入,导致岩体中可溶盐类运移,危及壁画。
(4)退化
各种原因使壁画和彩塑产生病害,造成其退化。主要有:
(a)崖壁裂隙或其它原因使壁画地仗层与崖壁失去粘接,导致壁画局部空鼓,有的造成大面积脱落,甚至坠毁。
(b)水分入渗,造成岩体中可溶性盐类的运移,使壁画地仗层酥碱,严重者壁画完全毁坏。
(c)颜料用胶不当,导致壁画颜料层龟裂,状似鳞甲,甚至起片卷翅脱落,画面成了空白。
(e)光照潮湿或颜料间的相互作用,致使壁画某些颜料变色,影响艺术魅力。 (f)壁画颜料层的颜料颗粒逐渐脱落减少,造成画面色调晦暗,形象模糊,一些壁画作品失去了艺术魅力。
(g)壁画生长霉菌,昆虫碰撞和遗留在壁画表面的排泄物,污染壁画颜料层,改变了壁画的原有面貌。
(h)彩塑木质骨架的变质或者糟朽,导致四肢断折,肢体松动、倾斜甚至解体,严重者坠毁。
(5)人为破坏
(a)烟火熏燎形成的烟炱,污染画面甚至使画面完全变黑,无法辨认。 (b)涂写刻画,损伤画面,破坏了壁画艺术的完整性。
3莫高窟的保护
3.1不平凡的保护历程
敦煌研究院(前身为敦煌艺术研究所)自1943年成立开始,在常书鸿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修筑了850米的围墙,联接了部分无法达到的洞窟;清除了300多个洞窟的积沙,拆除了白俄在洞窟内搭建的土炕、土灶;对洞窟作了初步整理,少量洞窟还安装了门窗;设警卫股负责洞窟安全警卫。此外,进行洞窟编号,开始调查洞窟内容,撰写洞窟说明,带领游人参观讲解等。当时所做的各项工作,大体形成了现在的保护、研究、弘扬的基础。
进入50年代以后,国之重宝的莫高窟,受到国家的特别关爱,列为第一批重
点保护单位,屡次组织专家全面综合考察,根据现状和存在的严重病害,制订计划,拨出专款,展开全面抢救性修复。
进入80年代后,实行了更有效地保护,在重视抢救修复的同时,也重视常规的保养维护;在重视保护莫高窟遗址的同时,也重视遗址环境的保护;在重视科学技术保护的同时,也重视通过实施管理措施的保护。
这个时期,制订了莫高窟科学保护的长远规划,培养了科学保护的技术人才。充实了保护的科学手段,扩大了国内外的合作保护,加强了保护管理机构,采取了多项保护管理措施。
这个时期,随着国家重视科技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保护时期。与此同时,适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节开展国际合作保护的契机,对促进保护人才的成长,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进科学保护工作,起了重要作用。这个阶段先后进行了工程阻沙、化学固沙、生物固沙相结合的综合治沙试验;全自动的气象环境监测与洞窟环境监测;壁画颜色无损监测;薄顶洞窟与破损崖体的观测与加固;壁画颜料变色机理探讨;壁画胶结材料的分析;壁画修复材料的评估;风化石质文物加固材料的应用;裂隙位移监测;石窟崖体与附加建筑物稳定性的研究;莫高窟窟区地震危险性分析;榆林窟危岩铆索加固与裂隙灌浆;壁画图象数字化处理及计算机存贮等。上述工作表明,保护工作进入80年代以来,保护已不限于抢救性修复,而是从遗址现状的全局着眼,以预防为主为原则,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3.2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的保护
科学和技术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是最大限度延缓文化遗产寿命的必要条件。敦煌研究院针对莫高窟具有丰富信息和珍贵价值的独特性,及石窟和环境复杂构成的特点,长期坚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一方面,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多种学科结合,开展敦煌石窟和敦煌文献的研究,对其所承载的信息和价值进行调查、整理、考证、解读,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对敦煌和莫高窟历史、地理、艺术、内容、文化和佛教史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出版180多种专著,2600多篇论文,对莫高窟的历史、艺术、科技、社会等多元价值进行了全面揭示,为敦煌学研究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改变了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自然科学多学科的结合和多层面的工作,开展对莫高窟及其环境的调查、分析、研究,主要有石窟窟区环境与洞窟内微环境的监测研究,砂砾岩风化机理研究,风沙危害和防治研究,壁画材质分析研究,壁画病害机理研究,壁画修复材料和砂砾岩石窟岩体裂隙灌浆材料筛选研究,土遗址保护研究等等,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逐步解决了石窟本体和其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以及石窟本体为什么有病害,病害机理是什么,应采用什么材料和技术来加固和修复保护等一系列长期困扰敦煌石窟保护的难题。由于加强了科研,石质文物和土质文物的保护理论和实践都有了重大突破,深化了对石窟和周围环境及其现状和病害的认识,对疑难壁画病害的形成原因和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创造性地研制出石质文物和土质文物的加固材料,初步探索出石质文物和土质文物的加固技术和工艺,从而使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岩体加固、壁画和彩塑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敦煌石窟及其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焕发了古老石窟昔日的光彩,并逐步形成以环境监测和保护、壁画分析和修复、石窟加固、石窟档案为内容的科技保护体系,使敦煌研究院在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我国石窟和土遗址
文物保护的基地,并发挥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3.3预防性的保护
