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社 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 物种的尺度和需要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而人就其潜在的能力来 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人 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而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生产。
但 这种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生产的潜能要真正变成现实,需要经过一 部人类的演化历史,特别需要扬弃人与人之间的建立在生产资料私 有制基础上的矛盾与对抗。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化了的人,也 就是联合起来的自由个性,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 换,把生产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 统治自己,从而能够通过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 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起源于欧洲文明的现代性社会,在追求更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制 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空前紧张和对立。一方面加剧了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 社会公正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对片面追求高增长的人类发展模式 的深刻反省,是中国特色从中国实际和社会性质 出发,对自身发展方式作出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十八大报告指出,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人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促进现代化建 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 协调,从而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
所谓全面,指的是科学发展要有整体性,在中国特色 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缺一不可;所谓协调,指的则不仅是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的面面俱到或平均用力,而是要求相互之间能够协同有机发 展,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掣肘,既不能丢失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要 推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在内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 步,既要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又要不断完善与之相匹配 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谓可持续,是在全面协调的空间关系的 基础上,加人时间性的维度,不仅要当前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长远 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