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后感
5月13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z县……,更幸运地是听了山东省特级教师,日照市z小学王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王老师在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已经声名鹊起了。但十几年来只闻其声,却从未直接听过她的课,常以为憾事。今天,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老师的教导,很是感动,深受启发。
下面就三方面谈谈这堂语文课对我的启发:
一、散文教学应当以“读”做为训练的主要目的与手段。
语文教学不外乎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更多的强调“读”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每一篇文本都适合读的训练。譬如《蝙蝠和雷达》一课属于科学小品文,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引导学生“读”还不如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更合适一点。还有小学语文文本包括多种文学体裁,是不是每种文学体裁都可以不加区分地平均地把一节课的时空都交给“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军”呢?王老师在说课时有一句话,为我的思考打开了一扇窗子。她说:这是一篇散文,文字优美,很适合指导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文字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就应当以“读”做为学生训练的重点呢?(而其它的文学体裁也应当找准自己的训练重点?)的确是这样的,就这堂课来说,如果减少“读”的训练,那将少了太多的神韵!
1、“读”得有策略。
以“跳起来摘果子”的问题为引导,以理解重点词语为手段,反复品读。特别是对“应接不暇”一词的理解,在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后,能指导学生体会出游客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非一般老师的能做到的。
2、读得有重点。
正像王老师所说的那样,“一堂课时间太短,无法达到全篇课文的精读”,所以她重点让学生品味第二段。我想除了时间因素以外,这与王老师个人高超的授课艺术有关。比如,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做了一个怎么的的花的梦,为什么说是个思乡的梦呢?接着就向学生扩展了季老先生的另一篇文章的一段文字,大体上说了季羡林出国的事情,之后,就向学生推荐了季老的书作。对这一部分的处理,老师并没有细细的给学生讲解季老怎样怎样想念第二故乡,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提,而不是深讲、讲透,这样或许就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更加渴望阅读老先生的书籍。这宛如书法中的留白,更显得有艺术性。
二、于细微处听惊雷
王老师的课讲得大气,充满激情,而我却更多的注意到她讲课的细节。比如,我常常困惑于如何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平时教授学生如何读书写字的时候方法过于生硬。而在听了王老师的课后,终于发现自己与专家的真实距离。比如,指导学生读书时在书上做标记,我会直接命令式的说:“你们把读懂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想。”而王老师则是很委婉地对学生提示:“同学们,你们可以拿起笔来,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在旁边的空白处,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呀。”说话语气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老师指令的接收质量。
再比如:当一个学生很自然地读了一段文字后,王老师说:“你读得真阳光呀!”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这位学生的表扬,更是起到了对这位学生及在座的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暗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读书就是要这样子(阳光一点)”的意思呢?还有,学生在读一些感情深刻的句子时是喊着读出来的,她没有直接指出喊着读不好,而是提出一个建议:“如果我们不喊着读,把声音低一点读出来或许效果更好一点”。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在不经意间,既肯定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行为或纠正了学生不正确的地方又对其进行了学法的指导。
三、王老师真是个高效的教师。
高效的课堂需要高效的老师,而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高效老师。她在说课时讲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给学生传授了错误的知识,还不如不教。同时讲了她对其中一个生字的精益求精的故事。让我感觉到,王老师对于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其高尚的敬业精神。她在不经意间,向我们在坐的各位老师显示了其精深的专业理论,可以说,在听她的课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感觉,她的课是有强大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支撑的。也许,她今天取得的成绩,正好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