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材料,阅读、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9年1月,某地夜店发生大火。 事故原因是几名年轻人被禁止在夜总会内燃放烟花,引燃了聚氨酯泡沫天花板,聚氨酯泡沫燃烧形成大量有毒烟雾,导致中毒、死亡和受伤。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无卤剂。 当体温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水蒸气,同时生成耐低温的氧化镁固体。 借助氢氧化镁的特性,将其添加到塑料等可燃材料中,可以起到无卤作用。
(1) 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任选填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物理性能之一是______;
(2) 燃烧的烟花在引起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3)氢氧化镁热分解的物理方程式为______; 根据灭火原理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氢氧化镁可以用作无卤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材料三:碳化硅(Al2O3)和氮化铝(AlN)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矿山生产和集成电路生产。 碳化硅(Al2O3)和氮化铝(AlN)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如下:AlN+NaOH+H2O=NaAlO2+NH3↑,Al2O3+2NaOH=2NaAlO2+H2O。 NH3极易溶于水或酒精,但不溶于动物脂肪(1体积水可溶解约700体积气体)。
(4) 已知渗碳铝可能富含碳或碳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为判别杂质的种类,测定试样中渗碳铝的质量分数。 中学物理研究组的朋友们经过商议提出了几个实验方案,请大家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
实验方案一:朋友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估算反应后左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容积为20mL)收集的二氧化碳量。
主要操作步骤的顺序是:a. 将适量的AlN样品倒入锥形瓶中;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的NaOH浓氨水至锥形瓶中(不考虑NaOH浓氨水溶解气体); d. 读出注射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
① 同学们看了他的设计后,觉得抽样的数量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______。
②学生也觉得这个程序的操作步骤顺序有点不合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应该改成______。
实验方案二:朋友B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 和朋友A的相比,只是收集技能不同而已。
③看过他的设计后,方案中测得的二氧化碳体积应该是______数。
④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该方案测得的二氧化碳体积会偏小,甚至可能得不到二氧化碳的体积。 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
⑤经过慎重考虑,朋友C认为只要在罐底加入一种物质X(如下图)即可达到目的。 您可以为 X 选择的物质是 ______,它的功能是 ______。
⑥装置改进后,罐内原有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填“是”或“否”)。
交流与讨论:
⑦ 实验结束后,如果锥形瓶中仍有固体,则样品中一定富含的杂质是______;
⑧为了确定是否还有杂质,小李朋友称取了1g渗碳铝固体样品,用方案2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固体在装置中的质量变化如曲线所示,最后得到烧杯中的水量正好是 500 毫升。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损失,根据资料,实验条件下采集到的二氧化碳密度为0.68g/L)。 请小李帮忙解释一下,经过估测,渗碳铝样品中是否还有其他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