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为太原市名教师培养对象之后,我有了向小教综合组z、z、z导师及幼教专家z 、z园长们学习的机会,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我在师德修养、专业学习、教育理念及 教育实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名教师的读书工程,给我提供了认真学习专 业理论的平台,我一口气读完《教师成为研究者》、《给教师的建议》、《中国古代教 育精粹的现代解读》、《教学设计》等书籍,积累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好似站在了 巨人肩膀上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一、读书、感悟——教师的丰厚文化底蕴
我读了《教师成为研究者》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发现身边的问题 做起”、“让学习引领研究”、“一边工作,一边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 剂”等章节阐述了对教师成为研究者问题的思考,这实实在在是作者以一个学者的思想 在为我们解惑。让我深深感悟到,如果说技能和思想是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那么,“有思想的技能”和“有技能的思想”应当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技能可以训练 ,思想则必须修炼。“训练”意味着机械和次数,“修炼”则意味着沉入和思考。我们 都希望自己有“气质”,但必须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就是最好的修炼。
1、读书,让教育理论更丰富
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是教育向教师提出的要求。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 的必由之路。在书中,我找到了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优秀 的教师教育经验丰富,教育理论深厚,教得轻松惬意,孩子们学得愉悦舒畅,教学中, 精彩的情节,生动的描写,美丽的语言和会心的微笑,那是教师与孩子心灵的碰撞,他 们好像走进了艺术的长廊,在漫步,在交谈——和书本、和孩子,也在和社会、和自然 ……
2、读书,能更自信地与教师研究教学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好友。好书会引领我们徜徉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能汲取 更多的文化营养。书读多了,眼界会更加开阔,心灵会更加丰富。当我因工作繁多,而 收获甚微感到牢骚满腹时,书告诉了我要笑对生活,读书可以“排脱俗气”,可以“得 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让我在和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时,更加自信、 指导教师更加有理有据,更加充满智慧。
3、感悟,能尝试读书的别样乐趣
我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恍然大悟,但有时读完之后仍会继续自己原来的一些就习惯 ,这可能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钩吧。慢慢我认识到:书,不是看完便束之高阁的,书 是读完了要再次反复阅读、反复体会、反复思考和反复实践的。第一次读到一本好书, 就象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再一次读这本好书,就象和朋友重逢。在反反复复读了些书后 ,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常常禁不住拿起手中拙劣的笔,在笔记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心得、反思、小结,再列出几条以后禁止的行为习惯,贴在最容易看见的地方,常常反 省,我觉得读好书就像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那种欣喜的感觉,就是读书的另一种乐趣 吧!
读书是我的学习,感悟更是我的娱乐。近几年,除了自己读书外,在导师z园长的 指导下,为激发、培养我园教师读书兴趣,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藏书丰富的“心灵绿 洲”阅览室、24小时互连网的开通等为教师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组织教师开展 了“读书沙龙”、“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利用每周五中午教研活动时间,教师按班 级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或文章,本学期又给每位职工购买了《谁动了我的奶 酪》一书、发放统一的学习笔记本,并将每周三定为阅读日。让教师逐步养成读书的好 习惯。风过要留痕,鸟过能留影,我们读书也要留痕。教师的读书笔记本简直就是一本 本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二、实践、反思——教师的高超教育智慧
在教育研究中,现成的东西不是拿来就可以享用的,它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全身 心地“体验”。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研究,更能准确地描述教育教学的动态过程,揭示教 育活动的意义、方式、内在关联。如此“身在此山中”的教师,有着旁观者无法取代的 优势,或许更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教师只有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将阅读所领悟的教 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时,“阅读”才能表现其价值。没有反思,就不会有进步。而没 有实践,就不会有效果。所以,很多时候,很多道理,还需要我们亲身实践,去体验了 才会有更深的认识。
1、实践,将感悟到的理论得以验证
作为名教师培养对象,我在读大量书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十分注重学有所用、学 有所为,将书本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将领悟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如:我在读《教师成为研究者》书中“为了解决教学而研究”一文时,受到极大启发, 联系我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把一线教师工作中遇到的比较普遍、典型的问题或当 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为教研研讨主题,用问题引导教师,进行了系列研究。如: 在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