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了z老师上的一节课《摩擦力》,现点评如下:
一、过程回放:
从听课中可以看出魏宇老师对这一节计划安排用两个课时完成,这是第一节课。这节课首先简单回忆了一下前一节《弹力》的有关知识,然后直接给出了教材第一个自然段中所述的摩擦力的定义,从定义出发概况出了产生摩擦力的四个条件,然后对摩擦力进行了分类。接下来具体介绍静摩擦力,依次又给出了静摩擦力的定义,产生的条件,其中对产生的几点条件分别做了解释,通过例题强调了相对运动趋势的含义。接着通过例题讲静摩擦力的大小,介绍最大静摩擦力,通过例题分析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三种常用方法:常规方法,假设法,力平衡法,最后出了几个练习题,加以巩固。
二、本节课的亮点:
1、本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物理新课程“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身边的摩擦等各种课程资源。摩擦力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许多摩擦现象却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察而以,课堂中教师注重再现生活实例,通过把黑板刷向一个方向拉,通过看到刷毛的弯曲来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判断相对运动的趋势。注重了对三维目标的渗透,主要体现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利用课堂即时资源桌子和学生手掌,让学生用手掌在桌子上摩擦,并交流他们获得的即时体验。真正体现“身边物理”,“物理就在身边”。
2、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方向的判断,教学中突出了这个重点,着重强调了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对运动趋势的含义,进行了举例说明,在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上,归纳概括了三种常用方法:常规方法、假设法和力平衡法,且都举例说明,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法和手段:设问、讲解、讨论、归纳等,过程中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如:回忆弹力的产生条件,得出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在讲授如何判断静摩擦力方向时也是先设问,让学生先思考,讨论,然后结合例题启发,得到几种判断方法。做到设问清晰,具有科学性、引导性,衔接合乎逻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授课手段上,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静心听讲,积极思辩,激发思维火花。
4、其他还有比如语言准确、简捷。整个课堂经常听到一些欣赏、鼓励的话语,语速恰当,板书设计合理,字迹工整,板画娴熟。在整个教学过程,魏老师教态明朗,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整节课师生交流互动顺畅,气氛热烈,教学效果好。
三、值得商榷之处:
1、教学引入阶段: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固然可以,但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来说并不起多大作用。可否请一学生用力去推讲台上的大讲桌。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先问推桌子的学生:你对桌子是否施加了推力,桌子被推动了没有呢?然后面向大家:回忆一下前面学的内容,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根据大家的回答,桌子受到了推力,桌子应当会改变运动状态或发生形变。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桌子受到了推力既没有发生形变,也没有改变运动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去解释这个现象,却解释不了,从而产生认知矛盾冲突,心理上就有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就比较自然的引出新课题的学习。
2、有关摩擦力定义的教学:本节课的设计是直接给出了摩擦力定义。我认为,学生的认知总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有理性认识。建议先让学生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然后给出一个初步的定义。
3、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中,还是存在着教师自已"讲得较多"的毛病。应当放手让学生说,多抽几位学生说。教师穿插的语言要简洁,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简短提问。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彰显他们的交流能力。更好的体现新课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理念。
4、还有就是最后能否用一两句话,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一下课后任务,提出问题留有悬念。
总之,对这节课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角度都会使评课者有不同的收获。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听课评课,不亚于一面明镜,使我知得失,知过错。这节课对上课者是收获,对于听课评课者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