由于时序的单一方向性,表征着某个阶段人类文明活动的文物,其本身就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造性,现代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严重加剧了文物毁坏的程度,我们面临的难题是文物的不可替代性和其本身不可抗拒被毁坏的特质。而文物保护的目的就是延缓文物的衰老过程。因此,预防文物病害的发生就成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更高目标。敦煌研究院通过二十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使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从原来的抢救性保护过渡到科学保护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要真正扭转文物保护的被动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在大量保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向全面、规范的预防性保护转化。预防性保护是国际文物保护的发展方向,是延长文物寿命所必须,是更主动、更积极的保护。为此,我们开展了预防性的保护项目,如“洞窟游客承载量”的综合研究项目,这个项目的提出是为了应对逐步升温的旅游压力、切实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预防不适当的开放给文物带来的破坏,采取缓解游客对洞窟造成压力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又如为了抢救敦煌石窟珍贵的文物信息,使之得到永久真实的保存,国家科技部、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科委先后立项,将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到敦煌石窟文物保护工作中来,开展壁画图像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的科技攻关,美国梅隆基金会和美国西北大学也参与了该项目的合作研究,目前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付诸实施。敦煌石窟壁画彩塑的数字化,不仅永久保存了文物信息,还可为敦煌学研究提供准确和详细的信息资料,并可制作虚拟洞窟供游客参观欣赏,为缓解石窟开放的压力,保护壁画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敦煌莫高窟及周边地区环境演化科普教育”,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把认识文物赋存环境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希望唤起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珍贵遗产的意识。
3.4利用和保护的新思路
3.4.1敦煌石窟虚拟重现与漫游
敦煌石窟虚拟漫游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具备基本的漫游功能,即自由控制漫游路线;具备局部对象的拾取、放大等处理功能,满足考古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的需要;提供较高真实感的绘制,特别是在壁画的清晰度方面,要保证用户在接近壁画时仍具有一定的分辨率,提供面向游客的石窟漫游等。因为敦煌石窟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用户在实际参观中某一时刻所关注的只可能是一个石窟,所以我们将各个石窟分别建模和漫游,并以外景漫游将它们有机地串在一起。这不仅为实现自由式的漫游提供了设计方便,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方便研究人员开展工作。
3.4.2壁画色彩复原与演变模拟
敦煌壁画色彩复原的思路是:根据图像的主要颜色,自动将壁画图像划分得到几张单色图像;利用壁画的属性检索出与当前壁画相似的完好的壁画作为复原的参考壁画;同时应用敦煌传统用色知识,壁画风格知识、敦煌研究专家的经验知识,进行色彩复原推理;最后,利用变色演示技术,可以产生很多中间图像,逼真地模拟壁画演变的全过程,供敦煌色彩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参考。壁画复原演变模拟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色彩分层、色彩风格表达检索、类比推理、色彩
协调映射等方面。
通过浙江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双方计算机与文物保护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已经基本完成了莫高窟第17、45、85、205、419窟中壁画与彩塑的数字化摄影与保存,并开发了包括莫高窟外景在内的石窟虚拟展示与旅游参观系统;另外,以第205 窟的南墙壁画为重点,完成了壁画图像色彩的数字化复原与历史演变过程模拟。同时,还开发了支持石窟现场调查、病害标记、材料分析、环境监测与壁画修复等全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石窟保护修复辅助系统、能临摹创作敦煌风格图案的智能图案辅助设计系统。目前,我们正进一步加深对面向濒危文物保护的信息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完善各个应用软件系统,并拟推广应用到其他遗址、文物的保护研究与开发。
4结语
“我们不能以牺牲珍贵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保护而拒游客于门外,而是要在切实保护和管理好文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以长远眼光来看,从整体利益出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存在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保护工作的整体规划,创造一个适于敦煌莫高窟长期保存的最佳环境,使敦煌艺术文明能够永远传承。
参考文献:
[1]樊锦诗.为了敦煌的久远长存——敦煌石窟保护的探索历程[J].敦煌研究.2004(3).
[2]樊锦诗.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J].敦煌研究.2000(1).
[3]张瑛,孔令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J].2006(2).
[4]樊锦诗.《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的制定与收获[J].敦煌研究.2002(4).
[5]樊锦诗.基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与监测——以敦煌莫高窟为例[J].敦煌研究.2008(6).
[6]鲁东明,潘云鹤,陈任.敦煌石窟虚拟重现与壁画修复模拟.测绘学报.2002.31(1).
[7 樊锦诗.莫高窟保护和旅游的矛盾以及对策[J].敦煌研究.2005(4).
[8]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敦煌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