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各类感言 内容页

【蒙古记忆】香河西汉至隋均为雍奴县地荷茂密

香河

西汉至隋为永奴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永奴县改称武清县。 从此,现在的香河县归武清县管辖。 五朝时期,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吴清入契丹。 辽会统元年(938年),析置武清、三河、潞县为香河县,即今县城。 城东有河,夏秋两季荷花茂密,清香扑鼻。 因名香河,县名因河而得名。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为宋朝收复。 宋徽宗赐名清化县,不久改称香河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内香河县并入霍州,十三年(1380年)恢复。

1945年初,香河县、三河县、通县连阳区组成三通香连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并与武清、宝坻两县交界地区组成香武堡公署。 1945年12月,撤销联合县,香河县恢复原建制。 1958年12月20日,并入宝坻、武清两县。 1962年6月1日,香河县恢复原建制。 位于廊坊市政府东北36.9公里处。

徐泰

辽末,一艘官粮船沉入江中。 打捞后,在此筑台晒米廊坊梨园村事件,称晒米台。 后来,许家迁居于此,建村落户,取名许家台。 清末,简称须台。

白庙

辽代在此建白塔一座,并依塔建寺。 建村后,村名白庙。

季庄

该村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县城三里,名三里屯。 后因康姓户多,改称小康庄。 不幸的是,村里的几名青年男女相继死去。 他们怀疑村北有“猪场”,说“猪吃糠(炕)”,所以屡屡发生坏事。 于是在村北建了一座屠宰场,改名西庄。廊坊梨园村事件,意思是系“猪”。 后来写为季庄。

黄房子

这里有皇姑庵,有皇女修行。 后安旁边形成一个村落,村名皇姑安。 王女死后,葬于村西。 为防盗墓,墓改名为黄家园,后称黄园。

江新屯

明初,姜姓定居于此建村,取名姜家新屯,清代中期改称姜新屯。 位于香河县政府驻地北7.2公里处,为江新屯镇政府驻地。

菱子

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 成村后,有前营、后营两个村。 前营是汉人,后营是回族。 后营财主安罗山因铸假币被没收。 安氏孙子迁前营安家,故得村领之名,后改岭子。

西梨园

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在此置梨园,后为梨园村。 嘉庆八年(1803年),村东的王家谷考进贡生,村西的刘晓燕也考中。 这里是西丽园。

五百户人家

该村始建于唐代,名龙子坞。 元中叶,寨前置兵百户。 久而久之,这里逐渐变成了五百户人家的村庄。 清末,赵氏家族在五百户村西里村建村,取名小赵庄。 民国时期,龙子坞、五百户、小赵庄三村合为一村,五百户村名沿用。 位于香河县政府驻地南偏东10公里处,为五百湖镇政府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