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修道的朋友从高入云霄的“碧涧苍松”上采到了一些稀罕的“松英”,几个道人连夜制成五粒“松英丸”,早上派人给韦应物送去。他在家中布置了“道场”,“斋戒”之后才服食“灵药”。服下后便“献诗代启”表示感谢,并盛赞其功效:自觉身心已经大变,不但从此不沾“荤膻”,而且对“人事”的看法都变了,连看到自己的官印都觉得是“与心违”的东西了;另一次是吃黄精。黄精是一味中药,药用其根,《神农本草》上列为上品,属于“久服轻身延年”的一类药。道人们在“西山”把黄精根子采回来,经过“九蒸”九晒后,于半夜子时开始以适当火候熬煮,煮得满屋“馨香”。韦应物服食后也是激动万分,觉得自己已非“俗士”,已经游心“物外”,并且希望最终“脱印绶”弃官修道,“永与天壤存”,修成得道。
韦应物号称什么居士
应该没有留下“号“,那就更不知知道是不是居士了。
韦应物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历史上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却很少,人们只能依据韦应物诗歌中提供的线索,探究韦应物的生平事迹,所以道他的字号长期无人知晓.
直到近些年其墓专志及夫人、儿子等人的墓志发现,才解开了众多谜团.如墓志记载韦应物字义博,他在三卫时的官职,历官十三任的经历,以前均不见记载.墓志显示“终于官舍,贞元七年十属一月归葬”,进一步佐证韦应物死于贞元七年的说法.